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被擄挑擔去,一家號哭不安居。


    娘哭子來眼也腫,妻哭夫來淚也枯。


    從中地保又訛錢,分派各團並各都。


    有夫派夫無派錢,牽了騾馬又牽豬。


    雞飛狗走都嚇倒,塘裏嚇死幾條魚。


    第三號令要嚴明,兵勇不許亂出營。


    走出營來就學壞,總是百姓來受害。


    或走大家訛錢文,或走小家調婦人。


    邀些地痞做夥計,買些燒酒同喝醉。


    逢著百姓打出血,吃了大虧不敢說。


    生怕老將不自在,還要出錢去賠罪。


    要得百姓稍安靜,先要兵勇聽號令。


    陸軍不許亂出營,水軍不許岸上行。


    在家皆是做良民,出來當兵也是人。


    官兵賊匪本不同,官兵是人賊是禽。


    官兵不搶賊匪搶,官兵不yin賊匪yin。


    若是官兵也yin搶,便同賊匪一條心。


    官兵與賊不分明,到處傳出醜聲名。


    百姓聽得就心酸,上司聽得皺眉尖。


    上司不肯發糧餉,百姓不肯賣米鹽。


    愛民之軍處處喜,擾民之軍處處嫌。


    我的軍士跟我早,多年在外名聲好。


    如今百姓更窮困,願我軍士聽教訓。


    軍士與民如一家,千記不可期負他。


    日日熟唱愛民歌,天和地和又人和。


    1856年6月以後,岌岌可危的曾國藩迎來了轉機,太平軍又一次失去了良機——由於清軍綠營的江南大營圍攻金陵甚急,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命石達開領軍東援解圍,太平軍的主力從江西撤回了江蘇。湘軍的危急局麵得到了緩和,曾國藩又有了喘息的機會。這個時候,湖南又一次顯示了它的後方基地的作用,在湖南巡撫駱秉璋和左宗棠的指揮下,劉長佑、肖啟江統率五千湘軍前來增援江西;不久,曾國華又從湖北率一支人馬繞道湖南進入江西境內;曾國荃又從老家招募了一支湘軍前來支持……身處絕境的曾國藩發自肺腑地感嘆:天助我也!這樣,曾國藩結束了自己被包圍的局麵,在江西,與太平軍的戰鬥重新陷入膠著狀態。


    1856年9月,一個探子幾乎狂奔進湘軍南昌大營,帶來的消息讓曾國藩瞠目結舌:金陵內訌!韋昌輝殺掉了楊秀清——先是東王楊秀清逼宮,假託天父下凡降身,要求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洪秀全一氣之下,秘密指令北王韋昌輝迅速從江西前線回到金陵,殺掉了東王楊秀清,並且大規模屠殺東王部屬!太平軍陷入內亂!


    一向冷靜無比的曾國藩這一回幾乎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了,他變得欣喜若狂,像一個瀕臨死亡的落水者,攀上了一根漂過來的樹枝;又像一條本來已經上岸的魚一樣,一個翻身,又潛回了水中。曾國藩用顫抖的聲音一個勁地刨根問底,一直問到探子張口結舌無言以對為止。中軍大帳一片沸騰,所有湘軍將士都幸災樂禍興奮無比,然後,都以一種鄙夷的口氣談論著太平天國。太平天國的爭權奪利自相殘殺,不僅削弱了自己的力量,也讓命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讓人們對於這個政權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湘軍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增添了勝利的信心。不久,接二連三的消息陸續傳來: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從湖北前線趕回金陵,阻止韋昌輝的進一步屠殺;韋昌輝與石達開發生了爭鬥,石達開縋城出走;韋昌輝殺了石達開全家,進一步威逼天王洪秀全;石達開在皖南起兵討韋,天王又殺了韋昌輝,太平天國另一員大將秦日綱死在紛亂之中;事件平息後,石達開又奉詔回金陵輔政,天王繼續不理朝政,天王的兄長安王、福王對石達開猜疑特甚,翼王石達開再一次縋城逃往安慶……


    太平天國在經歷一番內亂後,大傷元氣。更讓太平天國感受到打擊的,是他們對於洪秀全的個人崇拜遭遇到了沮喪,人們開始懷疑洪秀全的神話了。這個新成立的“政教合一”的組織不得不收斂起鋒利的進攻態勢,開始堅壁清野固守城池了。戰事對於太平天國來說,已轉入戰略防禦階段。幾個月後,形勢逆轉直下,在蘇南戰場,清軍江南大營死灰復燃,1857年,清軍張國梁部攻克鎮江,威逼金陵。在江西,石達開回金陵之後,曾國藩開始全麵反攻,江西太平軍力量幾乎全部瓦解,僅存湖口、九江等地,成為孤立的據點。在湖北方麵,太平軍武昌城的守將韋俊是韋昌輝的親弟弟,兄長被殺,韋俊鬥誌完全喪失,棄城而逃後投誠了湘軍。胡林翼重新占領了武昌,武昌的失守讓戰局立即得到改變。1856年底,湘軍水陸兩路再次順江東下,連陷黃州、蘄州、大冶、興國等;1857年1月,又攻下黃梅。在湖北,太平天國丟失了大量地盤,基本喪失了戰鬥力。緊接著,李續賓統率湘、楚軍一萬多人,直抵九江城下。很快,九江城被攻陷,太平軍一萬多人陣亡。


    陳玉成


    1857年,洪秀全從香港招回了洪仁玕,又讓李秀成、陳玉成、李世賢等青年將領挑起了大梁。李秀成、陳玉成等執掌軍權之後,混亂的局麵得到控製。雙方的軍事形勢又呈對峙平穩局麵。這段時間,雙方就像互相搏擊的野獸一樣,一邊舔著自己的傷口,一邊絞盡腦汁尋找對方的破綻,謀劃著名給對手致命一擊。曾國藩就像一條陰險無比的眼鏡蛇一樣,全力對自己的部隊進行整編改進,補充了大量先進的槍枝彈藥。曾國藩一直是一個戰略高手,雖然就具體戰術的製定和執行而言,不是曾國藩的強項,但曾國藩有高屋建瓴的視野,能憑藉敏銳的觀察力和智慧,從大勢上看到敵人的薄弱之處。在曾國藩看來,太平天國的本質還是“流寇”,對於這樣的對手,一定要避其鋒芒,消耗它的銳氣。如果湘軍能得到有效的堅持,太平天國肯定會不戰自亂,因為它的實力和倚仗的信仰,無法支撐它去打持久戰。也因如此,曾國藩在整個戰略思想上,更接近於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更熱衷於拚消耗,拚實力,拚時間。自此以後,湘軍一直貫徹著曾國藩的戰略思想:不輕易打浪仗,一旦紮下營寨之後,先把自己的防守立於不敗之地,把營寨布置得固若金湯。曾國藩甚至對湘軍營盤圍牆建設都作了硬性要求,要求營盤的圍牆一般要有八尺高、三尺厚,牆外麵必須有一道深溝,深溝八尺寬、六尺深,牆外兩道,牆內兩道等等。這樣的營寨紮在哪裏,就是一道堅硬的堡壘。應該說,曾國藩的戰略思想對於太平天國的打擊是致命的,一支離開了本土,在組織路線和指導思想上一直支離破碎的軍隊,是很難保證長久的。


    李秀成


    戰爭就這樣在僵持中陷入了死局。這種死局對每一個人都是嚴峻的考驗。滿耳金戈鐵馬過後,那種單調和乏味一直纏繞著雙方,連鳥鳴猿啼聽起來也讓人心驚肉跳。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了,總是一成不變的練兵,一成不變的講話,然後,端坐於大帳之中,看遠處遙不可及的地平線,一成不變的樹木和森林,近處則是一個個神色緊張的老麵孔,迷茫委頓,眼神暗淡,連走路,一個個似乎都變得綿軟起來。那些當年生龍活虎、豪氣沖天的年輕人,現在都雙頰瘦削,在戰壕中像幽靈一樣遊蕩。這是怎樣的一場戰爭啊,直接的廝殺是少的,更多的時候,就是等待,等待戰鬥,等待勝利,也等待死亡……久而久之,似乎每一個人都感到厭倦了,不知道這樣的戰爭什麽時候結束,為什麽要打這一場戰爭……在曾國藩看來,這一支部隊已越來越少精神抖擻、紀律嚴明了。這樣的局麵,離曾國藩所預計的相差很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清有個曾國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焰並收藏晚清有個曾國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