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默生讚賞兒童身上那種不怕沒得飯吃、說話做事從不半點隨人的王公貴人派頭。一到成年 ,人就注重別人的觀感,得失之患多了。我想,一個人在精神上真正成熟之後,又會返璞歸 真,重獲一顆自足的童心。他消化了社會的成規習見,把它們揚棄了。
五
還有一點餘興,也一併寫下。有句成語叫大智若愚。人類精神的這種逆反形式很值得研究一 番。我還可以舉出大善若惡,大悲若喜,大信若疑,大嚴肅若輕浮。在愛默生的書裏,我也 找到了若幹印證。
悲劇是深刻的,領悟悲劇也須有深刻的心靈。"性情淺薄的人遇到不幸,他的感情僅隻是演 說式的做作。"然而這不是悲劇。人生的險難關頭最能檢驗一個人的靈魂深淺。有的人一生 接連遭到不幸,卻未嚐體驗過真正的悲劇情感。相反,表麵上一帆風順的人也可能經歷巨大 的內心悲劇。一切高貴的情感都羞於表白,一切深刻的體驗都拙於言辭。大悲者會以笑謔嘲 弄命運,以歡容掩飾哀傷。醜角也許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愛默生舉了一個例子:正當喜 劇演員卡裏尼使整個那不勒斯城的人都笑斷肚腸的時候,有一個病人去找城裏的一個醫生, 治療他致命的憂鬱症。醫生勸他到戲院去看卡裏尼的演出,他回答:"我就是卡裏尼。"
與此相類似,最高的嚴肅往往貌似玩世不恭。古希臘人就已經明白這個道理。愛默生引用普 魯塔克的話說:"研究哲理而外表不像研究哲理,在嬉笑中做成別人嚴肅認真地做的事,這 是最高的智慧。"正經不是嚴肅,就像教條不是真理一樣。真理用不著板起麵孔來增添它的 權威。在那些一本正經的人中間,你幾乎找不到一個嚴肅思考過人生的人。不,他們思考的 多半不是人生,而是權力,不是真理,而是利益。真正嚴肅思考過人生的人知道生命和理性 的限度,他能自嘲,肯寬容,願意用一個玩笑替受窘的對手解圍,給正經的論敵一個教訓。 他以詼諧的口吻談說真理,仿佛故意要減弱他的發現的重要性,以便隻讓它進入真正知音的 耳朵。
尤其是在信仰崩潰的時代,那些佯癲裝瘋的狂人倒是一些太嚴肅地對待其信仰的人。魯迅深 知此中之理,說嵇康、阮籍表麵上毀壞禮教,實則倒是太相信禮教,因為不滿意當權者利用 和褻瀆禮教,才以反禮教的過激行為發泄內心憤想。其實,在任何信仰體製之下,多數人並 非真有信仰,隻是做出相信的樣子罷了。於是過分認真的人就起而論究是非,闡釋信仰之真 諦,結果被視為異端。一部基督教史就是沒有信仰的人以維護信仰之名把有信仰的人當作邪 教徒燒死的歷史。殉道者多半死於同誌之手而非敵人之手。所以,愛默生說,偉大的有信仰 的人永遠被目為異教徒,終於被迫以一連串的懷疑論來表現他的信念。懷疑論實在是過於認 真看待信仰或知識的結果。蘇格拉底為了弄明智慧的實質,遍訪雅典城裏號稱有智慧的人, 結果發現他們隻是在那裏盲目自信,其實並無智慧。他到頭來認為自己仍然不知智慧為何物 ,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我知道我一無所知。"哲學史上的懷疑論者大抵都是太認真地要 追究人類認識的可靠性,結果反而疑團叢生。
19876
: >
活著寫作是多麽美好(1)
周國平
一
我愛讀作家、藝術家寫的文論甚於理論家、批評家寫的文論。當然,這裏說的作家和理論家 都是指夠格的。我不去說那些寫不出作品的低能作者寫給讀不懂作品的低能讀者看的作文原 理之類,這些作者的身份是理論家還是作家,真是無所謂的。好的作家文論能喚起創作欲, 這種效果,再高明的理論家往往也無能達到。在作家文論中,帕烏斯托夫斯基的《金玫瑰》 (亦譯《金薔薇》)又屬別具一格之作,它誠如作者所說是一本論作家勞動的劄記,但同時也 是一部優美的散文集。書中雲:"某些書仿佛能迸濺出瓊漿玉液,使我們陶醉,使我們受到 感染,敦促我們拿起筆來。"此話正可以用來說它自己。這本談藝術創作的書本身就是一件 精美的藝術作品,它用富有魅力的語言娓娓談論著語言藝術的魅力。傳遞給我們的不隻是關 於寫作的知識或經驗,而首先是對美、藝術、寫作的熱愛。它使人真切感到:活著寫作是多 麽美好!
二
回首往事,誰不緬懷童年的幸福?童年之所以幸福,是因為那時候我們有最純淨的感官。在 孩子眼裏,世界每一天都是新的,樣樣事物都罩著神奇的色彩。正如作者所說,童年時代的 太陽要熾熱得多,草要茂盛得多,雨要大得多,天空的顏色要深得多,周圍的人要有趣得多 。孩子好奇的目光把世界照耀得無往而不美。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他們的感覺尚未受功利 汙染,也尚未被歲月鈍化。也許,對世界的這種新鮮敏銳的感覺已經是日後創作欲的萌芽了 。
然後是少年時代,情心初萌,醉意蕩漾,沉浸於一種微妙的心態,覺得每個萍水相逢的少女 都那麽美麗。羞怯而又專注的眼波,淡淡的發香,微啟的雙唇中牙齒的閃光,無意間碰到的 冰涼的手指,這一切都令人憧憬愛情,感到一陣甜蜜的惆悵。那是一個幾乎人人都曾寫詩的 年齡。
但是,再往後情形就不同了。"詩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們周圍的一切--是我們從童年時 代得到的最可貴的禮物。要是一個人在成年之後的漫長的冷靜歲月中,沒有丟失這件禮物, 那麽他就是個詩人或者作家。"可惜的是,多數人丟失了這件禮物。也許是不可避免的,匆 忙的實際生活迫使我們把事物簡化、圖式化,無暇感受種種細微差別。概念取代了感覺,我 們很少看、聽和體驗。當倫敦居民為了謀生而匆匆走過街頭時,哪有閑心去仔細觀察街上霧 的顏色?誰不知道霧是灰色的!直到莫奈到倫敦把霧畫成了紫紅色的,倫敦人才始而憤怒,繼 而吃驚地發現莫奈是對的,於是稱他為"倫敦霧的創造者"。
一個藝術家無論在閱歷和技巧方麵如何成熟,在心靈上卻永是孩子,不會失去童年的清新直 覺和少年的微妙心態。他也許為此要付出一些代價,例如在功利事務上顯得幼稚笨拙。然而 ,有什麽快樂比得上永遠新鮮的美感的快樂呢?即使那些追名逐利之輩,偶爾回憶起早年曾 有過的"詩意地理解生活"的情趣,不也會頓生悵然若失之感麽?蒲寧坐在車窗旁眺望窗外 漸漸消融的煙影,讚嘆道:"活在世上是多麽愉快呀!哪怕隻能看到這煙和光也心滿意足了 。我即使缺胳膊斷腿,隻要能坐在長凳上望太陽落山,我也會因而感到幸福的。我所需要的 隻是看和呼吸,僅此而已。"的確,蒲寧是幸福的,一切對世界永葆新鮮美感的人是幸福的 。
三
自席勒以來,好幾位近現代哲人主張藝術具有改善人性和社會的救世作用。對此當然不應作 浮表的理解,簡單地把藝術當作宣傳和批判的工具。但我確實相信,一個人,一個民族,隻 要愛美之心猶存,就總有希望。相反,"哀莫大於心死",倘若對美不再動心,那就真正無 可救藥了。
五
還有一點餘興,也一併寫下。有句成語叫大智若愚。人類精神的這種逆反形式很值得研究一 番。我還可以舉出大善若惡,大悲若喜,大信若疑,大嚴肅若輕浮。在愛默生的書裏,我也 找到了若幹印證。
悲劇是深刻的,領悟悲劇也須有深刻的心靈。"性情淺薄的人遇到不幸,他的感情僅隻是演 說式的做作。"然而這不是悲劇。人生的險難關頭最能檢驗一個人的靈魂深淺。有的人一生 接連遭到不幸,卻未嚐體驗過真正的悲劇情感。相反,表麵上一帆風順的人也可能經歷巨大 的內心悲劇。一切高貴的情感都羞於表白,一切深刻的體驗都拙於言辭。大悲者會以笑謔嘲 弄命運,以歡容掩飾哀傷。醜角也許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愛默生舉了一個例子:正當喜 劇演員卡裏尼使整個那不勒斯城的人都笑斷肚腸的時候,有一個病人去找城裏的一個醫生, 治療他致命的憂鬱症。醫生勸他到戲院去看卡裏尼的演出,他回答:"我就是卡裏尼。"
與此相類似,最高的嚴肅往往貌似玩世不恭。古希臘人就已經明白這個道理。愛默生引用普 魯塔克的話說:"研究哲理而外表不像研究哲理,在嬉笑中做成別人嚴肅認真地做的事,這 是最高的智慧。"正經不是嚴肅,就像教條不是真理一樣。真理用不著板起麵孔來增添它的 權威。在那些一本正經的人中間,你幾乎找不到一個嚴肅思考過人生的人。不,他們思考的 多半不是人生,而是權力,不是真理,而是利益。真正嚴肅思考過人生的人知道生命和理性 的限度,他能自嘲,肯寬容,願意用一個玩笑替受窘的對手解圍,給正經的論敵一個教訓。 他以詼諧的口吻談說真理,仿佛故意要減弱他的發現的重要性,以便隻讓它進入真正知音的 耳朵。
尤其是在信仰崩潰的時代,那些佯癲裝瘋的狂人倒是一些太嚴肅地對待其信仰的人。魯迅深 知此中之理,說嵇康、阮籍表麵上毀壞禮教,實則倒是太相信禮教,因為不滿意當權者利用 和褻瀆禮教,才以反禮教的過激行為發泄內心憤想。其實,在任何信仰體製之下,多數人並 非真有信仰,隻是做出相信的樣子罷了。於是過分認真的人就起而論究是非,闡釋信仰之真 諦,結果被視為異端。一部基督教史就是沒有信仰的人以維護信仰之名把有信仰的人當作邪 教徒燒死的歷史。殉道者多半死於同誌之手而非敵人之手。所以,愛默生說,偉大的有信仰 的人永遠被目為異教徒,終於被迫以一連串的懷疑論來表現他的信念。懷疑論實在是過於認 真看待信仰或知識的結果。蘇格拉底為了弄明智慧的實質,遍訪雅典城裏號稱有智慧的人, 結果發現他們隻是在那裏盲目自信,其實並無智慧。他到頭來認為自己仍然不知智慧為何物 ,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我知道我一無所知。"哲學史上的懷疑論者大抵都是太認真地要 追究人類認識的可靠性,結果反而疑團叢生。
19876
: >
活著寫作是多麽美好(1)
周國平
一
我愛讀作家、藝術家寫的文論甚於理論家、批評家寫的文論。當然,這裏說的作家和理論家 都是指夠格的。我不去說那些寫不出作品的低能作者寫給讀不懂作品的低能讀者看的作文原 理之類,這些作者的身份是理論家還是作家,真是無所謂的。好的作家文論能喚起創作欲, 這種效果,再高明的理論家往往也無能達到。在作家文論中,帕烏斯托夫斯基的《金玫瑰》 (亦譯《金薔薇》)又屬別具一格之作,它誠如作者所說是一本論作家勞動的劄記,但同時也 是一部優美的散文集。書中雲:"某些書仿佛能迸濺出瓊漿玉液,使我們陶醉,使我們受到 感染,敦促我們拿起筆來。"此話正可以用來說它自己。這本談藝術創作的書本身就是一件 精美的藝術作品,它用富有魅力的語言娓娓談論著語言藝術的魅力。傳遞給我們的不隻是關 於寫作的知識或經驗,而首先是對美、藝術、寫作的熱愛。它使人真切感到:活著寫作是多 麽美好!
二
回首往事,誰不緬懷童年的幸福?童年之所以幸福,是因為那時候我們有最純淨的感官。在 孩子眼裏,世界每一天都是新的,樣樣事物都罩著神奇的色彩。正如作者所說,童年時代的 太陽要熾熱得多,草要茂盛得多,雨要大得多,天空的顏色要深得多,周圍的人要有趣得多 。孩子好奇的目光把世界照耀得無往而不美。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他們的感覺尚未受功利 汙染,也尚未被歲月鈍化。也許,對世界的這種新鮮敏銳的感覺已經是日後創作欲的萌芽了 。
然後是少年時代,情心初萌,醉意蕩漾,沉浸於一種微妙的心態,覺得每個萍水相逢的少女 都那麽美麗。羞怯而又專注的眼波,淡淡的發香,微啟的雙唇中牙齒的閃光,無意間碰到的 冰涼的手指,這一切都令人憧憬愛情,感到一陣甜蜜的惆悵。那是一個幾乎人人都曾寫詩的 年齡。
但是,再往後情形就不同了。"詩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們周圍的一切--是我們從童年時 代得到的最可貴的禮物。要是一個人在成年之後的漫長的冷靜歲月中,沒有丟失這件禮物, 那麽他就是個詩人或者作家。"可惜的是,多數人丟失了這件禮物。也許是不可避免的,匆 忙的實際生活迫使我們把事物簡化、圖式化,無暇感受種種細微差別。概念取代了感覺,我 們很少看、聽和體驗。當倫敦居民為了謀生而匆匆走過街頭時,哪有閑心去仔細觀察街上霧 的顏色?誰不知道霧是灰色的!直到莫奈到倫敦把霧畫成了紫紅色的,倫敦人才始而憤怒,繼 而吃驚地發現莫奈是對的,於是稱他為"倫敦霧的創造者"。
一個藝術家無論在閱歷和技巧方麵如何成熟,在心靈上卻永是孩子,不會失去童年的清新直 覺和少年的微妙心態。他也許為此要付出一些代價,例如在功利事務上顯得幼稚笨拙。然而 ,有什麽快樂比得上永遠新鮮的美感的快樂呢?即使那些追名逐利之輩,偶爾回憶起早年曾 有過的"詩意地理解生活"的情趣,不也會頓生悵然若失之感麽?蒲寧坐在車窗旁眺望窗外 漸漸消融的煙影,讚嘆道:"活在世上是多麽愉快呀!哪怕隻能看到這煙和光也心滿意足了 。我即使缺胳膊斷腿,隻要能坐在長凳上望太陽落山,我也會因而感到幸福的。我所需要的 隻是看和呼吸,僅此而已。"的確,蒲寧是幸福的,一切對世界永葆新鮮美感的人是幸福的 。
三
自席勒以來,好幾位近現代哲人主張藝術具有改善人性和社會的救世作用。對此當然不應作 浮表的理解,簡單地把藝術當作宣傳和批判的工具。但我確實相信,一個人,一個民族,隻 要愛美之心猶存,就總有希望。相反,"哀莫大於心死",倘若對美不再動心,那就真正無 可救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