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在無盡的道路上追求著的人迷惘了。那個在無路的荒原上尋覓著的人失落了。怪誰呢? 誰叫他追求,誰叫他尋覓!
無所追求和尋覓的人們,決不會有迷惘感和失落感,他們活得明智而充實。
我不想知道你有什麽,隻想知道你在尋找什麽,你就是你所尋找的東西。
我們的內心經歷往往是沉默的。講自己不是一件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容易的事,它需要某種 境遇和情緒的觸發,一生難得有幾回。那些喜歡講自己的人多半是在講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另一方麵呢,我們無論講什麽,也總是在曲折地講自己。
人不易擺脫角色。有時候,著意擺脫所習慣的角色,本身就是在不由自主地扮演另一種角色 。反角色也是一種角色。
一種人不自覺地要顯得真誠,以他的真誠去打動人並且打動自己。他自己果然被自己感動了 。
一種人故意地要顯得狡猾,以他的狡猾去魅惑人並且魅惑自己。他自己果然懷疑起自己來了 。
瀟灑就是自然而不做作,不拘束。然而,在實際上,隻要做作得自然,不露拘束的痕跡,往 往也就被當成了瀟灑。
如今,瀟灑成了一種時髦,活得瀟灑成了一句口號。人們競相做作出一種自然的姿態,恰好 證明這是一個多麽不自然的時代。
什麽是虛假?虛假就是不真實,或者,故意真實。"我一定要真實!"--可是你已經在虛假 了。
什麽是做作?做作就是不真誠,或者,故意真誠。"我一定要真誠!"--可是你已經在做作 了。
對於有的人來說,真誠始終隻是他所喜歡扮演的一種角色。他極其真誠地進入角色,以至於 和角色打成一片,相信角色就是他的真我,不由自主地被自己如此真誠的表演所感動了。
如果真誠為一個人所固有,是出自他本性的行為方式,他就決不會動輒被自己的真誠所感動 。猶如血型和呼吸,自己甚至不可覺察,誰會對自己的血型和呼吸顧影自憐呢?(寫到這裏, 發現此喻不妥,因為自從《血型與性格》、《血型與愛情》一類小冊子流行以來,果然有人 對自己的血型顧影自憐了。姑妄喻之吧。)
由此我獲得了-個鑑定真誠的可靠標準,就是看一個人是否被自己的真誠所感動。一感動, 就難免包含演戲和做作的成分了。
真正有獨特個性的人並不竭力顯示自己的獨特,他不怕自己顯得與旁人一樣。那些時時處處 想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虛榮心十足的平庸之輩。
: >
真實(2)
周國平
質樸最不容易受騙,連成功也騙不了它。
"以真誠換取真誠!"--可是,這麽一換,雙方不是都失去自己的真誠了嗎?
真誠如果不講對象和分寸,就會淪為可笑。真誠受到玩弄,其狼狽不亞於虛偽受到揭露。
文人最難戒的毛病是賣弄。說句公道話,文字本身就誘惑他們這樣做。他們慣於用文字表達 自己,而文字總是要給人看的,這就很容易使他們的表達變成一種表演,使他們的獨白變成 一種演講。他們走近文字如同走近一扇麵向公眾的窗口,不由自主地要擺好姿勢。有時候他 們拉上窗簾,但故意讓屋裏的燈亮著,以便把他們的孤獨、憂傷、痛苦等等適當地投在窗簾 上,形成一幅優美的剪影。即使他們力戒賣弄,決心真實,也不能擔保這訴諸文字的真實不 是又一種賣弄。
這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作者,並且知道自己多愁善感,被自己的多愁善感所感動,於是愈發多 愁善感了。他在想像中看到讀者感動的眼淚,自己禁不住也流下感動的眼淚,淚眼朦朧地在 稿紙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有做作的初學者,他其實還是不失真實的本性,僅僅在模仿做作。到了做作而不自知是做作 ,自己也動了真情的時候,做作便成了本性,這是做作的大師。
真誠者的靈魂往往分裂成一個法官和一個罪犯。當法官和罪犯達成和解時,真誠者的靈魂便 得救了。
做作者的靈魂往往分裂成一個戲子和一個觀眾。當戲子和觀眾彼此厭倦時,做作者的靈魂便 得救了。
角色在何處結束,真實的自我在何處開始,這界限常常是模糊的。有些角色僅是服飾,有些 角色卻已經和我們的軀體生長在一起,如果把它們一層層剝去,其結果比剝蔥頭好不了多少 。
演員尚有卸妝的時候,我們生生死死都離不開社會的舞台。在他人目光的注視下,甚至隱居 和自殺都可以是在扮演一種角色。
也許,隻有當我們扮演某個角色露出破綻時,我們才得以一窺自己的真實麵目。
刻意求真實者還是太關注自己的形象,已獲真實者隻是活得自在罷了。
在精神領域的追求中,不必說世俗的成功,社會和歷史所承認的成功,即便是精神追求本身 的成功,也不是主要的目標。在這裏,目標即寓於過程之中,對精神價值的追求本身成了生 存方式,這種追求愈執著,就愈是超越於所謂成敗。一個默默無聞的賢哲也許更是賢哲,一 個身敗名裂的聖徒也許更是聖徒。如果一定要論成敗,一個偉大的失敗者豈不比一個渺小的 成功者更有權被視為成功者?
: >
哲學(1)
周國平
我剪除哲學的晦澀,為它嫁接上詩的含蓄。
有的人喜歡用哲學語彙表達日常的體驗,我喜歡用日常語彙表達哲學的體驗。
人們厭惡了大而無當的體係、言之無物的長文。
新鮮的感受有活潑的生命,硬要把它釘在體係的框架上,隻成了死去的標本。深刻的哲理有 含蓄之美,硬要把它溶解和稀釋在長篇大論中,隻剩下了一杯白開水。
哲學家在大海邊漫步、沉思,把珠貝拾回家珍藏起來,卻把灰色的海灘留給讀者。
我聽見大海在呼喊:還我珠貝!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最古老的哲學作品都是格言體或詩歌體的。從什麽時候起,哲學板起了 論文的刻板麵孔?
古希臘有隱逸哲人,有逍遙學派、花園學派,哲學家們在戶外、在大自然中思考宇宙和人生 。我猜想,哲學完全學院化、體係化是中世紀神學興起以後的事情,隨著哲學所追問的那個 "絕對"化身為上帝被關進教堂的四壁,哲學家們也就作為上帝的僕人被關進了學院的四壁 ,專事構造體係以論證上帝的權威。上帝死了,但僕人積習難改,總要論證點什麽。
我偏愛那些用隨筆、格言、手記等散文形式寫作的哲學家,我喜歡徜徉在哲學的散文天地裏 。這裏較少獨斷的論證和說教,有更多的質樸和自然,更多的直覺和洞見。這裏沒有普洛克 路斯忒斯之床,用不著為了體係的需要而拉長或截短活的感覺和思想。
如果說體係巨構猶如巍峨的哥德式教堂或現代摩天大樓,那麽,好的哲理散文就像一片清新 的原野,當我從前者步入後者時,頓覺精神爽朗,新鮮空氣撲鼻而來。
我工作了一整天。我的工作是研究哲學,也就是說,對別人的思想進行搜集、整理、分析、 評論,寫出合乎規範的"論文"。現在我累了,我決定把夜晚留給自己,輕鬆地休息一下。 於是,我翻開了蒙田的隨筆,讀上幾頁,或者翻開我的小本子,寫下自己的隨感。這當然不 算研究哲學,可是我覺得自己比白天研究哲學時更是個哲學家了……
無所追求和尋覓的人們,決不會有迷惘感和失落感,他們活得明智而充實。
我不想知道你有什麽,隻想知道你在尋找什麽,你就是你所尋找的東西。
我們的內心經歷往往是沉默的。講自己不是一件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容易的事,它需要某種 境遇和情緒的觸發,一生難得有幾回。那些喜歡講自己的人多半是在講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另一方麵呢,我們無論講什麽,也總是在曲折地講自己。
人不易擺脫角色。有時候,著意擺脫所習慣的角色,本身就是在不由自主地扮演另一種角色 。反角色也是一種角色。
一種人不自覺地要顯得真誠,以他的真誠去打動人並且打動自己。他自己果然被自己感動了 。
一種人故意地要顯得狡猾,以他的狡猾去魅惑人並且魅惑自己。他自己果然懷疑起自己來了 。
瀟灑就是自然而不做作,不拘束。然而,在實際上,隻要做作得自然,不露拘束的痕跡,往 往也就被當成了瀟灑。
如今,瀟灑成了一種時髦,活得瀟灑成了一句口號。人們競相做作出一種自然的姿態,恰好 證明這是一個多麽不自然的時代。
什麽是虛假?虛假就是不真實,或者,故意真實。"我一定要真實!"--可是你已經在虛假 了。
什麽是做作?做作就是不真誠,或者,故意真誠。"我一定要真誠!"--可是你已經在做作 了。
對於有的人來說,真誠始終隻是他所喜歡扮演的一種角色。他極其真誠地進入角色,以至於 和角色打成一片,相信角色就是他的真我,不由自主地被自己如此真誠的表演所感動了。
如果真誠為一個人所固有,是出自他本性的行為方式,他就決不會動輒被自己的真誠所感動 。猶如血型和呼吸,自己甚至不可覺察,誰會對自己的血型和呼吸顧影自憐呢?(寫到這裏, 發現此喻不妥,因為自從《血型與性格》、《血型與愛情》一類小冊子流行以來,果然有人 對自己的血型顧影自憐了。姑妄喻之吧。)
由此我獲得了-個鑑定真誠的可靠標準,就是看一個人是否被自己的真誠所感動。一感動, 就難免包含演戲和做作的成分了。
真正有獨特個性的人並不竭力顯示自己的獨特,他不怕自己顯得與旁人一樣。那些時時處處 想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虛榮心十足的平庸之輩。
: >
真實(2)
周國平
質樸最不容易受騙,連成功也騙不了它。
"以真誠換取真誠!"--可是,這麽一換,雙方不是都失去自己的真誠了嗎?
真誠如果不講對象和分寸,就會淪為可笑。真誠受到玩弄,其狼狽不亞於虛偽受到揭露。
文人最難戒的毛病是賣弄。說句公道話,文字本身就誘惑他們這樣做。他們慣於用文字表達 自己,而文字總是要給人看的,這就很容易使他們的表達變成一種表演,使他們的獨白變成 一種演講。他們走近文字如同走近一扇麵向公眾的窗口,不由自主地要擺好姿勢。有時候他 們拉上窗簾,但故意讓屋裏的燈亮著,以便把他們的孤獨、憂傷、痛苦等等適當地投在窗簾 上,形成一幅優美的剪影。即使他們力戒賣弄,決心真實,也不能擔保這訴諸文字的真實不 是又一種賣弄。
這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作者,並且知道自己多愁善感,被自己的多愁善感所感動,於是愈發多 愁善感了。他在想像中看到讀者感動的眼淚,自己禁不住也流下感動的眼淚,淚眼朦朧地在 稿紙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有做作的初學者,他其實還是不失真實的本性,僅僅在模仿做作。到了做作而不自知是做作 ,自己也動了真情的時候,做作便成了本性,這是做作的大師。
真誠者的靈魂往往分裂成一個法官和一個罪犯。當法官和罪犯達成和解時,真誠者的靈魂便 得救了。
做作者的靈魂往往分裂成一個戲子和一個觀眾。當戲子和觀眾彼此厭倦時,做作者的靈魂便 得救了。
角色在何處結束,真實的自我在何處開始,這界限常常是模糊的。有些角色僅是服飾,有些 角色卻已經和我們的軀體生長在一起,如果把它們一層層剝去,其結果比剝蔥頭好不了多少 。
演員尚有卸妝的時候,我們生生死死都離不開社會的舞台。在他人目光的注視下,甚至隱居 和自殺都可以是在扮演一種角色。
也許,隻有當我們扮演某個角色露出破綻時,我們才得以一窺自己的真實麵目。
刻意求真實者還是太關注自己的形象,已獲真實者隻是活得自在罷了。
在精神領域的追求中,不必說世俗的成功,社會和歷史所承認的成功,即便是精神追求本身 的成功,也不是主要的目標。在這裏,目標即寓於過程之中,對精神價值的追求本身成了生 存方式,這種追求愈執著,就愈是超越於所謂成敗。一個默默無聞的賢哲也許更是賢哲,一 個身敗名裂的聖徒也許更是聖徒。如果一定要論成敗,一個偉大的失敗者豈不比一個渺小的 成功者更有權被視為成功者?
: >
哲學(1)
周國平
我剪除哲學的晦澀,為它嫁接上詩的含蓄。
有的人喜歡用哲學語彙表達日常的體驗,我喜歡用日常語彙表達哲學的體驗。
人們厭惡了大而無當的體係、言之無物的長文。
新鮮的感受有活潑的生命,硬要把它釘在體係的框架上,隻成了死去的標本。深刻的哲理有 含蓄之美,硬要把它溶解和稀釋在長篇大論中,隻剩下了一杯白開水。
哲學家在大海邊漫步、沉思,把珠貝拾回家珍藏起來,卻把灰色的海灘留給讀者。
我聽見大海在呼喊:還我珠貝!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最古老的哲學作品都是格言體或詩歌體的。從什麽時候起,哲學板起了 論文的刻板麵孔?
古希臘有隱逸哲人,有逍遙學派、花園學派,哲學家們在戶外、在大自然中思考宇宙和人生 。我猜想,哲學完全學院化、體係化是中世紀神學興起以後的事情,隨著哲學所追問的那個 "絕對"化身為上帝被關進教堂的四壁,哲學家們也就作為上帝的僕人被關進了學院的四壁 ,專事構造體係以論證上帝的權威。上帝死了,但僕人積習難改,總要論證點什麽。
我偏愛那些用隨筆、格言、手記等散文形式寫作的哲學家,我喜歡徜徉在哲學的散文天地裏 。這裏較少獨斷的論證和說教,有更多的質樸和自然,更多的直覺和洞見。這裏沒有普洛克 路斯忒斯之床,用不著為了體係的需要而拉長或截短活的感覺和思想。
如果說體係巨構猶如巍峨的哥德式教堂或現代摩天大樓,那麽,好的哲理散文就像一片清新 的原野,當我從前者步入後者時,頓覺精神爽朗,新鮮空氣撲鼻而來。
我工作了一整天。我的工作是研究哲學,也就是說,對別人的思想進行搜集、整理、分析、 評論,寫出合乎規範的"論文"。現在我累了,我決定把夜晚留給自己,輕鬆地休息一下。 於是,我翻開了蒙田的隨筆,讀上幾頁,或者翻開我的小本子,寫下自己的隨感。這當然不 算研究哲學,可是我覺得自己比白天研究哲學時更是個哲學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