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茜亞一看就知道事情不妙。過去幾個月當中,他們經常一起工作,然 而她卻從未見過他這麽凝重的神情。“我一直在想可不可以用比較溫和委婉的方式來告訴你,”肯恩不自在的說,“但是我想可能沒有委婉的方式了。” 辛茜亞突然間緊張起來,她甚至不知該把手放在何處。思緒在她腦海裏奔馳,“我是否對海倫說了些不該說的話?她是否到老闆那邊告了我一狀?”
她千頭萬緒的想。 然而事情比想像的更嚴重。“我們很高興你和我們在一起工作,”肯恩看著他的手說。
“我也很高興在這裏工作,”辛茜亞脫口而出。
“我們很希望你能繼續留在這裏,”肯恩繼續說,“但是我們卻必須做 一些改變。我們決定結束你所負責部門的業務。”
“你說什麽?”辛茜亞問,真想跳起來轉身就跑。“我們的東西甚至都 還沒出門呢!”
“我們不準備讓它們出去了。”他回答道。“我們沒有足夠的訂單。現 在還來得及撤銷。我很抱歉,事情似乎不怎麽順利。”
肯恩離開時表示,如果辛茜亞願意留在公司裏,他可以提供她另外一份 工作。辛茜亞卻不感興趣。“當時我所能想的隻是遭受到的羞辱,”她事後說。當月,她接受了另外一個公司的工作;對於這個倉卒的決定,辛茜亞的 理由是,“我不願意待在原來的地方,我不要他們同情。”
成就動機強的人要“三思而後行”
諸如此類的例子層出不窮,然而如果能找出羅傑和辛茜亞共同的錯誤, 將使我們獲益良多,因為他們兩個人的錯誤也是許多人共同的錯誤。
其中有三項錯誤是非常明顯的。第一,不論是羅傑也好,辛茜亞也好, 在他們準備進入的企業中,都沒有他們認識的人。就羅傑的情形來說,這是不難想像的,因為他離開了原來居住的地方。然而就辛茜亞所從事的行業而 言,換工作也許隻是從一條街搬到另一條街而已。雖然她本來也認識一個在該公司工作的人,但是那個人卻在她進入公司的前一年離開了。而辛茜亞也 不願刻意的登門求教。“我不想自找麻煩,”她說,“這是一個是非多的圈 子。”
第二個特徵是,他們兩個對即將轉入的公司財務狀況和產業地位都一無 所知。優秀的證券分析專家,不僅盡可能的要知道一個公司的資力如何,也必須知道他們計劃如何使用它。舉例來說,一個公司可能把資金當做股利發 放,或從事工廠和設備的資本投資;當然,它也可能運用這些資金來購併這個產業中其他的公司,或者,在公開的股市中,買回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
讓我們姑且稱這些可能性為公司的外在條件;而把來自公司內部人員對 公司的評語當做對公司的內在條件。問題是,對於想要進入該公司的人而言,即使不認識公司裏的任何人,也應設法獲得有關該公司的一些資料。要獲得 這些資料,通常並不困難,其中更有一些值得我們努力去爭取的。
第三個特點是,羅傑和辛茜亞都不曾仔細考慮,如果事情不順利時,該 怎麽辦?他們似乎認為一切都會如己所願,因此也沒有替自己預留後路。
簡單的說,大多數換工作的人顯然都忽略“三思而後行”的最佳忠告。 他們我行我素,想走就走,到任何願意接他們的公司。
更明確的說,成就動機愈強的人,愈可能掉入上述的陷阱當中。我們發 現,人們換工作的動機常常會轉變成一種衝動。大多數有雄心壯誌的人,對自己的直覺和經驗都有相當的信心,同時也相信他們能夠在任何環境中生 存,一旦有機會,他們通常不惜冒險,希望自己能夠一舉成功。在這種情況下,慘遭滑鐵盧的自然不乏其人。
那麽,一個人在換工作前,到底應該考慮些什麽事呢?第一,是企業本 身是否“健康”。有趣的是,學生在進學校前多半會考慮此點,然而畢業後反倒忽略了。經濟上的考慮,常促使學生選擇未來較有發展的科係。舉例來 說,1970 年代中期,由於中小學教師的過剩,大學新生中主修這方麵課程的學生遂驟然下降。同樣的情形也可能發生在電機、物理、數學、生物、心理、 哲學和法律各科係中。
不過,大學或研究生一旦畢業,並進入他們所選擇的行業後,卻很少考 慮這個問題。如同其中一位所說的:“往後看,並自問‘如果??的話’,對我並不會有什麽好處。”另外一位則說:“太晚了,我已經做過決定了。” 事實並非如此。即使固守原來的專長,學以致用,一個人也可以選擇欣欣向榮,而非日薄西山或陷於困境的產業。然而,許多人卻決定留在目前自 己所選擇的產業中,不論這個產業眼前的發展狀況如何。接受我們調查的人當中,有 60%都準備這麽做,而我們的追蹤調查顯示了他們所言不虛。 在這種情況下,第二項考慮因素——在這個產業中選擇一個適當的公司——也就顯得格外重要了。不可否認的,當一個產業遭逢長期經濟上的逆境 時,未必每個公司都會感受到同樣程度的傷害。就拿羅傑的例子來說,當他被一家防禦設施承包商解僱時,其他的三家卻正在積極招募人選,而他也得 以進入其中的一家。
令人訝異的是,20 歲到 40 歲的人當中,很少有人(不到 6%)真正關心 未來公司的財務是否健全。這種現象是怎麽產生的呢?我們聽到的主要原因有兩種,第一,“我在公司才拿這麽一點點的薪水,怎麽可能會有什麽影響 呢?”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公司所支付他們的薪資,對公司的整個財務狀況不足以造成影響,而影響公司財務狀況的是其他人(例如,管理階層的人) 的責任。
我們常聽到的第二個理由是,“那些消息隻對玩股票的人有用。”這句 話足以反映許多換工作者的想法和做法。考慮是否應該投資某公司證券的人遵守一套法則;想要換工作的人則遵守另一套。這種分道揚鑣的做法,常是 許多悲劇的根源。不過由於證券分析師的觀點對他們而言似乎是太外在導向了,因此顯得不太相關。“我覺得我會很喜歡這家公司,即使他們可能不會 賺大錢。”一位 36 歲在證券投資上頗有經驗的航空公司職員說。
僅僅和一位在某公司工作的朋友談了幾句話之後,他就決定進入這家他絕不可能投資分文的公司。理由是,他可以獲得他所想要的一些內在條件。 然而這種內在的形象,卻可能隻是一種假象,因為公司外在的條件(經濟的和財務的)對公司內在的條件(在那裏工作的感覺)必然有決定性的影 響。更令我們驚訝的是,玩股票的人居然也會忽略這點,因為投資帶來的很可能隻是金錢上的損失,而換錯公司卻足以浪費他們的時間和生命。可笑的 是,成就動機高的人,事後通常會說,他們之所以驟下決定,正是因為他們希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如同其中一個人所說的,“我不希望決定還沒做好,腳下都已經長出青苔來了。”
她千頭萬緒的想。 然而事情比想像的更嚴重。“我們很高興你和我們在一起工作,”肯恩看著他的手說。
“我也很高興在這裏工作,”辛茜亞脫口而出。
“我們很希望你能繼續留在這裏,”肯恩繼續說,“但是我們卻必須做 一些改變。我們決定結束你所負責部門的業務。”
“你說什麽?”辛茜亞問,真想跳起來轉身就跑。“我們的東西甚至都 還沒出門呢!”
“我們不準備讓它們出去了。”他回答道。“我們沒有足夠的訂單。現 在還來得及撤銷。我很抱歉,事情似乎不怎麽順利。”
肯恩離開時表示,如果辛茜亞願意留在公司裏,他可以提供她另外一份 工作。辛茜亞卻不感興趣。“當時我所能想的隻是遭受到的羞辱,”她事後說。當月,她接受了另外一個公司的工作;對於這個倉卒的決定,辛茜亞的 理由是,“我不願意待在原來的地方,我不要他們同情。”
成就動機強的人要“三思而後行”
諸如此類的例子層出不窮,然而如果能找出羅傑和辛茜亞共同的錯誤, 將使我們獲益良多,因為他們兩個人的錯誤也是許多人共同的錯誤。
其中有三項錯誤是非常明顯的。第一,不論是羅傑也好,辛茜亞也好, 在他們準備進入的企業中,都沒有他們認識的人。就羅傑的情形來說,這是不難想像的,因為他離開了原來居住的地方。然而就辛茜亞所從事的行業而 言,換工作也許隻是從一條街搬到另一條街而已。雖然她本來也認識一個在該公司工作的人,但是那個人卻在她進入公司的前一年離開了。而辛茜亞也 不願刻意的登門求教。“我不想自找麻煩,”她說,“這是一個是非多的圈 子。”
第二個特徵是,他們兩個對即將轉入的公司財務狀況和產業地位都一無 所知。優秀的證券分析專家,不僅盡可能的要知道一個公司的資力如何,也必須知道他們計劃如何使用它。舉例來說,一個公司可能把資金當做股利發 放,或從事工廠和設備的資本投資;當然,它也可能運用這些資金來購併這個產業中其他的公司,或者,在公開的股市中,買回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
讓我們姑且稱這些可能性為公司的外在條件;而把來自公司內部人員對 公司的評語當做對公司的內在條件。問題是,對於想要進入該公司的人而言,即使不認識公司裏的任何人,也應設法獲得有關該公司的一些資料。要獲得 這些資料,通常並不困難,其中更有一些值得我們努力去爭取的。
第三個特點是,羅傑和辛茜亞都不曾仔細考慮,如果事情不順利時,該 怎麽辦?他們似乎認為一切都會如己所願,因此也沒有替自己預留後路。
簡單的說,大多數換工作的人顯然都忽略“三思而後行”的最佳忠告。 他們我行我素,想走就走,到任何願意接他們的公司。
更明確的說,成就動機愈強的人,愈可能掉入上述的陷阱當中。我們發 現,人們換工作的動機常常會轉變成一種衝動。大多數有雄心壯誌的人,對自己的直覺和經驗都有相當的信心,同時也相信他們能夠在任何環境中生 存,一旦有機會,他們通常不惜冒險,希望自己能夠一舉成功。在這種情況下,慘遭滑鐵盧的自然不乏其人。
那麽,一個人在換工作前,到底應該考慮些什麽事呢?第一,是企業本 身是否“健康”。有趣的是,學生在進學校前多半會考慮此點,然而畢業後反倒忽略了。經濟上的考慮,常促使學生選擇未來較有發展的科係。舉例來 說,1970 年代中期,由於中小學教師的過剩,大學新生中主修這方麵課程的學生遂驟然下降。同樣的情形也可能發生在電機、物理、數學、生物、心理、 哲學和法律各科係中。
不過,大學或研究生一旦畢業,並進入他們所選擇的行業後,卻很少考 慮這個問題。如同其中一位所說的:“往後看,並自問‘如果??的話’,對我並不會有什麽好處。”另外一位則說:“太晚了,我已經做過決定了。” 事實並非如此。即使固守原來的專長,學以致用,一個人也可以選擇欣欣向榮,而非日薄西山或陷於困境的產業。然而,許多人卻決定留在目前自 己所選擇的產業中,不論這個產業眼前的發展狀況如何。接受我們調查的人當中,有 60%都準備這麽做,而我們的追蹤調查顯示了他們所言不虛。 在這種情況下,第二項考慮因素——在這個產業中選擇一個適當的公司——也就顯得格外重要了。不可否認的,當一個產業遭逢長期經濟上的逆境 時,未必每個公司都會感受到同樣程度的傷害。就拿羅傑的例子來說,當他被一家防禦設施承包商解僱時,其他的三家卻正在積極招募人選,而他也得 以進入其中的一家。
令人訝異的是,20 歲到 40 歲的人當中,很少有人(不到 6%)真正關心 未來公司的財務是否健全。這種現象是怎麽產生的呢?我們聽到的主要原因有兩種,第一,“我在公司才拿這麽一點點的薪水,怎麽可能會有什麽影響 呢?”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公司所支付他們的薪資,對公司的整個財務狀況不足以造成影響,而影響公司財務狀況的是其他人(例如,管理階層的人) 的責任。
我們常聽到的第二個理由是,“那些消息隻對玩股票的人有用。”這句 話足以反映許多換工作者的想法和做法。考慮是否應該投資某公司證券的人遵守一套法則;想要換工作的人則遵守另一套。這種分道揚鑣的做法,常是 許多悲劇的根源。不過由於證券分析師的觀點對他們而言似乎是太外在導向了,因此顯得不太相關。“我覺得我會很喜歡這家公司,即使他們可能不會 賺大錢。”一位 36 歲在證券投資上頗有經驗的航空公司職員說。
僅僅和一位在某公司工作的朋友談了幾句話之後,他就決定進入這家他絕不可能投資分文的公司。理由是,他可以獲得他所想要的一些內在條件。 然而這種內在的形象,卻可能隻是一種假象,因為公司外在的條件(經濟的和財務的)對公司內在的條件(在那裏工作的感覺)必然有決定性的影 響。更令我們驚訝的是,玩股票的人居然也會忽略這點,因為投資帶來的很可能隻是金錢上的損失,而換錯公司卻足以浪費他們的時間和生命。可笑的 是,成就動機高的人,事後通常會說,他們之所以驟下決定,正是因為他們希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如同其中一個人所說的,“我不希望決定還沒做好,腳下都已經長出青苔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