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說了一句你認為錯誤的話,你若要指正他,用另一種口氣來說, 似乎會較好一點:“好吧,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可是我卻有另一種看法。
當然啦!或許不對,因為我也常把事情弄錯。如果我真的錯了,還請你幫我 改正過來??現在讓我們找找看,究竟是哪裏出錯!“如此一來,相信不管是誰,決不會指你所說的話。有一次,我去拜訪史蒂文生,他正在做一項實 驗,我問他那項實驗,是作哪一方麵的求證?他回答說:”一個科學家,永遠不要求證些什麽,而隻要盡心去搜尋它的真相。“
你希望自己的思想科學化,是嗎?是的,除了自己外,沒有任何人能阻 止。
如果你認為自己,時常會做錯事,若你有這種想法,那就永遠不可能遇 到麻煩的事,也不需跟別人爭論。
讓別人受到你的影響,會使對方承認他自己的錯誤。如果你知道,有個 人犯了錯誤,你坦率地告訴他,你可知將會發生何等後果?s 君是一位律師,最近在最高法院辯護一件案子,這樁案件牽連到一筆巨款,及一項法律問題。
在辯護過程中,一位法官向 s 君說:“海軍法的申訴期限為 6 年,對嗎?” s 君在短暫間沉默地注視法官,然後就說:“法官閣下,海軍法中並無這項條文。”事後他說:“s 君在說出這句話後,整個法庭剎時靜寂無聲,屋子 內的溫度,一下子降到極點。我相信我有法律的根據,而且我也知道那次講話比以前都重要。可是我卻無法說服那位法官, 我自己犯了很大的錯誤。”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有一些成見感,很多人不願意去改變他的意誌。 所以在指出別人錯誤之時,你該把魯賓遜教授所寫的一段文章來讀一遍。 他是這樣子寫道:“我們在毫無抗拒的情況下,常會改變自己的意誌。
但是,如果有人告訴我們所犯的錯誤時,我們多少會有些惱怒。我們很少去 注意一種意念的養成,可是當有人想擦去那份意念時,這份意念會突然變得固執起來。這並非我們對這份意念有強烈的偏好,而是我們自尊心受損了。
“我們”兩字在人際間的關係,是個很重要的措辭,若能恰當地運用這 二字,是屬於智慧的起點。
我們不隻反對有人指責我們的錯誤,更不願有人指正我們的任何錯誤。 對一樁我們認為“對”的事,會高興地持續下去。如果有人對我們起了某種懷疑,必會激起一股反感,而運用各種方法來辯護。有一次,我請了一個室 內設計裝置的人,替我配置一套窗簾,等到他把帳單送來一看,把我嚇了一大跳。幾天後,有位朋友來我家,問到那套窗簾的價碼,卻大喊道:“什麽??? 怎麽那樣貴啊!該不會你受了人家的騙吧!”
沒錯,是很貴,但人們就是不願意聽到真話。所以,我竭力地為自己辯 護。
第二天,另外有一個朋友來我家裏,對那套窗簾,相當地讚賞,並希望 亦擁有同樣的窗簾。我聽到這話後,跟昨天的反應完全不一樣。我說:“說真的,我這套窗簾,價錢太高了,我有點後悔。”當我們有錯誤的時候,或 許我們會對自己承認??如果對方能給我們有承認的機會,我們非常感激的,而極自然地承認了。如果別人把不符事實的話,硬要我們去承認,那真 是無法接受下來的。輿論家“格利雷”,跟林肯政見不合,他認為可以用嘲笑、謾罵的爭辯方法,可以讓林肯接受他的意見,能使對方屈服。他連續不 斷地毀擊,在林肯被刺的那晚,他還寫了一篇十分尖刻的文章,嘲弄林肯,這些攻擊,能使林肯屈服嗎?那你就錯了,永遠不可能屈服的。當弗蘭克林 還是一個經常犯錯的年輕人時,一天,有一位老教父,把他結實地訓了一頓。
這位教友告訴弗蘭克林說:“你簡直是一個令人頭痛的人??你攻擊與意見 不合的人。將沒有人理會你的意見。你的朋友認為你不在時,他們會更快樂。
你知道的太多了。所以再也不會有人,告訴你任何事??其實,你除了目前 極有限的知識外,也不會懂得多的哪!
我知道,弗蘭克林之所以能成功,都要歸功於那位老教友尖銳有力的教 訓。那時弗蘭克林,深深了解,如不痛改前非,將會遭到社會、朋友的唾棄。
於是就把自己過去錯誤的人生觀,完全改了過來。弗蘭克林曾說:“我替自 己訂了一項規定,別讓自己在意念上,與別人有不相符的地方,我不堅持自己的見解,凡是含有肯定的字句,我就以‘我推論’,‘我想像’??等話 來替代。”當別人指出我的錯誤時,我不馬上向對方反駁,而作婉轉的回答??
在有一種情形下,他所說的情況是對的,但現在或許有若幹不同之處。不久, 就會感到我態度改變而獲得的益處??我參與任何一處談話的時候,就感到 更融洽愉快。
我謙虛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很快地,他們就採納,很少有人不同意。當 人們指出我的錯誤時,我並不生氣,若我“對”的話,我更容易勸阻他們,改換他們的錯誤,接受我的見解。類似同樣的情形,起初我嚐試時,“自我” 一趨向反抗,後來便自然地養成習慣了。從過去 50 年至今,或許沒有人聽過我說出一句武斷的話。也由於這種習慣的養成,使我每次提出一項建議時, 得到別人熱烈的贊成。若把弗蘭克林的方法,用在商業上將怎樣呢?我例舉兩個例子:瑪霍尼,是專售煤油業所需設備的商人。有一天,一位住在長島 的老主顧,向他訂購一批貨。那批貨的製造圖樣已呈請核準,並已在製造了。
可是卻忽然發生一件不幸的事。
這位買主跟他朋友提到此事,那些朋友說了許多的見解和主意,他聽朋 友說後,頓時覺得煩燥起來。於是這買主立即告訴瑪霍尼,他說拒絕接受那 批機件設備。
瑪霍尼說:“當我仔細地查看,發現錯並不在我們??我知道這是因為 他及他的朋友,不了解這批機件的過程。但若我直接地說出來,將對這項業務的進展,構成傷害。所以我去找他??我才進他辦公室,他馬上自椅子上 站起來,指著我聲色俱厲,好像要打架一樣。他說:”現在你打算怎麽做?‘我平心靜氣地說:“你出的錢,當然要依你的意思去製造貨物。若你認為你 沒說錯,那麽請你給我一張圖樣??即使因這項工作,我們已花了 2000 元。
但我情願再花 2000 千元,重新開始做。不過我先把話講清楚,如果我們照你現在給我的圖樣製造,以後有任何錯誤的話,那麽我們不負任何責任,而由 你來負責任。可是若依我們的計劃製造,出錯的話,那我們將全權負責。‘“
他聽完了,這股怒氣漸漸緩和下來,於是他說:“好吧!按你的計劃進 行,如果出什麽差錯,隻希望老天幫助你了。”結果,我們做對了,他又再向我們訂購兩批貨。 當那位主顧辱罵我時,幾乎要朝我揮拳,指責我不懂自己的業務時,我盡力地克製自己,不跟對方爭論。這要有相當大的自製力,但是我卻做到了, 那是值得的。
當然啦!或許不對,因為我也常把事情弄錯。如果我真的錯了,還請你幫我 改正過來??現在讓我們找找看,究竟是哪裏出錯!“如此一來,相信不管是誰,決不會指你所說的話。有一次,我去拜訪史蒂文生,他正在做一項實 驗,我問他那項實驗,是作哪一方麵的求證?他回答說:”一個科學家,永遠不要求證些什麽,而隻要盡心去搜尋它的真相。“
你希望自己的思想科學化,是嗎?是的,除了自己外,沒有任何人能阻 止。
如果你認為自己,時常會做錯事,若你有這種想法,那就永遠不可能遇 到麻煩的事,也不需跟別人爭論。
讓別人受到你的影響,會使對方承認他自己的錯誤。如果你知道,有個 人犯了錯誤,你坦率地告訴他,你可知將會發生何等後果?s 君是一位律師,最近在最高法院辯護一件案子,這樁案件牽連到一筆巨款,及一項法律問題。
在辯護過程中,一位法官向 s 君說:“海軍法的申訴期限為 6 年,對嗎?” s 君在短暫間沉默地注視法官,然後就說:“法官閣下,海軍法中並無這項條文。”事後他說:“s 君在說出這句話後,整個法庭剎時靜寂無聲,屋子 內的溫度,一下子降到極點。我相信我有法律的根據,而且我也知道那次講話比以前都重要。可是我卻無法說服那位法官, 我自己犯了很大的錯誤。”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有一些成見感,很多人不願意去改變他的意誌。 所以在指出別人錯誤之時,你該把魯賓遜教授所寫的一段文章來讀一遍。 他是這樣子寫道:“我們在毫無抗拒的情況下,常會改變自己的意誌。
但是,如果有人告訴我們所犯的錯誤時,我們多少會有些惱怒。我們很少去 注意一種意念的養成,可是當有人想擦去那份意念時,這份意念會突然變得固執起來。這並非我們對這份意念有強烈的偏好,而是我們自尊心受損了。
“我們”兩字在人際間的關係,是個很重要的措辭,若能恰當地運用這 二字,是屬於智慧的起點。
我們不隻反對有人指責我們的錯誤,更不願有人指正我們的任何錯誤。 對一樁我們認為“對”的事,會高興地持續下去。如果有人對我們起了某種懷疑,必會激起一股反感,而運用各種方法來辯護。有一次,我請了一個室 內設計裝置的人,替我配置一套窗簾,等到他把帳單送來一看,把我嚇了一大跳。幾天後,有位朋友來我家,問到那套窗簾的價碼,卻大喊道:“什麽??? 怎麽那樣貴啊!該不會你受了人家的騙吧!”
沒錯,是很貴,但人們就是不願意聽到真話。所以,我竭力地為自己辯 護。
第二天,另外有一個朋友來我家裏,對那套窗簾,相當地讚賞,並希望 亦擁有同樣的窗簾。我聽到這話後,跟昨天的反應完全不一樣。我說:“說真的,我這套窗簾,價錢太高了,我有點後悔。”當我們有錯誤的時候,或 許我們會對自己承認??如果對方能給我們有承認的機會,我們非常感激的,而極自然地承認了。如果別人把不符事實的話,硬要我們去承認,那真 是無法接受下來的。輿論家“格利雷”,跟林肯政見不合,他認為可以用嘲笑、謾罵的爭辯方法,可以讓林肯接受他的意見,能使對方屈服。他連續不 斷地毀擊,在林肯被刺的那晚,他還寫了一篇十分尖刻的文章,嘲弄林肯,這些攻擊,能使林肯屈服嗎?那你就錯了,永遠不可能屈服的。當弗蘭克林 還是一個經常犯錯的年輕人時,一天,有一位老教父,把他結實地訓了一頓。
這位教友告訴弗蘭克林說:“你簡直是一個令人頭痛的人??你攻擊與意見 不合的人。將沒有人理會你的意見。你的朋友認為你不在時,他們會更快樂。
你知道的太多了。所以再也不會有人,告訴你任何事??其實,你除了目前 極有限的知識外,也不會懂得多的哪!
我知道,弗蘭克林之所以能成功,都要歸功於那位老教友尖銳有力的教 訓。那時弗蘭克林,深深了解,如不痛改前非,將會遭到社會、朋友的唾棄。
於是就把自己過去錯誤的人生觀,完全改了過來。弗蘭克林曾說:“我替自 己訂了一項規定,別讓自己在意念上,與別人有不相符的地方,我不堅持自己的見解,凡是含有肯定的字句,我就以‘我推論’,‘我想像’??等話 來替代。”當別人指出我的錯誤時,我不馬上向對方反駁,而作婉轉的回答??
在有一種情形下,他所說的情況是對的,但現在或許有若幹不同之處。不久, 就會感到我態度改變而獲得的益處??我參與任何一處談話的時候,就感到 更融洽愉快。
我謙虛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很快地,他們就採納,很少有人不同意。當 人們指出我的錯誤時,我並不生氣,若我“對”的話,我更容易勸阻他們,改換他們的錯誤,接受我的見解。類似同樣的情形,起初我嚐試時,“自我” 一趨向反抗,後來便自然地養成習慣了。從過去 50 年至今,或許沒有人聽過我說出一句武斷的話。也由於這種習慣的養成,使我每次提出一項建議時, 得到別人熱烈的贊成。若把弗蘭克林的方法,用在商業上將怎樣呢?我例舉兩個例子:瑪霍尼,是專售煤油業所需設備的商人。有一天,一位住在長島 的老主顧,向他訂購一批貨。那批貨的製造圖樣已呈請核準,並已在製造了。
可是卻忽然發生一件不幸的事。
這位買主跟他朋友提到此事,那些朋友說了許多的見解和主意,他聽朋 友說後,頓時覺得煩燥起來。於是這買主立即告訴瑪霍尼,他說拒絕接受那 批機件設備。
瑪霍尼說:“當我仔細地查看,發現錯並不在我們??我知道這是因為 他及他的朋友,不了解這批機件的過程。但若我直接地說出來,將對這項業務的進展,構成傷害。所以我去找他??我才進他辦公室,他馬上自椅子上 站起來,指著我聲色俱厲,好像要打架一樣。他說:”現在你打算怎麽做?‘我平心靜氣地說:“你出的錢,當然要依你的意思去製造貨物。若你認為你 沒說錯,那麽請你給我一張圖樣??即使因這項工作,我們已花了 2000 元。
但我情願再花 2000 千元,重新開始做。不過我先把話講清楚,如果我們照你現在給我的圖樣製造,以後有任何錯誤的話,那麽我們不負任何責任,而由 你來負責任。可是若依我們的計劃製造,出錯的話,那我們將全權負責。‘“
他聽完了,這股怒氣漸漸緩和下來,於是他說:“好吧!按你的計劃進 行,如果出什麽差錯,隻希望老天幫助你了。”結果,我們做對了,他又再向我們訂購兩批貨。 當那位主顧辱罵我時,幾乎要朝我揮拳,指責我不懂自己的業務時,我盡力地克製自己,不跟對方爭論。這要有相當大的自製力,但是我卻做到了, 那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