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我曾經說“獨”這個東西,是君子與小人共同擁有的。當小人在他單獨一人之時往往會產生一個錯誤的念頭,這些錯誤之念聚得多了就會泛濫,而欺負別人的壞事就會產生。君子在他單獨一人之時會產生一個誠的念頭,誠實積聚多了就會謹慎,而自己管束的功夫就下得多了。君子、小人在單獨處事上的微妙差異,是可以加以評論的了。
《大學》自“格物致知”以後,以前的言論和過去的行為,可以作為擴大其知識的資料;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碎問題,也可以加深他的見識。他的心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已經能剖析公私間的區別;在聯繫道理的時候,又可以充分精闢地研究事理的得失。那麽,對於善事應當去做,不善之事不應去做,早已明晰地認識到了。而那些小人們,卻不能有實實在在的見識,而去實行他所知道的事。因此當眼前有一件好事需要辦時,惟恐別人不能知道,因而去做時遲疑不決;對於有一件不好的事情麵臨時,心存僥倖,以為別人不一定能知道,因而拒絕得很不力。背地裏獨處之時,弄虛作假的念頭就產生了,這就是欺騙。而君子,惟恐去辦一件善事辦得不力,在暗中有墮落的行為;一個壞毛病改正不了,就會像涓涓細流一樣長年不斷地犯下去。暗室之中而仿佛麵對天日,心裏堅如金石。在隻有自己知道的地方慎之又慎。這就是聖人經典中的準則,而為後世賢人所切實探究。世俗之儒認為獨自體察是內心自我觀照,這會導致對眼前的事理認識不清,從而使慎獨的宗旨更加隱而不顯。總起來說,“明”應該在“誠”之先,不通過格物致知而得明,那麽這個“慎”也就不會做得恰當;一味地用心於眼前的事物,當沒有事物時,“獨”也會無法把握。這是修德的路徑,不能不細加辨析。
※詳解
曾國藩是以注重品行、為人圓融通達而著稱於世的。但是曾國藩在這一方麵的成就並非一日之功,而是經歷了整整一生的辛苦磨鍊。
據說,曾國藩從小就很有心計,尤好報復。嘉慶二十四年下半年,九歲的曾國藩隨父至桂花塘一位姓歐陽的人家中就讀。一天,他與主家小孩發生口角,主人縱子,不問情由,將曾國藩罵了一通,在那裏當塾師的曾竹亭還連連道歉。曾國藩將此事暗記在心,到散學時,偷偷把主家的金魚缸底部打破,水幹魚死,這才解恨。十二歲時,曾國藩與小夥伴在神王廟裏玩,不小心把神王翻倒在地。竹亭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還給神王重新裝了金身。為了讓曾國藩不再與鄰居小孩嬉遊,竹亭帶著曾國藩到距家六裏的九峰山古羅坪定慧庵去讀書,早出晚歸。從此,曾國藩路過神王廟時,常把當作馬騎的竹棍繫上繩子,放在神王肩上,氣憤地說:“搭幫你,我到山沖裏讀書去了!你好好把我的馬看著,如果我的馬走了,定不饒你!”
而且,即使在曾國藩封官以後,我們從當時曾國藩的一些家書中可以發現,他也曾是一個很小氣的人,也會為自己升官發財而沾沾自喜。
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四月,曾國藩參加翰詹大考,題為《遠佞賦》,以“請問下民常厥德”為韻;《君子慎獨論》;《賦得“澡身浴德”》。曾國藩列二等。至此,他才最後通過了仕途上層層的八股製藝考試,六月初二,六遷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擢次如此之快,連曾國藩本人也深感意外。他於十七日寫信給祖父說:孫“由從四品驟升二品,超越四級,遷擢不次,惶悚實深”。話雖然這般說,實際上他卻按捺不住內心的激情,同一天,給叔父母寫信說:“常恐祖宗積累之福,自我一人享盡。”第二天,又給在家的三個弟弟寫信,不無自負地說,“湖南三十七歲至二品者,本朝尚無一人”;“近來中進士十年得閣學者,惟壬辰季仙九師、乙未張小浦及予三人”。因此,他叮嚀諸弟說:“祖母大人葬後,家中諸事順遂,祖父之病已好,予之癬疾亦愈,且驟升至二品,則風水之好可知,萬萬不可改葬。若再改葬,則謂之不祥,且大不孝矣。”
第二部分:明強人生第一自強之道(3)
曾國藩自率湘軍東征以來,戰事上常常有勝有敗,四處碰壁,究其原因,固然是由於沒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未授予地方實權所致,同時,曾國藩也感悟到自己在修養方麵也有很多弱點,在為人處事方麵固執己見,自命不凡,一味蠻幹。後來,他在寫給弟弟的信中,談到由於改變了處事方法所帶來的收穫:“兄自問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訣。兄昔年自負本領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見得人家不是。自從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後,乃知自己全無本領,凡事都見得人家有幾分是處。故自戊午至今九載,與四十歲以前大不相同,大約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
因此一年以後,當他再次出山時,他則變得善於應酬,左右逢源,他自己也承認,“餘此次再出,已滿十個月。論寸心之沉毅憤發誌在乎賊,尚不如前次之誌;至於應酬周到,有信必復,公牘必於本日完畢,則遠勝於前。”以前,曾國藩對官場的逢迎、諂媚及腐敗十分厭惡,不願為伍。為此所到之處,常與人發生矛盾,從而受到排擠,經常成為輿論諷喻的中心,“國藩從官有年,飽歷京洛風塵,達官貴人,優容養望,與在下者軟熟和同之氣,蓋已稔知之。而慣嚐積不能平,乃亦而為慷慨激烈,軒慡骯髒之一途,思欲稍易三、四十年不白不黑、不痛不癢、牢不可破之習,而矯枉過正,或不免流於意氣之偏,以屢蹈怨尤,叢譏取戾”。
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自省自悟以後,曾國藩在自我修養方麵有了很大的改變。及至復出,為人處事不再鋒芒畢露,日益變得圓融、通達。
曾國藩一生兢兢業業,在自己的道德修養上一刻不敢放鬆,他的人品也得到了世人的一致好評,如他的同僚薛福成曾有一大段評論曾國藩的人品、尤其是他待人處世的話:
曾國藩自通籍後服官侍從,……講求先儒之書,剖析義理,宗旨極為純正,其清修亮節,已震一時。平時製行甚嚴,而不事表暴於外;立身甚恕,而不務求備於人。故其道大而能容,通而不迂,無前人講學之流弊。繼乃不輕立說,專務躬行,進德尤猛。其在軍在官,勤以率下,則無間昕宵;儉以奉身,則不殊寒素,久為眾所共見。其素所自勖而勖人者,尤以畏難取巧為深戒,雖禍患在前,謗議在後,亦毅然赴之而不顧。與人共事,論功則推以讓人,任勞則引為己責。盛德所感,始而部曲化之,繼而同僚諒之,終則各省從而慕效之。所以轉移風氣者在此,所以宏濟艱難亦在此!
而在曾國藩死後,對他的人品事功更是好評如cháo。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清廷鎮壓太平天國的“功臣”,兩人一生有很好的私交,當時又曾結有很深的恩怨,而在曾國藩死後,左宗棠在給兒子的信中對他是這樣評價的:
●解讀
我曾經說“獨”這個東西,是君子與小人共同擁有的。當小人在他單獨一人之時往往會產生一個錯誤的念頭,這些錯誤之念聚得多了就會泛濫,而欺負別人的壞事就會產生。君子在他單獨一人之時會產生一個誠的念頭,誠實積聚多了就會謹慎,而自己管束的功夫就下得多了。君子、小人在單獨處事上的微妙差異,是可以加以評論的了。
《大學》自“格物致知”以後,以前的言論和過去的行為,可以作為擴大其知識的資料;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碎問題,也可以加深他的見識。他的心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已經能剖析公私間的區別;在聯繫道理的時候,又可以充分精闢地研究事理的得失。那麽,對於善事應當去做,不善之事不應去做,早已明晰地認識到了。而那些小人們,卻不能有實實在在的見識,而去實行他所知道的事。因此當眼前有一件好事需要辦時,惟恐別人不能知道,因而去做時遲疑不決;對於有一件不好的事情麵臨時,心存僥倖,以為別人不一定能知道,因而拒絕得很不力。背地裏獨處之時,弄虛作假的念頭就產生了,這就是欺騙。而君子,惟恐去辦一件善事辦得不力,在暗中有墮落的行為;一個壞毛病改正不了,就會像涓涓細流一樣長年不斷地犯下去。暗室之中而仿佛麵對天日,心裏堅如金石。在隻有自己知道的地方慎之又慎。這就是聖人經典中的準則,而為後世賢人所切實探究。世俗之儒認為獨自體察是內心自我觀照,這會導致對眼前的事理認識不清,從而使慎獨的宗旨更加隱而不顯。總起來說,“明”應該在“誠”之先,不通過格物致知而得明,那麽這個“慎”也就不會做得恰當;一味地用心於眼前的事物,當沒有事物時,“獨”也會無法把握。這是修德的路徑,不能不細加辨析。
※詳解
曾國藩是以注重品行、為人圓融通達而著稱於世的。但是曾國藩在這一方麵的成就並非一日之功,而是經歷了整整一生的辛苦磨鍊。
據說,曾國藩從小就很有心計,尤好報復。嘉慶二十四年下半年,九歲的曾國藩隨父至桂花塘一位姓歐陽的人家中就讀。一天,他與主家小孩發生口角,主人縱子,不問情由,將曾國藩罵了一通,在那裏當塾師的曾竹亭還連連道歉。曾國藩將此事暗記在心,到散學時,偷偷把主家的金魚缸底部打破,水幹魚死,這才解恨。十二歲時,曾國藩與小夥伴在神王廟裏玩,不小心把神王翻倒在地。竹亭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還給神王重新裝了金身。為了讓曾國藩不再與鄰居小孩嬉遊,竹亭帶著曾國藩到距家六裏的九峰山古羅坪定慧庵去讀書,早出晚歸。從此,曾國藩路過神王廟時,常把當作馬騎的竹棍繫上繩子,放在神王肩上,氣憤地說:“搭幫你,我到山沖裏讀書去了!你好好把我的馬看著,如果我的馬走了,定不饒你!”
而且,即使在曾國藩封官以後,我們從當時曾國藩的一些家書中可以發現,他也曾是一個很小氣的人,也會為自己升官發財而沾沾自喜。
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四月,曾國藩參加翰詹大考,題為《遠佞賦》,以“請問下民常厥德”為韻;《君子慎獨論》;《賦得“澡身浴德”》。曾國藩列二等。至此,他才最後通過了仕途上層層的八股製藝考試,六月初二,六遷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擢次如此之快,連曾國藩本人也深感意外。他於十七日寫信給祖父說:孫“由從四品驟升二品,超越四級,遷擢不次,惶悚實深”。話雖然這般說,實際上他卻按捺不住內心的激情,同一天,給叔父母寫信說:“常恐祖宗積累之福,自我一人享盡。”第二天,又給在家的三個弟弟寫信,不無自負地說,“湖南三十七歲至二品者,本朝尚無一人”;“近來中進士十年得閣學者,惟壬辰季仙九師、乙未張小浦及予三人”。因此,他叮嚀諸弟說:“祖母大人葬後,家中諸事順遂,祖父之病已好,予之癬疾亦愈,且驟升至二品,則風水之好可知,萬萬不可改葬。若再改葬,則謂之不祥,且大不孝矣。”
第二部分:明強人生第一自強之道(3)
曾國藩自率湘軍東征以來,戰事上常常有勝有敗,四處碰壁,究其原因,固然是由於沒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未授予地方實權所致,同時,曾國藩也感悟到自己在修養方麵也有很多弱點,在為人處事方麵固執己見,自命不凡,一味蠻幹。後來,他在寫給弟弟的信中,談到由於改變了處事方法所帶來的收穫:“兄自問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訣。兄昔年自負本領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見得人家不是。自從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後,乃知自己全無本領,凡事都見得人家有幾分是處。故自戊午至今九載,與四十歲以前大不相同,大約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
因此一年以後,當他再次出山時,他則變得善於應酬,左右逢源,他自己也承認,“餘此次再出,已滿十個月。論寸心之沉毅憤發誌在乎賊,尚不如前次之誌;至於應酬周到,有信必復,公牘必於本日完畢,則遠勝於前。”以前,曾國藩對官場的逢迎、諂媚及腐敗十分厭惡,不願為伍。為此所到之處,常與人發生矛盾,從而受到排擠,經常成為輿論諷喻的中心,“國藩從官有年,飽歷京洛風塵,達官貴人,優容養望,與在下者軟熟和同之氣,蓋已稔知之。而慣嚐積不能平,乃亦而為慷慨激烈,軒慡骯髒之一途,思欲稍易三、四十年不白不黑、不痛不癢、牢不可破之習,而矯枉過正,或不免流於意氣之偏,以屢蹈怨尤,叢譏取戾”。
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自省自悟以後,曾國藩在自我修養方麵有了很大的改變。及至復出,為人處事不再鋒芒畢露,日益變得圓融、通達。
曾國藩一生兢兢業業,在自己的道德修養上一刻不敢放鬆,他的人品也得到了世人的一致好評,如他的同僚薛福成曾有一大段評論曾國藩的人品、尤其是他待人處世的話:
曾國藩自通籍後服官侍從,……講求先儒之書,剖析義理,宗旨極為純正,其清修亮節,已震一時。平時製行甚嚴,而不事表暴於外;立身甚恕,而不務求備於人。故其道大而能容,通而不迂,無前人講學之流弊。繼乃不輕立說,專務躬行,進德尤猛。其在軍在官,勤以率下,則無間昕宵;儉以奉身,則不殊寒素,久為眾所共見。其素所自勖而勖人者,尤以畏難取巧為深戒,雖禍患在前,謗議在後,亦毅然赴之而不顧。與人共事,論功則推以讓人,任勞則引為己責。盛德所感,始而部曲化之,繼而同僚諒之,終則各省從而慕效之。所以轉移風氣者在此,所以宏濟艱難亦在此!
而在曾國藩死後,對他的人品事功更是好評如cháo。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清廷鎮壓太平天國的“功臣”,兩人一生有很好的私交,當時又曾結有很深的恩怨,而在曾國藩死後,左宗棠在給兒子的信中對他是這樣評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