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迷失的階級
台灣女作家龍應台有雜文一篇,題乃《中國人你為什麽不生氣?》。
今我以切身之體會,提出問題的另一麵是——中國人你為什麽生氣?
年輕的門衛心裏為什麽不痛快?而我又為什麽不能表現得有涵養些?禮貌之至地說句:“明天前門見。”那又幽默得多麽得體!中國人,中國人,你為什麽瀟灑不起來?你為什麽幽默不起來?你為什麽動不動就生氣?你為什麽總好像心懷敵意似的氣你的同胞?如果幽默是教養,那麽瀟灑僅僅是風度不也就是氣質嗎?中國人,中國人,我們好可憐啊!我們天天的、月月的、年年的不知忍了多少氣、吞了多少聲多少次地隱瞞了自己、多少次地扭曲了自己!而當我們久忍一發之時,卻常常難免地為了些許何足掛齒的小是小非,往往為此付出後悔莫及的代價。中國人,中國人,也許隻有我們每個人自己內心裏才知道、才清楚、才明白我們究竟為什麽生氣?我們憋了一肚子的氣難免會宣洩在別人身上。別人受了我們的氣難免不又去氣另外一些人,那另外一些人則很可能是賣肉的、收水電費的、公共汽車售票員、換煤氣的、理髮的、交通警察、公安民警,甚至很可能就是我們的上級、同人、下屬……於是他們的氣又直接地或拐彎抹角地宣洩在我們自己身上。於是我們每一個人幾乎每一天裏都莫名其妙地憋了一肚子氣。倘說我們都是自己在生自己的氣未免滑稽。但若打一個比方,恐怕我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這多麽像多米諾骨牌現象!似乎每一部分中國人看著另一部分中國人都不順眼,都來氣。輕蔑和憎惡,在中國人之間蔓延。以至於普遍的中國人都多少有那麽一點兒輕蔑和憎惡我們自己。我們仿佛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孩子,玩著互相褻瀆、互相作踐的心理遊戲。我們不願玩這種低劣的遊戲。但我們已經患上了玩這一種遊戲的“遊戲症”,我們渴望受到良好的社會教養。但社會本身已變得厚顏無恥甚至下流。我們對自己、對同胞、對社會都不滿意。我們對自己、對同胞都無奈何。中國人,如果你是一位最有頭腦的中國人,你能向你自己、向你的同胞解釋清楚——什麽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嗎?“初級階段是個筐,什麽都能往裏裝”——這一句話,簡直就成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高級註腳。可以認為是誓言,也可以認為是囈語。迷信,從農村包圍城市。麻將,從黨內搓到黨外。足球,在國際賽中連遭敗北,而在官場之上卻“國腳”輩出。撞球乃文明娛樂,一經“中國特色”之後,便成了街頭巷尾小痞子們賭博的方式……中國,中國,新紀元之舟剛剛揚帆起錨,普遍的我們的同胞似乎都感染了“世紀末心態”的病菌。
比較一下是有意思的,也是發人深思的。所謂“世紀末心態”,於西方人而言,好比信心十足地上了一次列車,卻不知該在哪一站下車!哪一站的停留都是短暫的。絕不等待任何一位下車的人。也絕不等待任何一位上車的人。每一站的站牌上都寫著一行字是——上?還是下?不許磨蹭!照西方人的眼光看來,似乎哪一站都不值得留戀,又似乎哪一站都不值得下車。而且那列車是高速列車,而且在運行中不斷地增著加速度。盡管豪華,盡管舒適,但不知道應該在哪兒下車,總不是件踏實的事兒。享受也不是享受了,那是由盲目而產生的心理疲勞,那是由惘然而產生的沮喪,那是由沮喪而產生的無所謂。西方的速度使西方人感覺仿佛他們正馳向世紀之末。“世紀末心態”油然而生,歸根結底,在西方,它也更是中產階級彷徨於當代迷失於當代的惆悵……
在中國人,於我們黑眼睛、黃皮膚的同胞,情形剛好相反。中國人的心理問題出在普遍的中國人想尋找到某一個車站,想擁擠上某一次列車,手中卻沒有票,連一張站台票也沒有。每一個車站都擁擠。每一節列車廂都擁擠。每一站能上得去列車的都是少數。每一站被拋棄在站台上的都是多數。每一次列車都標明著“直快”、“特快”。每一站都有廣播員以鼓舞人心的熱忱飽滿的語調不厭其煩地連續廣播:“前程似錦、前程似錦、前程似錦……”於是人們從這一個車站奔向那一個車站。於是人們從那一個車站奔向下一個車站……前程似錦、前程似錦、前程似錦……擠不上、擠不上,似乎永遠擠不上!……隻要能擠上去,不管到哪兒都行啊!普遍的我們的同胞那份兒焦灼啊那份兒唯恐被永遠拋棄在站台上的委屈啊,真是無法形容!西方人的“世紀末心態”,屬於坐在車上的人們的心理症狀。中國人的“世紀末心態”,屬於擁擠在站台上的人們的心理症狀。西方的情形是,站台上的人,冷漠地無動於衷地望著車上的人們,心想——你們究竟又能被載到哪兒去呢?無論你們被載到哪兒去,和我們又會有什麽區別呢?中國的情形是,車上的人,僥倖地、得意揚揚地望著站台上的人們,心想——拜拜,我們先走一步啦。你們捺點兒性子等到下一個世紀吧!在西方,有錢就能上車。在中國,有權就能上車。在西方,人們監督著警惕著千方百計限製著權力可能對於金錢的支配和汙染。在中國,人們監督著、警惕著、千方百計限製著金錢可能對於權力的支配和汙染。在西方,更是有權的人也抱怨金錢萬能。在中國,更是有錢的人抱怨權力萬能。其實,中國式的“東方直快”或“東方特快”,離開始發站——落後的中國並未太遠。中國人的“世紀末心態”是本世紀中國人心態的超前感染。是一類妄想型心理症狀。如妄想型精神病人以為地球人業已全部登上火箭就要去過神話般的宇宙生活,而自己將會被陰險地遺棄在地球上。最根本的區別,西方人的“世紀末心態”是人類的精神危機現象。中國人的“世紀末心態”是人類的物質危機現象。物質分配之不合理,使普遍的中國人怨聲載道。當他們將目光望向政府,希冀獲得公正時,他們仿佛看出來了,政府似乎沒有良策。人民無奈,政府也無奈。於是人民隻有沉沒於無奈的淵底。在那深深的淵底他們積聚著他們的憤懣。
那一種“太平盛世”般光景,是多麽的虛假!那一台台的輕歌曼舞、燕語鶯啼,真乃長歌當哭啊!
中國人,你,如果你不是一個遲鈍了思考的中國人,你老老實實地回答別人,也回答你自己!難道你竟沒有過那種翻江倒海、石破驚天的預感嗎?
那一台台輕歌曼舞、燕語鶯啼之中,隻有兩首歌在我聽來詞遏行雲,曲挫白雪!那就是《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和《一無所有》。前者無奈得悲愴,後者悲愴得無奈。那乃是下裏巴人們的“天問”!我能理解小青年們聽時為什麽頓足和高吼,卻無法理解女歌星們唱時何以笑靨盈盈……
還有一首歌,歌詞是這樣的:
亞細亞的孤兒,在西風中哭泣,
台灣女作家龍應台有雜文一篇,題乃《中國人你為什麽不生氣?》。
今我以切身之體會,提出問題的另一麵是——中國人你為什麽生氣?
年輕的門衛心裏為什麽不痛快?而我又為什麽不能表現得有涵養些?禮貌之至地說句:“明天前門見。”那又幽默得多麽得體!中國人,中國人,你為什麽瀟灑不起來?你為什麽幽默不起來?你為什麽動不動就生氣?你為什麽總好像心懷敵意似的氣你的同胞?如果幽默是教養,那麽瀟灑僅僅是風度不也就是氣質嗎?中國人,中國人,我們好可憐啊!我們天天的、月月的、年年的不知忍了多少氣、吞了多少聲多少次地隱瞞了自己、多少次地扭曲了自己!而當我們久忍一發之時,卻常常難免地為了些許何足掛齒的小是小非,往往為此付出後悔莫及的代價。中國人,中國人,也許隻有我們每個人自己內心裏才知道、才清楚、才明白我們究竟為什麽生氣?我們憋了一肚子的氣難免會宣洩在別人身上。別人受了我們的氣難免不又去氣另外一些人,那另外一些人則很可能是賣肉的、收水電費的、公共汽車售票員、換煤氣的、理髮的、交通警察、公安民警,甚至很可能就是我們的上級、同人、下屬……於是他們的氣又直接地或拐彎抹角地宣洩在我們自己身上。於是我們每一個人幾乎每一天裏都莫名其妙地憋了一肚子氣。倘說我們都是自己在生自己的氣未免滑稽。但若打一個比方,恐怕我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這多麽像多米諾骨牌現象!似乎每一部分中國人看著另一部分中國人都不順眼,都來氣。輕蔑和憎惡,在中國人之間蔓延。以至於普遍的中國人都多少有那麽一點兒輕蔑和憎惡我們自己。我們仿佛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孩子,玩著互相褻瀆、互相作踐的心理遊戲。我們不願玩這種低劣的遊戲。但我們已經患上了玩這一種遊戲的“遊戲症”,我們渴望受到良好的社會教養。但社會本身已變得厚顏無恥甚至下流。我們對自己、對同胞、對社會都不滿意。我們對自己、對同胞都無奈何。中國人,如果你是一位最有頭腦的中國人,你能向你自己、向你的同胞解釋清楚——什麽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嗎?“初級階段是個筐,什麽都能往裏裝”——這一句話,簡直就成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高級註腳。可以認為是誓言,也可以認為是囈語。迷信,從農村包圍城市。麻將,從黨內搓到黨外。足球,在國際賽中連遭敗北,而在官場之上卻“國腳”輩出。撞球乃文明娛樂,一經“中國特色”之後,便成了街頭巷尾小痞子們賭博的方式……中國,中國,新紀元之舟剛剛揚帆起錨,普遍的我們的同胞似乎都感染了“世紀末心態”的病菌。
比較一下是有意思的,也是發人深思的。所謂“世紀末心態”,於西方人而言,好比信心十足地上了一次列車,卻不知該在哪一站下車!哪一站的停留都是短暫的。絕不等待任何一位下車的人。也絕不等待任何一位上車的人。每一站的站牌上都寫著一行字是——上?還是下?不許磨蹭!照西方人的眼光看來,似乎哪一站都不值得留戀,又似乎哪一站都不值得下車。而且那列車是高速列車,而且在運行中不斷地增著加速度。盡管豪華,盡管舒適,但不知道應該在哪兒下車,總不是件踏實的事兒。享受也不是享受了,那是由盲目而產生的心理疲勞,那是由惘然而產生的沮喪,那是由沮喪而產生的無所謂。西方的速度使西方人感覺仿佛他們正馳向世紀之末。“世紀末心態”油然而生,歸根結底,在西方,它也更是中產階級彷徨於當代迷失於當代的惆悵……
在中國人,於我們黑眼睛、黃皮膚的同胞,情形剛好相反。中國人的心理問題出在普遍的中國人想尋找到某一個車站,想擁擠上某一次列車,手中卻沒有票,連一張站台票也沒有。每一個車站都擁擠。每一節列車廂都擁擠。每一站能上得去列車的都是少數。每一站被拋棄在站台上的都是多數。每一次列車都標明著“直快”、“特快”。每一站都有廣播員以鼓舞人心的熱忱飽滿的語調不厭其煩地連續廣播:“前程似錦、前程似錦、前程似錦……”於是人們從這一個車站奔向那一個車站。於是人們從那一個車站奔向下一個車站……前程似錦、前程似錦、前程似錦……擠不上、擠不上,似乎永遠擠不上!……隻要能擠上去,不管到哪兒都行啊!普遍的我們的同胞那份兒焦灼啊那份兒唯恐被永遠拋棄在站台上的委屈啊,真是無法形容!西方人的“世紀末心態”,屬於坐在車上的人們的心理症狀。中國人的“世紀末心態”,屬於擁擠在站台上的人們的心理症狀。西方的情形是,站台上的人,冷漠地無動於衷地望著車上的人們,心想——你們究竟又能被載到哪兒去呢?無論你們被載到哪兒去,和我們又會有什麽區別呢?中國的情形是,車上的人,僥倖地、得意揚揚地望著站台上的人們,心想——拜拜,我們先走一步啦。你們捺點兒性子等到下一個世紀吧!在西方,有錢就能上車。在中國,有權就能上車。在西方,人們監督著警惕著千方百計限製著權力可能對於金錢的支配和汙染。在中國,人們監督著、警惕著、千方百計限製著金錢可能對於權力的支配和汙染。在西方,更是有權的人也抱怨金錢萬能。在中國,更是有錢的人抱怨權力萬能。其實,中國式的“東方直快”或“東方特快”,離開始發站——落後的中國並未太遠。中國人的“世紀末心態”是本世紀中國人心態的超前感染。是一類妄想型心理症狀。如妄想型精神病人以為地球人業已全部登上火箭就要去過神話般的宇宙生活,而自己將會被陰險地遺棄在地球上。最根本的區別,西方人的“世紀末心態”是人類的精神危機現象。中國人的“世紀末心態”是人類的物質危機現象。物質分配之不合理,使普遍的中國人怨聲載道。當他們將目光望向政府,希冀獲得公正時,他們仿佛看出來了,政府似乎沒有良策。人民無奈,政府也無奈。於是人民隻有沉沒於無奈的淵底。在那深深的淵底他們積聚著他們的憤懣。
那一種“太平盛世”般光景,是多麽的虛假!那一台台的輕歌曼舞、燕語鶯啼,真乃長歌當哭啊!
中國人,你,如果你不是一個遲鈍了思考的中國人,你老老實實地回答別人,也回答你自己!難道你竟沒有過那種翻江倒海、石破驚天的預感嗎?
那一台台輕歌曼舞、燕語鶯啼之中,隻有兩首歌在我聽來詞遏行雲,曲挫白雪!那就是《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和《一無所有》。前者無奈得悲愴,後者悲愴得無奈。那乃是下裏巴人們的“天問”!我能理解小青年們聽時為什麽頓足和高吼,卻無法理解女歌星們唱時何以笑靨盈盈……
還有一首歌,歌詞是這樣的:
亞細亞的孤兒,在西風中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