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日的休整,前往楚國的車隊又多了兩人,正是荀坤父子。


    反正荀坤去齊國臨淄也隻是為了找工作,易承給了他一個更輕鬆的工作——在去楚國的路上,給義堂的五名弟子授課,主要講儒家的經典書籍,一個月俸祿十貫錢。


    麵對易承這種資本家式的砸錢行為,荀坤表達了自己的強烈不滿,並且接受了這份工作。


    而易承這幾日則天天都和荀況待在一起,同吃同睡同乘一輛馬車,好不容易把曆史上鼎鼎有名的荀子給忽悠到了自己門下,自然要好好培養一番。


    “這麽說,師傅,我們都活在一個大球上?”


    “正是,隻不過我道門理綜習慣把這個大球稱為地球。”


    “地球之外還有很多球?”


    “是的,有很多球,就比如,太陽是一顆燃燒的大火球,但離我們非常遠,我們地球就繞著太陽旋轉。”


    “月亮也是球?”


    “也是球。”


    “那為何月亮看上去有時是圓的,有時是彎的?”


    “這就涉及到太陽、月亮、地球的三顆球的相互投影了,我們看到月亮上的光,實際都是反射太陽的光,而月亮的不同形狀,都是因為地球橫在了月亮與太陽中間,從而擋住了太陽光,我現在給你做一個模型,你來看看...”


    .....


    荀子確實聰明,光是過目不忘這一條就已經遠超普通孩童,十來歲的年紀,正是構建自己世界觀的時候,易承也開始在不經意間向他灌輸種種後世思想與知識。


    “大球上的人可以站著,可大球下麵的人怎麽辦,他們不會掉下去嗎?”


    “地球有吸引力,可以把咱們看到的一切都吸在上麵。”說著,易承就拿起一個木球朝空中一拋,球在空中上升一段又重新落回易承手中,“這個木球為何會回到我手中?”


    “吸引力?”


    “正是,地球的太大了,大到所有在這顆球上的人和物都會被這種吸引力吸住。”


    “屍佼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師傅,你說的宇宙,就是有好多懸浮在空中的大球組成的麽?”


    “這便是我們的宇宙。”


    “師傅,你說的宇宙讓我有些害怕,與父親說的天圓地方一點也不一樣。”


    “怕啥,我教你的可都是真理。”


    “可我還是害怕。”


    “怕的話,吃一碗刨冰就不怕了。”


    “師傅說的對。”


    馬車裏,易承與荀子慵懶的斜躺在柔軟的絨墊上,絨墊外麵鋪的一層涼席很好的隔絕了熱氣,而這兩人,一人手中捧著一碗刨冰吃的津津有味。


    為了免受炙烤之苦,每天趕路都從卯時出發巳時休息,一直到未時之後才會再趕兩個時辰的路,盡量避開日頭正盛的時候。


    盡管這樣,不時還得吃上一兩碗刨冰才能稍解暑意。


    易承喜歡孩子,盡管他自己的生理年齡也不過十七八歲,可他的心理年齡卻與老人無異,每當麵對那些少年孩童,特別是這些被曆史印證過的天才少年,他都很想親近教導一番,現在的荀子,便得到了他全部的寵溺。


    .....


    “師傅,那個水池管理吏是不是得了癔症,他為何要一邊放水還一邊進水?”


    “你管這麽多做什麽,老實做題。”


    ...


    “師傅,十題我全都答對了,有何獎勵?”


    “再獎勵一張試卷。”


    ...


    “師傅,今天太熱了,看不下去書,您給我講故事吧。”


    “嗯,好吧,確實太熱了,那就給你講個西遊記的故事吧。”易承略微沉吟,搖動手中的折扇,開口道:“話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南瞻部洲...”


    接下來的三天,易承便不再是一名夫子,而成了一名說書先生。


    一開始隻有荀子這一個聽眾,後來小婉小婕也迷上了那隻猴子,到最後,連趕車的徐福都豎著耳朵聽和尚取經。


    好在西遊記的故事夠長,整整講了一周,才把易承肚子裏那一點關於西遊記的存貨全部講完。


    “公子,這是婢子聽過最有意思的故事。”


    “公子,原來您講故事如此有趣~”


    “師傅,我想把這個故事記下來!留著以後慢慢看!”聽完西遊記的荀子兩眼放光道。


    “萬萬不可!”易承大驚失色,這要是提前一千多年讓《西遊記》現世,不僅吳承恩老哥的清譽不保,他恐怕也得謝罪。


    “為何不可?”荀況有些迷茫,“我記得清清楚楚,保證不刪減師傅的故事。”


    “哎呀,這個故事,嗯,也是師傅從一位友人那聽來的,他正打算將此故事編纂成書,若是你先記錄,便有損我那友人的聲譽。”易承找了個理由搪塞道。


    “我不給別人看,隻給我自己看。”荀況嬉笑道。


    “那也不可。”易承板起了臉,“你若是喜歡這個故事,記在腦海裏便是,不過萬萬不可書於文字,否則——為師日後就不會再給你講故事了。”


    見易承說的義正言辭,小荀子隻好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曉。


    看荀況有些低落的樣子,易承又摸了摸他的腦袋道:“等到了楚國郢都,為師答應給你買些好玩的。”


    雖然荀況聰穎早慧,不過還是有少年心性,聽聞易承要給他買些好玩的,便又重新興奮了起來,便開始暢想自己想要的東西。


    二人小鬧了一會,荀況這才問道:“師傅,您不是在秦國當官麽,為何要去楚國?”


    易承聳了聳肩,“我是遊曆各國,不單單去楚國一處。”


    “哦,那您現在去楚國遊曆,要做什麽?”


    “遊曆,自然就是看看風景,拜訪名人之類的,順便找找人。”


    “那去楚國,您想要拜訪誰啊?”


    “拜訪一個叫屈原的家夥。”


    “他很厲害麽?”荀況這個少年人學習現代詞匯的能力很強。


    “自然是厲害的。”易承想了想《離騷》《九歌》《九章》《天問》這些振聾發聵的名篇,“他開創了一個文學時代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兩千四百年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禦並收藏我的兩千四百年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