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不過,刑房書辦說了實話。他是囑咐捕快,找了一名黑道中的高手,夜入林家去探動靜。第一夜並無所獲,第二夜去時,正是子正時分;聽得采春臥房中,男女低聲調笑,不用說,男的自然是邵定侯。一直守到天色微明,存身不住;逾牆而出,徑回“班房”來報告,隨即派人在林家周圍暗暗守候,卻始終未見邵定侯從她家出門。
第三夜也就是昨夜,小偷又去了;那次是受了叮囑,如果邵定侯在,特別要留心有沒有倚在牆頭的梯子?結果不曾發現,而邵定候卻在采春臥室中飲酒宵夜。那小偷枯守無聊,蹲在暗處閉目養神,到得鼓打三更,方始睜眼,采春房中燈火猶明,小偷湊到窗下,舐破一塊窗紙,朝裏一望,大為驚奇。
“奇的是,屋裏沒有邵定侯的影子;林采春正要上床,帳門掀著,看得清清楚楚,隻有她一個人。”
“這就奇了!”
池大老爺問道,“莫非邵定侯是趁他睡著的當兒,開門走了?”
“那個人不曾睡著,於他們這一行的,是機警不過,風吹草動,立刻知道;決不至於走了一個人還在鼓裏。”
池大老爺沉吟了半天,忽然笑道:“難道他是從地底下冒出來的不成?”接著又問,“我想自己到林家去看一看;你能想個什麽法子,讓我進得了林家的門?”
“進林家的門容易。”刑房書辦立刻就有了主意,“找個小偷去偷林家;林家報了案,縣大老爺可以去踏勘,自然就登堂入室了。”
“不但進林家的門,還要進人家的閨房。”
那就難了。縣大老爺是父母官,要顧尊嚴,要持體統;竊案不比搶案,命駕踏勘,本就有些過分,再要闖人家的深閨,越發說不過去。
刑房書辦想了一下說:“那就直截了當,大老爺舊案重審,要看他家女婿,怎麽在洞房中喝交杯盞,怎麽犯了失心瘋?不就可以進她的閨房了嗎?”
“這是下策。我還不願意打草驚蛇。而況,案子在表麵上等於已經了結了;忽然又來這麽一下,也說不過去。你還是另想辦法。”
“是,”刑房書辦隻好答說:“書辦去想辦法。”
答應是答應了,但這個辦法很難想,同時研究案情也覺得其中大有蹊蹺;本來不想多事,現在看起來非多事不可。尤其牽涉邵百萬家這件案子是“肥豬拱門”,不好好動一動腦筋,未免可惜。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05、人小鬼大凡是動這些腦筋,非找捕快一起商量不可。研究結果,都認為邵定侯誠然是頭“肥豬”,但財雄勢大,他家有個族人在京裏當禦史;這件案子,出入太大,如果拿不住確實把柄,會鬧得不能收場,所以盡管池大老爺起勁,卻不能跟著他冒昧行事。
“怎麽叫把柄?”刑房書辦問道,“律無‘指奸’的明文;明知他們睡在一床,拿他無可奈何。請問要捉他們什麽把柄?”
問到這句話,門角落有個小夥計,怯怯地說道:“大叔,我有幾句話,能不能說?”
在座的都是捕快“頭兒”和積年得力的老手;這個小夥計阿龍不過是借著伺候茶水之便,在聽熱鬧,哪裏有他置喙的餘地?當時便有人叱斥:“小鬼,滾開!”
“慢慢!”刑房書辦倒看出這個“小鬼”一雙烏溜溜的眼睛,“人小鬼大”,說不定別有見解,便招招手說:“阿龍,你有啥話?說來聽聽。”
“把柄是有的;而且逃不了的。堂上大老爺想得不錯:隻要到了那個女人房間裏,就捉得著把柄。”
“什麽把柄?”
“一定是個地洞。”阿龍說道:“從邵家掘過去,掘到那個女的房間裏;來來去去,神不知,鬼不覺。”
這一說,連罵他的那個捕快都不由得點頭了。其實大家也是隱隱然這麽在想;隻是不曾深思,所以聽得阿龍這樣有把握的語氣,便有恍然大悟之感。
“說不定那個倒楣的新郎官,屍首也就埋在那個地洞裏。”
“對!”刑房書辦一拍大腿,矍然而起,“為來為去這個疑團打不破;這一說,更加有道理了。來、來,阿龍,你坐過來!”
阿龍才十五歲,生得又瘦又小;除卻一雙黑而且大,十分靈活的眼睛以外,怎麽樣也看不出一點“大人”的樣子,此時受寵若驚,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似的。
“大叔,我就站在這裏說好了。”
“阿龍,”另有人問,“那末,投河的那個人,是怎麽回事?你倒說說看。”
“那有啥希奇?”阿龍答道,“我一個‘猛子’紮下去,照樣可以在水底下泅出十幾丈,再爬上岸來;哪個曉得我是死是活?”
這就是說,投水的那個人是買出來的善泳的好手;假意投河,而又有人眼見死在水中,移花接木,掩蓋了真相。這樣解釋,似乎頭頭是道,一切都說得通了。
“照這樣看,能夠查出投水的那個人來,也是一個把柄。”刑房書辦深深點頭,又感慨地說,“我們吃了幾十年的公事飯,腦筋不及一個小鬼。”
“還有,”阿龍受到鼓勵,聲音也響了,“還有人好查。”
在阿龍的看法,挖掘地洞,不是外行人所幹得了的;邵家雖然奴僕成群,未見得自己就能動手。如果能細心訪查,找到挖掘地洞的工匠來,不又是一個極有力的把柄?
“小鬼”說得實在有道理了令人不能不刮目相看;刑房書辦決定採納他的建議,指派捕快,分頭暗訪,一要查那個“替死鬼”;二要查挖掘地洞的工匠——這方麵比較容易著手。
凡是中人之家,平時總有相熟的泥水木匠;尤其是像邵家,屋宇深沉,土木修繕,終年不斷,稍為打聽一下就弄清楚,常時承應的是個王木匠,在紹興城裏開著一家頗具規模的土木作。
這王木匠雖是“細民”,但胼手胝足,勤儉起家,也算是市井之中有麵子的人物,未便拿官派壓他;刑房書辦決定出之以禮、動之以情,備了一副帖子,設宴款待王木匠。
這在王木匠是常有之事。人家起造新屋一定要尊禮工頭匠人,不僅是為了希望工料地道;而且是怕匠人“壓勝”;又稱“壓鎮”,如果薄待匠人,或者禮貌不周,或者克減工食,讓他們做了手腳,主人家就會大倒其楣。
因此,王木匠人座便即問道:“大爺,是不是發了財,要起造花園了?”
刑房書辦笑道:“起造花園我不配。不過,年紀也差不多了,要退卯了;辛苦了一輩子,想住得舒服些。我那兩間破房子,想拆掉翻造;少不得要請你費心。”
“你大爺的事,沒有不盡心的。”王木匠問道,“不知道可有圖樣?”
“哪裏要畫什麽圖樣,我隻有五百兩銀子,請你盡這個數替我辦。”
第三夜也就是昨夜,小偷又去了;那次是受了叮囑,如果邵定侯在,特別要留心有沒有倚在牆頭的梯子?結果不曾發現,而邵定候卻在采春臥室中飲酒宵夜。那小偷枯守無聊,蹲在暗處閉目養神,到得鼓打三更,方始睜眼,采春房中燈火猶明,小偷湊到窗下,舐破一塊窗紙,朝裏一望,大為驚奇。
“奇的是,屋裏沒有邵定侯的影子;林采春正要上床,帳門掀著,看得清清楚楚,隻有她一個人。”
“這就奇了!”
池大老爺問道,“莫非邵定侯是趁他睡著的當兒,開門走了?”
“那個人不曾睡著,於他們這一行的,是機警不過,風吹草動,立刻知道;決不至於走了一個人還在鼓裏。”
池大老爺沉吟了半天,忽然笑道:“難道他是從地底下冒出來的不成?”接著又問,“我想自己到林家去看一看;你能想個什麽法子,讓我進得了林家的門?”
“進林家的門容易。”刑房書辦立刻就有了主意,“找個小偷去偷林家;林家報了案,縣大老爺可以去踏勘,自然就登堂入室了。”
“不但進林家的門,還要進人家的閨房。”
那就難了。縣大老爺是父母官,要顧尊嚴,要持體統;竊案不比搶案,命駕踏勘,本就有些過分,再要闖人家的深閨,越發說不過去。
刑房書辦想了一下說:“那就直截了當,大老爺舊案重審,要看他家女婿,怎麽在洞房中喝交杯盞,怎麽犯了失心瘋?不就可以進她的閨房了嗎?”
“這是下策。我還不願意打草驚蛇。而況,案子在表麵上等於已經了結了;忽然又來這麽一下,也說不過去。你還是另想辦法。”
“是,”刑房書辦隻好答說:“書辦去想辦法。”
答應是答應了,但這個辦法很難想,同時研究案情也覺得其中大有蹊蹺;本來不想多事,現在看起來非多事不可。尤其牽涉邵百萬家這件案子是“肥豬拱門”,不好好動一動腦筋,未免可惜。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05、人小鬼大凡是動這些腦筋,非找捕快一起商量不可。研究結果,都認為邵定侯誠然是頭“肥豬”,但財雄勢大,他家有個族人在京裏當禦史;這件案子,出入太大,如果拿不住確實把柄,會鬧得不能收場,所以盡管池大老爺起勁,卻不能跟著他冒昧行事。
“怎麽叫把柄?”刑房書辦問道,“律無‘指奸’的明文;明知他們睡在一床,拿他無可奈何。請問要捉他們什麽把柄?”
問到這句話,門角落有個小夥計,怯怯地說道:“大叔,我有幾句話,能不能說?”
在座的都是捕快“頭兒”和積年得力的老手;這個小夥計阿龍不過是借著伺候茶水之便,在聽熱鬧,哪裏有他置喙的餘地?當時便有人叱斥:“小鬼,滾開!”
“慢慢!”刑房書辦倒看出這個“小鬼”一雙烏溜溜的眼睛,“人小鬼大”,說不定別有見解,便招招手說:“阿龍,你有啥話?說來聽聽。”
“把柄是有的;而且逃不了的。堂上大老爺想得不錯:隻要到了那個女人房間裏,就捉得著把柄。”
“什麽把柄?”
“一定是個地洞。”阿龍說道:“從邵家掘過去,掘到那個女的房間裏;來來去去,神不知,鬼不覺。”
這一說,連罵他的那個捕快都不由得點頭了。其實大家也是隱隱然這麽在想;隻是不曾深思,所以聽得阿龍這樣有把握的語氣,便有恍然大悟之感。
“說不定那個倒楣的新郎官,屍首也就埋在那個地洞裏。”
“對!”刑房書辦一拍大腿,矍然而起,“為來為去這個疑團打不破;這一說,更加有道理了。來、來,阿龍,你坐過來!”
阿龍才十五歲,生得又瘦又小;除卻一雙黑而且大,十分靈活的眼睛以外,怎麽樣也看不出一點“大人”的樣子,此時受寵若驚,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似的。
“大叔,我就站在這裏說好了。”
“阿龍,”另有人問,“那末,投河的那個人,是怎麽回事?你倒說說看。”
“那有啥希奇?”阿龍答道,“我一個‘猛子’紮下去,照樣可以在水底下泅出十幾丈,再爬上岸來;哪個曉得我是死是活?”
這就是說,投水的那個人是買出來的善泳的好手;假意投河,而又有人眼見死在水中,移花接木,掩蓋了真相。這樣解釋,似乎頭頭是道,一切都說得通了。
“照這樣看,能夠查出投水的那個人來,也是一個把柄。”刑房書辦深深點頭,又感慨地說,“我們吃了幾十年的公事飯,腦筋不及一個小鬼。”
“還有,”阿龍受到鼓勵,聲音也響了,“還有人好查。”
在阿龍的看法,挖掘地洞,不是外行人所幹得了的;邵家雖然奴僕成群,未見得自己就能動手。如果能細心訪查,找到挖掘地洞的工匠來,不又是一個極有力的把柄?
“小鬼”說得實在有道理了令人不能不刮目相看;刑房書辦決定採納他的建議,指派捕快,分頭暗訪,一要查那個“替死鬼”;二要查挖掘地洞的工匠——這方麵比較容易著手。
凡是中人之家,平時總有相熟的泥水木匠;尤其是像邵家,屋宇深沉,土木修繕,終年不斷,稍為打聽一下就弄清楚,常時承應的是個王木匠,在紹興城裏開著一家頗具規模的土木作。
這王木匠雖是“細民”,但胼手胝足,勤儉起家,也算是市井之中有麵子的人物,未便拿官派壓他;刑房書辦決定出之以禮、動之以情,備了一副帖子,設宴款待王木匠。
這在王木匠是常有之事。人家起造新屋一定要尊禮工頭匠人,不僅是為了希望工料地道;而且是怕匠人“壓勝”;又稱“壓鎮”,如果薄待匠人,或者禮貌不周,或者克減工食,讓他們做了手腳,主人家就會大倒其楣。
因此,王木匠人座便即問道:“大爺,是不是發了財,要起造花園了?”
刑房書辦笑道:“起造花園我不配。不過,年紀也差不多了,要退卯了;辛苦了一輩子,想住得舒服些。我那兩間破房子,想拆掉翻造;少不得要請你費心。”
“你大爺的事,沒有不盡心的。”王木匠問道,“不知道可有圖樣?”
“哪裏要畫什麽圖樣,我隻有五百兩銀子,請你盡這個數替我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