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燃燒的石頭——羅丹的私人化雕塑


    我第一次接觸到羅丹的原作是在中國,時間為1992年。把羅丹的作品搬到 東方文明的古國來展出,一時驚動了世界。前往中國美術館的參觀者人山人海 ,好像去看羅丹本人。我懷著景仰之情擠在人群裏,伸頭探頸去搜尋羅丹的每 件傳世名作。可是,這“第一次接觸”給我的印象卻十分意外。它真正震撼我 的並不是那些舉世皆知的名作《思想者》《巴爾紮克》《行走的人》和《加萊 市民》等,而是一件潔白而透明的大理石雙人小像——《吻》。


    當然,我很早就從畫集上見過這件雕塑,這赤裸的男女在相擁而吻的一瞬 ,和諧優美又充滿激情地融為一體。我把它當做一種完美愛情的象徵。然而, 站在這雕塑麵前,我卻感到有一種私密的氣氛籠罩著這兩個糾纏著的男女,無 法克製的情愛使他們的肉體在燃燒。跟著,一切生命的欲望全都集中在他們的 嘴唇上來。這時我發現,他們的嘴唇並沒有接觸上,中間還有很小的一個空間 。我圍著這雕塑轉了兩三圈,我感到這小空間中似有一種無形的氣流。一種熱 切和急促的氣流。他們的嘴唇正在顫抖、發燙!我被這件作品所震撼。這不是冰 冷的大理石雕,而是兩個活生生的熱血沸騰的生命;這不是愛情的象徵,而是 被情愛點燃的兩個“具體的人”。他們是誰?這中間是不是潛藏著羅丹和他的情 人卡米爾·克洛岱爾的那個美麗又殘酷的故事?


    從那時,我就很想去巴黎尋找答案了。


    在巴黎,《吻》就放在羅丹美術館裏。


    這座歷史上叫做比隆別墅的美術館曾是羅丹的故居。但它隻是羅丹晚年的 住所。1908年經奧地利詩人裏爾克的推薦,羅丹才搬到這座典雅的豪宅中來。 克洛岱爾從沒到這裏來過,她早在這之前就與羅丹決裂了。比隆別墅對於克洛 岱爾和羅丹那場狂熱又痛苦的戀愛全然不知。是啊,我在美術館樓上樓下走來 走去,感覺它什麽也不能告訴我。


    故而我看《吻》,竟不如在中國美術館那樣的震撼,為什麽?我挺茫然。


    可是,靜下心再看美術館大大小小的原作,吸引我的仍然是表現男女情愛 的那些小像。有些小像是先前不曾見過的。羅丹怎麽會有這麽多這類題材的作 品?隻要專注地觀看每一件作品,就會覺得掀開了遮擋羅丹私人生活帷幕的一角 ,一種幽邃的、私密的、生命深層的氣息便透露出來。於是,漸漸覺得與先前 從《吻》獲取的那種感受又連接上了。


    這時,兩隻手出現在我麵前。一隻是男人的,一隻是女人的。隻有這兩隻 手,它們像是由一塊石頭裏“冒”出來的。那男人的手橫著伸過去,試探著, 又大膽地去觸摸女人的手。這是羅丹的作品《情人的手》。這《情人的手》如 同《吻》那樣——此刻身體的全部神經都跑到手上。手也在發抖和發燙。跟著 同樣是生命的燃燒。


    但是對於愛情來說,“觸”比“吻”的意義偉大得多。“觸”是聖潔的身 體語言的第一個字,它要用無比的勇氣來表達。這輕輕的一觸依靠的卻是內心 的千鈞之力,它是一種偉大的起點和輝煌的誕生。於是,這《情人的手》比《 吻》更具驚心動魄的力量。


    誰能像羅丹如此敏銳地發現愛情中這最初的勾魂攝魄的一瞬?發現手的神聖 的意義?發現手是心靈的觸角?心靈中一切最細微、最真實的感覺全在手上。


    羅丹說:“如果一個人失去觸覺,那麽他就等於死了。觸覺,這是唯一不 可替代的感覺。”


    他從哪裏獲得這樣的神示?僅僅聽憑一種天賦嗎?


    當然,這是迷人、性感和天才的克洛岱爾告訴他的。


    其實,在羅丹第一次見到克洛岱爾時,就愛上了她。這一半由於她那帶著 野性的美、傲氣十足的嘴,以及赤褐色頭髮下“絕代佳人”的前額和深藍的眼 睛,另一半則由於她罕見的才氣。而同時,克洛岱爾也主動地向這位比自己年 長二十四歲的男人敞開了自己純淨和貞潔的少女世界。這完全由於羅丹的天才 。男人的魅力就是才華。羅丹的一切天生都從屬於雕塑——他炯炯的目光、敏 銳的感覺、深刻的思維,以及不可思議的手,全都為了雕塑,而且時時都閃耀 出他超人的靈性與非凡的創造力。雖然當時羅丹還沒有太大的名氣,但他的才 氣已經咄咄逼人。於是,他們很快相互征服。正當盛年的羅丹與洋溢著青春氣 息的克洛岱爾如同烈日狂風,一擁而入他們愛情的酷夏。同時,羅丹也開始了 他藝術創作的黃金時代。


    而對於克洛岱爾來說,她所做的,是投身到一場要付出一生代價的殘酷的 愛情遊戲。因為,羅丹有他的長久的生活伴侶羅絲和兒子。但是已經跳進漩渦 而又陶醉其中的克洛岱爾,不可能回到岸邊來重新選擇。這樣,他們隻有躲開 眾人的視線,在公開場合裝作若無其事,然後尋找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一點 空間和時間,相互宣洩無法抑製的愛與無法克製的欲望。從學院街小理石倉庫 ,到鶯歌街的福裏·納布爾別墅,再到佩伊思園……在一個個工作室幽暗的角 落裏、躺椅上、滿是泥土的地上,在未完成的雕塑作品與零件中間,他們滾燙 的肉體瘋狂地糾結一起。她用沾著大理石碎屑的嘴唇吻他,他用滿是石膏粉的 手撫摸她——他們用極致的性愛快樂將愛情表達得無比豐盈與真實。雖然這長 達十餘年的愛戀,一直是私密的,東躲西藏,或隱或顯地受著被旁人察覺的威 脅,並不斷地與不幸的羅絲發生衝突。她甚至從來沒有在他身邊過夜。但這反 而使他們的愛更加充滿渴望,充滿偷吃禁果的強烈的快感,與壓抑下爆發的歡 愉。


    手是心之具。在他們自己並不十分自覺的情況下,已經把這一切用“會說 話的手”捏進泥巴裏,或用“有眼睛的錘子與鑿子”有力地刻進石頭中。


    無論是羅丹的《晨曦》,還是克洛岱爾的《羅丹像》,都是熱戀者心中的 對方。《晨曦》中戴著睡帽的女子,明潔、純靜、高貴、朦朧,連皮膚的表麵 不都是充滿了羅丹的無限的柔情嗎?而風格剛毅和銳利的《羅丹像》,不就是克 洛岱爾時時刻刻心中激盪著的形象?


    在他們的作品中,各有一件“雙人小像”,彼此十分相像,便是克洛岱爾 的《沙恭達羅》和羅丹的《永恆的偶像》。這兩件作品都是一個男子跪在一個 女子麵前。但認真一看,卻分別是他們各自不同角度中的“自己與對方”。


    在克洛岱爾的《沙恭達羅》中,跪在女子麵前的男子,雙手緊緊擁抱著對 方,唯恐失去,仰起的臉充滿愛憐。而此時此刻,女子的全部身心已與他融為 一體。這件作品很寫實,就像他們情愛中的一幕。


    但在羅丹的《永恆的偶像》中,女子完全是另一種形象,她像一尊女神, 男子跪在她腳前,輕輕地吻她的胸膛,傾倒於她,崇拜她,神情虔誠至極。羅 丹所表現的則是克洛岱爾以及他們的愛情——在自己心中的至高無上的位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馮驥才作品精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馮驥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馮驥才並收藏馮驥才作品精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