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柏拉圖以來,許多西哲都把死亡看作人生最重大的問題,而把想透死亡問題視為哲學最主 要的使命。在他們看來,哲學就是通過思考死亡而為死預作準備的活動。一個人隻要經常思 考死亡,且不管他如何思考,經常思考本身就會產生一種效果,使他對死亡習以為常起來。 中世紀修道士手戴刻有骷髏的指環,埃及人在宴會高潮時抬進一具解剖的屍體,蒙田在和女 人做愛時仍默念著死的逼近,凡此種種,依蒙田自己的說法,都是為了:"讓我們不顧死亡 的怪異麵孔,常常和它親近、熟識,心目中有它比什麽都多吧!"如此即使不能消除對死的 恐懼,至少可以使我們習慣於自己必死這個事實,也就是消除對恐懼的恐懼。主動迎候死, 再意外的死也不會感到意外了。
我們對於自己活著這件事實在太習慣了,而對於死卻感到非常陌生,--想想看,自出生後 ,我們一直活著,從未死過!可見從習慣於生到習慣於死,這個轉折並不輕鬆。不過,在從 生到死的過程中,由於耳聞目染別人的死,由於自己所遭受的病老折磨,我們多少在漸漸習 慣自己必死的前景。習慣意味著麻木,芸芸眾生正是靠習慣來忍受死亡的。如果哲學隻是使 我們習慣於死,未免多此一舉了。問題恰恰在於,我不願意習慣。我們期待於哲學的不是習 慣,而是智慧。也就是說,它不該靠嘮叨來解除我們對死的警惕,而應該說出令人信服的理 由來打消我們對死的恐懼。它的確說了理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理由能否令人信服。
: >
思考死:有意義的徒勞(2)
周國平
三
死是一個有目共睹的事實,沒有人能否認它的必然性。因此,哲學家們的努力便集中到一點 ,即是找出種種理由來勸說我們--當然也勸說他自己--接受它。
理由之一:我們死後不復存在,不能感覺到痛苦,所以死不可怕。這條理由是伊壁鳩魯首先 明確提出來的。他說:"死與我們無關。因為當身體分解成其構成元素時,它就沒有感覺, 而對其沒有感覺的東西與我們無關。""我們活著時,死尚未來臨;死來臨時,我們已經不 在。因而死與生者和死者都無關。"盧克萊修也附和說:"對於那不再存在的人,痛苦也全 不存在。"
在我看來,沒有比這條理由更缺乏說服力的了。死的可怕,恰恰在於死後的虛無,在於我們 將不復存在。與這種永遠的寂滅相比,感覺到痛苦豈非一種幸福?這兩位古代唯物論者實在 是太唯物了,他們對於自我寂滅的荒謬性顯然沒有絲毫概念,所以才會把我們無法接受死的 根本原因當作勸說我們接受死的有力理由。
令人費解的是,蘇格拉底這位古希臘最智慧的人,對於死也持有類似的觀念。他在臨刑前談 自己坦然赴死的理由雲:"死的境界二者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無知覺;或是如世俗 所雲,靈魂由此界遷居彼界。"關於後者,他說了些彼界比此界公正之類的話,意在譏諷判 他死刑的法官們,內心其實並不相信靈魂不死。前者才是他對死的真實看法:"死者若無知 覺,如睡眠無夢,死之所得不亦妙哉!"因為"與生平其他日夜比較",無夢之夜最"痛快 "。
把死譬作無夢的睡眠,這是一種常見的說法。然而,兩者的不同是一目了然的。酣睡的痛快 ,恰恰在於醒來時感到精神飽滿,如果長眠不醒,還有什麽痛快可言?
我是絕對不能贊同把無感覺狀態說成幸福的。世上一切幸福,皆以感覺為前提。我之所以戀 生,是因為活著能感覺到周圍的世界,自己的存在,以及我對世界的認知和沉思。我厭惡死 ,正是因為死永遠剝奪了我感覺這一切的任何可能性。我也曾試圖勸說自己:假如我睡著了 ,未能感覺到世界和我自己的存在,假如有些事發生了,我因不在場而不知道,我應該為此 悲傷嗎?那麽,就把死當作睡著,把去世當作不在場吧。可是無濟於事,我太明白其間的區 別了。我還曾試圖勸說自己:也許,垂危之時,感官因疾病或衰老而遲鈍,就不會覺得死可 怕了。但是,我立刻發現這推測不能成立,因為一個人無力感受死的可怕,並不能消除死的 可怕的事實,而且這種情形本身更其可怕。
據說,蘇格拉底在聽到法官們判他死刑的消息時說道:"大自然早就判了他們的死刑。"如 此看來,所謂無夢之夜的老生常談也隻是自我解嘲,他的更真實的態度可能是一種宿命論, 即把死當作大自然早已判定的必然結局加以接受。
四
順從自然,服從命運,心甘情願地接受死亡,這是斯多噶派的典型主張。他們實際上的邏輯 是,既然死是必然的,恐懼、痛苦、抗拒全都無用,那就不如爽快接受。他們強調這種爽快 的態度,如同旅人離開暫居的客店重新上路(西塞羅),如同果實從樹上熟落,或演員幕落後 退場(奧勒留)。塞涅卡說:隻有不願離去才是被趕出,而智者願意,所以"智者決不會被趕 出生活"。頗帶斯多噶氣質的蒙田說:"死說不定在什麽地方等候我們,讓我們到處都等候 它吧。"仿佛全部問題在於,隻要把不願意變為願意,把被動變為主動,死就不可怕了。
可是,怎樣才能把不願意變為願意呢?一件事情,僅僅因為它是必然的,我們就願意了嗎?死 亡豈不正是一件我們不願意的必然的事?必然性意味著我們即使不願意也隻好接受,但並不 能成為使我們願意的理由。烏納穆諾寫道:"我不願意死。不,我既不願意死,也不願意願 意死。我要求這個我,這個能使我感覺到我活著的可憐的我,能活下去。因此,我 的靈魂的持存問題便折磨著我。""不願意願意死"--非常確切!這是靈魂的至深的呼聲 。靈魂是絕對不能接受寂滅的,當肉體因為衰病而"願意死"時,當心智因為認清宿命而" 願意死"時,靈魂仍然要否定它們的"願意"!但斯多噶派哲學家完全聽不見靈魂的呼聲, 他們所關心的僅是人麵對死亡時的心理生活而非精神生活,這種哲學至多隻有心理策略上的 價值,並無精神解決的意義。
當然,我相信,一個人即使不願意死,仍有可能堅定地麵對死亡。這種堅定性倒是與死亡的 必然性不無聯繫。拉羅什福科曾經一語道破:"死亡的必然性造就了哲學家們的全部堅定性 。"在他口中這是一句相當刻薄的話,意思是說,倘若死不是必然的,人有可能永生不死, 哲學家們就不會以如此優雅的姿態麵對死亡了。這使我想起了荷馬講的一個故事。特洛亞最 勇敢的英雄赫克托耳這樣動員他的部下:"如果避而不戰就能永生不死,那麽我也不願衝鋒 在前了。但是,既然遲早要死,我們為何不拚死一戰,反把榮譽讓給別人?"畢竟是粗人, 說的是大實話,不像哲學家那樣轉彎抹角。事實上,從容赴死決非心甘情願接受寂滅,而是 不得已退求其次,注意力放在尊嚴、榮譽等仍屬塵世目標上的結果。
: >
思考死:有意義的徒勞(3)
我們對於自己活著這件事實在太習慣了,而對於死卻感到非常陌生,--想想看,自出生後 ,我們一直活著,從未死過!可見從習慣於生到習慣於死,這個轉折並不輕鬆。不過,在從 生到死的過程中,由於耳聞目染別人的死,由於自己所遭受的病老折磨,我們多少在漸漸習 慣自己必死的前景。習慣意味著麻木,芸芸眾生正是靠習慣來忍受死亡的。如果哲學隻是使 我們習慣於死,未免多此一舉了。問題恰恰在於,我不願意習慣。我們期待於哲學的不是習 慣,而是智慧。也就是說,它不該靠嘮叨來解除我們對死的警惕,而應該說出令人信服的理 由來打消我們對死的恐懼。它的確說了理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理由能否令人信服。
: >
思考死:有意義的徒勞(2)
周國平
三
死是一個有目共睹的事實,沒有人能否認它的必然性。因此,哲學家們的努力便集中到一點 ,即是找出種種理由來勸說我們--當然也勸說他自己--接受它。
理由之一:我們死後不復存在,不能感覺到痛苦,所以死不可怕。這條理由是伊壁鳩魯首先 明確提出來的。他說:"死與我們無關。因為當身體分解成其構成元素時,它就沒有感覺, 而對其沒有感覺的東西與我們無關。""我們活著時,死尚未來臨;死來臨時,我們已經不 在。因而死與生者和死者都無關。"盧克萊修也附和說:"對於那不再存在的人,痛苦也全 不存在。"
在我看來,沒有比這條理由更缺乏說服力的了。死的可怕,恰恰在於死後的虛無,在於我們 將不復存在。與這種永遠的寂滅相比,感覺到痛苦豈非一種幸福?這兩位古代唯物論者實在 是太唯物了,他們對於自我寂滅的荒謬性顯然沒有絲毫概念,所以才會把我們無法接受死的 根本原因當作勸說我們接受死的有力理由。
令人費解的是,蘇格拉底這位古希臘最智慧的人,對於死也持有類似的觀念。他在臨刑前談 自己坦然赴死的理由雲:"死的境界二者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無知覺;或是如世俗 所雲,靈魂由此界遷居彼界。"關於後者,他說了些彼界比此界公正之類的話,意在譏諷判 他死刑的法官們,內心其實並不相信靈魂不死。前者才是他對死的真實看法:"死者若無知 覺,如睡眠無夢,死之所得不亦妙哉!"因為"與生平其他日夜比較",無夢之夜最"痛快 "。
把死譬作無夢的睡眠,這是一種常見的說法。然而,兩者的不同是一目了然的。酣睡的痛快 ,恰恰在於醒來時感到精神飽滿,如果長眠不醒,還有什麽痛快可言?
我是絕對不能贊同把無感覺狀態說成幸福的。世上一切幸福,皆以感覺為前提。我之所以戀 生,是因為活著能感覺到周圍的世界,自己的存在,以及我對世界的認知和沉思。我厭惡死 ,正是因為死永遠剝奪了我感覺這一切的任何可能性。我也曾試圖勸說自己:假如我睡著了 ,未能感覺到世界和我自己的存在,假如有些事發生了,我因不在場而不知道,我應該為此 悲傷嗎?那麽,就把死當作睡著,把去世當作不在場吧。可是無濟於事,我太明白其間的區 別了。我還曾試圖勸說自己:也許,垂危之時,感官因疾病或衰老而遲鈍,就不會覺得死可 怕了。但是,我立刻發現這推測不能成立,因為一個人無力感受死的可怕,並不能消除死的 可怕的事實,而且這種情形本身更其可怕。
據說,蘇格拉底在聽到法官們判他死刑的消息時說道:"大自然早就判了他們的死刑。"如 此看來,所謂無夢之夜的老生常談也隻是自我解嘲,他的更真實的態度可能是一種宿命論, 即把死當作大自然早已判定的必然結局加以接受。
四
順從自然,服從命運,心甘情願地接受死亡,這是斯多噶派的典型主張。他們實際上的邏輯 是,既然死是必然的,恐懼、痛苦、抗拒全都無用,那就不如爽快接受。他們強調這種爽快 的態度,如同旅人離開暫居的客店重新上路(西塞羅),如同果實從樹上熟落,或演員幕落後 退場(奧勒留)。塞涅卡說:隻有不願離去才是被趕出,而智者願意,所以"智者決不會被趕 出生活"。頗帶斯多噶氣質的蒙田說:"死說不定在什麽地方等候我們,讓我們到處都等候 它吧。"仿佛全部問題在於,隻要把不願意變為願意,把被動變為主動,死就不可怕了。
可是,怎樣才能把不願意變為願意呢?一件事情,僅僅因為它是必然的,我們就願意了嗎?死 亡豈不正是一件我們不願意的必然的事?必然性意味著我們即使不願意也隻好接受,但並不 能成為使我們願意的理由。烏納穆諾寫道:"我不願意死。不,我既不願意死,也不願意願 意死。我要求這個我,這個能使我感覺到我活著的可憐的我,能活下去。因此,我 的靈魂的持存問題便折磨著我。""不願意願意死"--非常確切!這是靈魂的至深的呼聲 。靈魂是絕對不能接受寂滅的,當肉體因為衰病而"願意死"時,當心智因為認清宿命而" 願意死"時,靈魂仍然要否定它們的"願意"!但斯多噶派哲學家完全聽不見靈魂的呼聲, 他們所關心的僅是人麵對死亡時的心理生活而非精神生活,這種哲學至多隻有心理策略上的 價值,並無精神解決的意義。
當然,我相信,一個人即使不願意死,仍有可能堅定地麵對死亡。這種堅定性倒是與死亡的 必然性不無聯繫。拉羅什福科曾經一語道破:"死亡的必然性造就了哲學家們的全部堅定性 。"在他口中這是一句相當刻薄的話,意思是說,倘若死不是必然的,人有可能永生不死, 哲學家們就不會以如此優雅的姿態麵對死亡了。這使我想起了荷馬講的一個故事。特洛亞最 勇敢的英雄赫克托耳這樣動員他的部下:"如果避而不戰就能永生不死,那麽我也不願衝鋒 在前了。但是,既然遲早要死,我們為何不拚死一戰,反把榮譽讓給別人?"畢竟是粗人, 說的是大實話,不像哲學家那樣轉彎抹角。事實上,從容赴死決非心甘情願接受寂滅,而是 不得已退求其次,注意力放在尊嚴、榮譽等仍屬塵世目標上的結果。
: >
思考死:有意義的徒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