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哪一方麵呢? 總而言之,那些樂意認同某一職業的人,視“工作”為一個有機會讓他們在本行成名的場合。另一方麵,那些想在每一行都吃得開,並因此規避某 一項專業的人,往往是用金錢的角度看待工作世界。在學生時代過度重視社交生活的人,進入社會容易變得過度重視金錢;遲早,他會完全以金錢報酬 的多寡來衡量工作。


    與製度為敵對子女在成長時期的變化,為人父母者常會感到驚訝。但最感到驚訝的, 還是那些住在遠處的親戚。他們沒有天天看到這些年輕人,隻是偶爾造訪一下,而在歲月遞嬗的期間,這些年輕人似乎已轉變成另外一個人了。


    對一群仍在可塑階段的人做長期研究,就好像是一個定期來探訪的遠親 一般。經常,我們不但感到訝異,而且還很震驚。一些過去看起來很害羞、內向的少年,竟會蛻變成很有自信心、做事獨斷的人。一些曾告訴我們自己 整天都在做性幻想的青春期男女,已不再浮躁,而且能以更認真的態度來麵對他們自己,以及往後工作的問題。


    由於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我們無法從一開始就選擇出那些未來事業發 展型恰巧與羅伯及樂娜相反的青少年。就算我們真試著這麽做,事實仍可能證明我們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然而現在回顧一下,我們就知道何以某些青 少年能達成起初我們對羅伯和樂娜的期望,以及了解他們之所以成功,而後兩者之所以失敗的原因。


    貝利。史考特——我們將要研討的三個案例之一——就提供我們一個很 好的例子,讓我們看到那些事業有成的人,於 15 歲到 30 歲的過渡期間,在態度上及誌向上所經歷的各種變化。他和前章談論到的羅伯及樂娜最大的不 同點是:後兩者在表麵上看起來雖然很有抱負,實際上卻與自己的工作有一段情感的距離,有趣的是,這段距離的存在反而使他們更能擺出一副專心工作的姿態來。工作對他們而言,隻不過是一個獲取名利的工具罷了。而另一 方麵,當貝利接受一份工作,並從此安定下來以後,他就把注意力集中於自己份內的工作上,而並不在意工作所可能提供的報償。因此,他並不像羅伯 及樂娜那樣容易意識到自己未來的目標,也較少想到這個問題。就因為這個緣故吧,貝利和羅伯及樂娜表麵上那種充滿決心的態度比起來,就顯得缺乏 決斷力。


    另一個相關的要點是:在閑暇的時候,貝利很少對自己施加壓力,也許 以羅伯及樂娜的標準來看,貝利會被視為一個懶蟲,因為他並沒有好好安排自己的休閑時間。但在貝利的下意識裏,他明白這個時候是使他養精蓄銳, 在工作上能繼續衝刺的最有效辦法。


    專業人士的困惑


    14 歲時,初入中學的貝利對自己的功課似乎不感興趣。這一點可從他頭 兩年平庸的成績上看出來。可是到了初三,尤其是念高一時,他卻開始用功念起書來,而且他的平均成績也由原來的 b 及 b1 進步成 a1.雖然來自同輩 朋友的壓力——即要他背棄分數——依然存在,但貝利在這時卻有很好的理由在公開及私下的場合抗拒這種壓力。“我想進好的大學念書,”他說。這 使他失去一些朋友,而他也知道這一點。“我相信有些同學會認為我已變成書呆子,”他表示,從他的表情看來,他似乎對這個想法有點不安,但仍決 定堅持到底。到了高三最後半年裏,同學的意見對他再也產生不了任何作用。


    他把注意力放在一個更遠的目標上。


    雖然貝利進的大學並非他的第一誌願,他仍高興地做入學的準備。“你 打算主修什麽?”我們在他離開前問。“我還沒想到這個問題,”他答道。


    可是在念完一學期以後,他開始考慮主修歷史。他對上學期修的一門歷史深 感興趣,但為了確定這不是偶然,貝利在下學期又修了另一門歷史課,結果發現它更令他感到著迷。為什麽呢?“它有‘行動’,”他熱烈地說道。比 較起來,其他學科就顯得太靜態了點。“它們顯得很枯燥、沒有生命,”他 斷然地說。


    從大二開始,貝利不但每學期念歷史課堂上指定的書籍,也自行找了一 大堆歷史書籍來念。“這是一種享受,”他說,“比看電視更能鬆懈身心。”


    到貝利念大三時,一件從來沒有發生在羅伯及樂娜生活中的事發生在他 身上了——他變得專業化起來。在這裏,我們指的是他開始把自己想成歷史學家。他經常想像著自己是歷史這一行裏的精英,讀書、著述、表現活躍。


    “有時我會在看書中途停頓下來,”他有點不好意思地承認,“並假裝我是 這本書的作者,或能寫出一本更好的書來。”如果貝利明白他這種想法隻是認同過程中很正常的一種現象的話,他就不會感到不好意思了。渴望獲得某 行專業人士的讚許,促使貝利這類年輕人熱烈地追尋那一行的時尚與傳統,而非與之對抗。沒有這種認同的步驟,那些他尋求認可的人士會把他視為外 人,而非他們這一行的精英。


    貝利看書時對自己未來產生的幻象並非隻是空想而已;因為他正盡力實 現這個理想。由於博覽群籍,他在歷史方麵的知識增長得很迅速,而他寫的報告或考試也一直獲得很高的成績。光是這一點就顯示出他與羅伯及樂娜不 同。後兩者這些年來雖然也有類似的想法,但卻沒有具體的行動。很顯然地,沒有什麽專門的行業或知識有足夠的吸引力,能讓他們樂意埋首於其中,並 就此留在那裏。“我想做個什麽都行的人,”羅伯 28 歲時仍這麽說。


    貝利第一次對自己的誌向產生懷疑,是在念大四的時候。大學四年裏, 他的表現一直很優異。高中快畢業時,他申請入學的七所大學中隻有一所接受他。而現在,他申請的六家研究所裏就有五家接受他,每一家的標準都比 他高中時所申請的大學更嚴。芝加哥大學是他的第一誌願;當他們的入學許可委員會來函通知他時,他興奮極了。


    他興奮的感覺並沒有持續很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心中就開始產生 疑慮。一般歷史學者要到高齡才能成名的現象,令他感到心情沉重。“我可不希望年紀到了一大把才成名,”他有點氣餒地說道,“我更不希望自己在40 歲,正當盛年時,聽到人們這麽對我說:”莫紮特在你這個年紀早已享盡 盛名,魂歸九泉了。‘“


    然而,真正影響他重新衡量對未來的決定,以及使他擔心成名年齡的關 鍵因素是,因為美國大學生的人數正逐漸地減少,一般大學對教職員的需求量也因此戲劇化地往下降。這種現象使貝利覺得自己可能選錯行業。現在正 是他冷靜思考這個問題的最佳時機。誠如他畢業前所說的:“唯一會大量雇用歷史學者的地方是大學,而現在這些學府卻自顧不暇。”這種情況使他感 到非常憂慮,因為一旦他開始做自己喜愛做的事,就不希望受到幹擾。


    他寫信告訴芝加哥大學,自己 9 月份會準時入學;但在 6 月卻接受一份 正式的工作,同時並沒有告訴他的僱主自己秋季就會離開。“我想賺點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為人處世哲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戴爾·卡耐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戴爾·卡耐基並收藏為人處世哲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