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書有“區區幹金”四字,其毋乃不知天之已厚於我兄弟乎?兄嚐觀《易》之道,察盈虛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無缺陷也。日中則昃,月盈則虧,天有孤虛,地闕東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剝》也者,《復》之幾也,君子以為可喜也。《(決左)》也者,《(女後)》之漸也,君子以為可危也。是故既吉矣,則由各以趨於凶;既凶矣,則由海以趨於吉,君子但知有梅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則時時求全,全者既得,而吝與凶隨之矣。眾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豈若是不公平?
今吾家椿萱重慶,兄弟無故,京師無比美者,亦可謂至萬全者矣。故兄但求缺陷,名所居曰求闕齋。蓋求缺於他事,而求全於堂上,此則區區之至願也。家中舊債不能悉清,堂上衣服不能多辦,諸弟所需不能一給,亦求缺陷之義也。內人不明此意,時時欲置辦衣物,兄亦時時教之。今幸未全備,待其全時,則吝與凶隨之矣,此最可畏者也。賢弟夫婦訴怨於房闊之間,此是缺陷,吾弟當思所以彌其缺而不可盡給其求,蓋盡給則漸見於全矣。吾弟聰明絕人,將來見道有得,必且題餘之言也。
至於家中欠債,則兄實有不盡知者。去年二月十六接父親正月四日手諭,中雲:“年事一切銀錢敷用有餘,上年所借頭急錢均已完清,家中極為順遂,故不窘迫。”父親所言如此,死亦不甚了了,不知所完究係何項?未完尚有何項?兄所知者,僅江孝人外祖百兩、朱嵐暄五十兩而已。其詩如宋陽本家之帳,則兄由京寄還,不與家中相幹。甲午冬借添梓坪錢五十平,尚不知作何還法,正擬此次稟問祖父。此外帳目,兄實不知,下次信來,務望詳開一單,使兄得漸次籌畫。如弟所雲家中欠債千餘金,若兄早知之,亦斷不肯以四百贈人矣。如今信去已閱三月,饋贈族戚之語,不知鄉黨已傳播否?若已傳播而實不至,則祖父受嗇吝之名,我加一信,亦難免二三其德之消,此兄讀兩弟來書,所為躊躇而無策者也。茲特呈堂上一稟,依九弟之言書之,謂朱嘯山、曾受恬處二百落空,非初意所料,其饋贈之項,聽祖父叔父裁奪。或以二百為贈,每人減半亦可;或家中十分窘迫,即不贈亦可。
戚族來者,家中即以此信示之,庶不悖於過則歸己之義。賢弟觀之,以為何如也?
若祖父叔父以前信為是,慨然贈之,則此稟不必付歸,兄另有安信付去,恐堂上 慷慨持贈,反因接吾書而尼沮。凡仁心之發,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為,稍有轉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則計較多,而出納吝矣;私心生則好惡偏,而輕重乖矣。使家中慷慨樂與,則慎無以吾書生堂上之轉念也。使堂上無轉念,則此舉也,阿兄發之,堂上成之,無論其為是為非,諸弟置之不論可耳。向使去年得雲貴廣西等省苦差,並無一錢寄家,家中亦不能責我也。
九弟來書,楷法佳妙,餘愛之不忍釋手。起筆收筆皆藏鋒,無一筆撒手亂丟,所謂有往皆復也。想與陳季牧講究,彼此各有心得,可喜可喜。然吾所教爾者,尚有二事焉。一日換筆,古人每筆中間必有一換,如繩索然,第一股在上,一換則第二股在上,再換則第三股在上也。筆尖之著紙者僅少許耳,此少許者,吾當作四方鐵筆用。起處東方在左,西方向右,一換則東方向右矣。筆尖無所謂方也,我心中常覺其方,一換而東,再換而北,三換而西,則筆尖四麵有鋒,不僅一麵相向矣。
二日結率有法,結字之法無窮,但求胸有成竹耳。
六弟之信文筆拗而勁,九弟文筆婉而達,將來皆必有成。但目下不知各看何書?萬不可徒著考墨卷,汩沒性靈。每日習字不必多,作百字可耳。讀背誦之書不必多,十頁可耳。看涉獵之書不必多,亦十頁可耳。但一部未完,不可換他部,此萬萬不易之道。阿兄數千裏外教爾,僅此一語耳。
羅羅山兄讀書明大義,極所欽仰,借不能會麵暢談。
餘近來讀書無所得,酬應之繁,目不暇給,實實可厭。推古文各體詩,自覺有進境,將來此事當有成就,根當世無韓愈王安石一流人與我相質證耳。賢弟亦宜趁此時學為詩古文,無論是否,且試站筆為之,及今不作,將來年長,愈怕醜而不為矣。每月六課,不必其定作時文也,古文、詩賦、四六無所不作,行之有常,將來百川分流,同歸於海,則通一藝即通眾藝,通於藝即通於道,初不分而二之也。此論雖太高,然不能不為諸弟言之,使知大本大原,則心有定向,而不至於搖搖無著,雖當其應試之時,全無得失之見亂其意中,即其用力舉業之時,亦於正業不相妨礙。諸弟試靜心領略,亦可徐徐會語也。
外附錄《五箴》一首、《養身要言》一紙、《求闕齋課程》一紙。詩文不暇錄,惟諒之。·
五箴(並序)(甲辰春作)
少不自立,在宏遂淚今茲,蓋古人學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不其戚矣!
繼是以往,人事日紛,德慧日報,下流之赴,抑又可知。夫(疒火)疾所以益智,逸豫所以亡身,仆以中材而履安順,將欲刻苦而自振拔,諒哉其難之歟,作《五箴》以自創雲。
立誌箴
煌煌先哲,彼不猶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聰明福祿,予我者厚哉!棄天而佚,是及凶災。積悔累千,其終也已。往者不可追,請從今始。荷道以躬,輿之以言。一息尚存,永矢弗援。
居敬箴
天地定位,二五胚胎。鼎焉作配,實回三才。嚴恪齋明,以凝女命。女之不莊,伐生戕性。誰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無成,慢人者反爾。縱彼不反,亦長吾驕。人則下女,天罰昭昭。
主靜箴
齋宿日觀,天雞一鳴。萬籟俱息,但聞鍾聲。後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懾,誰敢予侮?豈伊避人,日對三軍。我虛則一,彼紛不紛。馳騖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擾擾以終古。
謹言箴
巧語悅人,自擾其身。閑言送日,亦攪女神。解人不誇,誇者不解。道聽途說,智笑愚駭。駭者終明,謂女賈欺。笑者鄙女,雖矢猶疑。尤侮既叢,銘以自攻。銘而復蹈,嗟女既耄。
有恆箴
自吾識字,百歷及茲。二十有八載,則無一知。曩者所忻,閱時而鄙。故者既拋,新者旋徙。德業之不常,日為物遷。爾之再食,曾未聞或愆。黍黍之增,久乃盈鬥。天君司命,敢告馬走。·
養身要言(癸卯人蜀道中作)
一陽初動處,萬物始生時。不藏怒焉,不宿怨焉。--右仁,所以養肝也。
內有整齊思慮,外而敬慎威儀。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右禮,所以養心也。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作事有恆,容止有定。--右信,所以養脾也。
擴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裁之吾心而安,揆之天理而順。--右義,所以養肺也。
心欲其定,氣欲其定,神欲其定,體欲其定。--右智,所以養腎也。·求閑齋課程(癸卯孟夏立)
讀熟讀書十頁。看應看書十頁。習字一百。數息百八。記《過隙影》(即日記)。記《茶餘偶談》一則。--右每日課。
今吾家椿萱重慶,兄弟無故,京師無比美者,亦可謂至萬全者矣。故兄但求缺陷,名所居曰求闕齋。蓋求缺於他事,而求全於堂上,此則區區之至願也。家中舊債不能悉清,堂上衣服不能多辦,諸弟所需不能一給,亦求缺陷之義也。內人不明此意,時時欲置辦衣物,兄亦時時教之。今幸未全備,待其全時,則吝與凶隨之矣,此最可畏者也。賢弟夫婦訴怨於房闊之間,此是缺陷,吾弟當思所以彌其缺而不可盡給其求,蓋盡給則漸見於全矣。吾弟聰明絕人,將來見道有得,必且題餘之言也。
至於家中欠債,則兄實有不盡知者。去年二月十六接父親正月四日手諭,中雲:“年事一切銀錢敷用有餘,上年所借頭急錢均已完清,家中極為順遂,故不窘迫。”父親所言如此,死亦不甚了了,不知所完究係何項?未完尚有何項?兄所知者,僅江孝人外祖百兩、朱嵐暄五十兩而已。其詩如宋陽本家之帳,則兄由京寄還,不與家中相幹。甲午冬借添梓坪錢五十平,尚不知作何還法,正擬此次稟問祖父。此外帳目,兄實不知,下次信來,務望詳開一單,使兄得漸次籌畫。如弟所雲家中欠債千餘金,若兄早知之,亦斷不肯以四百贈人矣。如今信去已閱三月,饋贈族戚之語,不知鄉黨已傳播否?若已傳播而實不至,則祖父受嗇吝之名,我加一信,亦難免二三其德之消,此兄讀兩弟來書,所為躊躇而無策者也。茲特呈堂上一稟,依九弟之言書之,謂朱嘯山、曾受恬處二百落空,非初意所料,其饋贈之項,聽祖父叔父裁奪。或以二百為贈,每人減半亦可;或家中十分窘迫,即不贈亦可。
戚族來者,家中即以此信示之,庶不悖於過則歸己之義。賢弟觀之,以為何如也?
若祖父叔父以前信為是,慨然贈之,則此稟不必付歸,兄另有安信付去,恐堂上 慷慨持贈,反因接吾書而尼沮。凡仁心之發,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為,稍有轉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則計較多,而出納吝矣;私心生則好惡偏,而輕重乖矣。使家中慷慨樂與,則慎無以吾書生堂上之轉念也。使堂上無轉念,則此舉也,阿兄發之,堂上成之,無論其為是為非,諸弟置之不論可耳。向使去年得雲貴廣西等省苦差,並無一錢寄家,家中亦不能責我也。
九弟來書,楷法佳妙,餘愛之不忍釋手。起筆收筆皆藏鋒,無一筆撒手亂丟,所謂有往皆復也。想與陳季牧講究,彼此各有心得,可喜可喜。然吾所教爾者,尚有二事焉。一日換筆,古人每筆中間必有一換,如繩索然,第一股在上,一換則第二股在上,再換則第三股在上也。筆尖之著紙者僅少許耳,此少許者,吾當作四方鐵筆用。起處東方在左,西方向右,一換則東方向右矣。筆尖無所謂方也,我心中常覺其方,一換而東,再換而北,三換而西,則筆尖四麵有鋒,不僅一麵相向矣。
二日結率有法,結字之法無窮,但求胸有成竹耳。
六弟之信文筆拗而勁,九弟文筆婉而達,將來皆必有成。但目下不知各看何書?萬不可徒著考墨卷,汩沒性靈。每日習字不必多,作百字可耳。讀背誦之書不必多,十頁可耳。看涉獵之書不必多,亦十頁可耳。但一部未完,不可換他部,此萬萬不易之道。阿兄數千裏外教爾,僅此一語耳。
羅羅山兄讀書明大義,極所欽仰,借不能會麵暢談。
餘近來讀書無所得,酬應之繁,目不暇給,實實可厭。推古文各體詩,自覺有進境,將來此事當有成就,根當世無韓愈王安石一流人與我相質證耳。賢弟亦宜趁此時學為詩古文,無論是否,且試站筆為之,及今不作,將來年長,愈怕醜而不為矣。每月六課,不必其定作時文也,古文、詩賦、四六無所不作,行之有常,將來百川分流,同歸於海,則通一藝即通眾藝,通於藝即通於道,初不分而二之也。此論雖太高,然不能不為諸弟言之,使知大本大原,則心有定向,而不至於搖搖無著,雖當其應試之時,全無得失之見亂其意中,即其用力舉業之時,亦於正業不相妨礙。諸弟試靜心領略,亦可徐徐會語也。
外附錄《五箴》一首、《養身要言》一紙、《求闕齋課程》一紙。詩文不暇錄,惟諒之。·
五箴(並序)(甲辰春作)
少不自立,在宏遂淚今茲,蓋古人學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不其戚矣!
繼是以往,人事日紛,德慧日報,下流之赴,抑又可知。夫(疒火)疾所以益智,逸豫所以亡身,仆以中材而履安順,將欲刻苦而自振拔,諒哉其難之歟,作《五箴》以自創雲。
立誌箴
煌煌先哲,彼不猶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聰明福祿,予我者厚哉!棄天而佚,是及凶災。積悔累千,其終也已。往者不可追,請從今始。荷道以躬,輿之以言。一息尚存,永矢弗援。
居敬箴
天地定位,二五胚胎。鼎焉作配,實回三才。嚴恪齋明,以凝女命。女之不莊,伐生戕性。誰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無成,慢人者反爾。縱彼不反,亦長吾驕。人則下女,天罰昭昭。
主靜箴
齋宿日觀,天雞一鳴。萬籟俱息,但聞鍾聲。後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懾,誰敢予侮?豈伊避人,日對三軍。我虛則一,彼紛不紛。馳騖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擾擾以終古。
謹言箴
巧語悅人,自擾其身。閑言送日,亦攪女神。解人不誇,誇者不解。道聽途說,智笑愚駭。駭者終明,謂女賈欺。笑者鄙女,雖矢猶疑。尤侮既叢,銘以自攻。銘而復蹈,嗟女既耄。
有恆箴
自吾識字,百歷及茲。二十有八載,則無一知。曩者所忻,閱時而鄙。故者既拋,新者旋徙。德業之不常,日為物遷。爾之再食,曾未聞或愆。黍黍之增,久乃盈鬥。天君司命,敢告馬走。·
養身要言(癸卯人蜀道中作)
一陽初動處,萬物始生時。不藏怒焉,不宿怨焉。--右仁,所以養肝也。
內有整齊思慮,外而敬慎威儀。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右禮,所以養心也。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作事有恆,容止有定。--右信,所以養脾也。
擴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裁之吾心而安,揆之天理而順。--右義,所以養肺也。
心欲其定,氣欲其定,神欲其定,體欲其定。--右智,所以養腎也。·求閑齋課程(癸卯孟夏立)
讀熟讀書十頁。看應看書十頁。習字一百。數息百八。記《過隙影》(即日記)。記《茶餘偶談》一則。--右每日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