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蔡的病是八十年代開始得的。
先是視力下降,幹不成他化驗室的工作;後來是一根腦血管不暢,走道打 斜,也無法在辦公樓裏傳送文件和裏裏外外跑跑顛顛;跟著是負麵的遺傳基因 開始發作——血糖高上來了,他父親就是從這條道兒去天國的;隨後是內分泌 亂了套,他稱自己的體內正在進行文化大革命。各大醫院都去過了,各大名醫 也托人引薦看過了,最終還是躺在了床上。奇怪的是,雖然身體各部分都很弱 ,惟有鬍子依然很旺,黑亮而簇密,生氣盈盈。他依舊習慣地早一次晚一次刮 兩遍。一位朋友說:“這表明老蔡生命力強。毛髮乃人的精血呀!”
於是,鬍子成了老蔡和妻子隱隱約約的一種希望與寄託。這期間經常掛在 妻子嘴邊的,是她從古詩中改出來的兩句:
“鬍子除不盡,剃刀刮又生。”
然而,鬍子從來就不聽老蔡的,隻給他找麻煩。
最早發現鬍子發生變異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妻子。
自從他躺到床上,一早一晚刮鬍子的事就由妻子來做。自己刮自己的臉, 臉蛋和刮刀相互配合,不會刮破臉;別人來刮就難了,常常會刮破。老蔡血糖 高,傷口不好癒合,幸好那時市場上出現一種進口的電動剃鬚刀,刀頭上蒙著 一種帶網眼兒的鐵罩,絕對安全。妻子趕緊買了一個,倒是十分好用。但一天 ,妻子發現老蔡下巴上有一根鬍子怎麽也刮不掉,奇怪了,怎麽會刮不掉呢?戴 上花鏡一看,竟是一根很怪異的鬍鬚,顏色發黃,又細又軟,須尖鬈曲。它彎 彎曲曲很難進入網罩上的細眼兒。老蔡的鬍子向來都是又黑又硬,怎麽冒出這 麽一根?好似土地貧瘠長出的荒草。妻子隻當是偶然。誰料從此,這鬈曲的黃須 就一根根甚至攢三聚五地出現。隨後,她發現他下巴上的鬍鬚變得稀疏,開始 看見白花花的肉皮了。
她心裏明白,卻不敢吱聲。反正老蔡很少照鏡子,肯定不知道臉上所發生 的變化。一天傍晚,妻子給他刮臉。遲暮的餘暉由窗口射入。一縷夕陽正照在 他的下巴上。妻子陡然覺得這日漸荒蕪的下巴,好似晚秋時節雜草叢生的土崗 子那樣蕭瑟而淒涼。她不覺落下淚來,淚水滴在老蔡的臉上。
老蔡閉著眼,卻開口說:“從小我就巴望它們長得慢點、慢點,現在終於 遂了我的願。你該高興才是。”
妻子反而哭出聲來。
從老蔡病倒臥床那天開始計算,七年後的一天,一個平平常常的春天的早 晨,妻子醒來,習慣地用手去摸老蔡的下巴。手心撫處,奇異般的光滑,像一 塊卵石。她下意識地感到了什麽,又摸一下,感覺更不對,老蔡的鬍子呢?
此時此刻她分明聽到一個聲音,是老蔡的聲音,很遙遠,那是許久許久以 前老蔡說過的一句話:
“人一死就不再長鬍子了。”
她猛地翻過身,叫一聲老蔡。老蔡極其刻板地仰麵躺著,灰白而消瘦的臉 一片死寂,沒有一根鬍子。她第一次看到老蔡不生鬍子的臉。原來不生鬍子的 臉這樣難看。
第32章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1)
一
你家院裏有棵小樹,樹幹光溜溜,早瞧慣了,可是有一天它忽然變得七扭 八彎,愈看愈別扭。但日子一久,你就看順眼了,仿佛它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子 。如果某一天,它忽然重新變直,你又會覺得說不出多麽不舒服。它單調、乏 味、簡易,像根棍子!其實,它不過恢復最初的模樣,你何以又別扭起來?
這是習慣嗎?嘿,你可別小看“習慣”!世界萬事萬物中,它無所不在。別 看它不是必須恪守的法定規條,惹上它照舊叫你麻煩和倒黴。不過,你也別埋 怨給它死死捆著,有時你也會不知不覺地遵從它的規範。比如說,你敢在上級 麵前喧賓奪主地大聲大氣地說話嗎?你能在老者麵前放肆地發表自己的主見嗎? 在合影時,你能叫名人站在一旁,你卻大模大樣站在中間放開笑顏?不能,當然 不能。甭說這些,你娶老婆,敢娶一個比你年長十歲、比你塊頭大,或者比你 高一頭的嗎?你先別拿空話戧火,眼前就有這麽一對——
二
她比他高十七厘米。
她身高一米七五,在女人們中間算做鶴立雞群了;她丈夫隻有一米五八, 上大學時綽號“武大郎”。他和她的耳垂兒一般齊,看上去卻好像差兩頭!
再說他倆的模樣:這女人長得又幹、又瘦、又扁,臉盤像沒上漆的桌球 拍兒。五官還算勉強看得過去,卻又小又平,好似淺浮雕,胸脯毫不隆起,腰 板細長僵直,臀部癟下去,活像一塊硬挺挺的搓板。她的丈夫卻像一根短粗的 橡皮輥兒:飽滿,軸實,發亮;身上的一切——小腿啦,腳背啦,嘴巴啦,鼻 頭啦,手指肚兒啦,好像都是些溜圓而有彈性的小肉球。他的皮膚柔細光滑, 有如質地優良的薄皮子。過剩的油脂就在這皮膚下閃出光亮,充分的血液就從 這皮膚裏透出鮮美微紅的血色。他的眼睛簡直像一對電壓充足的小燈泡,他妻 子的眼睛可就像一對烏烏塗塗的玻璃球兒了。兩人在一起,沒有諧調,隻有對 比。可是他倆還好像拴在一起,整天形影不離。
有一次,他們鄰居一家吃團圓飯時,這家的老爺子酒喝多了,乘興把桌上 的一個細長的空酒瓶和一罐矮墩墩的豬肉罐頭擺在一起,問全家人:“你們猜 這像嘛?”他不等別人猜破就公布謎底,“就是樓下那高女人和她的矮爺兒們! ”
全家人轟然大笑,一直笑到飯後閑談時。
他倆究竟是怎麽湊成一對的?
這早就是團結大樓幾十戶住家所關注的問題了。自從他倆結婚時搬進這大 樓,樓裏的老住戶無不拋以好奇莫解的目光。不過,有人愛把問號留在肚子裏 ,有人忍不住要說出來罷了。多嘴多舌的人便議論紛紛。尤其是下雨天氣,他 倆出門,總是那高女人打傘。如果有什麽東西掉在地上,矮男人去拾便是最方 便了。大樓裏一些閑得沒事兒的婆娘們,看到這可笑的情景,就在一旁指指畫 畫。難禁的笑聲,憋在喉嚨裏咕咕作響。大人的無聊最能縱使孩子們的惡作劇 。有些孩子一見到他倆就鬧笑,叫喊著:“扁擔長,板凳寬……”他倆聞如未 聞,對孩子們的哄鬧從不發火,也不答理。可能為此,也就與大樓裏的人們一 直保持著相當冷淡的關係。少數不愛管閑事的人,上下班碰到他們時,最多也 隻是點點頭,打一下招呼而已。這便使那些真正對他倆感興趣的人們,很難再 多知道一些什麽。比如,他倆的關係如何?為什麽結合在一起?誰將就誰?沒有正 式答案,隻有靠瞎猜了。
這是座舊式的公寓大樓,房間的間量很大,向陽而明亮,走道又寬又黑。 樓外是個很大的院子,院門口有間小門房。門房裏也住了一戶,戶主是個裁縫 。裁縫為人老實,裁縫的老婆卻是個精力充沛、走家串戶、愛好說長道短的女 人,最喜歡刺探別人家裏的私事和隱秘。這大樓裏家家的夫妻關係、姑嫂糾紛 、做事勤懶、工資多少,她都一清二楚。凡她沒弄清楚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計 地打聽到;這種求知慾能使愚頑成才。她這方麵的本領更是超乎常人,甭說察 言觀色,能窺見人們藏在心裏的念頭;單靠嗅覺,就能知道誰家常吃肉,由此 推算出這家收入狀況。不知為什麽,六十年代以來,處處居民住地,都有這樣 一類人被吸收為“街道積極分子”,使得他們對別人的幹涉欲望合法化,能力 和興趣也得到發揮。看來,造物者真的不會荒廢每一個人才的。
先是視力下降,幹不成他化驗室的工作;後來是一根腦血管不暢,走道打 斜,也無法在辦公樓裏傳送文件和裏裏外外跑跑顛顛;跟著是負麵的遺傳基因 開始發作——血糖高上來了,他父親就是從這條道兒去天國的;隨後是內分泌 亂了套,他稱自己的體內正在進行文化大革命。各大醫院都去過了,各大名醫 也托人引薦看過了,最終還是躺在了床上。奇怪的是,雖然身體各部分都很弱 ,惟有鬍子依然很旺,黑亮而簇密,生氣盈盈。他依舊習慣地早一次晚一次刮 兩遍。一位朋友說:“這表明老蔡生命力強。毛髮乃人的精血呀!”
於是,鬍子成了老蔡和妻子隱隱約約的一種希望與寄託。這期間經常掛在 妻子嘴邊的,是她從古詩中改出來的兩句:
“鬍子除不盡,剃刀刮又生。”
然而,鬍子從來就不聽老蔡的,隻給他找麻煩。
最早發現鬍子發生變異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妻子。
自從他躺到床上,一早一晚刮鬍子的事就由妻子來做。自己刮自己的臉, 臉蛋和刮刀相互配合,不會刮破臉;別人來刮就難了,常常會刮破。老蔡血糖 高,傷口不好癒合,幸好那時市場上出現一種進口的電動剃鬚刀,刀頭上蒙著 一種帶網眼兒的鐵罩,絕對安全。妻子趕緊買了一個,倒是十分好用。但一天 ,妻子發現老蔡下巴上有一根鬍子怎麽也刮不掉,奇怪了,怎麽會刮不掉呢?戴 上花鏡一看,竟是一根很怪異的鬍鬚,顏色發黃,又細又軟,須尖鬈曲。它彎 彎曲曲很難進入網罩上的細眼兒。老蔡的鬍子向來都是又黑又硬,怎麽冒出這 麽一根?好似土地貧瘠長出的荒草。妻子隻當是偶然。誰料從此,這鬈曲的黃須 就一根根甚至攢三聚五地出現。隨後,她發現他下巴上的鬍鬚變得稀疏,開始 看見白花花的肉皮了。
她心裏明白,卻不敢吱聲。反正老蔡很少照鏡子,肯定不知道臉上所發生 的變化。一天傍晚,妻子給他刮臉。遲暮的餘暉由窗口射入。一縷夕陽正照在 他的下巴上。妻子陡然覺得這日漸荒蕪的下巴,好似晚秋時節雜草叢生的土崗 子那樣蕭瑟而淒涼。她不覺落下淚來,淚水滴在老蔡的臉上。
老蔡閉著眼,卻開口說:“從小我就巴望它們長得慢點、慢點,現在終於 遂了我的願。你該高興才是。”
妻子反而哭出聲來。
從老蔡病倒臥床那天開始計算,七年後的一天,一個平平常常的春天的早 晨,妻子醒來,習慣地用手去摸老蔡的下巴。手心撫處,奇異般的光滑,像一 塊卵石。她下意識地感到了什麽,又摸一下,感覺更不對,老蔡的鬍子呢?
此時此刻她分明聽到一個聲音,是老蔡的聲音,很遙遠,那是許久許久以 前老蔡說過的一句話:
“人一死就不再長鬍子了。”
她猛地翻過身,叫一聲老蔡。老蔡極其刻板地仰麵躺著,灰白而消瘦的臉 一片死寂,沒有一根鬍子。她第一次看到老蔡不生鬍子的臉。原來不生鬍子的 臉這樣難看。
第32章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1)
一
你家院裏有棵小樹,樹幹光溜溜,早瞧慣了,可是有一天它忽然變得七扭 八彎,愈看愈別扭。但日子一久,你就看順眼了,仿佛它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子 。如果某一天,它忽然重新變直,你又會覺得說不出多麽不舒服。它單調、乏 味、簡易,像根棍子!其實,它不過恢復最初的模樣,你何以又別扭起來?
這是習慣嗎?嘿,你可別小看“習慣”!世界萬事萬物中,它無所不在。別 看它不是必須恪守的法定規條,惹上它照舊叫你麻煩和倒黴。不過,你也別埋 怨給它死死捆著,有時你也會不知不覺地遵從它的規範。比如說,你敢在上級 麵前喧賓奪主地大聲大氣地說話嗎?你能在老者麵前放肆地發表自己的主見嗎? 在合影時,你能叫名人站在一旁,你卻大模大樣站在中間放開笑顏?不能,當然 不能。甭說這些,你娶老婆,敢娶一個比你年長十歲、比你塊頭大,或者比你 高一頭的嗎?你先別拿空話戧火,眼前就有這麽一對——
二
她比他高十七厘米。
她身高一米七五,在女人們中間算做鶴立雞群了;她丈夫隻有一米五八, 上大學時綽號“武大郎”。他和她的耳垂兒一般齊,看上去卻好像差兩頭!
再說他倆的模樣:這女人長得又幹、又瘦、又扁,臉盤像沒上漆的桌球 拍兒。五官還算勉強看得過去,卻又小又平,好似淺浮雕,胸脯毫不隆起,腰 板細長僵直,臀部癟下去,活像一塊硬挺挺的搓板。她的丈夫卻像一根短粗的 橡皮輥兒:飽滿,軸實,發亮;身上的一切——小腿啦,腳背啦,嘴巴啦,鼻 頭啦,手指肚兒啦,好像都是些溜圓而有彈性的小肉球。他的皮膚柔細光滑, 有如質地優良的薄皮子。過剩的油脂就在這皮膚下閃出光亮,充分的血液就從 這皮膚裏透出鮮美微紅的血色。他的眼睛簡直像一對電壓充足的小燈泡,他妻 子的眼睛可就像一對烏烏塗塗的玻璃球兒了。兩人在一起,沒有諧調,隻有對 比。可是他倆還好像拴在一起,整天形影不離。
有一次,他們鄰居一家吃團圓飯時,這家的老爺子酒喝多了,乘興把桌上 的一個細長的空酒瓶和一罐矮墩墩的豬肉罐頭擺在一起,問全家人:“你們猜 這像嘛?”他不等別人猜破就公布謎底,“就是樓下那高女人和她的矮爺兒們! ”
全家人轟然大笑,一直笑到飯後閑談時。
他倆究竟是怎麽湊成一對的?
這早就是團結大樓幾十戶住家所關注的問題了。自從他倆結婚時搬進這大 樓,樓裏的老住戶無不拋以好奇莫解的目光。不過,有人愛把問號留在肚子裏 ,有人忍不住要說出來罷了。多嘴多舌的人便議論紛紛。尤其是下雨天氣,他 倆出門,總是那高女人打傘。如果有什麽東西掉在地上,矮男人去拾便是最方 便了。大樓裏一些閑得沒事兒的婆娘們,看到這可笑的情景,就在一旁指指畫 畫。難禁的笑聲,憋在喉嚨裏咕咕作響。大人的無聊最能縱使孩子們的惡作劇 。有些孩子一見到他倆就鬧笑,叫喊著:“扁擔長,板凳寬……”他倆聞如未 聞,對孩子們的哄鬧從不發火,也不答理。可能為此,也就與大樓裏的人們一 直保持著相當冷淡的關係。少數不愛管閑事的人,上下班碰到他們時,最多也 隻是點點頭,打一下招呼而已。這便使那些真正對他倆感興趣的人們,很難再 多知道一些什麽。比如,他倆的關係如何?為什麽結合在一起?誰將就誰?沒有正 式答案,隻有靠瞎猜了。
這是座舊式的公寓大樓,房間的間量很大,向陽而明亮,走道又寬又黑。 樓外是個很大的院子,院門口有間小門房。門房裏也住了一戶,戶主是個裁縫 。裁縫為人老實,裁縫的老婆卻是個精力充沛、走家串戶、愛好說長道短的女 人,最喜歡刺探別人家裏的私事和隱秘。這大樓裏家家的夫妻關係、姑嫂糾紛 、做事勤懶、工資多少,她都一清二楚。凡她沒弄清楚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計 地打聽到;這種求知慾能使愚頑成才。她這方麵的本領更是超乎常人,甭說察 言觀色,能窺見人們藏在心裏的念頭;單靠嗅覺,就能知道誰家常吃肉,由此 推算出這家收入狀況。不知為什麽,六十年代以來,處處居民住地,都有這樣 一類人被吸收為“街道積極分子”,使得他們對別人的幹涉欲望合法化,能力 和興趣也得到發揮。看來,造物者真的不會荒廢每一個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