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對我講述,陳廣敷先生有次仔細看了他的骨相,說他前世是南嶽一老僧。”李鴻章插話。
“這或許是真的。”曾國藩正色道,“廣敷先生的相是看得很準的。他要回退省庵,我也不再強難他了。”
第一部分:人才衡才——凡人才高下,視其誌趣(5)
“此外還有郭筠仙。早年在都中,寄雲見筠仙之文采,便極欲納交,央我從中介紹。後任湘撫,又屢思延之入幕。比任粵督,廷寄問黃辛農能否勝粵撫之任,寄雲即疏劾黃及藩司文格,而保郭堪任粵撫,令兄堪任藩司。寄雲才具固然不如筠仙,但畢竟有德於筠仙,而筠仙與寄雲爭權,弄得督撫不和。 筠仙自己亦不檢點。先是棄錢氏夫人,後迎錢氏入門,其老妾命服相見。住房,夫人居下首,妾居上首,進撫署則與夫人、如夫人三乘綠呢大轎一齊抬入大門。你看,輿論怎不鼎沸?而筠仙竟悍然不顧。”
“怪不得粵撫做不下去了。”這些趣聞,李鴻章聽得甚是有味。
“不過話要說回來,筠仙之才,海內罕有其匹,然其才不在封疆重寄上。他才子氣重,不堪繁劇。他隻能出主意,獻計謀,運籌於帷幕之中。他對洋務極有見解,明年合適的時候,我擬保薦他出洋考察一次,他的所見必定會比誌剛、斌春要深刻得多。我觀他的氣色,決不是老於長沙城南書院的樣子,說不定晚年還有一番驚人之舉,從而達到他一生事業的頂峰。”
“我對這個同年多少有點了解,他最適宜與洋人交往。去年津案發生,舉國主張強硬,反對柔讓,筠仙力排眾議,痛斥不負責任的清議,真正難能可貴。”
“是呀,他在這方麵的見識遠勝流俗,也勝過孟蓉。”曾國藩說,“另外,劉印渠長厚謙下,心地亦端正,性能下人,是有福之相。官秀峰城府甚深,與人相交不誠,然止容身保位,尚無險陂。沈幼丹胸次窄狹而本事不小。楊厚庵不料病重得臥床不起,他學問不足,事業怕就隻做到這一步了。黃翼升人極老實廉潔,但本事不及,長江水師提督一職,今後遇到合適人再更換。丁汝昌精明能幹,辦洋務是一把好手,但操守方麵欠檢點,物議頗多。”
“關於丁汝昌的議論我也聽說過,天津有人罵他丁鬼子。 此人有點像門生,做事不大留後路。”李鴻章自嘲似地笑了笑。
“近日戶部有一折,言減漕事,據說是王文韶所作。你認識此人嗎?”
“沒見過。”
“這道摺子寫得好,其人有宰相之才,今後要注意接納。”
“噢。”李鴻章在心裏記下了這個名字。
“至於令兄筱荃,血性不如你,但深穩又過之。”
“恩師,你看門生最大的不足在哪裏?”
李鴻章突然心智大開,冷不防向曾國藩提出這個問題。憑他與老師相處多年的經驗,知道用這種突然發問的方式,往往可以得到老師心中最直率的真言。果然奏效。曾國藩隨口答道:“你的不足在欠容忍。我一生無他長處,就在這點上比你強。還是在京師時,邵蕙西便看出來了,他說我死後當諡文韌公。雖是一句笑話,卻真說到了點子上。我那年給你講的挺經的第一條,你還記得嗎?”
“記得,記得。”李鴻章連聲答。那年曾國藩說的兩個鄉下人在田塍上互不相讓的故事,給他極深的印象。他曾經認真地思考過很長一段時間,也體味出了這個小故事中所包含著的許多內容,但他把握不準老師本人的意思。“恩師,門生和其他幕僚當時都猜不透那個故事中的含義,您啟發我們一下吧!”
望著李鴻章這副虔誠的態度,曾國藩笑了:“其實也沒有什麽很深的含義,一樁鄉下時常可以看到的小事罷了。都是兩個■人,在那裏挺著,看哪個挺得久,不能堅持下去的人就自然輸了。我這個人年輕時就喜歡與人挺著幹,現在老了,不挺了,也就無任何業績了,看來還要挺,所以提醒你注意,世間事誰勝誰負,有時就看能挺不能挺。”
李鴻章似有所悟地點頭。隔了一會兒,他說:“門生當時想,恩師講這個故事,是要告誡我們:天下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身入局,挺膺負責,如同那個老頭子那樣,乃有成事之望。好比後來發生的天津教案,主戰者全是局外之人,他們不負責任,徒尚意氣,倘若讓他們入局負責,也不會喊得那麽起勁了。門生這個理解,不知也有道理否?”
“有道理。”曾國藩會心一笑。
第一部分:人才養才——人才以陶冶而成
◆原文
今日所當講求,尤在用人一端。人材有轉移之道,有培養之方,有考察之法。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動謂無人可用。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今天應當講究的尤其是在用人。人才有潛移默化的方法,有培養之途,也有考察的方法。人才是鍛鍊出來的,不要眼光太高,動輒就說沒有可用的人才。
◆原文
天下無現成之人才,亦無生知之卓識,大抵皆由勉強磨鍊而出耳。《淮南子》曰:“功可強成,名可強立。”董子曰:“強勉學問,則聞見博:強勉行道,則德日選。”《中庸》所謂 “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即強勉功夫也。今世人皆思見用於世,而乏才用之具。誠能考信於載籍,問途於已經,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試其效,勉之又勉,則識可漸通,才亦漸立。才識足以濟世,何患世莫己知哉?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天下沒有現成的人才,也沒有生來就具有遠見卓識的人。人才大多都是在艱難困苦中努力磨鍊出來的。《淮南子》說:“功勞可通過努力來建立,名聲可通過努力來獲取。”董仲舒說:“努力地做學問,知識就會廣博;努力按理行事,道德修養會天天進步。”《中庸》裏所說的“別人花一分功夫,你要花上百分,別人花十分功夫,你要花上千分”的話,就是要人多努力付出。現在的人都企盼為世所用,卻缺乏拯救社會的才略。如果真正能從古代典籍中加以考證,再向那些過來之人學習,苦苦思索以求貫通,並親身去實踐,以驗證其效果,不斷努力,那麽就可以慢慢通達識變,才識就逐漸地培養起來了。才識若是能有益於社會,怎麽還會擔心世上的人不知道你呢?
※詳解
歷來人們提到人才,更多地是考慮如何去發現人才、重用人才,曾國藩則明確提出人才由陶冶而成的主張,這實在是發人深省的。
在人才的培養和陶冶方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曾國藩對李鴻章的培養和關於派遣出國留學人員之事。
鹹豐十一年,曾國藩的湘軍攻陷了九江,這對李鴻章來說,真是一劑強烈的興奮劑。倒不是因為湘軍的這點勝利對他有多少鼓舞,而是因為湘軍統帥曾國藩同他有師生關係。他認為一旦投奔湘軍,曾國藩一定會另眼相看,予以重用。於是,李鴻章離開了鎮江,晝伏夜行,抄小路,避村舍,繞過太平軍的營地,趕往九江的湘軍行營,投奔了曾國藩。
“這或許是真的。”曾國藩正色道,“廣敷先生的相是看得很準的。他要回退省庵,我也不再強難他了。”
第一部分:人才衡才——凡人才高下,視其誌趣(5)
“此外還有郭筠仙。早年在都中,寄雲見筠仙之文采,便極欲納交,央我從中介紹。後任湘撫,又屢思延之入幕。比任粵督,廷寄問黃辛農能否勝粵撫之任,寄雲即疏劾黃及藩司文格,而保郭堪任粵撫,令兄堪任藩司。寄雲才具固然不如筠仙,但畢竟有德於筠仙,而筠仙與寄雲爭權,弄得督撫不和。 筠仙自己亦不檢點。先是棄錢氏夫人,後迎錢氏入門,其老妾命服相見。住房,夫人居下首,妾居上首,進撫署則與夫人、如夫人三乘綠呢大轎一齊抬入大門。你看,輿論怎不鼎沸?而筠仙竟悍然不顧。”
“怪不得粵撫做不下去了。”這些趣聞,李鴻章聽得甚是有味。
“不過話要說回來,筠仙之才,海內罕有其匹,然其才不在封疆重寄上。他才子氣重,不堪繁劇。他隻能出主意,獻計謀,運籌於帷幕之中。他對洋務極有見解,明年合適的時候,我擬保薦他出洋考察一次,他的所見必定會比誌剛、斌春要深刻得多。我觀他的氣色,決不是老於長沙城南書院的樣子,說不定晚年還有一番驚人之舉,從而達到他一生事業的頂峰。”
“我對這個同年多少有點了解,他最適宜與洋人交往。去年津案發生,舉國主張強硬,反對柔讓,筠仙力排眾議,痛斥不負責任的清議,真正難能可貴。”
“是呀,他在這方麵的見識遠勝流俗,也勝過孟蓉。”曾國藩說,“另外,劉印渠長厚謙下,心地亦端正,性能下人,是有福之相。官秀峰城府甚深,與人相交不誠,然止容身保位,尚無險陂。沈幼丹胸次窄狹而本事不小。楊厚庵不料病重得臥床不起,他學問不足,事業怕就隻做到這一步了。黃翼升人極老實廉潔,但本事不及,長江水師提督一職,今後遇到合適人再更換。丁汝昌精明能幹,辦洋務是一把好手,但操守方麵欠檢點,物議頗多。”
“關於丁汝昌的議論我也聽說過,天津有人罵他丁鬼子。 此人有點像門生,做事不大留後路。”李鴻章自嘲似地笑了笑。
“近日戶部有一折,言減漕事,據說是王文韶所作。你認識此人嗎?”
“沒見過。”
“這道摺子寫得好,其人有宰相之才,今後要注意接納。”
“噢。”李鴻章在心裏記下了這個名字。
“至於令兄筱荃,血性不如你,但深穩又過之。”
“恩師,你看門生最大的不足在哪裏?”
李鴻章突然心智大開,冷不防向曾國藩提出這個問題。憑他與老師相處多年的經驗,知道用這種突然發問的方式,往往可以得到老師心中最直率的真言。果然奏效。曾國藩隨口答道:“你的不足在欠容忍。我一生無他長處,就在這點上比你強。還是在京師時,邵蕙西便看出來了,他說我死後當諡文韌公。雖是一句笑話,卻真說到了點子上。我那年給你講的挺經的第一條,你還記得嗎?”
“記得,記得。”李鴻章連聲答。那年曾國藩說的兩個鄉下人在田塍上互不相讓的故事,給他極深的印象。他曾經認真地思考過很長一段時間,也體味出了這個小故事中所包含著的許多內容,但他把握不準老師本人的意思。“恩師,門生和其他幕僚當時都猜不透那個故事中的含義,您啟發我們一下吧!”
望著李鴻章這副虔誠的態度,曾國藩笑了:“其實也沒有什麽很深的含義,一樁鄉下時常可以看到的小事罷了。都是兩個■人,在那裏挺著,看哪個挺得久,不能堅持下去的人就自然輸了。我這個人年輕時就喜歡與人挺著幹,現在老了,不挺了,也就無任何業績了,看來還要挺,所以提醒你注意,世間事誰勝誰負,有時就看能挺不能挺。”
李鴻章似有所悟地點頭。隔了一會兒,他說:“門生當時想,恩師講這個故事,是要告誡我們:天下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身入局,挺膺負責,如同那個老頭子那樣,乃有成事之望。好比後來發生的天津教案,主戰者全是局外之人,他們不負責任,徒尚意氣,倘若讓他們入局負責,也不會喊得那麽起勁了。門生這個理解,不知也有道理否?”
“有道理。”曾國藩會心一笑。
第一部分:人才養才——人才以陶冶而成
◆原文
今日所當講求,尤在用人一端。人材有轉移之道,有培養之方,有考察之法。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動謂無人可用。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今天應當講究的尤其是在用人。人才有潛移默化的方法,有培養之途,也有考察的方法。人才是鍛鍊出來的,不要眼光太高,動輒就說沒有可用的人才。
◆原文
天下無現成之人才,亦無生知之卓識,大抵皆由勉強磨鍊而出耳。《淮南子》曰:“功可強成,名可強立。”董子曰:“強勉學問,則聞見博:強勉行道,則德日選。”《中庸》所謂 “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即強勉功夫也。今世人皆思見用於世,而乏才用之具。誠能考信於載籍,問途於已經,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試其效,勉之又勉,則識可漸通,才亦漸立。才識足以濟世,何患世莫己知哉?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讀
天下沒有現成的人才,也沒有生來就具有遠見卓識的人。人才大多都是在艱難困苦中努力磨鍊出來的。《淮南子》說:“功勞可通過努力來建立,名聲可通過努力來獲取。”董仲舒說:“努力地做學問,知識就會廣博;努力按理行事,道德修養會天天進步。”《中庸》裏所說的“別人花一分功夫,你要花上百分,別人花十分功夫,你要花上千分”的話,就是要人多努力付出。現在的人都企盼為世所用,卻缺乏拯救社會的才略。如果真正能從古代典籍中加以考證,再向那些過來之人學習,苦苦思索以求貫通,並親身去實踐,以驗證其效果,不斷努力,那麽就可以慢慢通達識變,才識就逐漸地培養起來了。才識若是能有益於社會,怎麽還會擔心世上的人不知道你呢?
※詳解
歷來人們提到人才,更多地是考慮如何去發現人才、重用人才,曾國藩則明確提出人才由陶冶而成的主張,這實在是發人深省的。
在人才的培養和陶冶方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曾國藩對李鴻章的培養和關於派遣出國留學人員之事。
鹹豐十一年,曾國藩的湘軍攻陷了九江,這對李鴻章來說,真是一劑強烈的興奮劑。倒不是因為湘軍的這點勝利對他有多少鼓舞,而是因為湘軍統帥曾國藩同他有師生關係。他認為一旦投奔湘軍,曾國藩一定會另眼相看,予以重用。於是,李鴻章離開了鎮江,晝伏夜行,抄小路,避村舍,繞過太平軍的營地,趕往九江的湘軍行營,投奔了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