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南方的楚國,羋(mi姓),熊氏,子爵。是顓頊(zhuan xu)帝的後裔,封地丹陽南郡枝江縣(湖北枝江)。又稱荊、荊楚。


    後世有位名字叫鬻(yu賣官鬻爵的yu)熊的,博學有道,周文王、周武王都請他做過老師,他的後人就以熊為氏。


    (且說南方之國曰楚,羋姓,子爵。出自顓頊帝孫重黎,為高辛氏火正之官,能光融天下,命曰祝融。重黎死,其弟吳回嗣為祝融。生子陸終,娶鬼方國君之女,得孕懷十一年,開左脅,生下三子,又開右脅,複生下三子。長曰樊,己姓,封於衛墟,為夏伯,湯伐桀,滅之;次曰參胡,董姓,封於韓墟,周時為胡國,後滅於楚;三曰彭祖,彭姓,封於韓墟,為商伯,商末始亡;四曰會人,妘姓,封於鄭墟;五曰安,曹姓,封於邾墟;六曰季連,羋姓,乃季連之苗裔。有名鬻熊者,博學有道,周文王、武王俱師之,後世以熊為氏。)


    注:1.【重黎:傳說中人名,司天地之官。一說重黎本是兩個人,重為木正,黎為火正。楚君乃黎之後。】


    2.【高辛氏:上古帝嚳(ku)之號。據說為帝堯之父,居亳。】


    3.【火正:古代掌管火政之官。】


    4.【祝融:火神之名。祝的意思是‘大’,融的意思是‘明’,意思就是‘火神’。言其生前為火正之官,死後將作火神。故以祝融命名。】


    5.【鬼方:殷周時西北部族名。其居住地據考證在岐周以西,即陝西西部,甘肅東南部。】


    6.【衛墟:即昆吾墟。在衛國都城濮陽之西,故稱衛墟。】


    7.【胡國:周代國名。今安徽阜陽一帶。】


    8.【韓墟:今陝西、河南之間一帶。】


    9.【會(kuai)人:鄶國祖先。鄶國後來被鄭武公滅亡,其地即新鄭。】


    10.【邾墟:邾國,曹姓,今山東鄒縣一帶。】


    11.【鬻熊:yu xiong,相傳是楚國的祖先,曾為周文王、周武王之師。】


    周成王時,推舉周文王、周武王時期有功勞的功臣的後代,把鬻熊的曾孫熊繹(yi),分封在蠻荊,爵位是子爵,都成在丹陽(成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得鬻熊之曾孫熊繹,封於荊蠻,胙以子男之田,都於丹陽)。


    注:1.【蠻荊:古代稱長江流域中部荊州地區,也指這一地區的人們。


    2.【胙:zuo,賜予。古代宗廟祭祀時所用的肉】


    3.【丹陽:古邑名。今湖北秭歸縣東南。楚國都於丹陽時稱王西楚。】


    楚國子爵的君位傳了五代,繼承者名熊渠,把江、漢這一區域發展的很好,深受民眾愛戴,於是熊渠得意洋洋,忘乎所以,就僭越(jian yue)稱王,自己給自己封號為楚王。


    當時正是周厲王時期,周厲王暴虐,熊渠害怕朝廷來討伐他,就把王號取消了,不敢再稱王了。


    楚國君位又八傳,君主名若敖。又再傳,繼承君位的名熊珣(xun),就是蚡冒,蚡冒死後,他的弟弟,名熊通,弑世子而自立為君主。


    注:1.【僭號稱王:超越自身的封號,自稱為王。】


    2.【熊儀:字若敖,公元前790年-公元前763年在位,在位27年。】


    3.【熊珣:字蚡冒,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41年在位,在位17年。】


    4.熊【通: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89年在位,在位51年。在第37年時,自立為楚武王。】


    熊通強暴好戰,有僭越稱王的誌向,但是現在觀察發現,天下各路諸侯還都挺擁戴周王朝的,心中有些猶豫,還在等待時機。


    這段日子聽到周天子率兵討伐鄭國失敗了,嘿,機會來啦,熊通就別無顧忌,下定了僭越稱王的決心。


    令尹鬥伯比上奏說:“楚國已經取消王號很久了,現在想要再重新稱王,恐駭觀聽。首先必須要用武力征服幾個諸侯不可,讓他們知道這件事不好惹,跟著議論都不行,有不服的就會惹禍上身。”


    注:1.【令尹:楚國專設官職,為最高官職,執掌軍政大權,相當於宰相】


    2.【鬥伯比:羋姓,鬥氏(若敖氏),名伯比,亦名熊伯比,鬥邑(湖北勳西)人】


    3.【恐駭觀聽: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人壞事,讓人知道後反響強烈,令人震驚和恐懼】


    熊通問:“我們該怎麽做呢?”


    鬥伯比回答:“漢江以東的國家,惟有隨國最強大了。主公就率兵來到隨國的城池,然後派遣使臣談判,要求他與我楚國結盟,讓他服從我們的調遣。如果隨國被收服了,那麽,漢江、淮河一帶的各個小國,就都不敢抗衡,就會全部歸順了。”


    於是熊通親自率領大軍,駐紮在瑕(xia)這個地方。


    注:1.【隨國,姬姓,隋氏,侯爵。始封於周朝開國大將軍南宮適,封地在今湖北隨州。是周天子鎮守南方的重要邦國。】


    2.【瑕:xia,春秋時隨國地名,今湖北隨州市南。】


    派遣大夫薳(yuan)章前往隨國談判,想要讓隨國與楚國聯盟,步調一致,聽從楚國的指揮。


    當時隨國有一個賢臣,名季梁,又有一個諛(yu)臣,名少師。


    隨侯喜歡阿諛奉承的,而疏遠賢良忠厚的。所以少師在隨侯麵前很吃香,隨侯也很聽從他的意見。


    楚國使臣來到隨國送書信。


    隨侯就向這兩個大臣詢問對策。


    季梁上奏說:“楚國現在實力強大,而我隨國弱小,如今他們主動來向我們示好,要求結盟,恐怕心懷不軌,沒安啥好心,我們還是得提防點。暫時隻能表麵答應,然後做好防禦準備,以防萬一啊。”


    少師上奏說:“我想要親自去楚國的軍營走一趟,就說奉主公的命令來談結盟的,順便觀察一下楚國的實力和誠意。”


    隨侯同意了,就派少師去楚國軍營走一趟。


    鬥伯比聽說少師來了,就對君主熊通說:“我聽說少師是個阿諛奉承的小人,被隨侯寵信,今天是奉命來我們這裏探聽虛實的,那麽我們就應該把精銳的力量隱藏起來,隻讓他看到一些老弱病殘的、軍紀鬆懈的一麵。這樣,少師看到後,他的內心必然有了底氣,會驕傲自滿,不以為然,然而驕兵必敗,就是這個道理。趁他們心裏鬆懈,我們一戰而勝,大事可成了。”


    大夫熊率比不放心,問到:“季梁會識破真相,那怎麽辦呢?”


    鬥伯比說:“這事兒不急,慢慢來。”


    熊通認為這個策略可行,於是分頭按照計劃安排工作去了。


    少師來到楚國軍營,左顧右看,隻見刀槍都生鏽了,鎧甲也不堅固,人員老弱病殘居多,軍紀也比較懶散,一看就沒有啥戰鬥力。於是就表現得很傲慢,膽氣倍增(少師入楚營,左右瞻視,見戈甲朽敝,人或老或弱,不堪戰鬥,遂有矜高之色)。


    來到大帳,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對熊通說:“我們兩國都各自守衛著自己的領土,相安無事,不知道您這次帶兵來到這裏要求與我們結盟是為了什麽呢?”


    熊通謊話連篇,說;“我們小國連年遭受災害,糧食歉收,經濟下滑,民眾饑餓體弱,防禦能力不足,害怕其他小國聯合起來對付我們,所以想要與你們結為同盟,成為兄弟國家,有事互相幫助,也請你們在有戰爭的時候援助我們(敝邑連年荒歉,百姓疲羸,誠恐小國合黨為梗,故欲與上國約為兄弟,為唇齒之援耳)。”


    少師內心膨脹,毫不謙虛地回答:“沒有問題,我們隨國在漢水以東的各個小弟麵前說話管用,全都聽從我們的調遣,你就放心吧,可以結盟,你有事就說話(漢東小國,皆敝邑號令所及,君不必慮也)。”


    於是熊通就與少師簽訂了同盟條約,然後就退兵回去了。


    少師回來向隨侯匯報,把楚軍貶低的極其不堪,根本不值一提,然後對隨侯說:“楚軍簽訂結盟條約後,高興得馬上就撤軍往回走了。他們內外交困,很懼怕我們。我現在請求給我一隊人馬,馬上去追擊他們,即使不能全部俘獲,也能消滅一大半。從此以後,他們就不敢正眼看我們了。”


    正要起兵出發,季梁得到消息,趕忙阻止,對隨侯說:“萬萬不可發兵追擊呀。楚國自從若敖、蚡冒(楚國的前代君主)以來,都是全力發展經濟和軍事,百姓生活富足,民意支持率很高,這些年楚國的收成也不錯(世修其政,馮陵江漢,積有歲年)。熊通自從弑侄而自立,更加凶暴。現在無緣無故地主動來結盟,必然包藏禍心,說不定搞什麽陰謀呢。今日展示老弱病殘給我們看,必定是引誘我們上套,如果派兵去追殺,那就中計了,反倒招來禍患。”


    注:【馮陵:ping ling,同“憑陵”。侵淩、侵犯。】


    隨侯同意不出兵追擊了。


    熊通聽說季梁阻止隨侯派兵追擊,沒有中計,就問鬥伯比下一步怎麽辦。


    鬥伯比說:“通知各路諸侯請到沈鹿(湖北荊門市鍾祥東橋)開同盟簽約大會,如果隨國派人來參加,就說明他們同意結盟,如果不來,就以背叛同盟的理由討伐他。”


    熊通於是派遣使臣向漢江以東的所有小國通告,約定在孟夏之朔,都必須到沈鹿來開會。


    注:【孟夏之朔:農曆四月初一。農曆一年四季都有孟、仲、季的排列,農曆夏季的三個月即四月、五月、六月,分別對應孟夏、仲夏、季夏。朔,每月農曆初一,月球恰好運行到與太陽黃經相等的時刻,此時地麵的人看不到月亮任何明亮的部分,這時的月相就叫朔,又稱新月。】


    到了農曆四月初一,各路諸侯除了黃國、隨國沒來,其餘接到通知的都來了。前來報到的諸侯國有:巴(ba)、庸(yong)、濮(pu)、鄧(deng)、鄾(you)、絞(jiao)、羅(luo)、隕(yun)、貳(er)、軫(zhen)、申(shen)、江(jiang)。


    注:1.【巴(四川重慶)、庸(湖北竹山)、濮(重慶黔江)、鄧(湖北襄陽)、鄾(湖北襄陽襄州區張灣鎮)、絞(湖北丹江口市習家店)、羅(湖北宜城)、隕(湖北安陸)、貳(湖北廣水市)、軫(湖北應城縣)、申(河南南陽)、江(河南正陽縣東南,又稱鴻國、邛國)。


    2.【黃國:贏姓,黃氏,是黃帝的公孫軒轅氏後裔,封國範圍在淮河流域一帶,河南潢川。】


    這就是曆史上的“沈鹿會盟”,發生在公元前704年。


    對於黃國、隨國這兩個諸侯沒來參加同盟大會,楚子(子爵)熊通很生氣,就派遣使臣前去問責。


    楚子熊通派大夫薳(yuan)章前往黃國,黃子(子爵)害怕了,就派遣使臣前來楚國道歉,同意加盟,服從調遣。


    楚子熊通另外派遣大夫屈瑕前往隨國問責,隨侯不服從結盟,拒絕聽從楚國的調遣。


    於是楚子熊通集結軍隊來到漢水、淮水之間的地區,準備攻打隨國。


    隨侯召開禦敵會議。


    季梁上奏:“楚國剛開完同盟大會,剛當大哥,勢必要做出樣子給小弟們看看,以彰顯其威風霸氣。現在率兵來攻打我們,肯定士氣旺盛,戰鬥力強悍,我們不可輕敵。不如我們低氣一些,向他道歉,請求和好。如果楚國能同意,那就像以前一樣,好好相處。如果不同意,那麽就是他們不講究道理了。楚國欺負我們,而我們低聲下氣的請求和談,那麽他們的將士必然有輕視、怠慢的心裏,而我們的將士,看到我們這個慫包樣子,必然義憤填胸,滿腔怒火。我怒敵傲,這雙方的戰鬥激情不一樣,或許我們能夠擊敗他。”


    這時,少師在一旁揮舞手臂,咋咋呼呼的說:“你是被他們嚇住了吧?怎麽能這麽懼怕他們呢?楚國遠道而來,必然疲憊不堪,而且他們軍容不整,紀律鬆散,這就是來送死。我們應該趁其立足未穩,迅速出擊。不然又像上次一樣被他們逃掉了,可惜又失去了一次俘獲他們的機會了。”


    隨侯被少師的話蠱惑了,上次少師匯報楚軍如何不堪一擊,這次真的必須出手了。


    於是,隨侯安排少師戎右,安排季梁禦駕戰車(馬拉的戰車,駕馭馬匹),親自率兵對抗楚國聯軍。


    注:【戎右:亦稱車右。周代陪乘的官,打仗或田獵時,坐君主的右邊,執武器,擔任保衛工作】


    兩軍對陣,季梁登上戰車,觀察楚軍的陣勢,對隨侯說:“楚軍陣型是分為左右兩路,按照楚國的風俗習慣,他們以左為尊,他們的君主必然在左軍陣營。君主所在的陣營,必然集聚很多精兵強將加強保護。那麽,我們就集中力量專門攻打他的右軍,右軍被打敗了,那麽左軍的士氣就受到打擊。”


    少師說:“不敢麵對麵地對戰楚國君主,那不讓楚國人貽笑大方,必須專找楚君下手,把楚君打服氣了,其他的小國也就都服氣了。”


    隨侯聽從少師的意見,直接麵對楚子熊通的陣營發起衝鋒。


    楚國打開陣勢,把隨國的軍隊放進陣中,然後合圍,戰鼓雷鳴,人人奮勇,個個爭強。


    少師被楚國大將鬥丹斬首。


    季梁保護隨侯死戰楚軍,漸漸不敵,隨侯脫了君主的服裝,穿上士兵的衣服,季梁殺出一條血路,帶著隨侯逃出重圍。


    查點所剩的戰車和將士,損失十之七八。


    隨侯對季梁說:“我真後悔沒有聽從你的意見,以致如今兵敗國亡啊。”


    季梁說:“為今之計,應該馬上請求和談。”


    隨侯說:“現在都聽你的安排,你就全權去處理吧。”


    季梁來到楚國軍營談判。


    熊通大怒:“你們君主不來加入我組織的同盟,還出兵來搞武力對抗。現在戰鬥失敗了來請求講和,這還是沒有心服口服啊,我一定要讓他徹底服氣。”


    季梁麵不改色心不跳,從容回答到:“以前是奸臣少師依仗君主寵愛,貪功冒險,強迫我主公出兵對抗,實在不是我主公的真實想法。如今少師已死,我主公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以派遣我來道歉、服輸。如果您能赦宥(she you)(原諒、寬恕),我主公願意倡導並率領漢水以東的各路諸侯國,一起歸順到您的領導之下,永遠服從於您。您看如何(昔者奸臣少師,恃寵貪功,強寡君於行陣,實非出寡君之意。今少師已死,寡君自知其罪,遣下臣稽首於麾下。君若赦宥,當倡率漢東君長,朝夕在庭,永為南服,惟君裁之)?”


    注:【南服:周代規定,王畿外圍每五百裏為一區劃,按距離遠近分為五等地帶,稱五服。楚國及漢東諸國在中原的南方,故稱為南服。服,本指服侍天子,這裏借指服侍楚王。】


    楚令尹鬥伯比上奏到:“這是上天沒有想要滅亡隨國,所以讓諛佞(yu ning)之臣少師死在戰場了。隨國還不能亡國。不如同意和好,讓他倡導率領漢水以東的各位君主,一起向周天子推薦,歌頌楚國的功績,爭取賜封王號,以鎮服蠻夷。同意隨國和談對楚國是件有利的事啊。”


    熊通同意了。


    於是熊通又派大夫薳(yuan)章私下裏對季梁說:“我主公現在擁有長江、漢水流域的廣大地區,想要加封王號,以鎮服蠻夷。如果我主公的通告發送到你們隨國,你們就率領漢水以東的各個國家的君主,一起向朝廷情願,給我主公多拉選票,那時真正把王的稱號申請下來了,那可是你們的功勞啊。現在,我主公帶兵駐紮在這裏,等候你的好消息(寡君奄有江漢,欲假位號以鎮服蠻夷。若徼惠上國,率群蠻以請於周室,幸而得請,寡君之榮,實惟上國之賜。寡君戢兵以待命)。”


    注:1.【徼惠:yao hui,求得恩惠。徼,通“邀”,要求。


    2.【戢兵:ji bing,息兵、休戰】


    季梁回來向隨侯匯報此一行的情況,把楚子熊通的要求也說了,隨侯不敢不從。


    於是就聯合漢水以東各諸侯,歌頌楚國的功績,上表朝廷,請求周天子給楚國加封王號,以鎮服蠻夷。


    周桓王拒絕了。


    熊通聽到後,大怒:“我的先人熊鬻(yu)有輔導二王(周文王、周武王)奪取天下的功勞,僅僅嘉封個遠在蠻夷的小國,爵位也僅僅是子爵。現在如今,地盤也大了,人口也多了,南方的蠻夷也都臣服了,而天子不給加封王號,就是無賞。鄭國人箭射天子而不能征討,就是無罰。無賞無罰,你周天子還憑什麽當領導。況且這個王號,我先君熊渠就是自己封的。我現在恢複使用,還用得著向你周朝申請嗎?”


    然後就在軍營中自封為王,稱為楚武王。


    與隨國簽訂同盟條約後,領兵回國了。


    熊通自封楚武王,漢水以東各國都派來使臣祝賀。


    周桓王雖然對於熊通稱王這事兒感到憤怒,但也無可奈何,沒有辦法。


    從此以後,周王室的權威越來越衰落了,天下各諸侯國也不服從調遣了。


    而楚國稱王以後,就越來越狂妄了。


    南方附近的各個小國,都被楚國奴役調遣,糾集起來整合武裝力量,大有侵犯中原的勢頭。


    後來要不是有召陵之師,城濮之戰,楚國的強勁勢頭真是不可遏製的了(自此周室愈弱,而楚益無厭。熊通卒,傳子熊貲,遷都於郢,役屬群蠻,駸駸乎有侵犯中國之勢,後來若非召陵之師,城濮之戰,則其勢不可遏矣)。


    熊通死後,其子熊貲(zi)繼位,遷都於郢(ying)(湖北江陵北)


    注:1【楚武王:羋姓,熊氏,名徹,熊儀之孫,楚霄敖之子。《清華簡》《楚居》上名為熊徹,因避漢武帝諱而改稱熊通。


    楚武王熊通即位後,製定了“欲以觀中國之政”的奮鬥目標,主要集中力量向東、北兩個方向擴展領土。在他的統治下,楚國進行了多次軍事行動,其中包括三次伐隨,期間他自尊為王。


    在楚武王統治的第38年(前703年),他派遣軍隊聯合巴國,成功擊敗了鄧國的軍隊。第40年(前701年),他與貳、軫結成聯盟,大勝鄖國軍隊於蒲騷。此後,他繼續出兵,成功伐絞、伐羅等國,取得連續勝利。在楚武王的統治下,楚國在他的第41年(前700年)春季至第51年(前690年)期間,還對滅州、蓼等地進行了攻擊,同時在伐隨的軍事行動中,楚武王因病在軍中去世。


    楚武王熊通在位達51年,期間實施了強硬的鐵血政策,對外強勢而毫不妥協。他還在國內進行一係列改革,包括建立縣製,設立令尹,並進行政治和軍事方麵的改革。通過三次伐隨等軍事行動,楚武王在東周王室間威望顯赫,多次征戰漢東諸國,鞏固了楚國的地位。他的領導下,楚國不僅拓展了江漢地區的疆域,而且建立了強大的軍隊,幾乎統一了整個江漢流域。此外,他對國家製度進行了完善,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備的政治係統。】


    2.【熊貲(zi):即楚文王。公元前689年-公元前677年在位,在位13年。


    3.【郢(ying):春秋時楚國邑名。湖北江陵北。因在紀山之南,又稱“紀南城”。】


    4.【駸駸:qin,急迫的樣子。】


    5.【中國:中原地區,漢族居住之處,不包括周邊其他民族地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周列國誌注釋白話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七文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七文者並收藏東周列國誌注釋白話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