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在接受拜將儀式後,漢王就座。漢王說:“丞相多次向我推薦將軍,將軍用什麽計策來指教我?”韓信致謙,於是問漢王說:“如今你向東去爭奪天下,難道對手不就是項王嗎?”漢王說:“是的。”韓信說:“大王自己估計在勇敢、兇狠、仁慈和力量各方麵,跟項王相比怎麽樣?”漢王沉默了好久,說:“我不如項王。”韓信拜了兩拜,祝賀說:“我韓信也認為大王是不如他的。不過,我曾經侍奉過他,請讓我談談項王的為人吧。項王厲聲怒喝時,很多人都嚇得膽戰心驚,但是他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將領,這隻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項王待人仁慈有禮,言語溫和,部下有人生了病,他會流著淚把自己的飲食分給他們。當手下的人有了功勞應當賜封爵位時,他卻把刻好了的印章拿在手裏,玩弄得磨去了稜角,卻捨不得給人家,這就是所謂的婦人之仁。項王雖然稱霸天下,使諸侯臣服,但不占據關中卻定都彭城,又違背義帝的約定,而讓自己親信喜愛的人稱王,諸侯們都不服。諸侯看到項王遷徙、驅逐義帝,也都驅逐原來的國君,然後自己在好的地方稱王。項王的軍隊所經過的地方,沒有不遭受摧殘毀滅的,天下的人都怨恨他,老百姓不願歸附他,隻不過是迫於他的威勢和力量罷了。他名義上雖然是霸主,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天下人的心。所以說他的強大容易變為弱小。現在大王如果確實能夠採取和他相反的做法,任用天下勇敢的人,有什麽敵人不能誅滅!把天下的城池封賞給有功的臣子,還有什麽人會不心服!率領正義之師,順從想東歸的戰士的心意,有什麽敵人不能被打敗!況且三位秦王原是秦將,率領秦地的子弟兵已經好幾年了,被殺死和逃跑的士兵多得無法計算,又欺騙他們的部下向諸侯投降,到達新安以後,項王用欺騙的手段活埋了秦軍已經投降的士兵二十多萬,隻有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得以逃脫。秦地的父老兄弟對這三個人,都恨入骨髓。如今項羽硬借威勢讓這三個人稱王,秦地的百姓沒有誰愛戴他的。大王進入武關之後,對百姓秋毫無犯,廢除了秦朝的苛刻法令,與秦地的百姓立約,隻頒布了三條法令。秦地的百姓,沒有誰不希望大王能夠在秦地當王的。按照諸侯的約定,大王應該在關中做王,對此,關中的百姓都是知道的。大王失掉關中的封爵進入漢中,秦地的百姓沒有誰不遺憾的。如今大王起兵東進,三秦之地隻要發布檄文就可平定它。”漢王聽了十分高興,自認為得到韓信太遲了。他聽從了韓信的計策,部署各將領的攻擊目標。


    八月,漢王起兵東出陳倉,平定了三秦。漢二年,出函穀關,收服了魏地和河南一帶,韓王、殷王都投降。於是漢王聯合齊國、趙國共同攻打楚國。四月,到達彭城,漢兵戰敗潰散而回。韓信又收編士兵跟漢王在榮陽相會,在京縣、索亭之間打敗了楚軍,因此楚軍始終不能西進。


    上麵眾多例子都以鐵的事實證明了人才對於成敗是至關重要的。然而,什麽是人才呢?對這個問題,往往沒有一個確定之論,許多人都是根據個人的好惡來確定人才的標準,最終必然是自誤誤人。


    有了這麽多正反兩方麵的歷史教訓,再結合曾國藩關於人才的言論看,我們認為他對人才的把握還是比較準確的。他認為要真正做到量材器使,首先在於如何去認識人。他指出:“竊疑古人論將,神明變幻,不可方物,幾於百長並集,一短難容,恐亦史冊追崇之辭,初非當日預定之品。”把有一定能力或有一定成就的人譽為“百長並集,一短難容”,甚至神化,無疑是認識人才上的一種片麵性。因此,“要以衡才不拘格,論事不求苛細,無因寸朽而棄達抱,無施數罟以失巨鱗”。“三年之艾,不以未病而不蓄;九畹之蘭,不以無人而不芳。”重要的是善於去認識。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可苛求全材,“不可因微瑕而棄有用之才”。他寫信給弟弟說:“好人實難多得,弟為留心採訪。凡有一長一技者,兄斷不肯輕視。”有材不用,固是浪費;大材小用,也有損於事業;小材大用,則危害事業。曾國藩說:“雖有良藥,苟不當於病,不逮下品;雖有賢才,苟不適用於用,不逮庸流。梁麗可以沖城,而不可以窒穴;牛不可以捕鼠,騏驥不可以守閭。千金之劍以之析薪,則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墾田,則不如耜。當其時,當其事,則凡材亦奏神奇之效,否則牴牾而終無所成。故世不患無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適宜也。”


    第一部分:人才識才——人才須有操守、多條理(3)


    為了識才,必須對人材時加考察。曾國藩說:“所謂考察之法,何也?古者詢事、考言,二者並重。”就是說,要對下屬的辦事情況和言論情況同時進行考察,而曾國藩尤其注重屬下的建言。當時,“考九卿之賢否,但憑召見之應對;考科道之賢否,但憑三年之京察;考司道之賢否,但憑督撫之考語”。曾國藩說:“若使人人建言,參互質證,豈不更為核實乎?”通過建言,上司可以收集思廣益之效,也可以藉此觀察下屬的才識程度,確實是個一箭雙鵰的好辦法。曾國藩於道光三十年所上的廣開言路的奏摺,固然是針對鹹豐帝下令求言的應時之作,同時也隱約反映了漢族地主要在滿清王朝中獲得更多的機會的萌動。在同一份奏摺中,曾國藩提出了甄別人材,他把它歸之於培養之方中。其實,甄別,就是考察。甄別的目的是“去其稂莠”。不加考察或甄別,而對那些不投在上者之所好的人材,不加培養,不加使用,固然是對人材的浪費;不加考察或甄別,而單憑在上者的愛好或印象保舉和超擢,把那些口蜜腹劍、兩麵三刀的陰謀家和野心家當作人材來培養和使用,必會造成惡劣的政治後果。這種事例,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正如曾國藩說:“榛棘不除,則蘭蕙減色;害馬不去,則騏驥短氣。”


    曾國藩本人很注意考察人材,對於僚屬的賢否、事理的原委,無不博訪周谘,默識於心。據《清史稿》記載,曾國藩“第對客,注視移時不語,見者竦然,退而記其優劣,無或慡者”。而且,他閱世愈深,觀察愈微,從相貌、言語、舉止到為事、待人等等方麵,都在他的視線之內。


    曾國藩一生能夠左右逢源或絕處逢生,與他知人識人,能在身邊網羅有真才實學的朋友有很大的關係。


    在與曾國藩長期交往的朋友中,有兩個人特別值得注意, 他們一個是劉蓉,一個是郭嵩燾。


    劉蓉係湘鄉人,字孟蓉,號霞軒,少年自負,三十多歲了還未中秀才。縣令朱孫詒驚嘆其才,私下讓他的父親督促他就試,赴縣試,舉為首名,始補生員。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曾國藩初次相識劉蓉,相語大悅。隨即與郭嵩燾、劉蓉三人拜帖,稱兄道弟,以後曾國藩又多次拜訪他,十分友善。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劉蓉閑居在家,曾國藩從京會試歸裏時,曾專程到樂善裏去看望他,勉勵他攻讀史書,勤奮寫作。幾年後,曾國藩在京收到他的一封信,見其學業大進,激動不已。他在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三日日記中寫道:“昨日接霞軒書,懇懇千餘言,識見博大而平實,其文氣深穩,多養到之言。一別四年,其所造遽已臻此,對之慚愧無地,再不努力,他日何麵目見故人也!”道光三十年,劉蓉養晦深山,將其室取名“養晦堂”,曾國藩得書後,欣然為他作《養晦堂記》:“吾友劉君孟蓉,湛默而嚴恭,好道而寡慾。自其壯歲,則已泊然而外富貴矣。既而察物觀變,又能外乎名譽。於是名其所居曰‘養晦堂’,而以書抵國藩為之記。”曾國藩對劉蓉性格的刻畫,足見兩人交誼篤厚。此外,曾國藩還作《懷劉蓉》詩,詩中雲:“日日懷劉子(謂劉蓉),時時憶郭生(嵩燾)”;“我思意何屬,四海一劉蓉”;“他日餘能訪,千山捉臥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曾國藩全書·冰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民]馬道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民]馬道宗並收藏曾國藩全書·冰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