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的確是一個檢驗,用它可以測出一個人的靈魂的深度,測出一個人對自己的真正感覺, 他是否厭煩自己。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不厭煩自己是一個起碼要求。一個連自己也不愛的人 ,我敢斷定他對於別人也是不會有多少價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質量的社會交往。他跑到別人 那裏去,對於別人隻是一個打擾,一種侵犯。一切交往的質量都取決於交往者本身的質量。 惟有在兩個靈魂充實豐富的人之間,才可能有真正動人的愛情和友誼。我敢擔保歷史上和現 實生活中找不出一個例子,能夠駁倒我的這個論斷,證明某一個淺薄之輩竟也會有此種美好 的經歷。
: >
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周國平
人活世上,除吃睡之外,不外乎做事情和與人交往,它們構成了生活的主要內容。 做事情,包括為謀生需要而做的,即所謂本職業務,也包括出於興趣、愛好、誌向、野心、 使命感等等而做的,即所謂事業。與人交往,包括同事、鄰裏、朋友關係以及一般所謂的公 共關係,也包括由性和血緣所聯結的愛情、婚姻、家庭等關係。這兩者都是人的看得見的行 為,並且都有一個是否成功的問題,而其成功與否也都是看得見的。如果你在這兩方麵都順 利,譬如說,一方麵事業興旺,功成名就,另一方麵婚姻美滿,朋友眾多,就可以說你在社 會上是成功的,甚至可以說你的生活是幸福的。在別人眼裏,你便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幸運兒 。如果相反,你在自己和別人心目中就都會是一個倒黴蛋。這麽說來,做事和交人的成功似 乎應該是衡量生活質量的主要標準了。
然而,在看得見的行為之外,還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依我之見,那是比做事和交人更重要 的,是人生第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做人。當然,實際上做人並不是做事和交人之外的一個 獨立的行為,而是蘊涵在兩者之中的,是透過做事和交人體現出來的一種總體的生活態度。
就做人與做事的關係來說,做人主要並不表現於做的什麽事和做了多少事,例如是做學問還 是做生意,學問或者生意做得多大,而是表現在做事的方式和態度上。一個人無論做學問還 是做生意,無論做得大還是做得小,他做人都可能做得很好,也都可能做得很壞,關鍵就看 他是怎麽做事的。學界有些人很貶薄別人下海經商,而因為自己仍在做學問就擺出一副大義 凜然的氣勢。其實呢,無論商人還是學者中都有君子,也都有小人,實在不可一概而論。有 些所謂的學者,在學術上沒有自己真正的追求和建樹,一味趕時髦,搶風頭,惟利是圖,骨 子裏比一般商人更是一個市儈。
從一個人如何與人交往,尤能見出他的做人。這倒不在於人緣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種人 際關係是否和睦。人緣好可能是因為性格隨和,也可能是因為做人圓滑,本身不能說明問題 。在與人交往上,孔子最強調一個"信"字,我認為是對的。待人是否誠實無欺,最能反映 一個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個人哪怕朋友遍天下,隻要他對其中一個朋友有背信棄義的 行徑,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他是否真愛朋友,因為一旦他認為必要,他同樣會背叛其他 的朋友。"與朋友交而不信",隻能得逞一時之私慾,卻是做人的大失敗。
做事和交人是否順利,包括地位、財產、名聲方麵的遭際,也包括愛情、婚姻、家庭方麵的 遭際,往往受製於外在的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應該成為人生的主要目標。一個人 當然不應該把非自己所能支配的東西當作人生的主要目標。一個人真正能支配的惟有對這一 切外在遭際的態度,簡言之,就是如何做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 不論幸福還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嚴。我確實認為,做人比事業和愛情都更重要。不 管你在名利場和情場上多麽春風得意,如果你做人失敗了,你的人生就在總體上失敗了。最 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據什麽位置,和誰一起過日子,而是你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 人。
: >
靈魂隻能獨行
周國平
我是與一個集體一起來到這個島上的。我被編入了這個集體,是這個集體的一員。 在我住在島上的全部日子裏,我都不能脫離這個集體。可是,我知道,我的靈魂不和這個集 體在一起。我還知道,任何一個人的靈魂都不可能和任何一個集體在一起。
靈魂永遠隻能獨行。當一個集體按照一個口令齊步走的時候,靈魂不在場。當若幹人朝著一 個具體的目的地結伴而行時,靈魂也不在場。不過,在這些時候,那缺席的靈魂很可能就在 不遠的某處,你會在眾聲喧譁之時突然聽見它的清晰的足音。
即使兩人相愛,他們的靈魂也無法同行。世間最動人的愛僅是一顆獨行的靈魂與另一顆獨行 的靈魂之間的最深切的呼喚和應答。
靈魂的行走隻有一個目標,就是尋找上帝。靈魂之所以隻能獨行,是因為每一個人隻有自己 尋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 >
內在的眼睛
周國平
我相信人不但有外在的眼睛,而且有內在的眼睛。外在的眼睛看見現象,內在的 眼睛看見意義。被外在的眼睛看見的,成為大腦的貯存,被內在的眼睛看見的,成為心靈的 財富。
許多時候,我們的內在眼睛是關閉著的。於是,我們看見利益,卻看不見真理,看見萬物, 卻看不見美,看見世界,卻看不見上帝,我們的日子是滿的,生命卻是空的,頭腦是滿的, 心卻是空的。
外在的眼睛不使用,就會退化,常練習,就能敏銳。內在的眼睛也是如此。對於我來說,寫 作便是一種訓練內在視力的方法,它促使我經常睜著內在的眼睛,去發現和捕捉生活中那些 顯示了意義的場景和瞬間。隻要我保持著寫作狀態,這樣的場景和瞬間就會源源不斷。相反 ,一旦被日常生活之流裹挾,長久中斷了寫作,我便會覺得生活成了一堆無意義的碎片。事 實上它的確成了碎片,因為我的內在眼睛是關閉著的,我的靈魂是昏睡著的,而惟有靈魂的 君臨才能把一個人的生活形成為整體。所以,我之需要寫作,是因為惟有保持著寫作狀態, 我才真正在生活。
: >
靈魂之杯
周國平
靈魂是一隻杯子。如果你用它來盛天上的淨水,你就是一個聖徒。如果你用它來盛 大地的佳釀,你就是一個詩人。如果你兩者都不肯捨棄,一心要用它們在你的杯子裏調製出 一種更完美的瓊液,你就是一個哲學家。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靈魂之杯,它的容量很可能是確定的。在不同的人之間,容量會有差異 ,有時差異還非常大。容量極大者必定極為稀少,那便是大聖徒、大詩人、大哲學家,上帝 創造他們仿佛是為了展示靈魂所可能達到的偉大。
不過,我們無須去探究自己的靈魂之杯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在一切情形下,它都不會超載, 因為每個人所分配到的容量恰好是他必須付出畢生努力才能夠裝滿的。事實上,大多數杯子 隻裝了很少的水或酒,還有許多杯子直到最後仍是空著的。
: >
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周國平
人活世上,除吃睡之外,不外乎做事情和與人交往,它們構成了生活的主要內容。 做事情,包括為謀生需要而做的,即所謂本職業務,也包括出於興趣、愛好、誌向、野心、 使命感等等而做的,即所謂事業。與人交往,包括同事、鄰裏、朋友關係以及一般所謂的公 共關係,也包括由性和血緣所聯結的愛情、婚姻、家庭等關係。這兩者都是人的看得見的行 為,並且都有一個是否成功的問題,而其成功與否也都是看得見的。如果你在這兩方麵都順 利,譬如說,一方麵事業興旺,功成名就,另一方麵婚姻美滿,朋友眾多,就可以說你在社 會上是成功的,甚至可以說你的生活是幸福的。在別人眼裏,你便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幸運兒 。如果相反,你在自己和別人心目中就都會是一個倒黴蛋。這麽說來,做事和交人的成功似 乎應該是衡量生活質量的主要標準了。
然而,在看得見的行為之外,還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依我之見,那是比做事和交人更重要 的,是人生第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做人。當然,實際上做人並不是做事和交人之外的一個 獨立的行為,而是蘊涵在兩者之中的,是透過做事和交人體現出來的一種總體的生活態度。
就做人與做事的關係來說,做人主要並不表現於做的什麽事和做了多少事,例如是做學問還 是做生意,學問或者生意做得多大,而是表現在做事的方式和態度上。一個人無論做學問還 是做生意,無論做得大還是做得小,他做人都可能做得很好,也都可能做得很壞,關鍵就看 他是怎麽做事的。學界有些人很貶薄別人下海經商,而因為自己仍在做學問就擺出一副大義 凜然的氣勢。其實呢,無論商人還是學者中都有君子,也都有小人,實在不可一概而論。有 些所謂的學者,在學術上沒有自己真正的追求和建樹,一味趕時髦,搶風頭,惟利是圖,骨 子裏比一般商人更是一個市儈。
從一個人如何與人交往,尤能見出他的做人。這倒不在於人緣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種人 際關係是否和睦。人緣好可能是因為性格隨和,也可能是因為做人圓滑,本身不能說明問題 。在與人交往上,孔子最強調一個"信"字,我認為是對的。待人是否誠實無欺,最能反映 一個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個人哪怕朋友遍天下,隻要他對其中一個朋友有背信棄義的 行徑,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他是否真愛朋友,因為一旦他認為必要,他同樣會背叛其他 的朋友。"與朋友交而不信",隻能得逞一時之私慾,卻是做人的大失敗。
做事和交人是否順利,包括地位、財產、名聲方麵的遭際,也包括愛情、婚姻、家庭方麵的 遭際,往往受製於外在的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應該成為人生的主要目標。一個人 當然不應該把非自己所能支配的東西當作人生的主要目標。一個人真正能支配的惟有對這一 切外在遭際的態度,簡言之,就是如何做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 不論幸福還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嚴。我確實認為,做人比事業和愛情都更重要。不 管你在名利場和情場上多麽春風得意,如果你做人失敗了,你的人生就在總體上失敗了。最 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據什麽位置,和誰一起過日子,而是你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 人。
: >
靈魂隻能獨行
周國平
我是與一個集體一起來到這個島上的。我被編入了這個集體,是這個集體的一員。 在我住在島上的全部日子裏,我都不能脫離這個集體。可是,我知道,我的靈魂不和這個集 體在一起。我還知道,任何一個人的靈魂都不可能和任何一個集體在一起。
靈魂永遠隻能獨行。當一個集體按照一個口令齊步走的時候,靈魂不在場。當若幹人朝著一 個具體的目的地結伴而行時,靈魂也不在場。不過,在這些時候,那缺席的靈魂很可能就在 不遠的某處,你會在眾聲喧譁之時突然聽見它的清晰的足音。
即使兩人相愛,他們的靈魂也無法同行。世間最動人的愛僅是一顆獨行的靈魂與另一顆獨行 的靈魂之間的最深切的呼喚和應答。
靈魂的行走隻有一個目標,就是尋找上帝。靈魂之所以隻能獨行,是因為每一個人隻有自己 尋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 >
內在的眼睛
周國平
我相信人不但有外在的眼睛,而且有內在的眼睛。外在的眼睛看見現象,內在的 眼睛看見意義。被外在的眼睛看見的,成為大腦的貯存,被內在的眼睛看見的,成為心靈的 財富。
許多時候,我們的內在眼睛是關閉著的。於是,我們看見利益,卻看不見真理,看見萬物, 卻看不見美,看見世界,卻看不見上帝,我們的日子是滿的,生命卻是空的,頭腦是滿的, 心卻是空的。
外在的眼睛不使用,就會退化,常練習,就能敏銳。內在的眼睛也是如此。對於我來說,寫 作便是一種訓練內在視力的方法,它促使我經常睜著內在的眼睛,去發現和捕捉生活中那些 顯示了意義的場景和瞬間。隻要我保持著寫作狀態,這樣的場景和瞬間就會源源不斷。相反 ,一旦被日常生活之流裹挾,長久中斷了寫作,我便會覺得生活成了一堆無意義的碎片。事 實上它的確成了碎片,因為我的內在眼睛是關閉著的,我的靈魂是昏睡著的,而惟有靈魂的 君臨才能把一個人的生活形成為整體。所以,我之需要寫作,是因為惟有保持著寫作狀態, 我才真正在生活。
: >
靈魂之杯
周國平
靈魂是一隻杯子。如果你用它來盛天上的淨水,你就是一個聖徒。如果你用它來盛 大地的佳釀,你就是一個詩人。如果你兩者都不肯捨棄,一心要用它們在你的杯子裏調製出 一種更完美的瓊液,你就是一個哲學家。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靈魂之杯,它的容量很可能是確定的。在不同的人之間,容量會有差異 ,有時差異還非常大。容量極大者必定極為稀少,那便是大聖徒、大詩人、大哲學家,上帝 創造他們仿佛是為了展示靈魂所可能達到的偉大。
不過,我們無須去探究自己的靈魂之杯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在一切情形下,它都不會超載, 因為每個人所分配到的容量恰好是他必須付出畢生努力才能夠裝滿的。事實上,大多數杯子 隻裝了很少的水或酒,還有許多杯子直到最後仍是空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