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永恆的嘆息。它正從書架上擠得緊緊的書冊的縫隙裏透露出來,寫這些書和發這些嘆息 的文豪哲人如今都已經長眠地下,用死的事實把他們的死的嘆息送到我們心裏。
可怕的不是有,而是無。煩惱是有,寂寞是無。臨終的痛苦是有,死後的滅寂是無。
自我意識過於強烈的人本能地把世界看作他的自我的產物。於是,他無論如何不能設想,他 的自我有一天會毀滅,而作為自我的產物的世界卻將永遠存在。若說他出生之前的世界,盡 管也是沒有他而永遠存在過,他卻能夠接受,因為那個世界不是他創造的,是與他無關的。
我從來不對臨終的痛苦感到恐懼,它是可以理解的,因而也是可以接受的。真正令人恐懼的 是死後的虛無,那是十足的荒謬,絕對的悖理。而且,恐懼並非來自對這種虛無的思考,而 是來自對它的感覺,這種感覺突如其來,常常發生在夜間突然醒來之時。我好像一下子置身 於這虛無之中,不,我好像一下子消失在這虛無之中,絕對地消失了,永遠地消失了。然後 ,當我的意識回到當下的現實,我便好像用死過一回的人的眼光看我正在經歷的一切,感覺 到了它們的虛幻性。好在虛無感的襲擊為數有限,大多數時刻我們沉溺在日常生活的波濤裏 ,否則沒有一個人能夠安然活下去。
"我沒有死的緊迫感,因為我還年輕。"這同年齡有什麽關係呢?哪怕可以活一萬歲,一萬 年後的死仍然是死。我十幾歲考慮死的問題所受的震顫並不亞於今天。
深夜,我躺在床上,手裏拿著一本書。這是我每天留給自己的一點享受。我突然想到,總有 一天,我也是這樣地躺在床上,然而手裏沒有書,我不能再為自己安排這樣的享受,因為臨 終的時候已經到來……
對於我來說,死的思想真是過於明白、過於具體了。既然這個時刻必然會到來,它與眼前的 現實又有多大區別呢?一個人自從想到等待著他的是死亡以及死亡之前的黯淡的沒有愛和歡 樂的老年,從這一刻起,人生的夢就很難使他入迷了。他做著夢,同時卻又知道他不過是在 做夢,就像我們睡得不踏實時常有的情形一樣。
我躺在床上,決定體會一下死的滋味。我果然成功了。我覺得我不由自主地往下墜。確切地 說,是身體在往下墜,靈魂在往上升。不對,無所謂上下。隻是在分開,肉體和靈魂在分離 ,越離越遠。過去,我是靠我的靈魂來體會我的肉體的存在,又是靠我的肉體來體會我的靈 魂的存在的。現在,由於它們的分離,它們彼此不能感應了,我漸漸既不能體會我的肉體的 存在,也不能體會我的靈魂的存在了。它們在彼此分離,同時也就在離我遠去,即將消失。 我猛然意識到,它們的消失意味著我的消失,而這就是死。我、肉體、靈魂,好像是三個點 ,當它們重疊時,就形成生命的質點,色濃而清晰;當它們分離時,色調愈來愈淡,終於消 失,生命於是解體。我必須阻止它們消失,一使勁,醒過來了。
時間給不同的人帶來不同的禮物,而對所有人都相同的是,它然後又帶走了一切禮物,不管 這禮物是好是壞。
善衣冠楚楚,昂首挺胸地招搖過市。回到家裏,寬衣解帶,美展現玫瑰色的裸體。進入墳墓 ,皮肉銷蝕,惟有永存的骷髏宣示著真的要義。
活著總是有所遺憾,但最大的遺憾是有一天要死去。
我們擁有的惟一時間是現在。擁有了現在,我們也就擁有了過去和未來。死意味著現在的喪 失,同時我們也就喪失了過去,喪失了未來,喪失了時間。
我憂鬱地想:"我不該就這麽永遠地消失。"
我聽見一個聲音對我說:"人人都得死。"
可是,我的意思是,不僅我,而且每一個人,都不該就這麽永遠地消失。
我的意思是,不僅我,而且每一個人,都應該憂鬱地想:"我不該就這麽永遠地消失。"
對於一切悲慘的事情,包括我們自己的死,我們始終是又適應又不適應,時而悲觀時而達觀 ,時而清醒時而麻木,直到最後都是如此。隻有死才能結束這種矛盾狀態,而到死時,我們 不適應也適應了,不適應也無可奈何了,不適應也死了。
"不知老之將至"--老總是不知不覺地到來的。一個人不到老態龍鍾,行將就木,決不肯 承認自己老。如果有誰自言其老,千萬不要認真附和,那樣必定會大大掃他的興。其實他內 心未必當真覺得自己老,才能有這份自言其老的自信。中年與老年之間實在也沒有明確的分 界線。我們二十來歲時覺得四五十歲的人老了,自己到了四五十歲,又會覺得四五十歲並不 老,六七十歲才是老人。我們不斷地把老年的起點往後推移,以便保持自己不老的記錄。因 此,當死神來臨時,我們總是感到突然和委屈:還沒有老,怎麽就要死了?
: >
死(2)
周國平
死是最令人同情的,因為物傷其類:自己也會死。死又是最不令人同情的,因為殊途同歸: 自己也得死。
我們對於自己活著這件事實在太習慣了,而凡是習慣了的東西,我們就很難想像有朝一日會 失去。可是,事實上,死亡始終和我們比鄰而居,它來光顧我們就像鄰居來串一下門那麽容 易。所以,許多哲人都主張,我們應當及早對死亡這件事也習慣起來,以免到時候猝不及防 。在此意義上,他們把哲學看作一種思考死亡並且使自己對之習以為常的練習。
一輛卡車朝懸崖猛衝。
"剎車!"乘客驚呼。
司機回過頭來,笑著說:"你們不是想逃避死嗎?在這人間,誰也逃不脫一死。要逃避死, 隻有離開人間。跟我去吧!"
卡車跌下懸崖。我醒來了,若有所悟。
死是荒謬的,但永生也是荒謬的:你將在這個終有一天熟透了的世界上永遠活下去,太陽下 不再有新的事物,生活中不再有新的誘惑,而你必須永遠忍受這無休止的單調。這是人生的 大二律背反。
波伏瓦的《人總是要死的》想說明什麽呢?是的,不死也是荒謬的。沒有死,就沒有愛和激 情,沒有冒險和悲劇,沒有歡樂和痛苦,沒有生命的魅力。總之,沒有死,就沒有了生的意 義。
最終剝奪了生的意義的死,一度又是它賦予了生的意義。
然而,欲取先予,最終還是剝奪了。
健康的胃不會厭倦進食,健康的肺不會厭倦呼吸,健康的肉體不會厭倦做愛。總之,健全的 生命本能不會厭倦日復一日重複的生命活動。我以此論據反駁了所謂永生的厭倦。隻要同時 賦予不衰的生命力,永生是值得嚮往的。所謂永生與寂滅的二律背反,也許不過是終將寂滅 的人的自我慰藉。
生命是殘酷無情的,它本能地厭惡衰老和死亡。當衰老和死亡尚未落到我們自己頭上時,我 們對於別人包括親友的衰老和死亡會同情一時,但不會永久哀傷,生命本身催促我們越過它 們而前進。因此,當我們自己年老和垂死時,我們理應以宿命的態度忍受孤獨,不要去嫉妒 和打攪年輕一代的生命歡樂。
可怕的不是有,而是無。煩惱是有,寂寞是無。臨終的痛苦是有,死後的滅寂是無。
自我意識過於強烈的人本能地把世界看作他的自我的產物。於是,他無論如何不能設想,他 的自我有一天會毀滅,而作為自我的產物的世界卻將永遠存在。若說他出生之前的世界,盡 管也是沒有他而永遠存在過,他卻能夠接受,因為那個世界不是他創造的,是與他無關的。
我從來不對臨終的痛苦感到恐懼,它是可以理解的,因而也是可以接受的。真正令人恐懼的 是死後的虛無,那是十足的荒謬,絕對的悖理。而且,恐懼並非來自對這種虛無的思考,而 是來自對它的感覺,這種感覺突如其來,常常發生在夜間突然醒來之時。我好像一下子置身 於這虛無之中,不,我好像一下子消失在這虛無之中,絕對地消失了,永遠地消失了。然後 ,當我的意識回到當下的現實,我便好像用死過一回的人的眼光看我正在經歷的一切,感覺 到了它們的虛幻性。好在虛無感的襲擊為數有限,大多數時刻我們沉溺在日常生活的波濤裏 ,否則沒有一個人能夠安然活下去。
"我沒有死的緊迫感,因為我還年輕。"這同年齡有什麽關係呢?哪怕可以活一萬歲,一萬 年後的死仍然是死。我十幾歲考慮死的問題所受的震顫並不亞於今天。
深夜,我躺在床上,手裏拿著一本書。這是我每天留給自己的一點享受。我突然想到,總有 一天,我也是這樣地躺在床上,然而手裏沒有書,我不能再為自己安排這樣的享受,因為臨 終的時候已經到來……
對於我來說,死的思想真是過於明白、過於具體了。既然這個時刻必然會到來,它與眼前的 現實又有多大區別呢?一個人自從想到等待著他的是死亡以及死亡之前的黯淡的沒有愛和歡 樂的老年,從這一刻起,人生的夢就很難使他入迷了。他做著夢,同時卻又知道他不過是在 做夢,就像我們睡得不踏實時常有的情形一樣。
我躺在床上,決定體會一下死的滋味。我果然成功了。我覺得我不由自主地往下墜。確切地 說,是身體在往下墜,靈魂在往上升。不對,無所謂上下。隻是在分開,肉體和靈魂在分離 ,越離越遠。過去,我是靠我的靈魂來體會我的肉體的存在,又是靠我的肉體來體會我的靈 魂的存在的。現在,由於它們的分離,它們彼此不能感應了,我漸漸既不能體會我的肉體的 存在,也不能體會我的靈魂的存在了。它們在彼此分離,同時也就在離我遠去,即將消失。 我猛然意識到,它們的消失意味著我的消失,而這就是死。我、肉體、靈魂,好像是三個點 ,當它們重疊時,就形成生命的質點,色濃而清晰;當它們分離時,色調愈來愈淡,終於消 失,生命於是解體。我必須阻止它們消失,一使勁,醒過來了。
時間給不同的人帶來不同的禮物,而對所有人都相同的是,它然後又帶走了一切禮物,不管 這禮物是好是壞。
善衣冠楚楚,昂首挺胸地招搖過市。回到家裏,寬衣解帶,美展現玫瑰色的裸體。進入墳墓 ,皮肉銷蝕,惟有永存的骷髏宣示著真的要義。
活著總是有所遺憾,但最大的遺憾是有一天要死去。
我們擁有的惟一時間是現在。擁有了現在,我們也就擁有了過去和未來。死意味著現在的喪 失,同時我們也就喪失了過去,喪失了未來,喪失了時間。
我憂鬱地想:"我不該就這麽永遠地消失。"
我聽見一個聲音對我說:"人人都得死。"
可是,我的意思是,不僅我,而且每一個人,都不該就這麽永遠地消失。
我的意思是,不僅我,而且每一個人,都應該憂鬱地想:"我不該就這麽永遠地消失。"
對於一切悲慘的事情,包括我們自己的死,我們始終是又適應又不適應,時而悲觀時而達觀 ,時而清醒時而麻木,直到最後都是如此。隻有死才能結束這種矛盾狀態,而到死時,我們 不適應也適應了,不適應也無可奈何了,不適應也死了。
"不知老之將至"--老總是不知不覺地到來的。一個人不到老態龍鍾,行將就木,決不肯 承認自己老。如果有誰自言其老,千萬不要認真附和,那樣必定會大大掃他的興。其實他內 心未必當真覺得自己老,才能有這份自言其老的自信。中年與老年之間實在也沒有明確的分 界線。我們二十來歲時覺得四五十歲的人老了,自己到了四五十歲,又會覺得四五十歲並不 老,六七十歲才是老人。我們不斷地把老年的起點往後推移,以便保持自己不老的記錄。因 此,當死神來臨時,我們總是感到突然和委屈:還沒有老,怎麽就要死了?
: >
死(2)
周國平
死是最令人同情的,因為物傷其類:自己也會死。死又是最不令人同情的,因為殊途同歸: 自己也得死。
我們對於自己活著這件事實在太習慣了,而凡是習慣了的東西,我們就很難想像有朝一日會 失去。可是,事實上,死亡始終和我們比鄰而居,它來光顧我們就像鄰居來串一下門那麽容 易。所以,許多哲人都主張,我們應當及早對死亡這件事也習慣起來,以免到時候猝不及防 。在此意義上,他們把哲學看作一種思考死亡並且使自己對之習以為常的練習。
一輛卡車朝懸崖猛衝。
"剎車!"乘客驚呼。
司機回過頭來,笑著說:"你們不是想逃避死嗎?在這人間,誰也逃不脫一死。要逃避死, 隻有離開人間。跟我去吧!"
卡車跌下懸崖。我醒來了,若有所悟。
死是荒謬的,但永生也是荒謬的:你將在這個終有一天熟透了的世界上永遠活下去,太陽下 不再有新的事物,生活中不再有新的誘惑,而你必須永遠忍受這無休止的單調。這是人生的 大二律背反。
波伏瓦的《人總是要死的》想說明什麽呢?是的,不死也是荒謬的。沒有死,就沒有愛和激 情,沒有冒險和悲劇,沒有歡樂和痛苦,沒有生命的魅力。總之,沒有死,就沒有了生的意 義。
最終剝奪了生的意義的死,一度又是它賦予了生的意義。
然而,欲取先予,最終還是剝奪了。
健康的胃不會厭倦進食,健康的肺不會厭倦呼吸,健康的肉體不會厭倦做愛。總之,健全的 生命本能不會厭倦日復一日重複的生命活動。我以此論據反駁了所謂永生的厭倦。隻要同時 賦予不衰的生命力,永生是值得嚮往的。所謂永生與寂滅的二律背反,也許不過是終將寂滅 的人的自我慰藉。
生命是殘酷無情的,它本能地厭惡衰老和死亡。當衰老和死亡尚未落到我們自己頭上時,我 們對於別人包括親友的衰老和死亡會同情一時,但不會永久哀傷,生命本身催促我們越過它 們而前進。因此,當我們自己年老和垂死時,我們理應以宿命的態度忍受孤獨,不要去嫉妒 和打攪年輕一代的生命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