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在安全管理層麵,強製推行集體連帶獎罰責任製,很快取得預期效果。繼之,又先後在銷售和技研小組推行簡約型連帶責任製,結果大家的主觀積極性明顯得到提高。所謂簡約型,由於銷售和技研是生產性職能部門——與安保部門不同,各工序報酬百分比數據鏈受多重因素影響並時刻不斷變化著,不比安保等職能崗位的數據那麽穩定或容易獲得,隻能勉強分出個第一、二責任人。至於第三、四責任人幾乎沒有可靠數據加以明確、區分。為此,集體連帶責任製,隻能先明確到第一、二責任人,至於其他人員的責任和利益關係,需要團隊內部進行協調解決。也就是說,銷售和技研的集體連帶責任製,暫時無法達到像安保人員那樣的權利責任分明——隻能是相對原來更明確。此外,由於缺乏理論依據(比如,為什麽企業如同人體、為什麽是集體連帶責任製而非其它等係列問題連庶盶都無從回答),加上時間的局限性,大家對集體連帶責任製的認識很不到位,更別說高度共識。因而在思想認識層麵,也無法一蹴而就。
簡約型集體連帶責任製在銷售和技研團隊試行以來,各成員的精神麵貌出現可喜勢頭,績效相對於其他團隊而言具有大幅提高。尤其在互幫互助、建言獻策、關心全廠方麵幾乎令人感激到無以言表。其中,有一種現象引起高度重視:無論是銷售還是技研,隻要庶盶連續一定時間的參與團隊集體交流,圍繞問題與方法、團結互助等進行專題討論,各成員主觀積極性將會迅速高漲,業績將會出現突飛猛進。反之,凡較長時間沒有參與其間或缺乏相互交流、專題商討,主觀積極性等諸方麵都出現明顯回落。團隊的集體智慧與個人智慧具有明顯倍增趨勢,更有隨一定人文氛圍的變化而變化的特征。
庶盶深刻意識到,萬事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智慧倍增勢頭,在集體連帶責任製的人文環境中反複出現。深入其他車間或團隊,進行相同課題實驗,能夠收到一定效果,但遠不及銷售或技研組的效果突出。綜合類比,一個團隊的內在親和力、正義感、關愛他人、責任擔當等人文環境,是與其智慧、價值、效率成正比的。例如,一個充滿恃強淩弱、隻顧自己——不顧他人的人文氛圍中的團隊,無論內部成員個人素質怎樣優秀,其個人與團隊整體智慧、配合效率幾乎都遠小於1+1 2;反之則明顯,甚至屢屢出現1+1 的跡象。細究其中的來因去果,最佳答案應該如下:隨著人類分工合作的不斷深入,科學知識與技術早已浩如煙海,任何人就算窮盡畢生精力都難以掌握某單一領域的知識與技能,就算掌握某領域的全部知識與技能,隨著專一而精深的現實需要,其知識與技能還必須與其它眾多相關聯領域滲透、結合,從而導致任何人都無法單獨完成某單一領域內的事宜。所以,世上無完人的客觀實際與現實需要的矛盾,隻能是愈來愈尖銳。人類要生存、要發展,隻能沿襲細胞分工合作的既定軌道——摒棄單打獨鬥的最原始、最低級模式,回歸到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利益連帶的共識共贏的客觀康莊大道。
人類曆史和生物進化曆史充分表明:隻顧一己私利者,看似簡單易行,實則害人害己;相互配合的組織整體化行為,看似障礙重重卻是生命永續科學捷徑。黃蜂個體雖然遠比蜜蜂強大,但生存環境卻遠遠不及善於抱團取暖的蜜蜂。
團隊,早已崛起為決定人類命運與前途的中流砥柱,隻顧自己的單打獨鬥已漸行漸遠成為曆史。企業的職能價值,不是依靠任何的單打獨鬥能夠完成的,而是依靠相互配合的團隊作戰才能實現。因此,企業所需人才,隻能是善於配合、溝通者,至於隻能單打獨鬥者,唯部分特殊崗位才適合。
11.02
集體連帶責任製,改變了各成員的勞動關係,從信息循環——科學決策與實物循環——資源優化配置的客觀需要,通過強化以價值為中心的利益連帶紐帶關係,從而能夠調動全員化主人公的主觀積極性。
由於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利益連帶和方方麵麵兼顧的相互作用關係,為團隊植入正義親和的人文“基因”。在正義親和氛圍中,彼此真誠互助,能夠一門心思集中到工作上,為了創造高價值,大家無拘無束的你一言我一語,提出各自的最真實看法,七拚八湊,將各自並不成熟看法、方法,硬生生迅速組合成配套方法或看法,突然間大家都更加異常聰明起來。這,大抵就是1+1 甚至的來龍去脈。
值得充分肯定,集體連帶責任製奠定了共識共贏基礎,通過共商共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親和正義的人文環境。一個牛氣衝天、所向披靡的團隊——確保集體智慧和各成員智慧持續倍增,理所當然地需要滿足共識共贏、親和正義的人文條件,但似乎尚有其它條件存在。庶盶時而感覺自己能夠滿足團隊智慧倍增的一攬子條件,時而感覺係列隱性存在條件模糊不清。幾次動用因果、類比等推演,感到有所神會,卻也難以用語言具體說明。
連因果等推演都大打折扣,培養人才這河水咋就這麽深不見底呢?經過一段時間的仔細推敲、摸索,原來培養人才需要從潛意識的源頭理順各自思維中的輕重緩急,從而產生特定利益關係環境中的一個中心的正確認識和正確方法。從腦神經功能不難看出,大腦的核心職能,就是時時事事形成一個個中心目標,而每時每刻的一個個分段中心目標,又是圍繞一個係列周期性的、相對長遠目標的中心——始終不偏離一個中心的目標軌道。如果將這種大腦功能稱之為目標導向功能,則這種導向功能就分分秒秒不可或缺。一旦缺失,數以千億計的細胞成員,每分每秒將不清楚該以什麽為中心。例如,下一秒鍾究竟是該全速趕路還是原地休息的問題,將始終是個爭論不休、懸而不決的問題。缺乏一個中心目標導向功能,細胞組織將立即土崩瓦解。團隊建設,需要從各自的潛意識理順發展關係,但潛意識卻來無蹤去無影,不明其來因又怎知其去果?用因果推演,由於不清楚潛意識的來龍去脈,推演效果當然會大打折扣。實踐中,除因果推演外,似乎還涉及類比推演、程序推演。其中,程序推演似乎非常玄妙。
從實踐層麵來看,培養人才並非什麽高大尚繁、可望不可即的空中樓閣。因為,企業如同人體的類比恰如其分。隻要不探究企業為什麽如同人體,將完全能夠運用細胞組織原理,依樣畫葫蘆地複製企業組織、團隊。但是,細胞組織機理同樣有眾多未解之謎。例如,人體細胞組織明顯存在大腦神經指揮中心與心血管動能中心的、兩個中心的並列結構。這兩個相互獨立的司令部,如何整齊劃一地圍繞一個又個中心目標機動靈活、令行禁止?其運作機理,就難以找出完整答案。這給依樣畫葫蘆複製企業組織帶來不小困難。不過,數以千億的細胞個體成員,既是腦神經係統的一員,又是心血管係統中的一員。各個體成員身兼腦神經和心血管成員的雙重身份,肯定是兩大司令部協調一致的根本之所在。
腦神經係統一個不落的全覆蓋,通過觸視聽嗅精準獲得內外信息,這是決策科學化的必由之路;心血管係統一個不落的全覆蓋,通過整體利益以局部利益的實現而自然實現的利益分配,最終保障所有成員無窮無盡的不懈創造動能。人類演化曆史也充分表明,社群組織的決策與利益分配,無獨有偶地正在沿著細胞組織的曆程和方向邁進。更通俗的說法就是,千古萬年來,誰能夠兼顧最基礎、最廣泛的各成員利益和想法,誰就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反之,即或是強大到無與倫比,最終會因內部分化而淪為一事無成的光杆司令。
有鑒於此,庶盶希望通過銷售團隊進一步檢驗團隊建設路徑。想來思去,當前也沒有什麽特別令人欣慰的高招,還是隻有同各銷售成員多集體交流、多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多集思廣益。不料想,也就兩、三周時間,總體業績吹糠見米般大幅提升。庶盶由此明白,所謂帶動效應,是需要用具體的細節想法與方法,讓大家清楚以怎樣的具體措施獲得高效益。不僅如此,帶頭人同樣在集體交流中能夠迅速提高認識和方法。
11.03
一天,庶盶接到法院的應訴通知。看完訴狀方知,是自己掛靠的成教學校起訴了自己。庶盶多次判研訴狀後認為,所訴金額僅一千元的場地等綜合費用,而校方至今尚未按雙方合同約定,為己方如數提供黑板、辦公桌等部分教學設施,校方違約的事實鐵板釘釘。而且,不聲不響就一紙訴狀告上法院,這官司結果將不言而喻。就自己的現實處境而言,當力避官司纏身。同時,校方堅持訴訟必將自食違約苦果。這是一場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的遊戲。再想想自己,由於埋頭化工廠事務,若非一紙訴狀,還真把學校的事忘得一幹二淨。別的不說,住著學校的房子,租金也該交幾百元了吧?盡管在環己六醇磷酸酯項目上,校方曾給自己造成嚴重損失,但那是簽署本合同之前的事,理應認為與本合同無關。自簽署本合同轉眼都快一年了,自己並未具備絲毫履行合同的實質言行。不就是一千元錢嘛,出具個通知或派人打個招呼不就行了,何須鬧到訴訟這一步?這場官司,還是不打的好。
化工廠一切正常,庶盶立即返身,希望同校方達成和解撤訴。學校和文辦都不見校長,也沒人知道校長在哪裏。回到學校住處,庶盶反複思量,覺得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前去拜訪恩師柯老師了,不如趁此機會拜訪拜訪,介紹介紹自己現況並請恩師出麵調停調停同校方的關係。偶遇曾經的同事何老師,庶盶認為有必要先了解校方態度為好。據何老師透露,校方起訴的目的並非因為錢。合同中約定每年向校方繳納一千元綜合管理費,但並沒有約定什麽時候繳納。校長有過明確表示,現在合同未滿一年,拒不繳納費用的事實和理由並不成立。之所以現在借未繳綜合管理費進行起訴,是抱著哪怕輸錢也要讓對方官司纏身的目的。庶盶聽後,認定這就是校方起訴自己的目的和真實動機。否則,哪有不聲不響就突然起訴的道理?既然校方抱持兩敗俱傷的主觀惡意傾向,自己就沒必要尋求和解——迎頭奉陪。
庶盶發現自己的法律知識不夠全麵,一看法院應訴通知,答辯狀一周之內提交即可,時間完全來得及,當即買來相關法律書籍並認真研讀。依據合同事實及相關法律,擬就答辯狀。細究訴狀,校方隻是委托此前的同事代理訴訟,並沒聘請專業律師,似乎沒有大打出手的意味。那麽,我方就沒有必要黑心主張賠償營業損失(視情況靈活決定追加與否),僅僅主張按合同約定,要求校方賠償違約金一萬元。接下來的訴訟過程出乎意料的漫長,因為校方未按合同約定提供全部的教學設施而先違約,庶盶也確實毫無精力並具體履行合同。期間,庶盶也當著法官一再向對方表明,基於對方抱持主觀惡意相向,己方將視對方誠意與否,既可以追加賠償營業損失的主張,也可以隻主張對方象征性賠償點違約金。也就是說,庶盶的主張既可以多到數十萬元(環己六醇磷酸酯的事實為依據),也可以少到一兩三千元。在訴訟過程中,法院反複主持和解未果。隨著時間的流失,雙方對這場訴訟愈來愈淡化,基本上趨於不了了之。不過,庶盶尚有一絲怨氣未消。校方沒有執意強求搬離校舍,庶盶也就得理不饒人地住著校舍未搬。通過這場訴訟,庶盶發現,自己的主張,任誰都難以駁倒,並且還保留綿綿後手能夠視情況而層層加碼或隨意減碼。原來,自己的訴訟能力並不比誰差。
11.04
“庶老師,借你的書一直沒有歸還。今天總算問清楚你的住處,特地來把前次借的書還給你。”是曾幫助自己進行環己六醇磷酸酯係列實驗的胡大哥。將近一年未曾見麵,庶盶分外高興,一陣家長裏短後,胡大哥有些吞吞吐吐道:“我昨天去到地區研究所,認識了王老師。”胡大哥停下沒了下文。庶盶感覺胡大哥此來的目的,可能是打算告訴自己什麽消息,便接過話題:“你說的王老師,是不是圖書館的負責人?”“想來就是,他認識你。”看來,對方一定得到不利於本人的什麽信息要告訴,否則沒必要如此欲說還休。“看胡大哥神情,似乎有什麽不利於本人的消息要告訴我吧?”“其實也沒啥。王老師聽說我的住址後,問我認不認識你。我說不僅認識而且有過交往。當他問過你與學校的官司以後,一句‘他做的那些事,不說了。’他這話讓我想不明白,另外我最近也聽到不少關於你消息,我不知道你到底遇上了些啥麻煩。就想來看看你,了解了解看有沒有什麽能夠幫得上忙的。”
“十分感謝胡大哥對小弟的關心和愛戴。可以想象到,王老師可能對本人有看法,細想也不外從三個事例而來。第一個事例,我曾經認為豆製品在中國有兩千多年的製作傳統,加上搞過葡萄糖酸內脂豆腐,所以將葡萄糖酸內脂豆腐列為同研究所前期合作項目之一。不料想,在首次推廣中出現成本過高和口感與當地市場要求存在差異等問題,我當場退還學費並自己掏錢進行誤工和車旅補償。此外,我還讓學員前來學校任選技術項目免費培訓。將近三十個學員,無不高興而歸。的確,輕率上馬葡萄糖酸內脂豆腐是一大過失,但善後工作卻廣受讚譽。第二個事例,就是給王老師等找了個石匠修了三副石手磨,本來事先和石匠說好每副15元錢,完工後石匠卻要每副20元我沒給,這個石匠轉眼到王老師那裏去拿走每副30元。我想,這兩件事雖說十分欠妥,但應該不至於讓研究所的人對本人產生嚴重反感。關鍵在第三個事例,可能研究所的人,認為本人派人跟蹤了李女士,根據是本人知道她是研究所來的。但事實上,我是依靠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得出的結論。如果不是研究所的秦老師當麵質問本人派人跟蹤李女士,本人並不能肯定李女士就是研究所的人。因此,包括王老師在內的研究所人員對本人產生不良看法,既有前麵兩件欠妥的事例佐證,後有所謂的派人跟蹤。”
“原來是這麽回事,我找個時間在王老師那裏幫你解釋解釋,我看他是個非常明事理的人。”“謝謝胡大哥,但我認為沒必要。不妨設想一下,認為本人派人跟蹤李女士的看法,絕非僅僅隻是限於三兩幾個人之中。你去向王老師解釋,就算他相信又能怎樣?研究所那麽多的人,對相關的人都解釋?還有,通過研究所就像王老師,不是也讓你猜出一些端倪了嗎,如此又怎麽能夠逐一去解釋?況且,我估計胡大哥早已通過不同渠道,聽到關於本人的不少傳聞,有些傳聞是基於事實,而有些是捕風捉影。這,又將如何去解釋?向誰去解釋?所以啊,胡大哥,小弟對於外麵的傳聞是這麽看待的,隻要自己堂堂正正為人做事,至於別人怎麽看怎麽想怎麽說那是別人的權利,自己無須過多理會。最近吧,小弟也同樣感覺到,對本人反感、反對、中傷的聲浪正在匯聚並一浪高過一浪,但我相信自己能夠經受住衝擊。在這裏,小弟要衷心感謝胡大哥。”“外麵的確有很多關於你是是而非的傳聞,我甚至還很為你擔心,現在看到你能夠如此從容麵對,我就放心了!”
在安全管理層麵,強製推行集體連帶獎罰責任製,很快取得預期效果。繼之,又先後在銷售和技研小組推行簡約型連帶責任製,結果大家的主觀積極性明顯得到提高。所謂簡約型,由於銷售和技研是生產性職能部門——與安保部門不同,各工序報酬百分比數據鏈受多重因素影響並時刻不斷變化著,不比安保等職能崗位的數據那麽穩定或容易獲得,隻能勉強分出個第一、二責任人。至於第三、四責任人幾乎沒有可靠數據加以明確、區分。為此,集體連帶責任製,隻能先明確到第一、二責任人,至於其他人員的責任和利益關係,需要團隊內部進行協調解決。也就是說,銷售和技研的集體連帶責任製,暫時無法達到像安保人員那樣的權利責任分明——隻能是相對原來更明確。此外,由於缺乏理論依據(比如,為什麽企業如同人體、為什麽是集體連帶責任製而非其它等係列問題連庶盶都無從回答),加上時間的局限性,大家對集體連帶責任製的認識很不到位,更別說高度共識。因而在思想認識層麵,也無法一蹴而就。
簡約型集體連帶責任製在銷售和技研團隊試行以來,各成員的精神麵貌出現可喜勢頭,績效相對於其他團隊而言具有大幅提高。尤其在互幫互助、建言獻策、關心全廠方麵幾乎令人感激到無以言表。其中,有一種現象引起高度重視:無論是銷售還是技研,隻要庶盶連續一定時間的參與團隊集體交流,圍繞問題與方法、團結互助等進行專題討論,各成員主觀積極性將會迅速高漲,業績將會出現突飛猛進。反之,凡較長時間沒有參與其間或缺乏相互交流、專題商討,主觀積極性等諸方麵都出現明顯回落。團隊的集體智慧與個人智慧具有明顯倍增趨勢,更有隨一定人文氛圍的變化而變化的特征。
庶盶深刻意識到,萬事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智慧倍增勢頭,在集體連帶責任製的人文環境中反複出現。深入其他車間或團隊,進行相同課題實驗,能夠收到一定效果,但遠不及銷售或技研組的效果突出。綜合類比,一個團隊的內在親和力、正義感、關愛他人、責任擔當等人文環境,是與其智慧、價值、效率成正比的。例如,一個充滿恃強淩弱、隻顧自己——不顧他人的人文氛圍中的團隊,無論內部成員個人素質怎樣優秀,其個人與團隊整體智慧、配合效率幾乎都遠小於1+1 2;反之則明顯,甚至屢屢出現1+1 的跡象。細究其中的來因去果,最佳答案應該如下:隨著人類分工合作的不斷深入,科學知識與技術早已浩如煙海,任何人就算窮盡畢生精力都難以掌握某單一領域的知識與技能,就算掌握某領域的全部知識與技能,隨著專一而精深的現實需要,其知識與技能還必須與其它眾多相關聯領域滲透、結合,從而導致任何人都無法單獨完成某單一領域內的事宜。所以,世上無完人的客觀實際與現實需要的矛盾,隻能是愈來愈尖銳。人類要生存、要發展,隻能沿襲細胞分工合作的既定軌道——摒棄單打獨鬥的最原始、最低級模式,回歸到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利益連帶的共識共贏的客觀康莊大道。
人類曆史和生物進化曆史充分表明:隻顧一己私利者,看似簡單易行,實則害人害己;相互配合的組織整體化行為,看似障礙重重卻是生命永續科學捷徑。黃蜂個體雖然遠比蜜蜂強大,但生存環境卻遠遠不及善於抱團取暖的蜜蜂。
團隊,早已崛起為決定人類命運與前途的中流砥柱,隻顧自己的單打獨鬥已漸行漸遠成為曆史。企業的職能價值,不是依靠任何的單打獨鬥能夠完成的,而是依靠相互配合的團隊作戰才能實現。因此,企業所需人才,隻能是善於配合、溝通者,至於隻能單打獨鬥者,唯部分特殊崗位才適合。
11.02
集體連帶責任製,改變了各成員的勞動關係,從信息循環——科學決策與實物循環——資源優化配置的客觀需要,通過強化以價值為中心的利益連帶紐帶關係,從而能夠調動全員化主人公的主觀積極性。
由於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利益連帶和方方麵麵兼顧的相互作用關係,為團隊植入正義親和的人文“基因”。在正義親和氛圍中,彼此真誠互助,能夠一門心思集中到工作上,為了創造高價值,大家無拘無束的你一言我一語,提出各自的最真實看法,七拚八湊,將各自並不成熟看法、方法,硬生生迅速組合成配套方法或看法,突然間大家都更加異常聰明起來。這,大抵就是1+1 甚至的來龍去脈。
值得充分肯定,集體連帶責任製奠定了共識共贏基礎,通過共商共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親和正義的人文環境。一個牛氣衝天、所向披靡的團隊——確保集體智慧和各成員智慧持續倍增,理所當然地需要滿足共識共贏、親和正義的人文條件,但似乎尚有其它條件存在。庶盶時而感覺自己能夠滿足團隊智慧倍增的一攬子條件,時而感覺係列隱性存在條件模糊不清。幾次動用因果、類比等推演,感到有所神會,卻也難以用語言具體說明。
連因果等推演都大打折扣,培養人才這河水咋就這麽深不見底呢?經過一段時間的仔細推敲、摸索,原來培養人才需要從潛意識的源頭理順各自思維中的輕重緩急,從而產生特定利益關係環境中的一個中心的正確認識和正確方法。從腦神經功能不難看出,大腦的核心職能,就是時時事事形成一個個中心目標,而每時每刻的一個個分段中心目標,又是圍繞一個係列周期性的、相對長遠目標的中心——始終不偏離一個中心的目標軌道。如果將這種大腦功能稱之為目標導向功能,則這種導向功能就分分秒秒不可或缺。一旦缺失,數以千億計的細胞成員,每分每秒將不清楚該以什麽為中心。例如,下一秒鍾究竟是該全速趕路還是原地休息的問題,將始終是個爭論不休、懸而不決的問題。缺乏一個中心目標導向功能,細胞組織將立即土崩瓦解。團隊建設,需要從各自的潛意識理順發展關係,但潛意識卻來無蹤去無影,不明其來因又怎知其去果?用因果推演,由於不清楚潛意識的來龍去脈,推演效果當然會大打折扣。實踐中,除因果推演外,似乎還涉及類比推演、程序推演。其中,程序推演似乎非常玄妙。
從實踐層麵來看,培養人才並非什麽高大尚繁、可望不可即的空中樓閣。因為,企業如同人體的類比恰如其分。隻要不探究企業為什麽如同人體,將完全能夠運用細胞組織原理,依樣畫葫蘆地複製企業組織、團隊。但是,細胞組織機理同樣有眾多未解之謎。例如,人體細胞組織明顯存在大腦神經指揮中心與心血管動能中心的、兩個中心的並列結構。這兩個相互獨立的司令部,如何整齊劃一地圍繞一個又個中心目標機動靈活、令行禁止?其運作機理,就難以找出完整答案。這給依樣畫葫蘆複製企業組織帶來不小困難。不過,數以千億的細胞個體成員,既是腦神經係統的一員,又是心血管係統中的一員。各個體成員身兼腦神經和心血管成員的雙重身份,肯定是兩大司令部協調一致的根本之所在。
腦神經係統一個不落的全覆蓋,通過觸視聽嗅精準獲得內外信息,這是決策科學化的必由之路;心血管係統一個不落的全覆蓋,通過整體利益以局部利益的實現而自然實現的利益分配,最終保障所有成員無窮無盡的不懈創造動能。人類演化曆史也充分表明,社群組織的決策與利益分配,無獨有偶地正在沿著細胞組織的曆程和方向邁進。更通俗的說法就是,千古萬年來,誰能夠兼顧最基礎、最廣泛的各成員利益和想法,誰就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反之,即或是強大到無與倫比,最終會因內部分化而淪為一事無成的光杆司令。
有鑒於此,庶盶希望通過銷售團隊進一步檢驗團隊建設路徑。想來思去,當前也沒有什麽特別令人欣慰的高招,還是隻有同各銷售成員多集體交流、多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多集思廣益。不料想,也就兩、三周時間,總體業績吹糠見米般大幅提升。庶盶由此明白,所謂帶動效應,是需要用具體的細節想法與方法,讓大家清楚以怎樣的具體措施獲得高效益。不僅如此,帶頭人同樣在集體交流中能夠迅速提高認識和方法。
11.03
一天,庶盶接到法院的應訴通知。看完訴狀方知,是自己掛靠的成教學校起訴了自己。庶盶多次判研訴狀後認為,所訴金額僅一千元的場地等綜合費用,而校方至今尚未按雙方合同約定,為己方如數提供黑板、辦公桌等部分教學設施,校方違約的事實鐵板釘釘。而且,不聲不響就一紙訴狀告上法院,這官司結果將不言而喻。就自己的現實處境而言,當力避官司纏身。同時,校方堅持訴訟必將自食違約苦果。這是一場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的遊戲。再想想自己,由於埋頭化工廠事務,若非一紙訴狀,還真把學校的事忘得一幹二淨。別的不說,住著學校的房子,租金也該交幾百元了吧?盡管在環己六醇磷酸酯項目上,校方曾給自己造成嚴重損失,但那是簽署本合同之前的事,理應認為與本合同無關。自簽署本合同轉眼都快一年了,自己並未具備絲毫履行合同的實質言行。不就是一千元錢嘛,出具個通知或派人打個招呼不就行了,何須鬧到訴訟這一步?這場官司,還是不打的好。
化工廠一切正常,庶盶立即返身,希望同校方達成和解撤訴。學校和文辦都不見校長,也沒人知道校長在哪裏。回到學校住處,庶盶反複思量,覺得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前去拜訪恩師柯老師了,不如趁此機會拜訪拜訪,介紹介紹自己現況並請恩師出麵調停調停同校方的關係。偶遇曾經的同事何老師,庶盶認為有必要先了解校方態度為好。據何老師透露,校方起訴的目的並非因為錢。合同中約定每年向校方繳納一千元綜合管理費,但並沒有約定什麽時候繳納。校長有過明確表示,現在合同未滿一年,拒不繳納費用的事實和理由並不成立。之所以現在借未繳綜合管理費進行起訴,是抱著哪怕輸錢也要讓對方官司纏身的目的。庶盶聽後,認定這就是校方起訴自己的目的和真實動機。否則,哪有不聲不響就突然起訴的道理?既然校方抱持兩敗俱傷的主觀惡意傾向,自己就沒必要尋求和解——迎頭奉陪。
庶盶發現自己的法律知識不夠全麵,一看法院應訴通知,答辯狀一周之內提交即可,時間完全來得及,當即買來相關法律書籍並認真研讀。依據合同事實及相關法律,擬就答辯狀。細究訴狀,校方隻是委托此前的同事代理訴訟,並沒聘請專業律師,似乎沒有大打出手的意味。那麽,我方就沒有必要黑心主張賠償營業損失(視情況靈活決定追加與否),僅僅主張按合同約定,要求校方賠償違約金一萬元。接下來的訴訟過程出乎意料的漫長,因為校方未按合同約定提供全部的教學設施而先違約,庶盶也確實毫無精力並具體履行合同。期間,庶盶也當著法官一再向對方表明,基於對方抱持主觀惡意相向,己方將視對方誠意與否,既可以追加賠償營業損失的主張,也可以隻主張對方象征性賠償點違約金。也就是說,庶盶的主張既可以多到數十萬元(環己六醇磷酸酯的事實為依據),也可以少到一兩三千元。在訴訟過程中,法院反複主持和解未果。隨著時間的流失,雙方對這場訴訟愈來愈淡化,基本上趨於不了了之。不過,庶盶尚有一絲怨氣未消。校方沒有執意強求搬離校舍,庶盶也就得理不饒人地住著校舍未搬。通過這場訴訟,庶盶發現,自己的主張,任誰都難以駁倒,並且還保留綿綿後手能夠視情況而層層加碼或隨意減碼。原來,自己的訴訟能力並不比誰差。
11.04
“庶老師,借你的書一直沒有歸還。今天總算問清楚你的住處,特地來把前次借的書還給你。”是曾幫助自己進行環己六醇磷酸酯係列實驗的胡大哥。將近一年未曾見麵,庶盶分外高興,一陣家長裏短後,胡大哥有些吞吞吐吐道:“我昨天去到地區研究所,認識了王老師。”胡大哥停下沒了下文。庶盶感覺胡大哥此來的目的,可能是打算告訴自己什麽消息,便接過話題:“你說的王老師,是不是圖書館的負責人?”“想來就是,他認識你。”看來,對方一定得到不利於本人的什麽信息要告訴,否則沒必要如此欲說還休。“看胡大哥神情,似乎有什麽不利於本人的消息要告訴我吧?”“其實也沒啥。王老師聽說我的住址後,問我認不認識你。我說不僅認識而且有過交往。當他問過你與學校的官司以後,一句‘他做的那些事,不說了。’他這話讓我想不明白,另外我最近也聽到不少關於你消息,我不知道你到底遇上了些啥麻煩。就想來看看你,了解了解看有沒有什麽能夠幫得上忙的。”
“十分感謝胡大哥對小弟的關心和愛戴。可以想象到,王老師可能對本人有看法,細想也不外從三個事例而來。第一個事例,我曾經認為豆製品在中國有兩千多年的製作傳統,加上搞過葡萄糖酸內脂豆腐,所以將葡萄糖酸內脂豆腐列為同研究所前期合作項目之一。不料想,在首次推廣中出現成本過高和口感與當地市場要求存在差異等問題,我當場退還學費並自己掏錢進行誤工和車旅補償。此外,我還讓學員前來學校任選技術項目免費培訓。將近三十個學員,無不高興而歸。的確,輕率上馬葡萄糖酸內脂豆腐是一大過失,但善後工作卻廣受讚譽。第二個事例,就是給王老師等找了個石匠修了三副石手磨,本來事先和石匠說好每副15元錢,完工後石匠卻要每副20元我沒給,這個石匠轉眼到王老師那裏去拿走每副30元。我想,這兩件事雖說十分欠妥,但應該不至於讓研究所的人對本人產生嚴重反感。關鍵在第三個事例,可能研究所的人,認為本人派人跟蹤了李女士,根據是本人知道她是研究所來的。但事實上,我是依靠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得出的結論。如果不是研究所的秦老師當麵質問本人派人跟蹤李女士,本人並不能肯定李女士就是研究所的人。因此,包括王老師在內的研究所人員對本人產生不良看法,既有前麵兩件欠妥的事例佐證,後有所謂的派人跟蹤。”
“原來是這麽回事,我找個時間在王老師那裏幫你解釋解釋,我看他是個非常明事理的人。”“謝謝胡大哥,但我認為沒必要。不妨設想一下,認為本人派人跟蹤李女士的看法,絕非僅僅隻是限於三兩幾個人之中。你去向王老師解釋,就算他相信又能怎樣?研究所那麽多的人,對相關的人都解釋?還有,通過研究所就像王老師,不是也讓你猜出一些端倪了嗎,如此又怎麽能夠逐一去解釋?況且,我估計胡大哥早已通過不同渠道,聽到關於本人的不少傳聞,有些傳聞是基於事實,而有些是捕風捉影。這,又將如何去解釋?向誰去解釋?所以啊,胡大哥,小弟對於外麵的傳聞是這麽看待的,隻要自己堂堂正正為人做事,至於別人怎麽看怎麽想怎麽說那是別人的權利,自己無須過多理會。最近吧,小弟也同樣感覺到,對本人反感、反對、中傷的聲浪正在匯聚並一浪高過一浪,但我相信自己能夠經受住衝擊。在這裏,小弟要衷心感謝胡大哥。”“外麵的確有很多關於你是是而非的傳聞,我甚至還很為你擔心,現在看到你能夠如此從容麵對,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