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宋初次主盟
東周列國誌注釋白話文 作者:陳七文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卻說宋襄公自從打敗齊兵,護送公子昭(齊孝公)即位為君,自以為功勞太大了(不世之功),就想著號召各路諸侯,主持盟會,以替代齊桓公的盟主之位。又恐怕大國不給麵子,不能參會,就先邀請滕、曹、邾、鄫等小國,在曹國境內南麵的地方舉行盟會。
曹、邾兩國君主來到之後,滕國君主嬰齊才到,宋襄公生氣了,就不允許嬰齊加盟,還把嬰齊拘禁了。鄫國君主畏懼宋國的威脅,也來赴會,不過已經遲到兩天了。
注:1.【滕國;姬姓,侯爵,周武王的十四弟姬繡封於滕,史稱滕叔繡。滕國在公元前296年被宋國滅亡,共傳23世。今山東滕州市境內,微山縣東北部、滕州市西部、鄒城市南部、山亭區西部的區域。今滕州西南14公裏處有古滕城遺址。】
2.【曹國:姬姓,伯爵,周文王嫡六子曹叔振鐸封於曹,建都陶丘,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疆域大致轄今山東省西南部。曹國之域“襟帶河濟,扼魯控宋”,居於要衝,諸侯四通,是諸侯各國往來必經之地。陶丘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天下之中”,全國性經濟大都會。其後裔以國名為姓氏,曹叔振鐸即為曹姓始祖。】
3.【邾國:曹姓,子爵,又稱邾婁國、鄒國。今山東鄒城市境內。附庸於魯國。】
4.【鄫國;姒姓,子爵。源自夏朝少康的次子曲烈的封國,因始封地名為“鄫”而得國名,存世1400年,公元前567年被莒國滅亡。商朝時期中原地區有三個鄫國:山東南部、河南東部、河南西南部。杜預注:鄫國,今琅琊鄫縣,即山東棗莊鄴城鎮。現在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有鄫國故城遺址。鄫國滅亡後,其後代以“曾”為姓,成為曾氏的姓氏起源。】
宋襄公問計於群臣:“我剛提倡結盟,鄫國這個小弟,就敢瞧不起我,遲到兩天,不給他點顏色,怎麽能夠樹立威望(寡人甫(fu)倡盟好,鄫小國,輒敢怠慢,後期二日,不重懲之,何以立威)?”
大夫公子蕩上奏說:“以前齊桓公南征北討,唯獨沒有征服東夷的國家。主公若想在中原的諸侯之中立威,必須先征服東夷,如果想要征服東夷,必須要借用鄫國的君主(向者齊桓公南征北討,獨未服東夷之眾。君欲威中國,必先服東夷,欲服東夷,必用鄫子)。”
宋襄公問:“怎麽借用他呢(用之何如)?”
公子蕩說:“睢河的岸邊(睢(sui)水之次),有能呼風喚雨的神明,東夷諸國都建立寺廟祭祀他,四季都進行祭祀(東夷皆立社祠之,四時不缺)。主公如果能夠把鄫子殺了作為犧牲,用以祭祀睢神,那麽不隻神靈降福,就算東夷聽說了,都知道主公能夠用殺死諸侯來祭祀神靈,誰不悚懼而歸順?然後借助東夷的力量,來征服諸侯,霸業自然就成功了。”
注:1.【睢水:亦稱睢河,淮河支流,洪澤湖水係。自河南睢縣、杞縣一帶經安徽蕭縣、宿縣等地流入淮河。大部分河道已被湮。】
2.【次睢之社:在今山東臨沂市東北。《左傳》:僖公十九年(前641),“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於次睢之社”。見《東周列國誌》第33回】
3.【犧牲:古代為祭祀而宰殺的牲畜】
上卿公子目夷阻諫說:“不可,不可!古人小的祭祀都不使用大牲畜,是重視珍惜動物生命的意思,更何況是人命呢(古者小事不用大牲,重物命也,況於人乎)?祭祀,是為人祈福的事。用殺人來給人祈福,神明必然不會享用(殺人以祈人福,神必不饗)。且國家的正常祭祀,都是由宗伯掌管的。睢河的河神隻不過是妖魔鬼怪而已!東夷所崇拜祭祀的,主公也跟隨祭祀,這就不見得主公比東夷人高明在哪裏,那誰還肯順服您呢?齊桓公主盟四十年,把已經滅亡的諸侯國又重新建立起來(存亡繼絕),每年都有恩德施行於天下。如今主公才舉行一次盟會,就要誅殺諸侯向妖神獻祭(而遂戮諸侯以媚妖神)。我隻能說諸侯會因為懼怕而背叛我們,看不到諸侯佩服而來歸順的(臣見諸侯之懼而叛我,未見其服也)。”
注:【宗伯:周代六卿之一,掌宗廟祭祀等事,即後世禮部的官職】
公子蕩說:“子魚(目夷)你說的不對。主公圖謀霸主的大業,與齊侯不同,齊桓公治理國家二十多年,才發展成為盟主(齊桓公製國二十餘年,然後主盟)。主公能等到那個時候嗎?所以慢慢發展成為霸主的就用恩德,著急做霸主的,就必須使用威嚴(夫緩則用德,急則用威)。達到目的的時間要求不一樣,對策當然也不一樣(遲速之序,不可不察也)!思想與行動不能和夷人統一,夷人就會不信任我們,不使諸侯畏懼,諸侯就將戲弄我們(不同夷,夷將疑我,不懼諸侯,諸侯將玩我)。內部戲弄,外部懷疑,怎麽能夠成就霸業(內玩而外疑,何以成伯)?當年周武王斬殺商紂王,把頭顱懸掛於太白旗上,得到天下,這就是諸侯對待天子的做法,何況鄫子還是個小國的君主呢?主公必須要用他來祭祀(昔武王斬紂頭,懸之太白旗,以得天下,此諸侯之行於天子者也。而何有於小國之君?君必用之)!”
注:【把頭顱懸掛於太白旗:就是當年懸掛紂王首級的旗子】
宋襄公心中急著想要在諸侯中稱霸(急於欲得諸侯),於是就不聽目夷的話。
下令讓邾國君主邾文公把鄫國君主殺了,然後拿大鍋煮了(烹之)。用來祭祀睢河的神靈。派人召集東夷的部落首領(召東夷君長),都來睢河參加祭祀(俱來睢水會祀)。
東夷向來不聽從宋國的指令(素不習宋公之政),都不來參加。
滕國君主嬰齊(滕子嬰齊)知道這個情況後大驚,派人送了厚禮請求保釋,這才從牢籠裏解脫出來。
曹國大夫僖負羈對曹共公襄說:“宋公暴躁,虐待他人,必然成不了大事,不如咱們回去吧(宋躁而虐,事必無成,不如歸也)。”
曹共公就告辭了,也不為盟會提供服務了(遂不具地主之禮)。
注:【僖負羈:春秋時期曹國大夫,以禮遇晉文公重耳而聞名。山東菏澤人。在重耳逃亡至曹國時,與妻子獨具慧眼地私下裏接待了重耳,這一行為為後來晉國在攻打曹國時提供了保護,晉軍下令不得侵犯僖負羈及其家人,以報答過境時的款待】
宋襄公大怒,派人責問曹共公,說:“以前的禮節是,國君相見,都要饋贈禮品和吃喝用度(脯資餼牢,指的是幹肉和食物),以表示友好相處。我們君主在你們國境內停留不止一天兩天了,三軍的將士,還不知道曹國的國君是誰呢(尚不知主人之所屬)。請您好好想想(願君圖之)。”
僖負羈回答說:“至於安排住宿吃飯,那時對王室的禮節(夫授館致餼,朝聘之常理也)。如今宋公以公事來到我國南部邊境,我家主公忙前忙後(亟(ji)於奔命),也沒有其他的要求(未及他圖)。今天你們還來責問我們沒有盡到地主之誼,我家主公深感慚愧,請諒解吧。”
於是曹共公就回到都城,不陪宋襄公開會了。
宋襄公聽後大怒,傳令軍隊,都去攻打曹國的都城(山東菏澤定陶區)。
公子目夷又勸諫說:“當年齊桓公會盟的足跡,走遍了各個諸侯國(遍於列國)。都是優厚別人,而取之很少,不責怪別人給與多少,也不懲罰別人做不到的行為,盡量幫助別人,體諒別人,所以各諸侯國都佩服他,服從他(厚往薄來,不則其施,不誅其不及,所以寬人之力,而恤人之情也)。曹之缺禮,於君無損,何必用兵?”
宋襄公不聽。
派公子蕩率領兵車三百乘,圍住曹國都城進行攻擊。
僖負羈根據情勢,在任何方向都嚴加防守(隨方設備),與公子蕩相持三個月,公子蕩不能取勝。
當時,鄭文公首先向楚國稱臣,約會魯、齊、陳、蔡四國的君主,與楚成王在齊國境內舉辦會盟大會。
宋襄公得到消息後大吃一驚。
一來恐怕齊、魯兩國之中,再出來一個霸主,宋國爭不過(或有倡伯者,宋不能與爭);二來又怕公子蕩失利,挫失了銳氣,讓諸侯們笑話。
於是召回公子蕩,撤軍了。
曹共公也害怕宋國今後再派兵討伐,就派人前來謝罪。自此宋、曹兩國和好如初。
這是發生在公元前640年的事。
曹、邾兩國君主來到之後,滕國君主嬰齊才到,宋襄公生氣了,就不允許嬰齊加盟,還把嬰齊拘禁了。鄫國君主畏懼宋國的威脅,也來赴會,不過已經遲到兩天了。
注:1.【滕國;姬姓,侯爵,周武王的十四弟姬繡封於滕,史稱滕叔繡。滕國在公元前296年被宋國滅亡,共傳23世。今山東滕州市境內,微山縣東北部、滕州市西部、鄒城市南部、山亭區西部的區域。今滕州西南14公裏處有古滕城遺址。】
2.【曹國:姬姓,伯爵,周文王嫡六子曹叔振鐸封於曹,建都陶丘,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疆域大致轄今山東省西南部。曹國之域“襟帶河濟,扼魯控宋”,居於要衝,諸侯四通,是諸侯各國往來必經之地。陶丘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天下之中”,全國性經濟大都會。其後裔以國名為姓氏,曹叔振鐸即為曹姓始祖。】
3.【邾國:曹姓,子爵,又稱邾婁國、鄒國。今山東鄒城市境內。附庸於魯國。】
4.【鄫國;姒姓,子爵。源自夏朝少康的次子曲烈的封國,因始封地名為“鄫”而得國名,存世1400年,公元前567年被莒國滅亡。商朝時期中原地區有三個鄫國:山東南部、河南東部、河南西南部。杜預注:鄫國,今琅琊鄫縣,即山東棗莊鄴城鎮。現在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有鄫國故城遺址。鄫國滅亡後,其後代以“曾”為姓,成為曾氏的姓氏起源。】
宋襄公問計於群臣:“我剛提倡結盟,鄫國這個小弟,就敢瞧不起我,遲到兩天,不給他點顏色,怎麽能夠樹立威望(寡人甫(fu)倡盟好,鄫小國,輒敢怠慢,後期二日,不重懲之,何以立威)?”
大夫公子蕩上奏說:“以前齊桓公南征北討,唯獨沒有征服東夷的國家。主公若想在中原的諸侯之中立威,必須先征服東夷,如果想要征服東夷,必須要借用鄫國的君主(向者齊桓公南征北討,獨未服東夷之眾。君欲威中國,必先服東夷,欲服東夷,必用鄫子)。”
宋襄公問:“怎麽借用他呢(用之何如)?”
公子蕩說:“睢河的岸邊(睢(sui)水之次),有能呼風喚雨的神明,東夷諸國都建立寺廟祭祀他,四季都進行祭祀(東夷皆立社祠之,四時不缺)。主公如果能夠把鄫子殺了作為犧牲,用以祭祀睢神,那麽不隻神靈降福,就算東夷聽說了,都知道主公能夠用殺死諸侯來祭祀神靈,誰不悚懼而歸順?然後借助東夷的力量,來征服諸侯,霸業自然就成功了。”
注:1.【睢水:亦稱睢河,淮河支流,洪澤湖水係。自河南睢縣、杞縣一帶經安徽蕭縣、宿縣等地流入淮河。大部分河道已被湮。】
2.【次睢之社:在今山東臨沂市東北。《左傳》:僖公十九年(前641),“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於次睢之社”。見《東周列國誌》第33回】
3.【犧牲:古代為祭祀而宰殺的牲畜】
上卿公子目夷阻諫說:“不可,不可!古人小的祭祀都不使用大牲畜,是重視珍惜動物生命的意思,更何況是人命呢(古者小事不用大牲,重物命也,況於人乎)?祭祀,是為人祈福的事。用殺人來給人祈福,神明必然不會享用(殺人以祈人福,神必不饗)。且國家的正常祭祀,都是由宗伯掌管的。睢河的河神隻不過是妖魔鬼怪而已!東夷所崇拜祭祀的,主公也跟隨祭祀,這就不見得主公比東夷人高明在哪裏,那誰還肯順服您呢?齊桓公主盟四十年,把已經滅亡的諸侯國又重新建立起來(存亡繼絕),每年都有恩德施行於天下。如今主公才舉行一次盟會,就要誅殺諸侯向妖神獻祭(而遂戮諸侯以媚妖神)。我隻能說諸侯會因為懼怕而背叛我們,看不到諸侯佩服而來歸順的(臣見諸侯之懼而叛我,未見其服也)。”
注:【宗伯:周代六卿之一,掌宗廟祭祀等事,即後世禮部的官職】
公子蕩說:“子魚(目夷)你說的不對。主公圖謀霸主的大業,與齊侯不同,齊桓公治理國家二十多年,才發展成為盟主(齊桓公製國二十餘年,然後主盟)。主公能等到那個時候嗎?所以慢慢發展成為霸主的就用恩德,著急做霸主的,就必須使用威嚴(夫緩則用德,急則用威)。達到目的的時間要求不一樣,對策當然也不一樣(遲速之序,不可不察也)!思想與行動不能和夷人統一,夷人就會不信任我們,不使諸侯畏懼,諸侯就將戲弄我們(不同夷,夷將疑我,不懼諸侯,諸侯將玩我)。內部戲弄,外部懷疑,怎麽能夠成就霸業(內玩而外疑,何以成伯)?當年周武王斬殺商紂王,把頭顱懸掛於太白旗上,得到天下,這就是諸侯對待天子的做法,何況鄫子還是個小國的君主呢?主公必須要用他來祭祀(昔武王斬紂頭,懸之太白旗,以得天下,此諸侯之行於天子者也。而何有於小國之君?君必用之)!”
注:【把頭顱懸掛於太白旗:就是當年懸掛紂王首級的旗子】
宋襄公心中急著想要在諸侯中稱霸(急於欲得諸侯),於是就不聽目夷的話。
下令讓邾國君主邾文公把鄫國君主殺了,然後拿大鍋煮了(烹之)。用來祭祀睢河的神靈。派人召集東夷的部落首領(召東夷君長),都來睢河參加祭祀(俱來睢水會祀)。
東夷向來不聽從宋國的指令(素不習宋公之政),都不來參加。
滕國君主嬰齊(滕子嬰齊)知道這個情況後大驚,派人送了厚禮請求保釋,這才從牢籠裏解脫出來。
曹國大夫僖負羈對曹共公襄說:“宋公暴躁,虐待他人,必然成不了大事,不如咱們回去吧(宋躁而虐,事必無成,不如歸也)。”
曹共公就告辭了,也不為盟會提供服務了(遂不具地主之禮)。
注:【僖負羈:春秋時期曹國大夫,以禮遇晉文公重耳而聞名。山東菏澤人。在重耳逃亡至曹國時,與妻子獨具慧眼地私下裏接待了重耳,這一行為為後來晉國在攻打曹國時提供了保護,晉軍下令不得侵犯僖負羈及其家人,以報答過境時的款待】
宋襄公大怒,派人責問曹共公,說:“以前的禮節是,國君相見,都要饋贈禮品和吃喝用度(脯資餼牢,指的是幹肉和食物),以表示友好相處。我們君主在你們國境內停留不止一天兩天了,三軍的將士,還不知道曹國的國君是誰呢(尚不知主人之所屬)。請您好好想想(願君圖之)。”
僖負羈回答說:“至於安排住宿吃飯,那時對王室的禮節(夫授館致餼,朝聘之常理也)。如今宋公以公事來到我國南部邊境,我家主公忙前忙後(亟(ji)於奔命),也沒有其他的要求(未及他圖)。今天你們還來責問我們沒有盡到地主之誼,我家主公深感慚愧,請諒解吧。”
於是曹共公就回到都城,不陪宋襄公開會了。
宋襄公聽後大怒,傳令軍隊,都去攻打曹國的都城(山東菏澤定陶區)。
公子目夷又勸諫說:“當年齊桓公會盟的足跡,走遍了各個諸侯國(遍於列國)。都是優厚別人,而取之很少,不責怪別人給與多少,也不懲罰別人做不到的行為,盡量幫助別人,體諒別人,所以各諸侯國都佩服他,服從他(厚往薄來,不則其施,不誅其不及,所以寬人之力,而恤人之情也)。曹之缺禮,於君無損,何必用兵?”
宋襄公不聽。
派公子蕩率領兵車三百乘,圍住曹國都城進行攻擊。
僖負羈根據情勢,在任何方向都嚴加防守(隨方設備),與公子蕩相持三個月,公子蕩不能取勝。
當時,鄭文公首先向楚國稱臣,約會魯、齊、陳、蔡四國的君主,與楚成王在齊國境內舉辦會盟大會。
宋襄公得到消息後大吃一驚。
一來恐怕齊、魯兩國之中,再出來一個霸主,宋國爭不過(或有倡伯者,宋不能與爭);二來又怕公子蕩失利,挫失了銳氣,讓諸侯們笑話。
於是召回公子蕩,撤軍了。
曹共公也害怕宋國今後再派兵討伐,就派人前來謝罪。自此宋、曹兩國和好如初。
這是發生在公元前640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