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我想,在這樣的處境中,惟一要做並且可以做到的是誠實。惟誠實,是靈魂的要求,否則不過是肉身之間的旅遊,“江南”“塞北”而已,然而“小橋流水”和“大漠孤煙”都可能看膩,而靈魂依然昏迷未醒。“第三者”的故事中,最可悲哀、最可指責也是最為荒唐的,就是欺騙——愛情,原是要相互敞開、融合,怎麽現在倒陷入加倍的掩蔽和逃離了呢?


    通常的情況是a和c騙著b。不過這也可能是出於好意——何苦讓b瘋癲,跳樓或者割腕呢?尤其b要是真的出了事,a和c都難免一生良心不安。於是欺騙似乎有了正當的理由。可是,被騙者的肉身平安了,他的靈魂呢,二位可曾想過嗎?b至死都處在一個不是由自己選擇而是由別人決定的位置上;所有人都笑著他的愚蠢,隻他自己笑著自己的幸福。然而,你要是人道的,你總不能就讓他去跳樓吧?你要是人道的,你也不能丟棄愛情一輩子守著一個隨時可能跳樓的人吧?是呀,甭說那麽多好聽的,倘這故事真實地發生在你身上,說吧,簡單點兒,你怎麽辦?


    三十八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


    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在這樣的故事裏我寧願是b。不要瘋癲,也別跳樓,痛苦到什麽程度大約由不得我,但我必須拎著我的痛苦走開。不為別的,為的是不要讓真變成假,不要逼著a和c不得不選擇欺騙。痛苦不是醜陋,結束也不是,惟要挾和詛咒可以點金成石,化珍寶為垃圾,使以往的美麗毀於一旦。是呀,這是b的責任,也是一個珍視靈魂相遇的戀者的痛苦和信念。“第三者”的故事,通常隻把b看作受害者而免去了他的責任,免去了對他的靈魂提問。第二個想法是:在這樣的故事裏,柔弱很可能美於堅強,痛苦很可能美於達觀。愛情不是出於大腦的明智,而是出於靈魂的牽掛,不是肉身的捕捉或替換,而是靈魂的漫展和相遇。因而一個猶豫的a是美的,一個困惑的b是美的,一個隱忍的c是美的;所以是美的,因為這裏麵有靈魂在彷徨,這彷徨看似比不上理智的決斷,但這彷徨卻通向著愛的遼闊,是愛的折磨,也是命運在為你敲開信仰之門。而果敢與強悍的“自我”,多半還是被肉身圈定,為荷而蒙所挾迫,是想像力的先天不足或靈魂的尚未覺悟。


    三十九


    愛情,從來與藝術相似,沒有什麽理性原則可以概括它、指引它。愛情不象婚姻是現實的契約,愛情是站在現實的邊緣向著神秘未知的呼喚與祈禱,它根本是一種理想或信仰,有一句詩:我愛你,以我童年的信仰。你說不清它是什麽,所以它是非理性的,但你肯定知道它不是什麽。所以它絕不是無理性。對於現實,它常常是脆弱的——比如人們常問藝術:這玩藝兒能頂飯吃?——明智而強悍的現實很可能會泯滅它。但就靈魂的期待而言,它強大並且堅韌,勝敗之事從不屬於它,它就象凡高的天空和原野,燃燒,盛開,動盪著古老的夢願,所有的現實都因之而顯得謹小慎微,都將聆聽它對生命的解釋。因而我在《向日葵》的後麵常看見一個赴死的身形,又在《有鬆樹的山坡》上聽見亙古迴蕩的鍾聲。


    四十


    那迴蕩的鍾聲便是靈魂百折不撓的腳步,它曾脫離某一肉身而去,又在那兒無數次降臨人世,借無數肉身而萬古傳揚。生命的消息,就這樣永無消損,永無終期。不管科學的發展——比如克隆、基因、納米——將怎樣改變世界的形象,改變道具和背景,甚至改變人的肉身,生命的消息就如這鍾聲,或這鍾聲之前荒野上的呼喚,或這呼喚之上的浪浪天風,絕不因某一肉身的枯朽而有些微減弱,或片刻停息。這樣看,就不見得是我們走過生命,而是生命走過我們;不見得是肉身承載著靈魂,而是靈魂訂製了肉身。就比如,不是音符連接成音樂,而是音樂要求音符的連接。那是固有的天音,如同宇宙的呼吸,存在的浪動,或神的言說,它經過我們然後繼續它的腳步,生命於是前赴後繼永不息止。為什麽要為一個音符的度過而悲傷?為什麽要認為生命因此是虛幻的呢?一切物都將枯朽,一切動都不停息,一切動都是流變,一切物再被創生。所以,虛無的悲嘆,尋根問底仍是由於肉身的圈定。肉身蒙蔽了靈魂的眼睛,單是看見要回那無中去,卻忘了你原是從那無中來。


    四十一


    當然,每以個音符又都不容忽略,原因簡單:那正是音樂的要求,這要求於是對音符構成意義,每一個音符都將追隨它,每一個音符都將與所有的音符相關連,所有的音符又都牽繫和鑄造著此一音符的命運。這就是愛的原因,和愛的所以不能夠丟棄吧。你既是演奏者,又是欣賞者,既是腳步,又是聆聽。孤芳自賞從根本上說是不可能的,單獨的音符怎麽聽也像一聲噪響,孤立的段落終不知所歸。音符和段落,倘不能領悟和追隨音樂的要求,便黃鍾大呂也是過眼煙雲,虛無的悲嘆勢在必然。以肉身的不死而求生命的意義,就像以音符的停滯而求音樂的悠揚。無論是今天的克隆,還是古時的練丹,以及各類自以為是的功法,都不可能使肉身不死,不死的惟有上帝寫下的起伏跌宕、苦樂相依的音樂,生命惟在這音樂中獲得意義,驅散虛無,而這永恆的音樂,當然是永恆地要求這音符的死生相繼,又當然會跳過無愛的噪響,一如既往保持其美麗與和諧。


    四十二


    愛,即孤立的音符或段落向著那美麗與和諧的皈依,再從那美麗與和諧中互相發現:原來一切都是相依相隨。倘若是音符間的相互隔離與排拒,美麗與和諧便要破壞。但上帝的音樂豈容破壞?比如說,地球的美麗是不容破壞的,生態的和諧是不容破壞的,被破壞的隻可能是破壞者自己,比如說,上帝之手將藉助幹旱、沙塵暴、愛滋病、環境汙染、臭氧層破洞……刪除造成這一切不和諧的贅物。癌症是什麽?是和諧整體中的一個失去控製的部分,這差不多是對無限膨脹著的人類欲望的一個警告。愛滋病是什麽?是自身免疫係統的失靈,而生態的和諧正是地球的自身免疫係統。上帝是嚴厲而且溫柔的,如果自以為是的人類仍然聽不懂這暗示,地球上被刪除的終將是什麽應該是明顯的。


    四十三


    書架上的書,一本一本幾千本,看似各成一體相互孤立,其實全有關聯。幾千年的消息都在那兒排開,穿插、疊摞,其相互關聯的路徑更是玄機無限,鬼神莫測。真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但其中任何一本都是“不識廬山真麵目”。


    我猜想,基因譜係也並不是孤立的每人一份,上帝不見得有那樣的耐心,上帝寫的是大文章,每個人的基因譜係隻是其中一個小小的段落,把這些段落連成一氣才可能領悟上帝的意圖。領悟,而非破解。用陳村的話說,上帝的手藝哪能這麽簡單?比如,基因譜係中何以會有很多不知所雲的段落?不知所雲隻是對人而言,隻是對“嶺”和“峰”而言,是整體對部分而言。部分隻好是“知不知,尚矣”。這便是命運永遠的神秘,便是人要對上帝保持謙恭,要對他說“是”,要以愛作為祈禱的緣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病隙碎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鐵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鐵生並收藏病隙碎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