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一走,刑房書辦定下心來,將這夜的收穫,重新回想了一遍。越想便越高興,案子可破,房子可得;而邵定侯百萬富豪,遭遇這樣一場官司,銀子還不如當泥沙般往外搬?不想者來還走這麽一步鴻運!一高興之下,當夜就進行門求見池大老爺。
“恭喜大老爺,”他紅馥馥的臉上,堆足了笑意,“案子可以說,破了一半了。”
“怎麽?”池大老爺特別假以詞色,“來,來!你坐下來談。”
於是刑房書辦斜簽著身子,坐了下首方凳上一角,開始細談案情;當然,他不會提到阿龍如何料事如神,隻說他怎麽樣靜心參悟,猜透了其中的機關。
池大老爺一直在靜靜聽著;聽到林家招贅女婿的屍首,可能藏在地道之中,不由得失聲說道:“這一點我倒沒有想到!太有道理了,你說下去。”
再說下去,話就有些不大圓順了。他說他知道邵家掘了一條地道,入口在邵家的書房中;但卻說不出他是怎麽知道的。好在池大老爺對此倒不太關心;關心的是地道的出口。
“出口,不錯,是在林家;但不知道是在哪一間屋子?想起來是在林采春的房間裏,而且是在床底下。”
池大老爺點點頭說:“是在林采春房間裏不錯;不過怎麽知道在她床底下。”
刑房書辦是據王木匠漏出來的,“開在床底下的都有”那句話而雲然;隻是不便明說,含混混地答道:“我是猜想。”
“猜得也有道理。”池大老爺想了一下問道:“那末,現在該怎麽辦?”
“有了確實證據就不怕了,大老爺明天就到林家,挖開地道就是。”刑房書辦又說,“書辦已經想法子去打聽了。地道在林家的出口,究竟是哪裏,明天就有確實消息,包管不錯!”
池大老爺聽得這樣的話,高興異常,拿刑房書辦,著實誇獎了一頓。同時決定,第二天下午踏勘林家;傳下話去,早早伺候。
到得第二天一早,刑房書辦剛要上衙門,有個陌生人叩門來訪,自道是王木匠的胞弟,帶來一份住房的紅契相贈,卻無林家地道的圖樣。還說王木匠昨夜酩酊大醉,酒後胡言,不足為憑。同時又透露;王木匠已經不在紹興,到江西探親去了。
刑房書辦聽得這話,半晌作聲不得;心知事情起了絕大的變化,王木匠不但否認與出走,很可能已將所知的秘密,全盤泄露給邵定侯了。怎麽辦?他繞室彷徨,想來想去隻有一條路好走;進得衙門直奔籤押房,見了池大老爺,雙膝跪倒,將王木匠出爾反爾的經過,和盤托出,自請處分。當然,他將案情秘密說與王木匠得知,是有一番辯解的,說非如此,不能套出王木匠的真話來。
“這不能怪你!”池大老爺倒很體諒,“你起來,我們商量正事。”
這件事就得請教刑名老夫子。紹興雖出師爺,但多在外遊幕;本鄉本土,人情牽製,不能放手辦事,反倒沒有紹興師爺,池大老爺請的是這位刑名師爺是蘇州人,姓金;金師爺熟於律例,卻是按部就班,不會耍花巧的老實人,與池大老爺權奇自喜的性情,不甚相投,所以平日不大找他。此刻事出無奈,多一個人商量總是好的,因而移樽就教,帶著刑房書辦,到金師爺的住處去拜訪。
一聽經過,金師爺先自不悅,這樣要緊的案子,如何不來跟自己商量?對“東翁”雖不便發作,卻不妨借題發揮,拿刑房書辦痛斥了一頓,說他輕舉妄動。池大老爺知道罵的是自己;隻好捏著鼻子受他的。
“東翁,”罵完了書辦,金師爺才提出他的看法,“這件案子急不得,事緩則圓,隻有一步一步來;第一步先簽提王木匠到堂,憑他的指證,才能派人搜查。”
“王木匠逃走了。”
“出‘海捕文書’,拿他弄回來!他也是有家有業的人,想來不過那裏暫時躲一躲;上緊查緝,一定可以把他找出來。”
“老夫子的話。高明得很。隻是曠日持久,邵林兩家可以彌縫無跡,那不是白費心思嗎?”
“那是沒有辦法的事。”金師爺大搖其頭:“自己的腳步要站穩。”
池大老爺不以為然,“老夫子,”他說,“如今是破案第一,趁他還來不及彌縫的當兒,一下子抓住了證據,豈不幹坤大定?”
“抓不住呢?”
“怎麽會抓不住?”
“果如所雲,有屍首藏在地道裏,此刻也早已移走了。”金師爺說,“掘地道不犯法。而況這個地道,現在也很可能堵住了。東翁,這件案子牽涉人家日閣的名節。邵家財雄勢大,也不是好慧的。千萬慎重!”
邵家財雄勢大不好惹這句話,引起池大老爺絕大的反感,“人命關天,我何能因為他財雄勢大就不聞不問?”他凜然表示,“我倒偏要惹他一惹。”
金師爺當著刑房書辦在眼前,碰了這麽大一個釘子,臉上自然很下不來;不過蘇州人不善於吵架相罵,隻得繃著臉不響。
池大老爺也發覺自己失態,便即拱拱手說:“老夫子愛護我的一片盛意,我完全明白。不過,事已至今,如果不辦出個起落來,以後刑名案子,隻怕事侶棘手。老夫子以為如何?”
“話是不錯。”金師爺慢吞吞地答道:“隻是凡事不求有功,先求無過。我剛才說過,事緩則圓,隻要將王木匠拘提到案,一切都可以著落在他身上,怕什麽?”
“不怕別的,隻怕邵定侯將一切痕跡掩蓋毫無破綻。雖有王木匠指證,並無其事,變成王木匠胡說。那不是懸案未破,又多一件懸案?”
這話讓金師爺一時駁不倒。沉默之下,使得池大老爺越發覺得自己的想法不錯;決定及早逮捕,隻要抓著了證據,什麽都好說了。
“東翁,”金師爺見他拱手告辭,一把拉住他說:“請再斟酌。”
“情節顯然,遲恐不及,無須再斟酌了。”
“東翁自有主張,我在這裏一無用處。屍位素餐,無地自容。此刻,我就向東翁告假了!”說罷,金師爺匆匆一揖;轉身就吩咐他的書童,收拾行李。
池大老爺覺得很尷尬,也很不高興;同時要急著到林家,當時隻說得一句:“老夫子,請忍耐!一切等我回來再說。”隨即匆匆而出。
鳴鑼喝道到了林家,已經驚動了許多百姓。因為縣大老爺日常出門,總是有規定路線的,上知府衙門,朔望文廟拈香,經哪裏到哪裏,從來不錯。若是到了一處平日不到的地方,多半是出了命案去驗屍。
因此,那條巷子裏都在打聽,莫非林家又出了人命案子?在林家,當然知道他的來意;黑漆大門,緊閉不開,差役敲了半天,大門上才推開一扇小門,探頭出來一個年邁龍鍾的“底下人”,問是何事?
“大老爺來拜你家主人。”
“我家都是女眷,擋駕、擋駕!”說罷,將那扇小門“砰”地一聲碰上了。
“恭喜大老爺,”他紅馥馥的臉上,堆足了笑意,“案子可以說,破了一半了。”
“怎麽?”池大老爺特別假以詞色,“來,來!你坐下來談。”
於是刑房書辦斜簽著身子,坐了下首方凳上一角,開始細談案情;當然,他不會提到阿龍如何料事如神,隻說他怎麽樣靜心參悟,猜透了其中的機關。
池大老爺一直在靜靜聽著;聽到林家招贅女婿的屍首,可能藏在地道之中,不由得失聲說道:“這一點我倒沒有想到!太有道理了,你說下去。”
再說下去,話就有些不大圓順了。他說他知道邵家掘了一條地道,入口在邵家的書房中;但卻說不出他是怎麽知道的。好在池大老爺對此倒不太關心;關心的是地道的出口。
“出口,不錯,是在林家;但不知道是在哪一間屋子?想起來是在林采春的房間裏,而且是在床底下。”
池大老爺點點頭說:“是在林采春房間裏不錯;不過怎麽知道在她床底下。”
刑房書辦是據王木匠漏出來的,“開在床底下的都有”那句話而雲然;隻是不便明說,含混混地答道:“我是猜想。”
“猜得也有道理。”池大老爺想了一下問道:“那末,現在該怎麽辦?”
“有了確實證據就不怕了,大老爺明天就到林家,挖開地道就是。”刑房書辦又說,“書辦已經想法子去打聽了。地道在林家的出口,究竟是哪裏,明天就有確實消息,包管不錯!”
池大老爺聽得這樣的話,高興異常,拿刑房書辦,著實誇獎了一頓。同時決定,第二天下午踏勘林家;傳下話去,早早伺候。
到得第二天一早,刑房書辦剛要上衙門,有個陌生人叩門來訪,自道是王木匠的胞弟,帶來一份住房的紅契相贈,卻無林家地道的圖樣。還說王木匠昨夜酩酊大醉,酒後胡言,不足為憑。同時又透露;王木匠已經不在紹興,到江西探親去了。
刑房書辦聽得這話,半晌作聲不得;心知事情起了絕大的變化,王木匠不但否認與出走,很可能已將所知的秘密,全盤泄露給邵定侯了。怎麽辦?他繞室彷徨,想來想去隻有一條路好走;進得衙門直奔籤押房,見了池大老爺,雙膝跪倒,將王木匠出爾反爾的經過,和盤托出,自請處分。當然,他將案情秘密說與王木匠得知,是有一番辯解的,說非如此,不能套出王木匠的真話來。
“這不能怪你!”池大老爺倒很體諒,“你起來,我們商量正事。”
這件事就得請教刑名老夫子。紹興雖出師爺,但多在外遊幕;本鄉本土,人情牽製,不能放手辦事,反倒沒有紹興師爺,池大老爺請的是這位刑名師爺是蘇州人,姓金;金師爺熟於律例,卻是按部就班,不會耍花巧的老實人,與池大老爺權奇自喜的性情,不甚相投,所以平日不大找他。此刻事出無奈,多一個人商量總是好的,因而移樽就教,帶著刑房書辦,到金師爺的住處去拜訪。
一聽經過,金師爺先自不悅,這樣要緊的案子,如何不來跟自己商量?對“東翁”雖不便發作,卻不妨借題發揮,拿刑房書辦痛斥了一頓,說他輕舉妄動。池大老爺知道罵的是自己;隻好捏著鼻子受他的。
“東翁,”罵完了書辦,金師爺才提出他的看法,“這件案子急不得,事緩則圓,隻有一步一步來;第一步先簽提王木匠到堂,憑他的指證,才能派人搜查。”
“王木匠逃走了。”
“出‘海捕文書’,拿他弄回來!他也是有家有業的人,想來不過那裏暫時躲一躲;上緊查緝,一定可以把他找出來。”
“老夫子的話。高明得很。隻是曠日持久,邵林兩家可以彌縫無跡,那不是白費心思嗎?”
“那是沒有辦法的事。”金師爺大搖其頭:“自己的腳步要站穩。”
池大老爺不以為然,“老夫子,”他說,“如今是破案第一,趁他還來不及彌縫的當兒,一下子抓住了證據,豈不幹坤大定?”
“抓不住呢?”
“怎麽會抓不住?”
“果如所雲,有屍首藏在地道裏,此刻也早已移走了。”金師爺說,“掘地道不犯法。而況這個地道,現在也很可能堵住了。東翁,這件案子牽涉人家日閣的名節。邵家財雄勢大,也不是好慧的。千萬慎重!”
邵家財雄勢大不好惹這句話,引起池大老爺絕大的反感,“人命關天,我何能因為他財雄勢大就不聞不問?”他凜然表示,“我倒偏要惹他一惹。”
金師爺當著刑房書辦在眼前,碰了這麽大一個釘子,臉上自然很下不來;不過蘇州人不善於吵架相罵,隻得繃著臉不響。
池大老爺也發覺自己失態,便即拱拱手說:“老夫子愛護我的一片盛意,我完全明白。不過,事已至今,如果不辦出個起落來,以後刑名案子,隻怕事侶棘手。老夫子以為如何?”
“話是不錯。”金師爺慢吞吞地答道:“隻是凡事不求有功,先求無過。我剛才說過,事緩則圓,隻要將王木匠拘提到案,一切都可以著落在他身上,怕什麽?”
“不怕別的,隻怕邵定侯將一切痕跡掩蓋毫無破綻。雖有王木匠指證,並無其事,變成王木匠胡說。那不是懸案未破,又多一件懸案?”
這話讓金師爺一時駁不倒。沉默之下,使得池大老爺越發覺得自己的想法不錯;決定及早逮捕,隻要抓著了證據,什麽都好說了。
“東翁,”金師爺見他拱手告辭,一把拉住他說:“請再斟酌。”
“情節顯然,遲恐不及,無須再斟酌了。”
“東翁自有主張,我在這裏一無用處。屍位素餐,無地自容。此刻,我就向東翁告假了!”說罷,金師爺匆匆一揖;轉身就吩咐他的書童,收拾行李。
池大老爺覺得很尷尬,也很不高興;同時要急著到林家,當時隻說得一句:“老夫子,請忍耐!一切等我回來再說。”隨即匆匆而出。
鳴鑼喝道到了林家,已經驚動了許多百姓。因為縣大老爺日常出門,總是有規定路線的,上知府衙門,朔望文廟拈香,經哪裏到哪裏,從來不錯。若是到了一處平日不到的地方,多半是出了命案去驗屍。
因此,那條巷子裏都在打聽,莫非林家又出了人命案子?在林家,當然知道他的來意;黑漆大門,緊閉不開,差役敲了半天,大門上才推開一扇小門,探頭出來一個年邁龍鍾的“底下人”,問是何事?
“大老爺來拜你家主人。”
“我家都是女眷,擋駕、擋駕!”說罷,將那扇小門“砰”地一聲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