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世界上,匹夫之勇不少,一時意氣不少。我們真正缺少的是君子之勇的心靈境界。勇者不懼也是我們內心的一種能力。孔子還說,“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一個內心真正有仁愛的人,他必定是勇敢的;而一個表麵上看起來很勇敢的人,什麽都敢去做的人,卻不一定是一個真正懂得勇敢和仁愛的人。


    仁、智、勇,對一個道德修養係統來講,其實是缺一不可的。所以,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第9章 於丹:道家的境界


    儒家教我們這樣一種守信的態度,去認同社會規則,讓自己的人格在社會上完成自我實現。道家是什麽?道家則是在自我實現之後的自我超越,道家讓我們看到宇宙自然。中國人對於自然的心靈是特別敏銳的,從來中國人就有傷春悲秋之說。為什麽大家要悲傷呢?秋天是什麽時節?經過夏天太陽的滋養,到了最為從容飽滿的時候,一切沉甸甸的收穫都在金秋,但是金秋色彩斑斕,綻放出濃鬱鮮艷的形狀,也即將走向凋謝,即將開始新的一輪生長。所以,秋意就是在最濃鬱飽滿的時候呈現出的凋謝之象,讓我們珍惜,也讓我們感傷。


    其實一個人真的懂得在乎秋天的話,那其實對自己的心也會多一份嗬護,會從自然得到一種寓言。道家其實就告訴我們這樣一種態度,讓自己的心靈永遠能夠親近自然,不要讓各種責任和使命淹沒了我們所有的人生。


    道家說,世界上有四樣東西為大,“天、地、人、道”。“人法地”,人按照大地的規律生存,大地上春耕秋收,人的生命也跟著它成長。“地法天”,大地按照天的法則發展,春天會下雨,夏天有陽光,到了冬天就會覆蓋變成一種收藏。“天法道”,天要按照道的規則進步,道又是什麽呢?“道法自然。”也就是說,自然有它的辯證規律,我們用心體會去順應,我們的生命就會蓬勃而歡暢。


    自然是什麽?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天地之間至極的美麗是無法言說的。對於自然,我們應當是採取一種尊重的態度。一個生命雖然很短暫,很渺小,但是當一個人能夠做到一顆心蓬勃萬物的時候,就可以“獨與天地精神共往來”。一個人可以做到天地與我合一,萬物與我共生,融入了整個宇宙自然,他的精神獨往獨來,通天通地,這是道家的境界。


    所以儒家教人進取,有的時候可能要犧牲自我的利益去認同規則。但道家教我們超越,讓我們的生命融入自然。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如果能夠結合儒與道的態度,那就是最完美的狀態。


    有這樣一句諺語,“人生不能決定自己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如果說人生是條河流,水的容量其實不在於河流的長與短,而在於河床兩岸。我們應該問自己,人生還有多少不確定性,還有多少可以融合的地方。中國文化可以讓我們找到心靈上的定位,即使客觀世界無比複雜,但是我們仍舊可以滋養自己的心靈。


    有一個小故事這樣講:有一位哲學家,他每天冥思苦想,思考一個終極的哲學追問:人跟世界究竟是什麽關係?有一天晚上,他在那兒寫論文的時候,他的小兒子在旁邊搗亂,他想打發這個孩子,看見手邊有一本舊雜誌,雜誌的封麵是一幅世界地圖,他就順手把這個圖撕成很多碎片,給他一個透明膠帶。說你去旁邊的房間把地圖粘起來,如果拚好了爸爸就給你五塊錢。小孩高興地捧著這個去了旁邊的房間,結果20分鍾,小孩拎著破破爛爛的地圖回來說,爸爸我粘好了。哲學家一看居然完全粘對了,他大吃一驚,怎麽能這麽快粘好了?小男孩說:“我發現了一個秘密,你這個地圖的背麵是一個人的頭像,你把世界撕這麽碎,我當然不知道哪個山挨著哪個山,但是我起碼知道一個人應該長成什麽樣,我翻過來,按照那個人的頭像拚成的。我這麽想,當一個人是正確的時候,那麽他的世界應該也是正確的。”這句話讓那個哲學家突然明白了他一直在追問的終極答案,當一個人正確時,他的世界一定也是正確的。


    我們的生命正在穿越歷史,我們正在被時代選擇,我們自我在被成全或被社會奉獻的同時,我們也在經歷生命的考驗。我們看到生活中起伏不定的碎片都在身邊,何去何從?如何的選擇叫做正確?如果你覺得世界迷茫,那麽你去看看你的心靈,心靈在哪裏?我們仍舊有力量,這就是經典可以給我們的滋養。


    中國的聖賢一直都在指引我們,滋養內心,完善人格。我們世間百態書籍思想都是文,我們每個生命要做的那件事就是化,文化文化,我們要做的是文而化之,化入心靈之後我們會找到一種力量,我們會找到一個坐標,我們就可以在世界眾多的選擇麵前看見自己的心靈,讓自己的心靈世界完整!


    第10章 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


    傳播是形式,古典文化是內容。作為治學的學者,我在大學研究傳媒。作為文化傳承者,我在《百家講壇》平台上講讀《論語》。在我身上,傳統文化與現代傳播不矛盾,相互激活。


    說到儒與道,中國哲學這兩大源頭,在我最初接觸的時候,是處於一種孩提的蒙昧狀態,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意識要去讀,要去記憶。


    先來說儒家。我最早接觸《論語》裏麵的一些道理,大概是在四五歲的時候,現在想起來,我父親從一開始就沒有要求我死記硬背,卻經常帶我去叔叔、阿姨家參加聚會,有很多人在一起的時候,爸爸就悄悄地跟我說,你看,這裏有這麽多人,孔子說過一句話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麽些人裏頭,肯定有能當你老師的人,你去看看,你覺得他們誰對人特別有禮貌,誰特別博學,誰做事做得特別麻利,你去看看誰能當你的老師?我就這樣跑來跑去看,有的時候看到有些行為是好的,也有的時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會跑回來問爸爸,說,你看,有一個叔叔他隨地吐痰了,有一個阿姨她高門大嗓地搶別人話,這個人肯定不是老師吧。然後爸爸會告訴我說,這也是老師啊,因為孔子說“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樣好,這是老師;但是見到不好的人,你要反省自己,你會不會跟他一樣不好,所以這也是一種老師。


    我對《論語》的介入一直都是這樣隻言片語化入生活的。《論語》對我來講,是篤定的、真實的、親切的、溫暖的。讀經典很有意思,開始會覺得簡單,但是讀來讀去,便應了鄭板橋的那句話:“畫到生時是熟時。”感悟到這一點,那麽,我們就能真正地從內心敬仰聖賢。因為他們不用華彩的詞語,來讓大眾覺得一定要去膜拜,他們不因自己的偉大而讓萬眾折服,覺得不可企及。他們以自己一種樸素的人格,讓大眾覺得,這些樸素的真理恆久不變。


    道在人心,道不遠人,我們能憑著生命的成長去接近文化。《論語》裏提到“仁”的地方總共109處,這是整個儒家思想體係的核心。學生問老師什麽是“仁”,老師的回答就兩個字:“愛人。”真正的仁愛之心無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句話後來被孟子推演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智慧的星空:聆聽大師心靈的聲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智慧的星空:聆聽大師心靈的聲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