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陳國內亂
東周列國誌注釋白話文 作者:陳七文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桓公,名鮑,在位38年,在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去世。
陳桓公已經確立的世子,名免。
陳桓公有個弟弟,名佗,字伍父。
陳桓公剛死,佗就把世子免給殺了,自己當了君主。史稱陳廢公。
陳桓公的庶子,名躍,是蔡姬所生,蔡姬是蔡侯的妹妹,公子躍是蔡侯的外甥(陳桓公之庶子名躍,係蔡姬所出,蔡侯封人之甥也)。
注:1.【陳國,媯(gui)姓,陳氏,侯爵。是西周至春秋時期的一個媯姓諸侯國,是帝舜後裔,為三恪和春秋十二諸侯之一。首任國君為擔任周文王的陶正一職(也就是掌管製作陶器的官)的遏父(又稱閼父)之子媯滿,建都於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城關一帶),轄地最大時達十四邑,大致是今天的河南省東部地區。】
2.【蔡侯封人:蔡桓侯,姬姓,名封人。公元前714年-公元前693年在位,在位20年。蔡宣侯之子。蔡姬是宣侯之女。】
也就是在陳桓公去世這一年,周桓王征召陳、蔡、衛三國討伐鄭國。
當時陳國派出的領兵將軍是大夫伯爰諸(bo yuan zhu),蔡國派出的是蔡侯的弟弟蔡季。
蔡季私下裏就問伯爰諸陳國殺世子篡位的事,伯爰諸說:“新君陳佗雖然篡位,可是國民心中不服,軍政混亂。陳佗喜歡田獵,經常穿便服帶人去郊外打獵,從不體恤國政民情,將來國家必然會發生暴亂(新君佗雖然篡立,然人心不服,又性好田獵,每每微服從禽於郊外,不恤國政,將來國中必然有變)。”
注:1.【田獵:古代君王郊外打獵的一種形式,氣勢龐大,從事先策劃到具體實施,獲取獵物、分配、賞賜,都有複雜的禮儀,猶如一場謀劃周密的重大軍事戰役】
2.【從禽:追逐飛禽走獸,即打獵】
蔡季說:“那為什麽不組織力量把他殺了(何不討其罪而戮之)?”
伯爰諸回答:“不是不想幹,實力不行,有心而無力啊(心非不欲,恨力不逮耳)!”
蔡季回國後,對蔡侯匯報了此事。
蔡侯說:“既然陳國的世子死了,就應該我的外甥公子躍繼位。陳佗是殺害世子而篡位的人,怎麽能讓他來享受榮華富貴呢?”
蔡季上奏說:“陳佗喜好田獵,我們可以策劃一下,等他再次田獵時,伏擊他,殺死他。”蔡侯讚成這個主意。
於是蔡侯派遣蔡季率領兵車百乘,在陳國邊界埋伏,等待時機。
蔡季探聽到陳佗的田獵時間和地點,分派勇士裝扮成獵人,奔赴陳佗的田獵地點,正遇見陳佗隊伍射中一隻小鹿,蔡季的勇士拿起就跑,陳佗率人就追。等陳佗的人來到蔡季預設的伏擊圈後,伏兵齊出,斬殺陳佗。
蔡季隨後宣揚:“我是蔡侯的弟弟,隻因為你們陳國的逆賊陳佗弑君篡位,我們奉蔡侯的命令來誅殺此人,與你們無關,不殺你們。”
一眾隨從都跪地磕頭,蔡季安撫一番,說:“陳國先君的兒子公子躍,是我們蔡侯的外甥,今日就擁立他為君主,怎麽樣?”
眾人齊聲回答:“立公子躍為君主,正合民意人心。我們願意作向導引路。”
於是蔡季將逆賊陳佗的人頭高高掛在戰車上麵,率領軍隊長驅直入,直達陳國都城。在前麵引路的眾人,向圍觀的民眾宣揚蔡國軍隊討賊立君的誠意,國民百姓歡聲載道,於是市井不驚,秩序井然。
公子躍繼位,史稱陳厲公。
注:【陳厲公:媯姓,陳氏,名躍,陳桓公鮑次子,太子免之弟。公元前706-前700年在位,在位7年。其母蔡女,為蔡人所立。】
公子佗篡位,僅一年六個月,為此須臾富貴,甘受萬載惡名,豈不愚哉?
有詩為證:
弑君指望千年貴,淫獵誰知一旦誅?
若是凶人無顯戮,亂臣賊子定紛如!
陳厲公躍繼位之後,陳國與蔡國關係更加親密,數年無事。
這是周桓王十四年,即公元前706年的事。
附注:陳國介紹:
周武王滅商後,訪求前代帝王的後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媯滿,把長女大姬嫁給他,並封之於陳之株野(今河南柘城),後遷都陳之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讓他奉守虞舜的宗祀,是西周朝首任舜帝奉祀官。轄地大致為河南東部和安徽亳州。
以國為氏,稱陳氏。
陳國所在的位置:地處黃河以南,潁水中遊,淮水之北,是為淮陽之地。在地理上,與蔡接近,北方的鄰居還有夏的後裔杞和商的後裔宋,西南則有楚和徐。東周初期,西北方又有從西方遷來的鄭(國都在今河南新鄭)。 由於地處中原,屬於重要的交通樞紐,陳人擅長經商。
先祖和受封:
陳的始封君胡公滿是帝舜的後裔,其父閼父曾為周的陶正,武王克商後,不等下車就封胡公於陳(今河南淮陽),為三恪之一,以“追思先聖王”和“興滅國、繼絕世”,並將長女大姬許配給他。舜曾居住於媯水(今山西永居),故而以媯為姓。
春秋時期,陳蔡兩國地理接近,互相通婚。 春秋早期的君主陳桓公便是蔡國之女所生,他是親蔡派,又自恃與王室通婚,有寵於天子,對鄭的關係較為冷淡。其時,鄭莊公小霸中原,不敬王室,陳國還參加“繻葛之戰”,有一定的實力和影響。
幾度興亡:
陳桓公去世後,政局不穩,親鄭的公子佗趁國人暴動的機會,在鄭蔡兩國的扶持下自立為君,他在位僅一年六個月就蔡人所殺。桓公的兒子躍再被鄭蔡兩國立為國君,為厲公 。厲公也是蔡女所生,其妻同樣是蔡國女子。因為妻子與蔡國人通奸,厲公也常前去蔡國,後不知何事竟為蔡國人所殺。君位由弟弟林接任。林就是陳莊公,莊公在位七年而卒,由幼弟杵臼繼位,是為宣公,陳國的局勢在這時才趨於平穩。
陳宣公時,齊國的齊桓公已經稱霸,陳國多次參加齊桓公主持的會盟,其中包括召陵之盟。陳與齊、魯兩國關係和諧。後來,宣公殺太子禦寇而改立寵姬之子款,導致國內混亂。厲公的兒子公子完與太子禦寇交好,為避禍而出奔到齊國,齊桓公對他禮遇有加,想任其為卿,但被拒絕,於是改任為工正,為“田氏代齊”埋下伏筆。
齊桓公之後,楚國加快北上爭霸的步伐。前637年楚伐陳國,陳被迫依從楚。後曾跟隨楚國圍宋攻晉,參與“城濮之戰”。城濮之戰後,晉國興盛,楚國受挫,陳國又依附於晉。陳國夾在晉、楚之間生存。而因地理位置更靠近楚國,陳親楚的傾向較為明顯 。
陳靈公在位期間,和大夫孔寧、儀行父都與夏姬通奸,後遭致夏姬之子夏征舒 的刺殺,陳國再次出現內亂。楚莊王借機伐陳,殺夏征舒,並想將陳置以為縣,但被申叔時勸阻。於是迎立流亡在晉國的陳靈公的太子午,這就是陳成公。 成公的即位,鄭、晉兩國了也都有所助力。
陳成公三十年(公元前568年),陳國背楚盟約。楚共王便於第二年攻打陳國,後因成公去世,而回師。再於哀公三年(公元前566年)興兵圍陳。哀公晚年寵愛寵妾所生的公子留,並將他交給弟弟司徒招照顧。後來司徒招乘哀公生病,殺太子偃師,哀公獲悉後自縊身亡,司徒招便立公子留為君,陳國再次發生內亂。 楚靈王借機令弟弟公子棄疾攻陳,陳君留逃往鄭國。陳又亡於楚國之手,其地被置為縣,傳封戌為縣公。
陳國曆經三次內亂和亡國之禍,國勢日趨衰敗。前529年,公子棄疾發動政變推翻楚靈王自立,是為楚平王。平王初立,為籠絡人心,和緩和被靈王破壞的諸侯國間的關係,便使陳複國,立故太子師的兒子吳為陳侯,是為惠公。 惠公距陳亡之時已有五年的空白,為了填補空位期,便以哀公去世的第二年(公元前533年)為惠公元年。
陳懷公元年(公元前505年),懷公正式即位。此時的吳國已經強大,在此前的一年,曾攻破楚都郢,楚幾乎亡國。吳召懷公入吳, 懷公有意借機滅吳,但被國人反對,隻好稱病未去。四年之後,吳王闔閭又召他入吳,懷公在壓力之下隻得赴吳,結果被扣留,最終客死吳國。其子越被國人立為湣公。
湣公六年(公元前496年),陳和楚聯合滅頓。作為報複,吳王夫差攻陳,奪三個城邑而歸。湣公十三年(公元前489年)吳又攻陳,湣公求救於楚,楚昭王親率大師救援, 吳國遂罷兵而回。湣公二十四年(前478年,《六國表》誤作二十三年),依附於吳的陳國,被楚國公孫朝率領的楚師攻伐,楚惠王殺湣公,陳終於亡國。
延續:
陳厲公曾請周朝廷的太史以《周易》幫厲公的兒子公子完占卜,預言:“陳國衰亡後,公子完子孫將要享有薑姓的諸侯國。”
前672年陳宣公殺太子禦寇,公子完與禦寇有私交,怕被牽連,逃往齊國,齊桓公命公子完為大夫。采邑為田,稱田氏。
田氏門閥傳至田無宇時,勢力變強。田乞在位時,田氏逐漸兼並齊國的欒、高(齊惠公之後)和國、高(齊文公之後)以及鮑、闞等門閥,獨專齊政,廢立齊君。
傳至田和時,田和將齊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為君,於是,薑姓君主的齊國,成了田氏的齊國。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齊”。田齊傳至七世,直至齊王建的時侯,七雄中的五國已被強秦所滅,後秦大軍直奔都城臨淄,田建不戰而降,終死於流放之地,齊國滅亡。
齊王建之孫田安在秦二世晚期,攻克濟北郡,隨楚霸王項羽進入關中,得到了他的信任。後項羽分封十八諸侯,封田安為濟北王(都城在博陽)。田安的曾孫為漢朝繡衣禦史王賀,因祖上曾為齊王,遂以王姓為氏。王賀之孫女為孝元皇後王政君,曾孫則為篡漢自立的新朝皇帝王莽。
陳氏的後人由春秋時期直至西漢後期,延綿餘千年,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見陳姓在華夏民族的影響力之大。
陳桓公已經確立的世子,名免。
陳桓公有個弟弟,名佗,字伍父。
陳桓公剛死,佗就把世子免給殺了,自己當了君主。史稱陳廢公。
陳桓公的庶子,名躍,是蔡姬所生,蔡姬是蔡侯的妹妹,公子躍是蔡侯的外甥(陳桓公之庶子名躍,係蔡姬所出,蔡侯封人之甥也)。
注:1.【陳國,媯(gui)姓,陳氏,侯爵。是西周至春秋時期的一個媯姓諸侯國,是帝舜後裔,為三恪和春秋十二諸侯之一。首任國君為擔任周文王的陶正一職(也就是掌管製作陶器的官)的遏父(又稱閼父)之子媯滿,建都於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城關一帶),轄地最大時達十四邑,大致是今天的河南省東部地區。】
2.【蔡侯封人:蔡桓侯,姬姓,名封人。公元前714年-公元前693年在位,在位20年。蔡宣侯之子。蔡姬是宣侯之女。】
也就是在陳桓公去世這一年,周桓王征召陳、蔡、衛三國討伐鄭國。
當時陳國派出的領兵將軍是大夫伯爰諸(bo yuan zhu),蔡國派出的是蔡侯的弟弟蔡季。
蔡季私下裏就問伯爰諸陳國殺世子篡位的事,伯爰諸說:“新君陳佗雖然篡位,可是國民心中不服,軍政混亂。陳佗喜歡田獵,經常穿便服帶人去郊外打獵,從不體恤國政民情,將來國家必然會發生暴亂(新君佗雖然篡立,然人心不服,又性好田獵,每每微服從禽於郊外,不恤國政,將來國中必然有變)。”
注:1.【田獵:古代君王郊外打獵的一種形式,氣勢龐大,從事先策劃到具體實施,獲取獵物、分配、賞賜,都有複雜的禮儀,猶如一場謀劃周密的重大軍事戰役】
2.【從禽:追逐飛禽走獸,即打獵】
蔡季說:“那為什麽不組織力量把他殺了(何不討其罪而戮之)?”
伯爰諸回答:“不是不想幹,實力不行,有心而無力啊(心非不欲,恨力不逮耳)!”
蔡季回國後,對蔡侯匯報了此事。
蔡侯說:“既然陳國的世子死了,就應該我的外甥公子躍繼位。陳佗是殺害世子而篡位的人,怎麽能讓他來享受榮華富貴呢?”
蔡季上奏說:“陳佗喜好田獵,我們可以策劃一下,等他再次田獵時,伏擊他,殺死他。”蔡侯讚成這個主意。
於是蔡侯派遣蔡季率領兵車百乘,在陳國邊界埋伏,等待時機。
蔡季探聽到陳佗的田獵時間和地點,分派勇士裝扮成獵人,奔赴陳佗的田獵地點,正遇見陳佗隊伍射中一隻小鹿,蔡季的勇士拿起就跑,陳佗率人就追。等陳佗的人來到蔡季預設的伏擊圈後,伏兵齊出,斬殺陳佗。
蔡季隨後宣揚:“我是蔡侯的弟弟,隻因為你們陳國的逆賊陳佗弑君篡位,我們奉蔡侯的命令來誅殺此人,與你們無關,不殺你們。”
一眾隨從都跪地磕頭,蔡季安撫一番,說:“陳國先君的兒子公子躍,是我們蔡侯的外甥,今日就擁立他為君主,怎麽樣?”
眾人齊聲回答:“立公子躍為君主,正合民意人心。我們願意作向導引路。”
於是蔡季將逆賊陳佗的人頭高高掛在戰車上麵,率領軍隊長驅直入,直達陳國都城。在前麵引路的眾人,向圍觀的民眾宣揚蔡國軍隊討賊立君的誠意,國民百姓歡聲載道,於是市井不驚,秩序井然。
公子躍繼位,史稱陳厲公。
注:【陳厲公:媯姓,陳氏,名躍,陳桓公鮑次子,太子免之弟。公元前706-前700年在位,在位7年。其母蔡女,為蔡人所立。】
公子佗篡位,僅一年六個月,為此須臾富貴,甘受萬載惡名,豈不愚哉?
有詩為證:
弑君指望千年貴,淫獵誰知一旦誅?
若是凶人無顯戮,亂臣賊子定紛如!
陳厲公躍繼位之後,陳國與蔡國關係更加親密,數年無事。
這是周桓王十四年,即公元前706年的事。
附注:陳國介紹:
周武王滅商後,訪求前代帝王的後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媯滿,把長女大姬嫁給他,並封之於陳之株野(今河南柘城),後遷都陳之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讓他奉守虞舜的宗祀,是西周朝首任舜帝奉祀官。轄地大致為河南東部和安徽亳州。
以國為氏,稱陳氏。
陳國所在的位置:地處黃河以南,潁水中遊,淮水之北,是為淮陽之地。在地理上,與蔡接近,北方的鄰居還有夏的後裔杞和商的後裔宋,西南則有楚和徐。東周初期,西北方又有從西方遷來的鄭(國都在今河南新鄭)。 由於地處中原,屬於重要的交通樞紐,陳人擅長經商。
先祖和受封:
陳的始封君胡公滿是帝舜的後裔,其父閼父曾為周的陶正,武王克商後,不等下車就封胡公於陳(今河南淮陽),為三恪之一,以“追思先聖王”和“興滅國、繼絕世”,並將長女大姬許配給他。舜曾居住於媯水(今山西永居),故而以媯為姓。
春秋時期,陳蔡兩國地理接近,互相通婚。 春秋早期的君主陳桓公便是蔡國之女所生,他是親蔡派,又自恃與王室通婚,有寵於天子,對鄭的關係較為冷淡。其時,鄭莊公小霸中原,不敬王室,陳國還參加“繻葛之戰”,有一定的實力和影響。
幾度興亡:
陳桓公去世後,政局不穩,親鄭的公子佗趁國人暴動的機會,在鄭蔡兩國的扶持下自立為君,他在位僅一年六個月就蔡人所殺。桓公的兒子躍再被鄭蔡兩國立為國君,為厲公 。厲公也是蔡女所生,其妻同樣是蔡國女子。因為妻子與蔡國人通奸,厲公也常前去蔡國,後不知何事竟為蔡國人所殺。君位由弟弟林接任。林就是陳莊公,莊公在位七年而卒,由幼弟杵臼繼位,是為宣公,陳國的局勢在這時才趨於平穩。
陳宣公時,齊國的齊桓公已經稱霸,陳國多次參加齊桓公主持的會盟,其中包括召陵之盟。陳與齊、魯兩國關係和諧。後來,宣公殺太子禦寇而改立寵姬之子款,導致國內混亂。厲公的兒子公子完與太子禦寇交好,為避禍而出奔到齊國,齊桓公對他禮遇有加,想任其為卿,但被拒絕,於是改任為工正,為“田氏代齊”埋下伏筆。
齊桓公之後,楚國加快北上爭霸的步伐。前637年楚伐陳國,陳被迫依從楚。後曾跟隨楚國圍宋攻晉,參與“城濮之戰”。城濮之戰後,晉國興盛,楚國受挫,陳國又依附於晉。陳國夾在晉、楚之間生存。而因地理位置更靠近楚國,陳親楚的傾向較為明顯 。
陳靈公在位期間,和大夫孔寧、儀行父都與夏姬通奸,後遭致夏姬之子夏征舒 的刺殺,陳國再次出現內亂。楚莊王借機伐陳,殺夏征舒,並想將陳置以為縣,但被申叔時勸阻。於是迎立流亡在晉國的陳靈公的太子午,這就是陳成公。 成公的即位,鄭、晉兩國了也都有所助力。
陳成公三十年(公元前568年),陳國背楚盟約。楚共王便於第二年攻打陳國,後因成公去世,而回師。再於哀公三年(公元前566年)興兵圍陳。哀公晚年寵愛寵妾所生的公子留,並將他交給弟弟司徒招照顧。後來司徒招乘哀公生病,殺太子偃師,哀公獲悉後自縊身亡,司徒招便立公子留為君,陳國再次發生內亂。 楚靈王借機令弟弟公子棄疾攻陳,陳君留逃往鄭國。陳又亡於楚國之手,其地被置為縣,傳封戌為縣公。
陳國曆經三次內亂和亡國之禍,國勢日趨衰敗。前529年,公子棄疾發動政變推翻楚靈王自立,是為楚平王。平王初立,為籠絡人心,和緩和被靈王破壞的諸侯國間的關係,便使陳複國,立故太子師的兒子吳為陳侯,是為惠公。 惠公距陳亡之時已有五年的空白,為了填補空位期,便以哀公去世的第二年(公元前533年)為惠公元年。
陳懷公元年(公元前505年),懷公正式即位。此時的吳國已經強大,在此前的一年,曾攻破楚都郢,楚幾乎亡國。吳召懷公入吳, 懷公有意借機滅吳,但被國人反對,隻好稱病未去。四年之後,吳王闔閭又召他入吳,懷公在壓力之下隻得赴吳,結果被扣留,最終客死吳國。其子越被國人立為湣公。
湣公六年(公元前496年),陳和楚聯合滅頓。作為報複,吳王夫差攻陳,奪三個城邑而歸。湣公十三年(公元前489年)吳又攻陳,湣公求救於楚,楚昭王親率大師救援, 吳國遂罷兵而回。湣公二十四年(前478年,《六國表》誤作二十三年),依附於吳的陳國,被楚國公孫朝率領的楚師攻伐,楚惠王殺湣公,陳終於亡國。
延續:
陳厲公曾請周朝廷的太史以《周易》幫厲公的兒子公子完占卜,預言:“陳國衰亡後,公子完子孫將要享有薑姓的諸侯國。”
前672年陳宣公殺太子禦寇,公子完與禦寇有私交,怕被牽連,逃往齊國,齊桓公命公子完為大夫。采邑為田,稱田氏。
田氏門閥傳至田無宇時,勢力變強。田乞在位時,田氏逐漸兼並齊國的欒、高(齊惠公之後)和國、高(齊文公之後)以及鮑、闞等門閥,獨專齊政,廢立齊君。
傳至田和時,田和將齊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為君,於是,薑姓君主的齊國,成了田氏的齊國。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齊”。田齊傳至七世,直至齊王建的時侯,七雄中的五國已被強秦所滅,後秦大軍直奔都城臨淄,田建不戰而降,終死於流放之地,齊國滅亡。
齊王建之孫田安在秦二世晚期,攻克濟北郡,隨楚霸王項羽進入關中,得到了他的信任。後項羽分封十八諸侯,封田安為濟北王(都城在博陽)。田安的曾孫為漢朝繡衣禦史王賀,因祖上曾為齊王,遂以王姓為氏。王賀之孫女為孝元皇後王政君,曾孫則為篡漢自立的新朝皇帝王莽。
陳氏的後人由春秋時期直至西漢後期,延綿餘千年,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見陳姓在華夏民族的影響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