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昌的話說完。大家收拾東西離開房間的時候,不象往常那樣互相打個招呼,說一半句笑話。臉上都沒什麽表情,誰也不理誰,各自走掉,似乎都有了戒心。
四
吳仲義在回家的路上,心裏說不出是種什麽滋味。總之,他感到堵心、不舒暢、麻煩,研究工作中一切正在大有進展的線索都要中斷,去應付那些沒完沒了的大會小會、揭發批判,此外還隱隱有些莫名的不安。可是他又想,自己一向循規蹈矩,沒出過半點差錯,總比秦泉和張鼎臣幸運和幸福。在那種時候,平安是多大的福氣呀!
“管它呢,沒我的事!晚上在家可以照舊搞我的研究。明天下班,把放在單位裏那些書和論文帶回來就是了!”
想到這兒,他感到一陣輕鬆,推開門,穿過黑啾啾的過堂,登上樓梯。他自己的房間在二樓。這時,住在樓下的鄰居楊大媽--一位肥胖、笨拙而熱心和氣的山東人--聽見他的聲音,走出屋來召喚他;“吳同誌,您的信。給您!”
“信?噢,我哥哥來的,謝謝您。”他半鞠躬半點頭,笑吟吟地接過信來。
“是封掛號信。郵遞員說,他每天送兩次信,都趕在您在班上。我就代您蓋個戳兒。怕有急事耽誤了……”楊大媽說。
“可能是我侄子的照片。謝謝,真麻煩您呢!”他說著,捏著這封信走進自己的房間,拆開一看,並無照片,隻有兩張寫滿字的信紙。心想,什麽事要用掛號?哥哥從來沒這樣做過,想必有特別的緣由……可是當他那雙灰色的小眼睛看到信上的第一句話:“我必須告訴你一件事,你別害怕!”眼睛立刻驚得發亮,如同一對突然增大電壓的小電珠。等他驚慌的目光從信中一行行字上蹦蹦跳跳地跑過,真象挨了重重的當頭一棒!忽然他發現門是開著的。黑糊糊的門外有個白晃晃的東西,仿佛是人臉。他趕忙跑到門口看看,屋外沒人。他又急急忙忙走進來把門關上,銷死,上了鎖。站在屋中間,把信從頭再看一遍,他感到一場災難象塊大隕石,從無邊無際的天上,直直照準他的腦袋飛來了。一下子,好象突如其來發生一場大地震,屋頂、地板,連同他自己都一起墜落下去一樣。他還站在屋子中間,卻會覺不到自己。
五
他清清楚楚記得那件事。那是他一生的轉折點。
十多年前,他正在本地大學的歷史係讀書,他是畢業班,隨著一位助教和兩個同學到較遠的郊縣收集近百年中一次農民起義的素材,好補充他畢業論文的內容。在平靜的綠色的鄉野間,他們得知學校裏正開展熱火朝天的鳴放活動,各種不同觀點進行著熾烈的辯論。跟著他們到學校的通知,叫他們盡速回校參加鳴放。他們的工作很緊張,一時撂不下,直到學校連來了四封信催促他們,才不得不糙糙結束手頭的工作,返回城市。
下火車的當天,天色已晚,他們先都各自回家看看。
那時,他爸爸早歿了,媽媽還在世,哥哥剛剛結婚一年,家裏的氣氛挺活躍。哥哥是個易於激動而非常活躍的青年。長得大個子,臉色通紅,頭髮烏黑,明亮的眼睛富於表情,愛說話和表現自己;說話時聲音響亮,兩隻手還伴隨著比比劃劃,總象在演講。他在一座化工學院上學時就入了黨,畢業後由於各方麵表現都很突出,被留校教學。但他似乎不該整天去同黑板、粉筆、試管與燒瓶打交道,而應當做演員才更為適宜。他喜歡打冰球、遊泳、唱歌,尤其愛演活劇。他在學時曾是學生劇團的團長,自己還能編些頗有風趣和特色的小劇目,很有點才氣。後來做了教師,依然是學生劇團的名譽團長和一名特邀演員。化工學院在每次大學生文藝會演中名列前茅,都有他不小的功勞。吳仲義的嫂子名叫韓琪,是本市專業話劇團一名出色的演員,在《釵頭風》、《日出》和《雷雨》中都擔任主角。她下妝似乎比在台上還美麗。俊俏的臉兒,細嫩的小手,身材嬌小玲瓏卻勻稱而豐韻,帶著大演員雍容大方的氣度,性情中含著一種深厚的溫柔,說話的聲音好聽而動人。她是在觀摩一次業餘演出時認識哥哥的。當時她坐在台下,被台上這位業餘演員的才氣感動得掉下眼淚。這滴亮閃閃、透明的淚珠便是一顆純潔無暇的愛情的種子;這種子真的出芽、長葉、放花、結了甜甜的果實。
這時期的吳仲義,性格上雖比哥哥脆弱些,但一樣熱情純樸。好比一株粗壯的橡樹和一棵修長的白樺,在生機洋溢的春天裏都長滿鵝黃嫩綠、生氣盈盈的葉子。更由於他年輕,還是個唇上隻有幾根軟髭的大學生,沒離開過媽媽的身旁,未來對於他還是一張想像得無比瑰麗與絢爛的圖畫。隨時隨地容易激動和受感動;對一切事物都好奇、敏感、喜歡發問,相信自己獨立思考得出的結論,也相信別人與自己一樣坦白,心裏的話隻有吐盡了才痛快,並以對人誠實而引為自豪……再有,那個時代,人們和整個社會生活,都高抬著昂然向上的步伐嗬!
他的媽媽呢?大概中國人差不多都有那樣一個好媽媽:賢淑、善良、勤勞,她以孩子們的誠實、正直和幸福為自己的幸福。她隻盼著吳仲義將來也有一個象他嫂嫂那樣的好媳婦。
吳仲義回到這樣一個家庭中來。哥哥為他舉辦一個小小而豐盛的家庭歡迎會。大家快樂的笑聲在嫂嫂精心烹製的香噴噴的飯菜上飄蕩。全家快活地交談,自然也談到了當時社會上的鳴放。吳仲義對這些知道得很少,哥哥那張因喝些酒而愈發紅了的臉對著他,興沖沖地說:
“吃過飯,我帶你去一個地方。到了那兒,不用我說,你就全知道了。”
當晚,哥哥領他去到那個地方。
那兒是哥哥常去的地方,是哥哥的一個很要好的小學同學陳乃智的家。經常到那兒去的還有龔雲、泰山、何玉霞幾個人。大家都是好朋友,共同喜好文學、藝術、哲學,都愛讀書。大家在這裏組織一個“讀書會”,為了可以定期把自己一段時間裏讀書的心得發表出來,相互啟發。這幾個青年朋友在氣質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性格開放,血氣方剛,抒發己見時都帶著cháo水一般湧動的激情。有時因分歧還會爭得紅了臉頰、脖子和耳朵。不過這決傷害不了彼此之間的情感與友愛。
這當兒,哥兒倆還沒進門,就聽見門裏麵一片慷慨激昂的說話聲。他倆拉開門,裏邊的聲音大得很呢:哥哥那幾個朋友除去泰山,其餘都在。大家激動地討論什麽,個個漲紅了臉,眼睛閃閃發光,爭先恐後的說話聲混在一起。顯然他們是給社會上從來沒有過的滾沸的民主熱cháo卷進去了。
屋裏的人見他倆進來,都非常高興。何玉霞,一個臉蛋漂亮、活潑快樂的藝術學院的女學生,眼疾口快地叫起來:“歡迎、歡迎!大演員和歷史學家全到了!” 並用她一雙雪白光潔的小手鼓起掌來,腦袋興奮地搖動著,兩條黑亮亮的短辮在雙肩上甩來甩去。陳乃智站起來擺出一個姿勢--他微微抬起略顯肥大的頭,伸出兩條稍短的胳臂,用他經常上台朗誦詩歌的嘹亮有力的聲音,念出他新近寫出的一句詩來:
“朋友們,為了生活更美好,和我們一起唱吧!”
於是,哥倆參加進來,年輕人繼續他們熾烈的討論。龔雲認為:“官僚主義若不加製止,將會導致國家機器生鏽,僵滯,失去效力,最後壞死。”他說得很衝動。說話時,由於腦袋震動,總有一綹頭髮滑到額前來:他一邊說,一邊不斷地急躁地把這綹擋臉的頭髮推上去。
何玉霞所感興趣的是文學藝術問題。她喋喋不休、反來復去地議論,卻怎麽也不能把內心一個尚未成形的結論完完整整又非常明確地表達出來。她急得直叫。
哥哥笑著說:
“你不過認為,文學藝術家要表現自己對生活的真正感受,以及自己獨立思考得出的結論。不能隻做當時政策的宣傳喇叭,否則文學藝術就會給糟蹋得不倫不類。是這個意思嗎?小何。”
何玉霞聽了,感覺好象自己在爬高,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怎麽也爬不上去,哥哥托一把,就把她輕輕舉了上去似的。她叫起來:“對,對,對,你真偉大!要不你一來,我立刻歡迎你呢?!”她在沙發上高興地往上一竄,身子在厚厚的沙發墊子上彈了兩彈。她對大家說:“我就是大吳替我說的這個意思。大家說,我這個觀點對不對?可是我們學院有不少人同我辯論,說我反對文藝為政治服務。真可氣!現在不少文藝單位的領導,根本不懂文藝,甚至不喜歡文藝,卻瞎指揮。我們學院的一個副書記是色盲。五彩繽紛的畫在他眼裏成了黑白畫,他還天天指東指西,喜歡別人聽他的。凡是他提過意見的畫,都得按照他的意思改。這怎麽成?明天,我還要和他們辯辯去!哎,大吳,你明兒到我們學院來看看好嗎?”
四
吳仲義在回家的路上,心裏說不出是種什麽滋味。總之,他感到堵心、不舒暢、麻煩,研究工作中一切正在大有進展的線索都要中斷,去應付那些沒完沒了的大會小會、揭發批判,此外還隱隱有些莫名的不安。可是他又想,自己一向循規蹈矩,沒出過半點差錯,總比秦泉和張鼎臣幸運和幸福。在那種時候,平安是多大的福氣呀!
“管它呢,沒我的事!晚上在家可以照舊搞我的研究。明天下班,把放在單位裏那些書和論文帶回來就是了!”
想到這兒,他感到一陣輕鬆,推開門,穿過黑啾啾的過堂,登上樓梯。他自己的房間在二樓。這時,住在樓下的鄰居楊大媽--一位肥胖、笨拙而熱心和氣的山東人--聽見他的聲音,走出屋來召喚他;“吳同誌,您的信。給您!”
“信?噢,我哥哥來的,謝謝您。”他半鞠躬半點頭,笑吟吟地接過信來。
“是封掛號信。郵遞員說,他每天送兩次信,都趕在您在班上。我就代您蓋個戳兒。怕有急事耽誤了……”楊大媽說。
“可能是我侄子的照片。謝謝,真麻煩您呢!”他說著,捏著這封信走進自己的房間,拆開一看,並無照片,隻有兩張寫滿字的信紙。心想,什麽事要用掛號?哥哥從來沒這樣做過,想必有特別的緣由……可是當他那雙灰色的小眼睛看到信上的第一句話:“我必須告訴你一件事,你別害怕!”眼睛立刻驚得發亮,如同一對突然增大電壓的小電珠。等他驚慌的目光從信中一行行字上蹦蹦跳跳地跑過,真象挨了重重的當頭一棒!忽然他發現門是開著的。黑糊糊的門外有個白晃晃的東西,仿佛是人臉。他趕忙跑到門口看看,屋外沒人。他又急急忙忙走進來把門關上,銷死,上了鎖。站在屋中間,把信從頭再看一遍,他感到一場災難象塊大隕石,從無邊無際的天上,直直照準他的腦袋飛來了。一下子,好象突如其來發生一場大地震,屋頂、地板,連同他自己都一起墜落下去一樣。他還站在屋子中間,卻會覺不到自己。
五
他清清楚楚記得那件事。那是他一生的轉折點。
十多年前,他正在本地大學的歷史係讀書,他是畢業班,隨著一位助教和兩個同學到較遠的郊縣收集近百年中一次農民起義的素材,好補充他畢業論文的內容。在平靜的綠色的鄉野間,他們得知學校裏正開展熱火朝天的鳴放活動,各種不同觀點進行著熾烈的辯論。跟著他們到學校的通知,叫他們盡速回校參加鳴放。他們的工作很緊張,一時撂不下,直到學校連來了四封信催促他們,才不得不糙糙結束手頭的工作,返回城市。
下火車的當天,天色已晚,他們先都各自回家看看。
那時,他爸爸早歿了,媽媽還在世,哥哥剛剛結婚一年,家裏的氣氛挺活躍。哥哥是個易於激動而非常活躍的青年。長得大個子,臉色通紅,頭髮烏黑,明亮的眼睛富於表情,愛說話和表現自己;說話時聲音響亮,兩隻手還伴隨著比比劃劃,總象在演講。他在一座化工學院上學時就入了黨,畢業後由於各方麵表現都很突出,被留校教學。但他似乎不該整天去同黑板、粉筆、試管與燒瓶打交道,而應當做演員才更為適宜。他喜歡打冰球、遊泳、唱歌,尤其愛演活劇。他在學時曾是學生劇團的團長,自己還能編些頗有風趣和特色的小劇目,很有點才氣。後來做了教師,依然是學生劇團的名譽團長和一名特邀演員。化工學院在每次大學生文藝會演中名列前茅,都有他不小的功勞。吳仲義的嫂子名叫韓琪,是本市專業話劇團一名出色的演員,在《釵頭風》、《日出》和《雷雨》中都擔任主角。她下妝似乎比在台上還美麗。俊俏的臉兒,細嫩的小手,身材嬌小玲瓏卻勻稱而豐韻,帶著大演員雍容大方的氣度,性情中含著一種深厚的溫柔,說話的聲音好聽而動人。她是在觀摩一次業餘演出時認識哥哥的。當時她坐在台下,被台上這位業餘演員的才氣感動得掉下眼淚。這滴亮閃閃、透明的淚珠便是一顆純潔無暇的愛情的種子;這種子真的出芽、長葉、放花、結了甜甜的果實。
這時期的吳仲義,性格上雖比哥哥脆弱些,但一樣熱情純樸。好比一株粗壯的橡樹和一棵修長的白樺,在生機洋溢的春天裏都長滿鵝黃嫩綠、生氣盈盈的葉子。更由於他年輕,還是個唇上隻有幾根軟髭的大學生,沒離開過媽媽的身旁,未來對於他還是一張想像得無比瑰麗與絢爛的圖畫。隨時隨地容易激動和受感動;對一切事物都好奇、敏感、喜歡發問,相信自己獨立思考得出的結論,也相信別人與自己一樣坦白,心裏的話隻有吐盡了才痛快,並以對人誠實而引為自豪……再有,那個時代,人們和整個社會生活,都高抬著昂然向上的步伐嗬!
他的媽媽呢?大概中國人差不多都有那樣一個好媽媽:賢淑、善良、勤勞,她以孩子們的誠實、正直和幸福為自己的幸福。她隻盼著吳仲義將來也有一個象他嫂嫂那樣的好媳婦。
吳仲義回到這樣一個家庭中來。哥哥為他舉辦一個小小而豐盛的家庭歡迎會。大家快樂的笑聲在嫂嫂精心烹製的香噴噴的飯菜上飄蕩。全家快活地交談,自然也談到了當時社會上的鳴放。吳仲義對這些知道得很少,哥哥那張因喝些酒而愈發紅了的臉對著他,興沖沖地說:
“吃過飯,我帶你去一個地方。到了那兒,不用我說,你就全知道了。”
當晚,哥哥領他去到那個地方。
那兒是哥哥常去的地方,是哥哥的一個很要好的小學同學陳乃智的家。經常到那兒去的還有龔雲、泰山、何玉霞幾個人。大家都是好朋友,共同喜好文學、藝術、哲學,都愛讀書。大家在這裏組織一個“讀書會”,為了可以定期把自己一段時間裏讀書的心得發表出來,相互啟發。這幾個青年朋友在氣質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性格開放,血氣方剛,抒發己見時都帶著cháo水一般湧動的激情。有時因分歧還會爭得紅了臉頰、脖子和耳朵。不過這決傷害不了彼此之間的情感與友愛。
這當兒,哥兒倆還沒進門,就聽見門裏麵一片慷慨激昂的說話聲。他倆拉開門,裏邊的聲音大得很呢:哥哥那幾個朋友除去泰山,其餘都在。大家激動地討論什麽,個個漲紅了臉,眼睛閃閃發光,爭先恐後的說話聲混在一起。顯然他們是給社會上從來沒有過的滾沸的民主熱cháo卷進去了。
屋裏的人見他倆進來,都非常高興。何玉霞,一個臉蛋漂亮、活潑快樂的藝術學院的女學生,眼疾口快地叫起來:“歡迎、歡迎!大演員和歷史學家全到了!” 並用她一雙雪白光潔的小手鼓起掌來,腦袋興奮地搖動著,兩條黑亮亮的短辮在雙肩上甩來甩去。陳乃智站起來擺出一個姿勢--他微微抬起略顯肥大的頭,伸出兩條稍短的胳臂,用他經常上台朗誦詩歌的嘹亮有力的聲音,念出他新近寫出的一句詩來:
“朋友們,為了生活更美好,和我們一起唱吧!”
於是,哥倆參加進來,年輕人繼續他們熾烈的討論。龔雲認為:“官僚主義若不加製止,將會導致國家機器生鏽,僵滯,失去效力,最後壞死。”他說得很衝動。說話時,由於腦袋震動,總有一綹頭髮滑到額前來:他一邊說,一邊不斷地急躁地把這綹擋臉的頭髮推上去。
何玉霞所感興趣的是文學藝術問題。她喋喋不休、反來復去地議論,卻怎麽也不能把內心一個尚未成形的結論完完整整又非常明確地表達出來。她急得直叫。
哥哥笑著說:
“你不過認為,文學藝術家要表現自己對生活的真正感受,以及自己獨立思考得出的結論。不能隻做當時政策的宣傳喇叭,否則文學藝術就會給糟蹋得不倫不類。是這個意思嗎?小何。”
何玉霞聽了,感覺好象自己在爬高,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怎麽也爬不上去,哥哥托一把,就把她輕輕舉了上去似的。她叫起來:“對,對,對,你真偉大!要不你一來,我立刻歡迎你呢?!”她在沙發上高興地往上一竄,身子在厚厚的沙發墊子上彈了兩彈。她對大家說:“我就是大吳替我說的這個意思。大家說,我這個觀點對不對?可是我們學院有不少人同我辯論,說我反對文藝為政治服務。真可氣!現在不少文藝單位的領導,根本不懂文藝,甚至不喜歡文藝,卻瞎指揮。我們學院的一個副書記是色盲。五彩繽紛的畫在他眼裏成了黑白畫,他還天天指東指西,喜歡別人聽他的。凡是他提過意見的畫,都得按照他的意思改。這怎麽成?明天,我還要和他們辯辯去!哎,大吳,你明兒到我們學院來看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