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因於時間、精力和腦力的失敗


    一旦上述的談話結束,自己做老闆的人又獨處之後,可以做個小小測驗, 看看剛才的談話究竟對自己的事業有沒有幫助。方法很簡單,隻要看看剛才談話結束後,自己有多疲累就可以了。如果所談的事是自己所了解或有興趣 的話,應該感到自己很平靜,而不緊張。如果所談的並非自己專精的範圍,或甚至一點興趣也沒有的話,就會覺得自己疲累不堪了。


    這種道理很簡單:當人必須對所知不多的題材發表長篇大論時,就很容易疲勞;相反地,如果他們對所談的事物越了解,就越不會覺得疲累。因為 使人疲憊的並非談話本身,而是對談話內容一無所知所帶來的緊張。如果與人接觸的欲望常迫使創業的人進入所知不多的範圍的話,他們的事業就岌岌 可危,每次的談話不但不能振作他們的精神,反而使他們更疲憊,幾次下來,他們就會受不了,覺得自己筋疲力竭,甚至還沒開始工作,就已經焦慮不安 了。


    在我們的報告中,自行創業者發生上述情況的,是受僱於人的職員發生 的 4 倍,而其中,又以像彼德這樣多才多藝的“萬事通”,最容易發生此種問題。當然,隻要努力工作,自然會覺得疲勞,但這隻要休息、娛樂就會好, 和那種“精疲力竭”的疲憊是不同的。


    雖然許多老闆抱怨員工偷懶、不賣力工作,但實際上,據我們調查,每 一行每一業都有許多熱愛工作的人。而自行創業的人,工作量不見得就比受僱於公司的職員多,雖然他們自稱工作得更辛苦,但事實證明,雙方每周平 均的工作量卻大同小異。


    如此說來,這兩種人所感受到的疲倦應該是相等的了,但事實不然,自 行創業的人常會更覺得辛勞,原因顯然不在於工作,而在工作方向太多太雜,以致浪費精力,尤其碰到自己不太了解的事物,而想擺出專家的姿態時,就 會更緊張,也更沒有安全感,日日如履薄水,最後終於承受不了這種壓力而 崩潰。


    對於自行創業的人而言,“精力”是最重要的資產,因此一旦發生上述“精疲力竭”的狀況,就該立即探究原因,找出答案。許多創業失敗的人, 都用各種藉口來為自己開脫,例如,許多人愛說:“我是因為資金不足才失敗的。”不錯,有一些人是因為資金不足而失敗,但更多的失敗,是肇因於 時間、精力和腦力的濫用,這種一人公司的老闆,每多和一個客戶接觸,就多出一項雜務,不但所有的資本無法使這些雜務圓滿進行,而且既然不能專 精於任何範圍,這公司反而沒有存在的必要。這個小公司必須大刀闊斧的改革,把一切不必要的分枝去掉,否則新枝不斷地生長,舊枝又不去除,最後, 樹幹一定會因為支撐不了而傾倒。


    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了一個方法,不但使我們能與人適切地討論工作 問題,又能避免碰到自己不專精範圍時的困窘:那就是當你與客戶討論自己專業的知識時,態度越嚴肅越好,但當話題轉為自己所不熟悉的範疇時,就 該把態度放輕鬆,甚至可以說說笑笑。這個方法不但能使人適切的相互溝通,也能避免那些因太過孤單而渴盼接觸的人不智地亂發表意見。


    當然,如果你對某個不熟悉的範圍,願意深入研究探討的話,自然不必 照這個方法做。其實隻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鍥而不捨,持之以恆,也許就能開創新前途。不過一定要搞清自己不是潛意識下,或為心理因素才如此, 而是在神智十分清楚的情況下,為了職業上的因素如此做的。我們在本章中所討論的問題一定要好好牢記在心,不要欺騙自己。要時時問自己:“我做 這項工作,是因為它對我長期的事業利益和目標有好處,還是隻為了要解除自己一時的孤寂,所以對任何與工作有關的接觸都一律來者不拒?”


    簡言之,多才多藝當然很好,但也常給自己創業的人惹來麻煩。任何能 打斷他們長久孤獨工作狀態的客戶或朋友,都可能改變他們的工作方向,致使他們一事無成。因此,如果他們真想成功的話,最該注意的就是放鬆自己, 歡笑一下。


    並不自覺的成功者在我們的調查中,有許多成就斐然的人。他們腳踏實地、切切實實地努 力,花了許多心血和精力在工作上,對公司也有極明顯的貢獻。不論以什麽標準來衡量,他們都堪稱成功的榜樣。問題是,他們並不自覺。他們對自己 的成就渾然不知,仿佛自己毫無建樹似的。


    他們這種心態,十分讓人納悶,也引起我們更進一步探討的興趣:為什 麽這麽傑出的人,能力這麽強,卻不了解自己的成就?


    答案就在於,他們激勵自己時所用的特殊方法。請看下麵兩個例子。 謙虛?健忘? 羅夫是那種不用人催,就會努力工作的人。他大學讀的是生物,畢業後進入一家大企業的化學部門服務,而且工作時樣樣得心應手,他認為:“讀 生物化學固然有趣,但現在我才在做真正的大事。”


    羅夫部門的績效非常好,工作也非常繁重,每天都好像有做不完的事似 的。羅夫進公司的第 2 年說:“這沒有關係,我會按重要性把事情一一處理好,也許不能每一件都兼顧到,但隻要是重要的事,一定都會做好。”


    另一個類似的例子發生在喬依絲身上,她拚命工作,並且常為周遭的人 趕不上她的速度而生氣。在大學時,她主修的是經濟,畢業後也很順利地進入社會工作,她說:“我要以自己的力量,開創一番事業。”她認為自己在50 年代所上的大學,隻是人生的一個跳板而已,她曾在大三時說:“我們浪 費了太多時間,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自己上大學的目的是什麽!”她不但知道,而且迫不及待地想畢業,好施展自己的抱負。


    從上班的第一天開始,喬依絲就知道自己走對了路,她在一家醫藥公司 服務,老闆的作風很對她的胃口,而且有很多升遷的機會。在她應徵這個工作時,一位女主管帶她參觀這個公司,並告訴她:“公司規模雖不大,但人 人親密合作,而且隨時可以和上級溝通。”事實果真如此。她在第 3 年的時候表示:“我真喜歡這個環境。”


    為什麽這兩個例子這麽值得我們注意呢?有三個理由:一、我們所訪問 的例子中,沒有人比這兩位工作得更勤奮了。當然,也有人像他們一樣地努力,但年年月月都像他們這樣毫不懈怠的,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第二個原因 是很少有人像他們一樣,以自己每日的工作為樂。第三,他們的成就,就像他們所付出的努力一樣多。就拿酬勞來說吧,這兩個人在 1983 年的年薪,都 在美金 10 萬元以上,這算是相當高的酬勞了,但他們卻毫不以為意。羅夫說:“這也不是什麽了不起的成就,何必大驚小怪的到處宣揚呢?”喬依絲也說:“我的公司很好,而我賺的錢也夠花,不過這也不算什麽,又不會打破世界 紀錄!”也許有人會覺得,他們以這種毫不在意的口氣敘述自己的成就,是在暗示要加薪或升遷,但實際上卻不然,他們並不是對此感到不滿,甚至平 時,也很少提到升遷、加薪的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為人處世哲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戴爾·卡耐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戴爾·卡耐基並收藏為人處世哲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