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長時間在軍事上沒有起色,曾國藩和湘軍遭遇了組建之後的低穀。曾國藩以團練大臣的身份創建湘軍,又用了很多鄉紳讀書人帶兵打仗,無論怎麽說,都被當時一些官員視為越軌行為。屢屢受挫的情況下,明槍暗箭不斷向他襲來。當然,讓曾國藩感到最傷腦筋的,還是來自於朝中的壓力——那些遺老遺少們不斷向鹹豐上奏摺說他的壞話,說他如此一個迂腐的書生,哪裏懂得打仗呢?隻是以打仗之名,沽名釣譽,甚至心懷不軌。
在江西,由於戰事的不順利,湘軍在給養上也遭遇到很大麻煩。最初,曾國藩籌餉的基本辦法是留下比中央財會製度所能提供的更多的資源,也就是說,曾國藩會同地方大員製定一些新的收入政策,來保證軍餉的發放,主要措施包括:一是設置一些不受戶部直接控製的新的地方歲入項目,將這些所得截留;二是他的部屬一旦就任撫督之後,便將歲入權集中在自己手中,避開戶部的幹預,將其中的一部分用於湘軍的供給;三是賣官鬻爵——在湘軍興辦之初,湖南巡撫駱秉章為了支持曾國藩,把這一項權力交給了曾國藩,這樣,出售官銜所得成為早期湘軍主要經費來源之一。隨著湘軍人數的增加,到了後來,這三項措施用到了極致,也無法保證軍隊的供給,湘軍欠餉情況非常嚴重。因為欠餉,軍士們士氣低落,開小差的,甚至圖謀不軌的都有。內部軍心不穩,讓曾國藩尤為擔心。由於曾國藩沒有地方大權,他所帶的湘軍在江西又屬外來軍隊,所以,很多當地官吏都視曾國藩的湘軍為額外負擔,用得著時,供給還算及時,用不著時,供給就變得拖拖拉拉。打了勝仗沒有獎勵,如果戰敗,則備受譏笑,供給更是無從談起。曾國藩雖然掛了一個兵部侍郎和團練大臣的頭銜,但那些大大小小的地方官一直存有戒心,經常陽奉陰違,硬磨軟抗。有時甚至還為曾國藩設計陷阱,讓他自己往下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疊加在一起,千頭萬緒,讓曾國藩困頓無比。雖然曾國藩的意誌一如既往地堅定,但每每遇到這樣的麻煩,也感到束手無策,忍不住長籲短嘆,甚至會激起憤怒。
最讓曾國藩憤怒的是“彭壽頤事件”和“畢金科事件”了——說起來,話就長了——曾國藩初入江西時,巡撫是湖南人陳啟邁,並且,跟曾國藩一樣,陳啟邁也曾為翰林院官,按說,對於曾國藩,陳啟邁應該格外關照。但陳啟邁卻經常跟曾國藩過不去,動不動就以不給餉要挾。曾國藩為了大局一直忍氣吞聲。比如,陳啟邁不經曾國藩同意,擅自調動湘軍,忽東忽西,忽南忽北,朝令夕改;製造摩擦,羈押湘軍營官副將周鳳山於長江縣,刑辱參將李成謀於芷江縣……這些,曾國藩都忍了。孰料陳啟邁越做越過分,有一次,萬載縣有一個叫彭壽頤的舉人,在鄉下辦團練,對抗太平軍很有成效,打過幾次小勝仗。曾國藩很賞識此人,想把這支民間力量納入湘軍。陳啟邁聽說後,故意以一個“莫須有”的名義,將彭壽頤押進大牢,嚴刑拷打。曾國藩實在氣極了,他很快收集了陳啟邁許多罪名,向朝廷參了一本。罪證確鑿之下,朝廷將陳啟邁革職查辦。不料,新上任的巡撫文俊仍跟曾國藩過不去——事後看來,地方大員跟曾國藩的衝突,主要是利益上的衝突,巡撫是一個省的當家者,不當家,哪知收支的艱難呢!一個當家的跟一個要錢的人產生矛盾,也是最正常不過了——湘軍有一支駐守江西樟樹一帶,領軍的叫畢金科,文俊很長時間不給這支湘軍供給。眼看畢金科部彈盡糧絕,快支撐不下去了。文俊讓人傳話,如果畢金科部能拿下景德鎮的話,馬上就給他們發餉。在這種情況下,畢金科和他的部屬隻好以死相拚。在數萬守城的太平軍麵前,畢金科帶領一千多人攻城,無異於以卵擊石,結果畢金科部全軍覆沒,畢金科本人也戰死。消息傳到曾國藩這裏,曾國藩恨得咬牙切齒,這明顯就是借刀殺人啊!數年之後,曾國藩攻克景德鎮,特地在畢金科喪命的地方立下石碑一塊,親自撰寫碑文,文中,對於畢金科遭受陷阱一事,仍舊忿忿不平。
在江西長達兩年多的時間裏,曾國藩就是以如此的堅韌,全力地“挺”了下來。一般來說,個性在中等溫度下顯得曖昧,它藏在可測之鏡的下方,隻有在緊急時刻,才真正立體地顯露崢嶸;而軍事上的比拚,跟很多其他東西一樣,在最關鍵的節骨眼上,往往濃縮成為個人性格的比拚——在那段時間,一種決不放棄的精神支撐著曾國藩和湘軍。在這樣的對峙中,曾國藩將自己的操守和習性發揮到了極致,一種強大的張力支撐著他,讓他如磐石一樣頑強,直至轉機的到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艱難的這一段時間,曾國藩還親自作了一首《水師得勝歌》,這種帶有濃鬱文人氣的做法,可以看作是曾國藩對全體將士的鞭策,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激勵:三軍聽我苦口說,教你水戰真秘訣。
第一船上要潔淨,全仗神靈保性命。
……
第二灣船要稀鬆,時時防火又防風。
……
第三軍器要整齊,船板莫沾半點泥。
……
第四軍中要肅靜,大喊大叫須嚴禁。
……
第五打仗不要慌,老手心中有主張。
……
第七不可搶賊贓,怕他來殺回馬槍。
……
第八水師莫上岸,隻許一人當買辦。
其餘個個要守船,不可半步走河沿。
平時上岸打百板,臨陣上岸就要斬。
八條句句值千金,你們牢牢記在心。
我待將官如兄弟,我待兵勇如子侄。
你們隨我也久長,人人曉得我心腸。
願爾將官莫懈怠,願爾兵勇莫學壞。
未曾算去先算回,未曾算勝先算敗。
各人努力各謹慎,自然萬事都平順。
仔細聽我《得勝歌》,升官發財笑嗬嗬。
寫完《水師得勝歌》之後,曾國藩又想起了自己的陸軍,覺得同樣也應該給他們寫一首歌。當此之時,曾國藩想到軍紀對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都極為關鍵,於是把嚴明紀律的做法寫進了歌曲:三軍個個仔細聽,行軍先要愛百姓。
賊匪害了百姓們,全靠官兵來救人。
百姓被賊吃了苦,全靠官兵來做主。
第一紮營不要懶,莫走人家取門板。
莫拆民房搬磚石,莫踹禾苗壞田產。
莫打民間鴨和雞,莫借民間鍋和碗。
莫派民夫來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館。
築牆莫攔街前路,砍柴莫砍墳上樹。
挑水莫挑有魚塘,凡事都要讓一步。
第二行路要端詳,夜夜總要支帳房。
莫進城市占鋪店,莫向鄉間借村莊。
人有小事莫喧譁,人不躲路莫擠他。
無錢莫扯道邊菜,無錢莫吃便宜茶。
更有一句緊要書,切莫擄人當長夫。
在江西,由於戰事的不順利,湘軍在給養上也遭遇到很大麻煩。最初,曾國藩籌餉的基本辦法是留下比中央財會製度所能提供的更多的資源,也就是說,曾國藩會同地方大員製定一些新的收入政策,來保證軍餉的發放,主要措施包括:一是設置一些不受戶部直接控製的新的地方歲入項目,將這些所得截留;二是他的部屬一旦就任撫督之後,便將歲入權集中在自己手中,避開戶部的幹預,將其中的一部分用於湘軍的供給;三是賣官鬻爵——在湘軍興辦之初,湖南巡撫駱秉章為了支持曾國藩,把這一項權力交給了曾國藩,這樣,出售官銜所得成為早期湘軍主要經費來源之一。隨著湘軍人數的增加,到了後來,這三項措施用到了極致,也無法保證軍隊的供給,湘軍欠餉情況非常嚴重。因為欠餉,軍士們士氣低落,開小差的,甚至圖謀不軌的都有。內部軍心不穩,讓曾國藩尤為擔心。由於曾國藩沒有地方大權,他所帶的湘軍在江西又屬外來軍隊,所以,很多當地官吏都視曾國藩的湘軍為額外負擔,用得著時,供給還算及時,用不著時,供給就變得拖拖拉拉。打了勝仗沒有獎勵,如果戰敗,則備受譏笑,供給更是無從談起。曾國藩雖然掛了一個兵部侍郎和團練大臣的頭銜,但那些大大小小的地方官一直存有戒心,經常陽奉陰違,硬磨軟抗。有時甚至還為曾國藩設計陷阱,讓他自己往下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疊加在一起,千頭萬緒,讓曾國藩困頓無比。雖然曾國藩的意誌一如既往地堅定,但每每遇到這樣的麻煩,也感到束手無策,忍不住長籲短嘆,甚至會激起憤怒。
最讓曾國藩憤怒的是“彭壽頤事件”和“畢金科事件”了——說起來,話就長了——曾國藩初入江西時,巡撫是湖南人陳啟邁,並且,跟曾國藩一樣,陳啟邁也曾為翰林院官,按說,對於曾國藩,陳啟邁應該格外關照。但陳啟邁卻經常跟曾國藩過不去,動不動就以不給餉要挾。曾國藩為了大局一直忍氣吞聲。比如,陳啟邁不經曾國藩同意,擅自調動湘軍,忽東忽西,忽南忽北,朝令夕改;製造摩擦,羈押湘軍營官副將周鳳山於長江縣,刑辱參將李成謀於芷江縣……這些,曾國藩都忍了。孰料陳啟邁越做越過分,有一次,萬載縣有一個叫彭壽頤的舉人,在鄉下辦團練,對抗太平軍很有成效,打過幾次小勝仗。曾國藩很賞識此人,想把這支民間力量納入湘軍。陳啟邁聽說後,故意以一個“莫須有”的名義,將彭壽頤押進大牢,嚴刑拷打。曾國藩實在氣極了,他很快收集了陳啟邁許多罪名,向朝廷參了一本。罪證確鑿之下,朝廷將陳啟邁革職查辦。不料,新上任的巡撫文俊仍跟曾國藩過不去——事後看來,地方大員跟曾國藩的衝突,主要是利益上的衝突,巡撫是一個省的當家者,不當家,哪知收支的艱難呢!一個當家的跟一個要錢的人產生矛盾,也是最正常不過了——湘軍有一支駐守江西樟樹一帶,領軍的叫畢金科,文俊很長時間不給這支湘軍供給。眼看畢金科部彈盡糧絕,快支撐不下去了。文俊讓人傳話,如果畢金科部能拿下景德鎮的話,馬上就給他們發餉。在這種情況下,畢金科和他的部屬隻好以死相拚。在數萬守城的太平軍麵前,畢金科帶領一千多人攻城,無異於以卵擊石,結果畢金科部全軍覆沒,畢金科本人也戰死。消息傳到曾國藩這裏,曾國藩恨得咬牙切齒,這明顯就是借刀殺人啊!數年之後,曾國藩攻克景德鎮,特地在畢金科喪命的地方立下石碑一塊,親自撰寫碑文,文中,對於畢金科遭受陷阱一事,仍舊忿忿不平。
在江西長達兩年多的時間裏,曾國藩就是以如此的堅韌,全力地“挺”了下來。一般來說,個性在中等溫度下顯得曖昧,它藏在可測之鏡的下方,隻有在緊急時刻,才真正立體地顯露崢嶸;而軍事上的比拚,跟很多其他東西一樣,在最關鍵的節骨眼上,往往濃縮成為個人性格的比拚——在那段時間,一種決不放棄的精神支撐著曾國藩和湘軍。在這樣的對峙中,曾國藩將自己的操守和習性發揮到了極致,一種強大的張力支撐著他,讓他如磐石一樣頑強,直至轉機的到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艱難的這一段時間,曾國藩還親自作了一首《水師得勝歌》,這種帶有濃鬱文人氣的做法,可以看作是曾國藩對全體將士的鞭策,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激勵:三軍聽我苦口說,教你水戰真秘訣。
第一船上要潔淨,全仗神靈保性命。
……
第二灣船要稀鬆,時時防火又防風。
……
第三軍器要整齊,船板莫沾半點泥。
……
第四軍中要肅靜,大喊大叫須嚴禁。
……
第五打仗不要慌,老手心中有主張。
……
第七不可搶賊贓,怕他來殺回馬槍。
……
第八水師莫上岸,隻許一人當買辦。
其餘個個要守船,不可半步走河沿。
平時上岸打百板,臨陣上岸就要斬。
八條句句值千金,你們牢牢記在心。
我待將官如兄弟,我待兵勇如子侄。
你們隨我也久長,人人曉得我心腸。
願爾將官莫懈怠,願爾兵勇莫學壞。
未曾算去先算回,未曾算勝先算敗。
各人努力各謹慎,自然萬事都平順。
仔細聽我《得勝歌》,升官發財笑嗬嗬。
寫完《水師得勝歌》之後,曾國藩又想起了自己的陸軍,覺得同樣也應該給他們寫一首歌。當此之時,曾國藩想到軍紀對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都極為關鍵,於是把嚴明紀律的做法寫進了歌曲:三軍個個仔細聽,行軍先要愛百姓。
賊匪害了百姓們,全靠官兵來救人。
百姓被賊吃了苦,全靠官兵來做主。
第一紮營不要懶,莫走人家取門板。
莫拆民房搬磚石,莫踹禾苗壞田產。
莫打民間鴨和雞,莫借民間鍋和碗。
莫派民夫來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館。
築牆莫攔街前路,砍柴莫砍墳上樹。
挑水莫挑有魚塘,凡事都要讓一步。
第二行路要端詳,夜夜總要支帳房。
莫進城市占鋪店,莫向鄉間借村莊。
人有小事莫喧譁,人不躲路莫擠他。
無錢莫扯道邊菜,無錢莫吃便宜茶。
更有一句緊要書,切莫擄人當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