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厭惡的人,如果不肯下地獄,就讓他們上天堂吧,隻要不在我眼前就行。我的嫉妒也有 潔癖。我決不會嫉妒我所厭惡的人,哪怕他們在天堂享福。
在某一類人身上不值得浪費任何感情,哪伯是憤怒的感情。
我把這一點確立為一個原則,叫做:節省感情。
在不能說真話時,寧願不說話,也不要說假話。
必須說假話的場合是極其稀少的。
不能說真話而說真話,蠢。不必說假話而說假話,也蠢。
如果不說話也不能呢?那就說真話吧,因為歸根到底並不存在絕對不能說真話的情況,隻要 你敢於承擔其後果。
我就怕人講理。我就怕人不講理。我就怕不知道人講不講理。
他們很狂,個個都是天下第一。我能說出的狂言隻有一句:"我是天下第一不狂的人。"
"你智慧嗎?"
"當然--因為我不聰明。如果不智慧,我還有什麽優點呢?"
猥瑣假冒神聖乃是最無恥的褻瀆神聖。夜裏我不斷夢見一個句子--
"子曰他媽的!"
: >
思想(1)
周國平
一個聰明人說:"不把真理說得太過分,就可以把它說得久一些。"
但也可能相反:沒有人注意這位有分寸的導師。世人往往不理睬平和的真理,對極端的真理 則大表震驚和憤慨,然後就悄悄打折扣地接受。一切被人們普遍接受並長久流傳的真理,在 其倡導者那裏幾乎都是極端的,說得太過分的,隻是後來才變得平和持中。
新思想的倡導者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偏執狂,他對自己的發現有一種狂熱,每每把它絕對化。 一種新思想無非是看事物的一個新角度,僅僅是一個角度,但倡導者把它看作惟一的角度, 把它變成軸心了。就讓他這樣做好了,否則很難引起世人的注意。隻有這樣做,才可能使人 們擺脫習慣的角度,接受新的角度。在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他的偏執並無大害,遲早會被 克服,而他發現的新角度卻永遠保留下來了,使得人類看事物的角度日益多樣,靈活,自由 。於是,偏執辯證地導致了靈活。
"你也來創造一種新思想。"
"新思想?天底下哪有什麽新思想?人類的歷史實在太漫長了,凡是憑人類的腦袋想得出來的 思想,在歷史上都已經提出過了。人們是很遲鈍、很粗心的,麵對五花八門的世界,什麽印 象也形不成。於是有人出來把世界的某一因素加以誇大,說成是世界的軸心,大事宣揚一番 。人們這才有了印象,並且承認這樣做的人創造了新思想,是思想家。這派誇大了這個因素 ,那派誇大了那個因素,待到所有的因素都被誇大過了,又有人出來兼收並蓄,加以綜合, 於是又算提出了新思想,又成一派。以後呢,人類是很健忘的,它換個兒崇拜各種思想然後 換個兒把它們忘掉,於是有人把人類早已遺忘的某種思想用新的術語裝飾一番,重新搬出來 ,又算是創造了新思想。這就是人類的一部思想發明史,一部文化史。"
論誤解的必然和必要:人類思想憑藉誤解而發展;獨立的思想家憑藉誤解前人思想而形成; 詮釋是自我生長的一種方式。
當一個大師解釋另一個大師時,難免發生曲解,因為他自己的思想太強大了,猶如強磁場, 使一切進入這磁場的事物都發生了扭曲。例如海德格爾對尼采的解釋。
一個思想家一旦形成他一生中的主導思想,他便成熟了,此後他隻是在論證、闡釋、應用、 發揮、豐富他的這個主導思想。很少有人根本改變自己的主導思想,而且其結果往往是不幸 的--多半不是確立了一個新的主導思想,而隻是轉入了別人的思想軌道,喪失了自己的活 力和特色。惟有曠世大才能夠經歷主導思想的根本轉折而又不喪失活力和特色。在當代哲學 家中,僅可舉出海德格爾和維根斯坦二人而已。
人類思維每每開出相似的花朵,相隔數千年的哲人往往獨立地發現同一真理。這與其說是因 為人類心理結構的一致,不如說是因為人類境遇的一致。不管社會如何變化,人類總的境遇 是始終如一的。
我愈來愈不信任哲學和文學中的所謂客觀研究,我也愈來愈厭煩那種麵麵俱到、四平八穩的 評述文章。你喜歡誰,你就去研究誰好了。你在哪些方麵與他發生強烈的共鳴或抗爭,你就 去寫那些方麵好了。至於其他的人和方麵,隻要真正有價值,自會有相宜的人對之發生共鳴 和抗爭,由他們來研究和寫作總比由你來研究和寫作更合適。我想,在思想史領域中,如果 我們的作者都去寫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思想家,並且僅限於寫自己真正有感受的側麵,如此產 生的成果放到一起,要比人人都寫麵麵俱到的評介文章更能反映思想史和思想家的真實麵貌 ,"主觀"的方式達到了更"客觀"的效果。
開放不是兼收並蓄。一種思想有其獨特性,又能與其他思想對話,這就是有開放性了。
第一種人有常識,沒有思想,但也沒有思想的反麵--教條。他們是健康的,像動物一樣健 康。
第二種人有常識,也有教條,各有各的用處。工作用教條,生活靠常識。他們是半健康的。
第三種人完全缺乏常識,全然受思想的支配,或者全然受教條的支配。從常人的眼光看來, 他們是病人,前者是瘋子,後者是呆子。
思想停止了,才有思想。一切思想都是回憶。
感情的極端是癡,思想的極端是瘋。
有時思想孕育於沉默,而靠談話催產。有時思想孕育於談話,而靠沉默催產。
感覺與感覺之間沒有路,隻能跳躍。思想與思想之間有漫長的路,必須跋涉。前者靠靈巧, 後者靠耐力。
思想是一份一經出版就被毀掉的原稿,學問便是各種充滿不同印刷錯誤的版本,每一種都力 圖證明自己最符合原稿。
討論什麽呢?我從來覺得,根本問題是不可討論的,枝節問題又是不必討論的。
真理是人人知道而隻有一個人敢說出來的東西。
不過,也可能相反:真理是人人都不知道而隻有一個人知道卻不肯說出來的東西。
謊言重複十遍就成了真理,--當然是對那些粗糙的耳朵來說。
還有另一種情形:真理重複十遍就成了謊言,--對於那些精緻的耳朵來說。一個真理在人 雲亦雲的過程中被抹去了個性,從而喪失了原初的真實性。精緻的耳朵是寧願聽到有個性的 謊言,而不願聽到無個性的真理的。不妨說,有個性的謊言比無個性的真理更為"真實"。
: >
思想(2)
周國平
智慧無國籍。無論東西方,都有過一些徹悟人生底蘊的智者,他們的思想是全人類的共同財 富。在這方麵,談不上東西方優劣的比較。為了療治現代文明的弊病而求諸東方文化,乃斷 章取義之論。正確的提法是,全人類共同繼承各民族歷史上的優秀文化遺產。
在精神創造的領域內,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充其量隻能有交流。在這個領域內,一切嚴肅 偉大的事情都是由不同的個人在自甘寂寞中獨立完成的。他們有時不妨聚在一起輕鬆地玩玩 ,順便聽聽別人在做些什麽事,以便正確估價自己所做的事。這是工作之餘的休息,至於工 作,卻是要各人關起門來單獨進行的。
在某一類人身上不值得浪費任何感情,哪伯是憤怒的感情。
我把這一點確立為一個原則,叫做:節省感情。
在不能說真話時,寧願不說話,也不要說假話。
必須說假話的場合是極其稀少的。
不能說真話而說真話,蠢。不必說假話而說假話,也蠢。
如果不說話也不能呢?那就說真話吧,因為歸根到底並不存在絕對不能說真話的情況,隻要 你敢於承擔其後果。
我就怕人講理。我就怕人不講理。我就怕不知道人講不講理。
他們很狂,個個都是天下第一。我能說出的狂言隻有一句:"我是天下第一不狂的人。"
"你智慧嗎?"
"當然--因為我不聰明。如果不智慧,我還有什麽優點呢?"
猥瑣假冒神聖乃是最無恥的褻瀆神聖。夜裏我不斷夢見一個句子--
"子曰他媽的!"
: >
思想(1)
周國平
一個聰明人說:"不把真理說得太過分,就可以把它說得久一些。"
但也可能相反:沒有人注意這位有分寸的導師。世人往往不理睬平和的真理,對極端的真理 則大表震驚和憤慨,然後就悄悄打折扣地接受。一切被人們普遍接受並長久流傳的真理,在 其倡導者那裏幾乎都是極端的,說得太過分的,隻是後來才變得平和持中。
新思想的倡導者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偏執狂,他對自己的發現有一種狂熱,每每把它絕對化。 一種新思想無非是看事物的一個新角度,僅僅是一個角度,但倡導者把它看作惟一的角度, 把它變成軸心了。就讓他這樣做好了,否則很難引起世人的注意。隻有這樣做,才可能使人 們擺脫習慣的角度,接受新的角度。在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他的偏執並無大害,遲早會被 克服,而他發現的新角度卻永遠保留下來了,使得人類看事物的角度日益多樣,靈活,自由 。於是,偏執辯證地導致了靈活。
"你也來創造一種新思想。"
"新思想?天底下哪有什麽新思想?人類的歷史實在太漫長了,凡是憑人類的腦袋想得出來的 思想,在歷史上都已經提出過了。人們是很遲鈍、很粗心的,麵對五花八門的世界,什麽印 象也形不成。於是有人出來把世界的某一因素加以誇大,說成是世界的軸心,大事宣揚一番 。人們這才有了印象,並且承認這樣做的人創造了新思想,是思想家。這派誇大了這個因素 ,那派誇大了那個因素,待到所有的因素都被誇大過了,又有人出來兼收並蓄,加以綜合, 於是又算提出了新思想,又成一派。以後呢,人類是很健忘的,它換個兒崇拜各種思想然後 換個兒把它們忘掉,於是有人把人類早已遺忘的某種思想用新的術語裝飾一番,重新搬出來 ,又算是創造了新思想。這就是人類的一部思想發明史,一部文化史。"
論誤解的必然和必要:人類思想憑藉誤解而發展;獨立的思想家憑藉誤解前人思想而形成; 詮釋是自我生長的一種方式。
當一個大師解釋另一個大師時,難免發生曲解,因為他自己的思想太強大了,猶如強磁場, 使一切進入這磁場的事物都發生了扭曲。例如海德格爾對尼采的解釋。
一個思想家一旦形成他一生中的主導思想,他便成熟了,此後他隻是在論證、闡釋、應用、 發揮、豐富他的這個主導思想。很少有人根本改變自己的主導思想,而且其結果往往是不幸 的--多半不是確立了一個新的主導思想,而隻是轉入了別人的思想軌道,喪失了自己的活 力和特色。惟有曠世大才能夠經歷主導思想的根本轉折而又不喪失活力和特色。在當代哲學 家中,僅可舉出海德格爾和維根斯坦二人而已。
人類思維每每開出相似的花朵,相隔數千年的哲人往往獨立地發現同一真理。這與其說是因 為人類心理結構的一致,不如說是因為人類境遇的一致。不管社會如何變化,人類總的境遇 是始終如一的。
我愈來愈不信任哲學和文學中的所謂客觀研究,我也愈來愈厭煩那種麵麵俱到、四平八穩的 評述文章。你喜歡誰,你就去研究誰好了。你在哪些方麵與他發生強烈的共鳴或抗爭,你就 去寫那些方麵好了。至於其他的人和方麵,隻要真正有價值,自會有相宜的人對之發生共鳴 和抗爭,由他們來研究和寫作總比由你來研究和寫作更合適。我想,在思想史領域中,如果 我們的作者都去寫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思想家,並且僅限於寫自己真正有感受的側麵,如此產 生的成果放到一起,要比人人都寫麵麵俱到的評介文章更能反映思想史和思想家的真實麵貌 ,"主觀"的方式達到了更"客觀"的效果。
開放不是兼收並蓄。一種思想有其獨特性,又能與其他思想對話,這就是有開放性了。
第一種人有常識,沒有思想,但也沒有思想的反麵--教條。他們是健康的,像動物一樣健 康。
第二種人有常識,也有教條,各有各的用處。工作用教條,生活靠常識。他們是半健康的。
第三種人完全缺乏常識,全然受思想的支配,或者全然受教條的支配。從常人的眼光看來, 他們是病人,前者是瘋子,後者是呆子。
思想停止了,才有思想。一切思想都是回憶。
感情的極端是癡,思想的極端是瘋。
有時思想孕育於沉默,而靠談話催產。有時思想孕育於談話,而靠沉默催產。
感覺與感覺之間沒有路,隻能跳躍。思想與思想之間有漫長的路,必須跋涉。前者靠靈巧, 後者靠耐力。
思想是一份一經出版就被毀掉的原稿,學問便是各種充滿不同印刷錯誤的版本,每一種都力 圖證明自己最符合原稿。
討論什麽呢?我從來覺得,根本問題是不可討論的,枝節問題又是不必討論的。
真理是人人知道而隻有一個人敢說出來的東西。
不過,也可能相反:真理是人人都不知道而隻有一個人知道卻不肯說出來的東西。
謊言重複十遍就成了真理,--當然是對那些粗糙的耳朵來說。
還有另一種情形:真理重複十遍就成了謊言,--對於那些精緻的耳朵來說。一個真理在人 雲亦雲的過程中被抹去了個性,從而喪失了原初的真實性。精緻的耳朵是寧願聽到有個性的 謊言,而不願聽到無個性的真理的。不妨說,有個性的謊言比無個性的真理更為"真實"。
: >
思想(2)
周國平
智慧無國籍。無論東西方,都有過一些徹悟人生底蘊的智者,他們的思想是全人類的共同財 富。在這方麵,談不上東西方優劣的比較。為了療治現代文明的弊病而求諸東方文化,乃斷 章取義之論。正確的提法是,全人類共同繼承各民族歷史上的優秀文化遺產。
在精神創造的領域內,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充其量隻能有交流。在這個領域內,一切嚴肅 偉大的事情都是由不同的個人在自甘寂寞中獨立完成的。他們有時不妨聚在一起輕鬆地玩玩 ,順便聽聽別人在做些什麽事,以便正確估價自己所做的事。這是工作之餘的休息,至於工 作,卻是要各人關起門來單獨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