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德在家工作,並非一直是孤單的一個人,他可以聽聽收音機,太太和 小孩也會偶爾進來打個招呼,但太太和孩子雖關心他,卻不很了解他的工作,因此,他隻能求諸客戶;而除非他對客戶的事情熱心,否則他沒法與他們討 論工作上的問題和想法。


    實際上,彼德已被客戶牽著鼻子走而不自知。客戶需要彼德的幫助,所 以打電話請教他,他因渴盼與人接觸,所以盡心盡力想幫忙解決他一點也不懂的問題;反而因此掉入了自己的陷阱之中。當電話掛上之後,他往往會決 心下一番努力,對剛才客戶所提出的事有更深刻的了解,以便下次他們打電話來時,他可以應答如流。結果,當然可以預測:這位辛勤勞力的顧問什麽 都學,但博而不精。而他隻要深入鑽研其中的任一部分,成功就在眼前了。


    實際上,彼德卻害怕成為所謂的“專家”,因為他以為如果專於某一範圍,委託他的客戶就會驟減,他怕的不是成功,而是成為“專家”。 自律對自己創業的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但所謂的自律,並不是要自己忙個半死。不管是自己創業,或受僱於人,督促自己好好工作都很重要, 而自己做老闆時,事業成敗的關鍵就在於,自己是否能避免漫無目的地在事業之路上遊蕩;如果不能緊抓住一個特定的方向,我們就無法踏上成功之路。 就彼德的情況而言,他接到那通運輸問題的電話時,大可以較輕鬆的態度來處理它,然而由於彼德處處想討好顧客,所以他不但沒有這麽做,反而 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去研究一個他原本並不了解的問題,致使自己離正途愈 來愈遠。


    如果彼德接到這電話時,能說:“真高興你打電話來,不過很抱歉,我 對這問題所知不多。”或者:“我所知的僅是??。”這些問題就不會發生了。但彼德卻急切地想幫助客戶,並繼續這段談話,他的心情簡直像溺水的 人抓住救生圈一樣,怎麽肯讓客戶掛上電話呢?


    但他這樣做,反而讓雙方都感到困擾,他拚命想裝出很懂這個問題的樣 子,但客戶後來發現他所提供的建議一無是處,害得他白費時間。彼德所犯的錯誤,就是一般自己創業、又博而不精的人最常犯的錯誤,他們最容易對 任何事都表現出很內行的姿態。


    創業的“致命傷”


    總而言之,盡量不要對任何人都擺出萬事通的樣子,在私生活上,“萬 事通”也許行得通,但在工作上,這可能就是致命傷。


    有趣的是,這種萬事通先生,常是因為換了多次工作後,自覺得什麽都 會了而自行創業,完全不像教科書上所教的,說什麽典型的企業家是由於想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來完成某個特別的靈感,所以才離開公司的。


    我們的調查顯示:自己創業的人,往往有一大堆主意,不知如何著手才 好,而一旦自己做了老闆後,將會比從前更“多才多藝”,由於未來的前景太多,他們任由客戶牽引他們,甚至離開了自己專精的領域而不自知。


    這種情況正像 20 多歲的青年所發生的情況一樣;正如我們在前麵所見到 的,許多年輕人在進入社會時,都極端自信能以自己的性格處理一切的問題,他們往往認為這是他們最有價值的資產。


    也許,當時看不出他們這種想法有什麽不妥,在 20 歲到 30 歲這個階段 中,他們的“彈性”可以幫助自己應付從四麵八方而來的各種問題,沒有人會告訴他們說,他們已走入了歧途。但是如果他們是在大公司工作的話,最 後總會有人提醒他們的。在大公司裏,他們的職務已定,公司隻期望他對這方麵更專精而已,亦即對越來越小的一定範圍,有越來越多的認識。然而, 如果自己創業的話,這種專精的過程,就倏然而止,而且往往會倒轉過來。


    就我們所研究的幾個自己創業的例子來說,他們就像那些 20 多歲的年輕人一 樣,很有彈性卻不專精。若沒人提醒的話,往往就會離正途越來越遠,績效也差,而且永不知自己錯在哪裏,也無法改進。


    更奇怪的是,正像彼德的情況一樣,他們自以為所做的,是人家期望他 們做的,是人家指引他們的路,但這隻會引他們走上失敗之途,因為他們承受到對自己傷害最大的內推外拉的壓力:內推之力源於自己不同的興趣;外 拉之力則來自與他們來往的不同客戶與公司的要求。


    為什麽這些壓力對自己創業的人來說,這麽嚴重呢?因為縱使隻是在中 型的公司中,大多數員工的興趣都會被忽視,員工隻是被雇來做某種特定工作的,最好不要有其他的牽扯,以免侵犯到他人的職權。在這種情況下,人 往往會不自知的自我約束,留在自己的領域內。


    另一方麵,公司裏的人,也不會問他們專業知識外的問題,公司的人了 解,問他們職權外的問題,他們也不見得懂,縱使給了答案,也僅是幫忙而已;不管怎樣,從他們那裏得來的答案並不是絕對的,除非由主事者或外來 的專家下斷語。舉例來說:在伯特的公司裏,沒有人會問他有關運輸的路線或時間的問題,他和彼德讀企管碩士時,都是專攻財務方麵的,但由於不同 的工作型態,現在客戶隻會問彼德這方麵的問題了。


    簡言之,由於伯特受僱於人,所以可能危害到他工作的內推外拉之壓力 就消除了;而彼德卻完全感受到此種壓力,雖然他並不了解問題出在哪裏。


    我們追蹤調查的結果顯示,自己當老闆的人若不能“自律”於特定的工作範 圍,則容易受到外力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向,變得博而不精,成功的機率也相對的減小了。


    自己做老闆的人,想要不重蹈覆轍,並不容易,但作這種努力卻十分值 得。首先,這些老闆得記下自己與人溝通的時間長短,當然,在這個擁擠的社會,真正要獨自一人並不容易,但街上碰到的朋友寒喧、電梯裏遇到的熟 人搭訕,或樓上的同事和你說話,都不能算,因為你根本沒有任何機會和他們談工作上的想法,影響你行動的目標和重要的問題仍藏在你心裏。家人、 朋友也許能幫得上一點忙,不過也很難說,因為工作者希望的是能與同行或相關行業的人,談論工作上的問題,我們所要的資料,就是這種與工作有關 的談話時間的長短,不管是麵對麵、通電話,甚至以信件來溝通都可以。


    結果我們發現自己創業的人,與人做工作問題上溝通的時間,都非常短。


    40%以上的老闆平均每天花在這種溝通上的時間,還不到 35 分鍾;當然,有 些人需時多,有些人需時少,但 35 分鍾對一般人來說,實在是太少了。對工作努力的人來說,花點時間與人分享自己工作的想法,並不是奢侈或僅為了 方便而已,而是一種需要,這些人至少該找一個同事傾談,並且要防範自己對這位同事會反應過度。長期缺乏社交的生活不僅會使我們覺得孤獨,更容 易使我們失去方向感。當我們情感上很渴盼與人溝通時,任何與工作有關的接觸,都可能會影響我們,使我們走向新、卻未必是對的方向。


    從上麵所舉的例子,我們可以了解到決定自己的方向,並持續地努力下 去是必要的,但這並不表示以後不能改變它,這個世界非常需要有新發明、新想法的人嚐試各種新方法,然而,每個方法都該在放棄之前多試幾次,等 到最後這些有新想法的人真正發展出某種專門興趣時,他們就不會被心理上孤獨、想與人溝通的欲望誤導了。實際上,這些自己創業的人,應該在與客 戶談話,而感到自己太過興奮、焦躁時,停下來想想:“我這麽盡心的和他談這個問題,隻是為了解除自己一時的寂寞,還是真的對這問題有興趣,以 後也想走這條路呢?”這個問題和答案就可以讓一個人了解自己真正的工作興趣所在,因為不管工作範疇是什麽,一個人很難持續做自己不感興趣的工 作,但實際上,鍥而不捨卻是成功最主要的關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為人處世哲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戴爾·卡耐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戴爾·卡耐基並收藏為人處世哲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