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役已經要發作,池大老爺也是怒不可遏;刑房書辦比較冷靜,想起金師爺的話,急忙到轎前低聲說道:“大老爺息怒!等我喚地保來。”
地保已經得信趕到,刑房書辦便喚他上前叫門;這一下倒是開了,卻隻開一扇,轎子進不去。努一努嘴,兩個差役搶進門去,推開林家下人,將大門開得筆直。
池大老爺在大堂下了轎,二堂的廳門卻緊閉著。以百裏侯之尊,進入民家,遭受這樣的冷落無禮,實在是罕見之事;然而池大老爺為剛才那句話提醒了——事碌上是記起金師爺的警告:邵定侯不好意!於今跡象已見,確是有些不大好惹。心裏不斷在想,越是如此,越要沉著;魯莽行事,栽了跟鬥,可就真的輸給邵定候了。
因此,當差役拍櫃打凳,在喝問主人何以不露麵時,他反倒搖搖手攔阻:“不可這樣子,有話慢慢說。她家主人,既是女眷,不便出見,想來總有帳房、管家,請一位來答話。”
大廳旁邊的廂房,就是帳房;帳房先生是個老實人,想躲沒有躲得了,為差役挾持著,來到大廳,朝上一揖,結結巴巴地說道:“參見老公祖!”
池大老爺看他穿著藍布長袍,又是這樣的稱呼和禮節,便知他是一名秀才,倒也不敢怠慢,很客氣地問道:“你姓什麽?想來進過學。”
“是的。晚生姓孫,三年前進的學。”
“是孫秀才。”池大老爺問道:“在林家幫忙管家帳是不是?有幾年了?”
“有兩年多了。”
“這樣說,當初這林家的女婿出奔投河,你也在場?”
“當時我在帳房照料。沒有看見。”
“喔!”池大老爺問道:“你住在哪裏?”
“每天回家。有時事忙,就睡在帳房裏。”
“你白天都在這帳房,進出的人當然都看得到。我倒問問你,林家經常有哪些男客來?”
“沒有什麽男客來。”
“左右鄰合呢?”池大老爺問道:“譬如住在後麵的邵家的邵定侯。”
一聽這話,孫秀才的臉色便有些不自然了:“來過一兩次。”他說,“我也不大記得清楚。”
“怎麽叫不大清楚?是說來過的次數記不清楚嗎?”
“不是——”孫秀才想改口,“我也不大認識邵定侯,相貌記不清楚,是不是他不敢說。”
池大老爺笑笑不響,剛想再問;隻見大廳前麵進來一個人,是七品服色,與池大老爺的身份相同;何以來此一人?倒不可不防,因而他很沉著地等著。
那人昂然直入,但仍依行客拜坐客的規矩,先作了個揖,然後自我報名:“敝姓朱。與此間表親;聽說池大老爺駕到,舍親女流之輩,不便接待,特地托兄弟來支賓。不知道父母官輕臨民家,有何見教?”
“原來是朱兄。”池大老爺問道:“請教台甫。”
“我叫朱蓮甫。”
朱蓮甫這個名字是知道的;他本人是舉人出身,也做過一任捐班的知縣,因為官聲不好,勒令休致。就憑這個資格,包攬是非,成為一霸。
池大老爺對此人不免忌憚,他們詭計多端還在其次,主要的是因為他是舉人的底子,相形之下,顯得自己這個現任的捐班知縣;反不如他這個體致的捐班知縣。
因此,他很客氣,“原來是蓮翁!久仰盛名,今天才有緣相見,幸會之至。”寒暄到此,心中警覺;此人明明是邵家或是林家請來的擋箭牌,倘或假以詞色,讓他得寸進尺地軟通過來,自己反受束縛,倒不如開門見山,直道來意:“蓮翁來得正好,倒免了兄弟的為難。這林家招贅女婿投河自盡一案,最近有人密合,其中別有隱情;兄弟職責所在,而況人命重案,不能不親自來踏勘一遍。蓮翁既然與林家親戚,就奉煩與此間女主人說一聲,請暫時迴避,我隻進去打個轉就走。”
朱蓮甫與林家不是什麽親戚,他是受了邵定侯的重託來擋駕的,原以為池大老爺憑藉官威,大作騷擾,隻要抓住他的漏洞不論軟磨硬逼,總要叫他不得如願而去。誰知竟是說出這樣一番和平而不悻情理的話,倒有些不知如何應付了。
“蓮翁,勞駕、勞駕!”池大老爺拱拱手說,“有蓮翁的麵子在,兄弟決不敢越分。”
一方麵是情麵難卻,一方麵是得到保證,料無大得,朱蓮甫不暇細思,滿口答應:“言重,言重!我轉知舍親就是。”
話是說出去了,行動卻很為難;他跟林家母女雖亦見過,但這件事搭不上話,必得跟邵定候去說,而邵家住在後麵,由大門出去,便露了馬腳。無論如何,隻有進了二廳,再作道理。
敲開屏門,林家的僕婦已受了主人的囑咐;一言不發,將他領到上房,林太太迎出來見禮道勞,但亦實在不便多說什麽,隻是重複著說:“麻煩朱老爺!”
“麻煩倒並不麻煩。這位縣官很講道理,他說他隻進來打一個轉就走。請林太太和令媛暫時躲一躲吧。”
還說“不麻煩”?隻要進來打個轉,就會有絕大的麻煩發生。卻苦於說不出口,隻臉色大變地僵在那裏。
朱蓮甫十分奇怪,他隻隱約看出邵定候與林采春似有媛昧,但此刻邵定侯並未在此,何以連池大老爺進來打個轉都不行?
“朱老爺,”林太太終於開口了,“請你先跟邵大少爺去談一談,好不好?”
朱蓮甫已看出蹊蹺來了,也正要向邵定侯問個仔細,便即點頭問道:“府上可有後門?”
“有的。”
引入後園,打開一扇小門;門外是刑房書辦——他們是熟人,朱蓮甫不由得失聲說道:“咦!你在這裏?”
“是的。我在這裏恭候朱老爺的大駕。”
這就是池大老爺的棋高一著。他雖不知道朱蓮甫假冒林家的親戚,但可斷定,朱蓮甫必定要跟邵定候去商量;而邵定侯天大的膽子,此時也不敢出現在林家,照此推測,朱蓮甫除了出後門去看邵定侯以外,兩人別無見麵的辦法——當然,還有地道相通;可是這條地道,是邵定侯尋芳的秘徑,朱蓮甫恐亦未見得知道。
因此,等朱蓮甫一進屏門,他就將自己的看法,悄悄說與刑房書辦,囑咐他到林家後門去守候;果然料事如神,刑房書辦就像聽大書說到“華容擋曹”一樣,“關老爺”到這時候不能不佩服諸葛亮了。
不過,他卻不敢像“關老爺”那樣義釋曹瞞,招招手說:“朱老爺,你請過來,我有句話請教。你是不是去看邵百萬的大少爺?”
朱蓮甫也是“一點就透”的光棍“玲瓏心”,心知硬賴硬瞞,別人也不會硬爭,無非付之一笑。但是,自己在這件事上,就完全被蒙在鼓裏了,所以陪笑說道:“老兄,你問到這話,是當我自己人;我亦不瞞你,是的,我去看邵定侯。林家這件案子,何以說是有人密告,別有隱情?在縣太爺那裏,我不便動問;你好不好說兩句我聽聽?”
地保已經得信趕到,刑房書辦便喚他上前叫門;這一下倒是開了,卻隻開一扇,轎子進不去。努一努嘴,兩個差役搶進門去,推開林家下人,將大門開得筆直。
池大老爺在大堂下了轎,二堂的廳門卻緊閉著。以百裏侯之尊,進入民家,遭受這樣的冷落無禮,實在是罕見之事;然而池大老爺為剛才那句話提醒了——事碌上是記起金師爺的警告:邵定侯不好意!於今跡象已見,確是有些不大好惹。心裏不斷在想,越是如此,越要沉著;魯莽行事,栽了跟鬥,可就真的輸給邵定候了。
因此,當差役拍櫃打凳,在喝問主人何以不露麵時,他反倒搖搖手攔阻:“不可這樣子,有話慢慢說。她家主人,既是女眷,不便出見,想來總有帳房、管家,請一位來答話。”
大廳旁邊的廂房,就是帳房;帳房先生是個老實人,想躲沒有躲得了,為差役挾持著,來到大廳,朝上一揖,結結巴巴地說道:“參見老公祖!”
池大老爺看他穿著藍布長袍,又是這樣的稱呼和禮節,便知他是一名秀才,倒也不敢怠慢,很客氣地問道:“你姓什麽?想來進過學。”
“是的。晚生姓孫,三年前進的學。”
“是孫秀才。”池大老爺問道:“在林家幫忙管家帳是不是?有幾年了?”
“有兩年多了。”
“這樣說,當初這林家的女婿出奔投河,你也在場?”
“當時我在帳房照料。沒有看見。”
“喔!”池大老爺問道:“你住在哪裏?”
“每天回家。有時事忙,就睡在帳房裏。”
“你白天都在這帳房,進出的人當然都看得到。我倒問問你,林家經常有哪些男客來?”
“沒有什麽男客來。”
“左右鄰合呢?”池大老爺問道:“譬如住在後麵的邵家的邵定侯。”
一聽這話,孫秀才的臉色便有些不自然了:“來過一兩次。”他說,“我也不大記得清楚。”
“怎麽叫不大清楚?是說來過的次數記不清楚嗎?”
“不是——”孫秀才想改口,“我也不大認識邵定侯,相貌記不清楚,是不是他不敢說。”
池大老爺笑笑不響,剛想再問;隻見大廳前麵進來一個人,是七品服色,與池大老爺的身份相同;何以來此一人?倒不可不防,因而他很沉著地等著。
那人昂然直入,但仍依行客拜坐客的規矩,先作了個揖,然後自我報名:“敝姓朱。與此間表親;聽說池大老爺駕到,舍親女流之輩,不便接待,特地托兄弟來支賓。不知道父母官輕臨民家,有何見教?”
“原來是朱兄。”池大老爺問道:“請教台甫。”
“我叫朱蓮甫。”
朱蓮甫這個名字是知道的;他本人是舉人出身,也做過一任捐班的知縣,因為官聲不好,勒令休致。就憑這個資格,包攬是非,成為一霸。
池大老爺對此人不免忌憚,他們詭計多端還在其次,主要的是因為他是舉人的底子,相形之下,顯得自己這個現任的捐班知縣;反不如他這個體致的捐班知縣。
因此,他很客氣,“原來是蓮翁!久仰盛名,今天才有緣相見,幸會之至。”寒暄到此,心中警覺;此人明明是邵家或是林家請來的擋箭牌,倘或假以詞色,讓他得寸進尺地軟通過來,自己反受束縛,倒不如開門見山,直道來意:“蓮翁來得正好,倒免了兄弟的為難。這林家招贅女婿投河自盡一案,最近有人密合,其中別有隱情;兄弟職責所在,而況人命重案,不能不親自來踏勘一遍。蓮翁既然與林家親戚,就奉煩與此間女主人說一聲,請暫時迴避,我隻進去打個轉就走。”
朱蓮甫與林家不是什麽親戚,他是受了邵定侯的重託來擋駕的,原以為池大老爺憑藉官威,大作騷擾,隻要抓住他的漏洞不論軟磨硬逼,總要叫他不得如願而去。誰知竟是說出這樣一番和平而不悻情理的話,倒有些不知如何應付了。
“蓮翁,勞駕、勞駕!”池大老爺拱拱手說,“有蓮翁的麵子在,兄弟決不敢越分。”
一方麵是情麵難卻,一方麵是得到保證,料無大得,朱蓮甫不暇細思,滿口答應:“言重,言重!我轉知舍親就是。”
話是說出去了,行動卻很為難;他跟林家母女雖亦見過,但這件事搭不上話,必得跟邵定候去說,而邵家住在後麵,由大門出去,便露了馬腳。無論如何,隻有進了二廳,再作道理。
敲開屏門,林家的僕婦已受了主人的囑咐;一言不發,將他領到上房,林太太迎出來見禮道勞,但亦實在不便多說什麽,隻是重複著說:“麻煩朱老爺!”
“麻煩倒並不麻煩。這位縣官很講道理,他說他隻進來打一個轉就走。請林太太和令媛暫時躲一躲吧。”
還說“不麻煩”?隻要進來打個轉,就會有絕大的麻煩發生。卻苦於說不出口,隻臉色大變地僵在那裏。
朱蓮甫十分奇怪,他隻隱約看出邵定候與林采春似有媛昧,但此刻邵定侯並未在此,何以連池大老爺進來打個轉都不行?
“朱老爺,”林太太終於開口了,“請你先跟邵大少爺去談一談,好不好?”
朱蓮甫已看出蹊蹺來了,也正要向邵定侯問個仔細,便即點頭問道:“府上可有後門?”
“有的。”
引入後園,打開一扇小門;門外是刑房書辦——他們是熟人,朱蓮甫不由得失聲說道:“咦!你在這裏?”
“是的。我在這裏恭候朱老爺的大駕。”
這就是池大老爺的棋高一著。他雖不知道朱蓮甫假冒林家的親戚,但可斷定,朱蓮甫必定要跟邵定候去商量;而邵定侯天大的膽子,此時也不敢出現在林家,照此推測,朱蓮甫除了出後門去看邵定侯以外,兩人別無見麵的辦法——當然,還有地道相通;可是這條地道,是邵定侯尋芳的秘徑,朱蓮甫恐亦未見得知道。
因此,等朱蓮甫一進屏門,他就將自己的看法,悄悄說與刑房書辦,囑咐他到林家後門去守候;果然料事如神,刑房書辦就像聽大書說到“華容擋曹”一樣,“關老爺”到這時候不能不佩服諸葛亮了。
不過,他卻不敢像“關老爺”那樣義釋曹瞞,招招手說:“朱老爺,你請過來,我有句話請教。你是不是去看邵百萬的大少爺?”
朱蓮甫也是“一點就透”的光棍“玲瓏心”,心知硬賴硬瞞,別人也不會硬爭,無非付之一笑。但是,自己在這件事上,就完全被蒙在鼓裏了,所以陪笑說道:“老兄,你問到這話,是當我自己人;我亦不瞞你,是的,我去看邵定侯。林家這件案子,何以說是有人密告,別有隱情?在縣太爺那裏,我不便動問;你好不好說兩句我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