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紙莎草紙)


    就在中國人的發明創造和文化財富傳播到世界各地的同時;域外文化,近及中西亞,遠至歐、非洲,有如江河倒貫,直入中華。


    (陝西縣的絲路古道)


    在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像唐朝這樣,融入如此巨大的外來文化。


    (陝西博物館藏牛首瑪瑙杯、希臘鉛幣、羅馬金幣、波斯銀幣、波斯式舞馬銜杯壺等)


    對於唐代中國人的生活,發生全方麵影響的是胡,(永泰公主墓出土的“胡人俑頭”)


    胡,有別於華夏正統文化。它實際是一種外來的生活文化,從西域各少數民族,中西亞諸國,乃至歐洲和非洲,一切來自西方的人與文化,全在胡的概念範疇之內。在絲綢之路全線開通之際,這種一湧而入的奇風異俗、奇裝異服、奇食異味、奇樂異舞,頓時使大唐的朝野上下為之著迷了。


    盛世追求享樂,而最具新奇感和誘惑力的莫過於異國的事物與文化了。


    這種被唐人稱作胡的文化,便像風一樣吹遍整個社會生活。人們形象地稱之曰胡風,(陝西博物館藏彩繪胡裝俑。捲髮俑。白瓷抱瓶俑。外國人陶俑。南京博物館藏陶胡俑)


    在長安城內,到處可以吃到胡飯與胡餅。餅是從西域傳入的,大概如今中國人無人知道了。胡麻油的引進,帶來了珍饈佳饌的花樣翻新。中國人本來都是烹調的藝術師,在胡食刺激下,酒席飯宴更是繁花似錦。尚書韋巨源向唐中宗進獻一頓奢華至極的“燒尾宴”。從菜單上開列的五十八種菜品小吃來看,一半以上摻入了胡味。至於又辣又香的胡椒,尤其使唐人興奮,口胃大開。唐代宗時,宰相元載貪贓受賄,抄家時竟查出胡椒900石,這足以顯示唐人對外來事物由衷的喜愛。


    中國本是酒之國。然而區別於傳統米酒的外來酒—高昌釀法的葡萄酒和波斯釀造的甜酒,使得唐人醒也美哉,醉也美哉,無論醉醒全是別樣的滋味。唐太宗平定高昌時,宮中所飲慶功之酒,都是太宗李世民親自監製的,看來酒也是外來的受寵。


    (唐代酒具和酒罈)


    美國人謝弗寫了一本厚如磚塊的書,叫作《唐代的外來文明》。書中把他所知道的湧入大唐的“舶來品”分類開列出來。從大象、獅子、土撥鼠、頻迦鳥、孔雀、海豹皮,到菩提樹、烏木、葡萄、石榴、蘇合香、波斯樹脂、毛毯、雌黃、孔雀石、玻璃、琥珀、燈樹、盔甲、旅遊書和地理書,日曆和地圖,足足有數百樣。


    (海獸葡萄鏡。壁畫上的頻迦鳥、燈樹、毯子等)


    其實這位美國人又所知甚微,他所述及,不過九牛一毛。單是來自西域的娛樂方式,比如馬球、棋類、雙陸、雜技、魔術等,便不勝枚舉,又都是大唐盛行的遊戲。唐太宗、玄宗、熹宗,全是打馬球的高手。而武則天和狄仁傑更善於在棋弈表現非凡的智謀。至於來自“西涼伎”的舞獅,已經純粹成了今天中國民間的“國粹”了!


    (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室“下棋仕女壁畫”)


    大唐真是個尚胡的時代。大唐的開放,使自己的社會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像鮮花那樣奪目地大放異彩。


    在炫目的胡風中,最令唐人激動不已的是胡服、胡妝、胡樂和胡舞。


    衣飾華美講究和標新立異是盛世之徵象。在唐人服裝中,以新奇而神氣的胡服尤其受到寵愛。最流行的男子胡服,是一種窄袖長身袍和各色襆頭、素皮靴子組成的新式樣。窄袖來自於西域和中亞;靴子則是北方牧民們的常服,這種新服式比起傳統長袍大袖,無疑精神和利索多了。


    (西安出土“彩繪胡人騎馬俑”。莫高窟第390窟供養人。第45窟普門品和故事畫中的人物。第217窟觀音普門品人物以及第159窟、85窟、12窟等故事畫中人物,等等)


    女子的服飾裝束,向例比男子考究。


    富足而尚美,女性妝扮更是異彩紛呈。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屏風畫殘片》、《舞樂屏風》,故宮博物館《揮扇仕女圖》等)


    唐代女子大多是長裙遮足。髮式與化妝就成首要的了。女子的髮式有如男子的襆頭,隻是花樣更加繁多。在奉為時尚的回鶻髻、百合髻、高髻、半韻髻、拋家髻、雲堆髻、烏蠻髻、素縮烏雲髻等幾十多種髮髻中,最喜聞樂見的便是由西域傳來的堆髻。


    (莫高窟第375、334、217、130、45、159、330、334、12等窟婦女各式髮式)


    髮式僅僅是一種陪襯,女人美容的中心乃是能使容顏生輝的化妝術。無論開顏畫眉、製蟬鬢、塗胭脂、抹鉛粉,還是點唇脂、暈額黃、貼花鈿、畫花子,都有數不盡的妙法巧術。施用的材料,無奇不有,單是流行的口紅,就有十多種。許多化妝技術和用品都是乘馭胡風而來的。這便使唐代女子更傾目於穿過陽關那條神奇的路。


    (莫高窟壁畫中各種化了妝的女子的麵部細節。西安出土的“彩繪女子俑”和“三彩女坐俑”等)


    至於女子最時髦的服裝,也像男子那樣,是一種“窄衫小袖”。胡人穿窄衣,為了馳騎與行動的方便。但在唐人看來,這種款式卻新穎爽利,健美俏皮,有種奇異的美(莫高窟第212窟供養人);還有一種“圓領短袖”的女服,也是外來的流行服裝(莫高窟第329窟供養人)。唐代女子喜歡上身穿各種外來的窄衫,下身穿各樣材料與花飾的長裙;領口開得很低,衫內不穿內衣,露著雪白豐腴的酥胸,外披透明的紗巾,似遮未遮,頗含性感。唐代女子的開放意識,由此可見一斑。還有些女子,以穿丈夫靴表達昂揚之氣概,那就非要一股勇氣不可了。


    (永泰公主墓壁畫《宮女圖》、章懷太子墓《觀鳥捕蟬圖》、周昉《簪花仕女圖》、張萱《搗練圖》、陝西省高平縣李鳳墓壁畫等)


    唐代初期,還時興過一種和帷帽。是黑紗擋身遮麵,帷帽又稱麵帽,是從帽沿垂落紗巾,很像中世紀歐洲女人的麵紗。帷帽是西北吐穀渾人用來遮擋風沙的,唐初被引進,演變成這種優雅的流行帽。富人家的女子或宮中女子外出時,還用它來遮掩麵孔。但到了盛唐,女人們急於拋頭露麵,展示自己的花容月貌,便把它拋置一旁,連宮女們出行也棄而不用了。


    (莫高窟第217窟婦女,長者。第321窟騎馬女子。陶騎馬女俑,上海博物館藏。遼寧省博物館藏《虢國夫人遊春圖》)


    大唐女子,崇尚健碩。她們身穿袒胸露臂的窄衫,在酒肆裏豪飲放歌,用地道的西域樂器演奏龜茲樂或西涼樂,和胡姬們跳著疾如狂風的胡旋舞,騎著英俊的胡馬招搖過市,甚至去和貴族少年們到馬場一試身手。


    (莫高窟壁畫胡旋舞,章懷太子墓壁畫《馬球圖》等)


    這些受著胡風強烈影響的女子們,也和她們所效仿的胡女一樣,能歌善舞,精騎善射,崇尚武學。李淵的女兒平陽公主曾組織一支“娘子軍”,標榜巾幗,助父殺敵;武則天14歲在宮中做才人時,就要用鐵鞭去馴服一匹由西域進貢來的名喚“獅子驄”的性情暴烈的悍馬。


    (西安出土的胡姬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類的敦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馮驥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馮驥才並收藏人類的敦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