19.17


    農耕經濟與工業經濟的個性不同在於:農耕技術隻能按被種養對象物內在需要的先後順序、時間和空間過程,循序漸進逐步完成。也就是說,種養業無法突破先後程序和時空局限,也即不能通過分工合作,在同一時空同步完成從播種到收獲的全部過程。工業技術則完全相反,正如馬克思對“工場手工業的二重起源”的精辟論述。工業技術通過分工合作,使得眾多程序過程,可以在同一時空同步完成,無限壓縮了所需時間周期。


    現代工業社會的特征是,知識與技術沿著精細分解的縱深與橫向擴張的合成的雙重路徑滾滾向前。一方麵,知識與技術沿著專一而精深趨向縱深,社會分工愈來愈細,行業與工種愈來愈多。另一方麵,新的學科逐步分化獨立,科學知識的門類愈來愈多,學科內涵不斷細致豐富。


    這種縱向深入和橫向擴張的必然結果,是每一個人所涉知識與技術的層麵愈來愈狹小。每一個人隻是相關循環鏈上的一環,這個環節點的競爭對手如林,必須加倍努力(沿著專一而精深不斷深入),才有望以精準的技能換取更多自身所需資源。然而,僅僅一個環節點的高效低耗還遠遠不夠(可能出現上遊無法滿足供給,以及下遊消化困難的堆積),隻有在整個微循環係統平穩順暢的前提下,才能順利獲得更多的滾滾紅利。因而,任何人都無法自我封閉的局限於本職專業的閉門造車,尚必須兼學別樣的橫向聯合,即廣泛借助他人它物的密切配合,彼此才能可長可久的獲得最大化利益。既要專一而精深,又要團結互助的密切配合,缺一不可。恰如兩條腿協調配合,才能行穩致遠。


    分工愈來愈細、個人所涉麵愈來愈狹小,導致個人點點滴滴的實踐經驗教訓,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和價值愈來愈小。純粹依靠個人經驗教訓的積累,經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之後,“黃花菜都涼了”,從而導致無限的點點滴滴智慧資源被白白浪費。


    一些無視他人合法權益巧取強奪者,之所以能夠屢屢得逞,根源在全人類的傳統文化對其危害性認識尚不到位(主要是對工業經濟循環構成嚴重危害)。一方麵,團結互助、共識共贏的實際阻礙,來自於如何化解彼此的利益衝突矛盾。也就是說,每一個人所創造的價值,是通過一言一行的時空過程積累而來,但人類卻無法深入細化到針對每一個人的一言一行,即不能有效評估、計算出一言或一行的相應價值。另一方麵,團結互助、一榮俱榮與巧取強奪、一損俱損的不同路徑,二者不分伯仲,致使不少人偏向巧取強奪的一損俱損。


    隻有當團結互助、一榮俱榮體現出無與倫比強大的生命力,即以智慧及其科學技術的軟實力、微乎其微的代價,立竿見影地獲得高效低耗、可長可久、源源不斷的滾滾紅利。在鐵的事實麵前,巧取強奪的阻礙人際信息循環靈魂、窒息智慧及其科學技術的一損俱損的思想壁壘,將不攻自破。


    在物質極度匱乏,一條紅薯、一個饅頭可以挽救人的生命時,維持、延續生命將是第一位的。正所謂“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禮儀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


    以《計件工資製》為代表的科學管理理論,在特定曆史時期內,為人類的經濟繁榮,起到至關重要的導向作用。然計件製也好,流水線也罷,終歸隻能將價值交換引入車間(體現各工序、各崗位的近似值),工人隻能充當機械勞動工具,不能滿足人的智慧增長需要。人的內在心理結構,需要保持正確認識與正確方法的結構性相對平衡,一旦結構性嚴重失衡(所擁有的認識與方法一無用處時,將會看著銀子變成炭),持之以恒將導致心理病變。


    隻有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的雙豐收,才是全要素的人生價值最大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Pk時代前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HKcan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HKcanx並收藏Pk時代前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