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機械地大致看罷報紙,我轉而呆呆打量午後港口的景致。一隻瘦瘦的黑狗不知從哪裏跑來,“哼哧哼哧”來我腳前嗅了嗅,然後像對一切都了無興趣,跑走不見了。人們在各自的場所打發慵懶的下午。多少算是真正動彈的僅有咖啡館的男侍和狗,但兩者也不知什麽時候停頓下來了。書報攤剛才賣給我報紙的老人在陽傘下的一把椅子上大大地叉開雙腿睡了過去。廣場正中那位被穿刺而死的英雄的銅像,一如既往地任憑日光曬著脊背,毫無怨言。
我用冰鎮檸檬水冷卻手心和額頭,開始思索堇的文章同她的失蹤之間或許存在的關聯性。
堇遠離寫作已有很長時間了。自從婚宴上遇到敏以來,她就失去了寫作欲望。然而她居然在這希臘海島上幾乎同時寫了這兩篇文章。就算寫的速度再快,寫出這許多篇幅也是需要集中相當時間和精力的——有什麽東西強烈刺激了堇,使她爬起來坐在桌前。
而那究竟是什麽呢?再縮小焦距,兩篇文章之間假如有交叉主題的話,那到底是什麽呢?我揚起臉,望著碼頭上蹲成一排的海鳥沉思起來。
可這世界也太熱了,沒辦法思考複雜事物。何況我已心亂如麻,一身疲憊。但我仍力圖重新整編殘兵敗將——一無戰鼓二元號角,將殘存的注意力收歸在一處。我端正意識的姿勢,繼續思考。
“較之別人腦袋思考的大,自己腦袋裏思考的小更重要。”我低聲說出口來。這是我經常在教室裏說給孩子們聽的。果真如此嗎?嘴上說來容易。其實哪怕事情再小,用自己的腦袋思考起來也是十分艱巨的。或者不如說事情越小,用自己的腦袋思考越困難,尤其是在遠離自己擅長領域的情況下。
堇的夢。敏的分裂。
兩個不同的世界:良久,我忽然想道。而這正是兩個“文件”的共通要素。
(文件1)
這裏主要講的是堇那天夜裏做的夢。她沿著長長的階梯去見她死去的母親,不料她趕到時母親已經遁往那一側。而堇對此無能為力,以致在無處可去的塔尖被異界存在物所包圍。同一套數的夢境堇此前不知見過多少次。
(文件2)
這裏寫的是敏十四年前體驗的匪夷所思的事件。敏在瑞士一座小鎮遊樂園的空中飛車裏被關了一個晚上,用望遠鏡窺看自己房間中的另一個自己。doppelganger。(譯註:德語“分身、另一個自己”之意。)這一體驗破壞了敏這個人(或使其破壞性表麵化)。依敏本人的說法,她被一麵鏡子隔成兩個。堇說服了敏,促使她講出,並將其整理成文。
兩篇文章共通的主題,顯然是“這一側”同“另一側”的關係,是二者的互換。想必是這點引起了堇的關注,所以她才坐在桌前,花很長時間寫下這許多文字。借用堇的說法,她是想通過寫下這些來思考什麽。
男侍撤下烤麵包片盤子,我請他再來一杯檸檬水,多加些冰。我吸一口端來的檸檬水,再次用杯子冷卻額頭。
“假如敏不接受我怎麽辦?”堇在第一篇文章最後寫道。“那樣,我恐怕隻有重新吞下事實。必須流血。我必須磨快尖刀,刺入狗的喉嚨。”
堇想表達什麽呢?莫非暗示自殺?我不這麽認為。我未能從中捕捉到死的氣息。其中的感覺是向前的,有一種將計就計的意誌。狗也罷血也罷,終究不過是比喻——如同我在井頭公園長椅上向她說的那樣。它意味著以巫咒形式賦予生命。我是作為比喻(使故事獲得魔術性的過程的比喻)來講那個中國城門的。
必須從哪裏刺入狗的喉嚨。
哪裏?
我的思考撞上硬壁,再也前進不得。
堇到底去什麽地方了呢?她該去的場所在島上什麽地方呢?
堇掉入某個人跡罕至的井一般深的場所,在那裏等人搭救——我怎麽也無法把這樣的圖像從腦袋裏趕走。她大概受傷了,又飢又渴又孤單。想到這裏,我心裏難受得不行。
但是,警察們明確說過島上一口井都不存在,也沒聽說鎮郊有那樣的洞穴。“島非常非常小,一個洞一口井,沒有我們不知道的。”他們說。想必那樣。
我一狠心做了一個假設:
堇去那—側了。
這樣很多事情就不難解釋。堇穿過鏡子去那一側了,恐怕到那一側見敏去了。既然這一側的敏無法接受她,那麽勢必那樣。不是嗎?
她寫道——我捋出記憶——“那麽,我們怎樣才能避免衝撞呢?理論上很簡單,那就是做夢,持續做夢。進入夢境再不出來,永遠活在那裏。”
疑問有一個,大大的疑問:如何才能去那裏呢?
理論上很簡單,但無法具體說明。
於是我折回原地。
我想東京,想我住的宿舍、我任職的學校,想我偷偷扔在火車站垃圾箱裏的廚房生濕垃圾。離開日本不過兩天,感覺上卻完全成了另一世界。還有一星期新學期就開始了。我想像自己站在三十五名孩子麵前的身姿。遠遠離開後,覺得自己職業性地向別人講授什麽這件事似乎非常奇妙、非常悖乎事理,即便對方是十來歲的兒童。
我摘下太陽鏡,用手帕擦額頭上的汗,又戴上太陽鏡,眼望海鳥。
我考慮堇,考慮搬家時在她身旁體驗到的無可遏止的勃起。那是從未有過的急劇而堅硬的勃起,就好像自己整個人都要脹裂似的。我那時是在想像中——大約是堇所說的“夢之世界”——同她交合,但那感觸在自己記憶中卻比同其他女性的現實交合還要真切得多。我用杯裏剩下的檸檬水把口中存留的食物殘渣衝下喉嚨。
我重新返回“假設”,並試著把假設向前推進一步。堇在某處順利找到了出口,我這樣單純地假定道。至於那是何種出口和堇是如何發現的,則無由得知。這個問題可以放在後麵。但不妨將它作為一個門。我閉目合眼,在腦海中推出具體情景。門是普普通通的牆壁上的普普通通的門,堇在某處發現了那個門,伸手轉動球形拉手,毫不費事地直接穿過——從這一側走去那一側,身上就那麽一件薄綢睡衣、一雙沙灘鞋。
門另一側什麽光景我想像不出。門關上了,堇一去不復返。
回到別墅,用電冰箱裏的東西做了簡單的晚飯:西紅柿拌羅勒(譯註:一種有薄荷香味的植物,其葉可作香辛調料。)的麵、色拉、阿姆斯特丹啤酒。之後坐在陽台上,沉浸在漫無邊際的思緒中。誰也沒打電話來。雅典的敏想必正設法同這裏聯繫。島上的電話很難寄予希望。
天空的藍和昨天同樣一刻又一刻地增加其深度,碩大的圓形月亮從海上升起,幾顆星星在天幕上打孔。爬上斜坡的風輕輕搖顫扶桑樹的花。突堤前端矗立的無人燈塔閃爍著頗有懷古情調的光。人們牽驢緩緩走下坡路,高聲交談,那聲音忽兒近前忽兒遠去。我靜靜感受著——莫如說將其作為常規景致——這異國風情。
我用冰鎮檸檬水冷卻手心和額頭,開始思索堇的文章同她的失蹤之間或許存在的關聯性。
堇遠離寫作已有很長時間了。自從婚宴上遇到敏以來,她就失去了寫作欲望。然而她居然在這希臘海島上幾乎同時寫了這兩篇文章。就算寫的速度再快,寫出這許多篇幅也是需要集中相當時間和精力的——有什麽東西強烈刺激了堇,使她爬起來坐在桌前。
而那究竟是什麽呢?再縮小焦距,兩篇文章之間假如有交叉主題的話,那到底是什麽呢?我揚起臉,望著碼頭上蹲成一排的海鳥沉思起來。
可這世界也太熱了,沒辦法思考複雜事物。何況我已心亂如麻,一身疲憊。但我仍力圖重新整編殘兵敗將——一無戰鼓二元號角,將殘存的注意力收歸在一處。我端正意識的姿勢,繼續思考。
“較之別人腦袋思考的大,自己腦袋裏思考的小更重要。”我低聲說出口來。這是我經常在教室裏說給孩子們聽的。果真如此嗎?嘴上說來容易。其實哪怕事情再小,用自己的腦袋思考起來也是十分艱巨的。或者不如說事情越小,用自己的腦袋思考越困難,尤其是在遠離自己擅長領域的情況下。
堇的夢。敏的分裂。
兩個不同的世界:良久,我忽然想道。而這正是兩個“文件”的共通要素。
(文件1)
這裏主要講的是堇那天夜裏做的夢。她沿著長長的階梯去見她死去的母親,不料她趕到時母親已經遁往那一側。而堇對此無能為力,以致在無處可去的塔尖被異界存在物所包圍。同一套數的夢境堇此前不知見過多少次。
(文件2)
這裏寫的是敏十四年前體驗的匪夷所思的事件。敏在瑞士一座小鎮遊樂園的空中飛車裏被關了一個晚上,用望遠鏡窺看自己房間中的另一個自己。doppelganger。(譯註:德語“分身、另一個自己”之意。)這一體驗破壞了敏這個人(或使其破壞性表麵化)。依敏本人的說法,她被一麵鏡子隔成兩個。堇說服了敏,促使她講出,並將其整理成文。
兩篇文章共通的主題,顯然是“這一側”同“另一側”的關係,是二者的互換。想必是這點引起了堇的關注,所以她才坐在桌前,花很長時間寫下這許多文字。借用堇的說法,她是想通過寫下這些來思考什麽。
男侍撤下烤麵包片盤子,我請他再來一杯檸檬水,多加些冰。我吸一口端來的檸檬水,再次用杯子冷卻額頭。
“假如敏不接受我怎麽辦?”堇在第一篇文章最後寫道。“那樣,我恐怕隻有重新吞下事實。必須流血。我必須磨快尖刀,刺入狗的喉嚨。”
堇想表達什麽呢?莫非暗示自殺?我不這麽認為。我未能從中捕捉到死的氣息。其中的感覺是向前的,有一種將計就計的意誌。狗也罷血也罷,終究不過是比喻——如同我在井頭公園長椅上向她說的那樣。它意味著以巫咒形式賦予生命。我是作為比喻(使故事獲得魔術性的過程的比喻)來講那個中國城門的。
必須從哪裏刺入狗的喉嚨。
哪裏?
我的思考撞上硬壁,再也前進不得。
堇到底去什麽地方了呢?她該去的場所在島上什麽地方呢?
堇掉入某個人跡罕至的井一般深的場所,在那裏等人搭救——我怎麽也無法把這樣的圖像從腦袋裏趕走。她大概受傷了,又飢又渴又孤單。想到這裏,我心裏難受得不行。
但是,警察們明確說過島上一口井都不存在,也沒聽說鎮郊有那樣的洞穴。“島非常非常小,一個洞一口井,沒有我們不知道的。”他們說。想必那樣。
我一狠心做了一個假設:
堇去那—側了。
這樣很多事情就不難解釋。堇穿過鏡子去那一側了,恐怕到那一側見敏去了。既然這一側的敏無法接受她,那麽勢必那樣。不是嗎?
她寫道——我捋出記憶——“那麽,我們怎樣才能避免衝撞呢?理論上很簡單,那就是做夢,持續做夢。進入夢境再不出來,永遠活在那裏。”
疑問有一個,大大的疑問:如何才能去那裏呢?
理論上很簡單,但無法具體說明。
於是我折回原地。
我想東京,想我住的宿舍、我任職的學校,想我偷偷扔在火車站垃圾箱裏的廚房生濕垃圾。離開日本不過兩天,感覺上卻完全成了另一世界。還有一星期新學期就開始了。我想像自己站在三十五名孩子麵前的身姿。遠遠離開後,覺得自己職業性地向別人講授什麽這件事似乎非常奇妙、非常悖乎事理,即便對方是十來歲的兒童。
我摘下太陽鏡,用手帕擦額頭上的汗,又戴上太陽鏡,眼望海鳥。
我考慮堇,考慮搬家時在她身旁體驗到的無可遏止的勃起。那是從未有過的急劇而堅硬的勃起,就好像自己整個人都要脹裂似的。我那時是在想像中——大約是堇所說的“夢之世界”——同她交合,但那感觸在自己記憶中卻比同其他女性的現實交合還要真切得多。我用杯裏剩下的檸檬水把口中存留的食物殘渣衝下喉嚨。
我重新返回“假設”,並試著把假設向前推進一步。堇在某處順利找到了出口,我這樣單純地假定道。至於那是何種出口和堇是如何發現的,則無由得知。這個問題可以放在後麵。但不妨將它作為一個門。我閉目合眼,在腦海中推出具體情景。門是普普通通的牆壁上的普普通通的門,堇在某處發現了那個門,伸手轉動球形拉手,毫不費事地直接穿過——從這一側走去那一側,身上就那麽一件薄綢睡衣、一雙沙灘鞋。
門另一側什麽光景我想像不出。門關上了,堇一去不復返。
回到別墅,用電冰箱裏的東西做了簡單的晚飯:西紅柿拌羅勒(譯註:一種有薄荷香味的植物,其葉可作香辛調料。)的麵、色拉、阿姆斯特丹啤酒。之後坐在陽台上,沉浸在漫無邊際的思緒中。誰也沒打電話來。雅典的敏想必正設法同這裏聯繫。島上的電話很難寄予希望。
天空的藍和昨天同樣一刻又一刻地增加其深度,碩大的圓形月亮從海上升起,幾顆星星在天幕上打孔。爬上斜坡的風輕輕搖顫扶桑樹的花。突堤前端矗立的無人燈塔閃爍著頗有懷古情調的光。人們牽驢緩緩走下坡路,高聲交談,那聲音忽兒近前忽兒遠去。我靜靜感受著——莫如說將其作為常規景致——這異國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