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做一件事,完全預料到它的壞結果之時,或者完全預料不到它的壞結果之時,壞結果發生了,你不會內疚。因為在前者,你可以承擔責任,在後者,你可以推卸責任。
內疚發生在對壞結果有所預感但又希望避免的情形下,那時候,你既不能承擔責任,因為你本來是想要避免的,又不能推卸責任,因為你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存心傷害一個人,或一個完全正當的行為無意中傷害一個人,都不會內疚。隻有一個本身可非議的行為無意中傷害一個人,才會內疚。
盡管希望已經破滅,自欺的需要依然存在。希望僅是自欺的浪漫形態,自欺還有其不浪漫的形態??習慣。當一個人不懷任何希望地延續著一個明知毫無意義的習慣時,他便如同強迫症患者一樣,仍是在以自欺的方式逃避現實。如果說希望的自欺是逃向未來,那麽,習慣的自欺就是逃向過去,試圖躲藏在一個曾經含有希望的行為之中。
凡是在命運重大關頭逃避選擇的人,自欺是必有的心態。他既不能承認自己放棄了選擇,因為他的命運處在千鈞一髮之際,他必須相信他正在做出重大決定。他又不能承認自己已經作了選擇,因為他麵臨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危險,他必須相信事情尚有迴旋的餘地。他在不同的選擇之間遊移,甚至究竟是否作了選擇也始終是模稜兩可的,藉此保持一種自由的幻想,如果這幻想破滅,則保留向決定論撤退的權利。
老年
“不知老之將至”??老總是不知不覺地到來的。一個人不到老態龍鍾,行將就木,決不肯承認自己老。如果有誰自言其老,千萬不要認真附和,那樣必定會大大掃他的興。其實他內心未必當真覺得自己老,才能有這份自言其老的自信。中年與老年之間實在也沒有明確的分界線。我們二十來歲時覺得四五十歲的人老了,自己到了四五十歲,又會覺得四五十歲並不老,六七十歲才是老人。我們不斷地把老年的起點往後推移,以便保持自己不老的記錄。因此,當死神來臨時,我們總是感到突然和委屈:還沒有老,怎麽就要死了?
一個老婦住醫院,護理員在整理她的抽屜時發現了一麵小鏡子,便問她:“你這麽老了,還照鏡子?”
她答:“趕明兒你老了,你也不覺得自己老。”
說得對。老是不知不覺來到的,“不知老之將至”實在是人的普遍心態。這很好,使人得以保持生命的樂趣直至生命的終結。
人總是不斷地把老年的上限往後推,以便不把自己算作老人。
少年人前麵的光陰和老年人背後的光陰長度大致相等。但是,少年人往往覺得前麵有無限的光陰,老年人卻覺得背後的光陰十分有限。
年輕人沒有什麽可回憶,於是就展望。老年人沒有什麽可展望,於是就回憶。
在我們的感覺中,爺爺輩的人似乎從來是老的,父輩的人是逐漸變老的,自己似乎是永遠不會老的。
世人把人生的歸宿安排在晚年,竟然把安度晚年看作一種幸福。一本即將焚毀的書,何必去操心它有沒有一張光滑的封底呢?
今天中國的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喜歡集體活動,他們聚在一起扭秧歌,跳交誼舞,活得十分熱鬧,成為中國街頭一大景觀。然而,凡是到過歐美的人都知道,那裏的老年人都很安靜,絕無紮堆喧鬧的癖好。他們或老夫老妻做伴,或單獨一人,坐在公園裏曬太陽,或者作為旅遊者去看某處的自然風光。當然,我們不必在中西養老方式之間進行褒貶。老年人害怕孤獨或許是情有可原的,孤獨使他們清醒地麵對死亡的前景,而熱鬧則可使他們獲得暫時的忘卻和逃避。問題在於,死亡終究不可逃避,而有尊嚴地正視死亡是人生最後的一項光榮。所以,我個人比較欣賞西方人那種平靜度過晚年的方式。
生命是殘酷無情的,它本能地厭惡衰老和死亡。當衰老和死亡尚未落到我們自己頭上時,我們對於別人包括親友的衰老和死亡會同情一時,但不會永久哀傷,生命本身催促我們越過它們而前進。因此,當我們自己年老和垂死時,我們理應以宿命的態度忍受孤獨,不要去嫉妒和打攪年輕一代的生命歡樂。
第三編 人性觀察 世態人情2
人情
人之常情是喜歡接近成功的人、走運的人,而避開失敗的人、倒黴的人。這倒未必出於趨炎附勢的算計,毋寧說是出於趨利避害、趨樂避苦的本能。成功者的四周洋溢著一種歡快的氣氛,進入這氛圍似乎便分享了他的歡快。相反,失敗者即使不累及旁人,他的那一種晦氣也夠令人感到壓抑了。情緒是會傳染的。每個人自己的煩惱已經嫌多了,誰又願意再去分擔別人的煩惱呢?當然,我隻說人之常情,不包括超出常情的特殊情形。
青春自有其殘酷的一麵。生命陶醉於自己的蓬勃生長,歡快地攝取營養,無暇顧及他人的痛苦,甚至他人的痛苦也可以化作它的營養。這與天性是否善良無關。所以,年幼者對於年長者的滄桑之痛難免隔膜,而一個柔弱的妙齡女子也會對她不愛的崇拜者的苦惱無動於衷。
失敗者往往會成為成功者的負擔。
失敗者的自尊在於不接受施捨,成功者的自尊在於不以施主自居。
當我們被人誣衊,加以莫須有的罪名時,我們憤怒了。當我們被人擊中要害,指出確實有的汙點時,我們更加憤怒了。
內疚發生在對壞結果有所預感但又希望避免的情形下,那時候,你既不能承擔責任,因為你本來是想要避免的,又不能推卸責任,因為你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存心傷害一個人,或一個完全正當的行為無意中傷害一個人,都不會內疚。隻有一個本身可非議的行為無意中傷害一個人,才會內疚。
盡管希望已經破滅,自欺的需要依然存在。希望僅是自欺的浪漫形態,自欺還有其不浪漫的形態??習慣。當一個人不懷任何希望地延續著一個明知毫無意義的習慣時,他便如同強迫症患者一樣,仍是在以自欺的方式逃避現實。如果說希望的自欺是逃向未來,那麽,習慣的自欺就是逃向過去,試圖躲藏在一個曾經含有希望的行為之中。
凡是在命運重大關頭逃避選擇的人,自欺是必有的心態。他既不能承認自己放棄了選擇,因為他的命運處在千鈞一髮之際,他必須相信他正在做出重大決定。他又不能承認自己已經作了選擇,因為他麵臨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危險,他必須相信事情尚有迴旋的餘地。他在不同的選擇之間遊移,甚至究竟是否作了選擇也始終是模稜兩可的,藉此保持一種自由的幻想,如果這幻想破滅,則保留向決定論撤退的權利。
老年
“不知老之將至”??老總是不知不覺地到來的。一個人不到老態龍鍾,行將就木,決不肯承認自己老。如果有誰自言其老,千萬不要認真附和,那樣必定會大大掃他的興。其實他內心未必當真覺得自己老,才能有這份自言其老的自信。中年與老年之間實在也沒有明確的分界線。我們二十來歲時覺得四五十歲的人老了,自己到了四五十歲,又會覺得四五十歲並不老,六七十歲才是老人。我們不斷地把老年的起點往後推移,以便保持自己不老的記錄。因此,當死神來臨時,我們總是感到突然和委屈:還沒有老,怎麽就要死了?
一個老婦住醫院,護理員在整理她的抽屜時發現了一麵小鏡子,便問她:“你這麽老了,還照鏡子?”
她答:“趕明兒你老了,你也不覺得自己老。”
說得對。老是不知不覺來到的,“不知老之將至”實在是人的普遍心態。這很好,使人得以保持生命的樂趣直至生命的終結。
人總是不斷地把老年的上限往後推,以便不把自己算作老人。
少年人前麵的光陰和老年人背後的光陰長度大致相等。但是,少年人往往覺得前麵有無限的光陰,老年人卻覺得背後的光陰十分有限。
年輕人沒有什麽可回憶,於是就展望。老年人沒有什麽可展望,於是就回憶。
在我們的感覺中,爺爺輩的人似乎從來是老的,父輩的人是逐漸變老的,自己似乎是永遠不會老的。
世人把人生的歸宿安排在晚年,竟然把安度晚年看作一種幸福。一本即將焚毀的書,何必去操心它有沒有一張光滑的封底呢?
今天中國的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喜歡集體活動,他們聚在一起扭秧歌,跳交誼舞,活得十分熱鬧,成為中國街頭一大景觀。然而,凡是到過歐美的人都知道,那裏的老年人都很安靜,絕無紮堆喧鬧的癖好。他們或老夫老妻做伴,或單獨一人,坐在公園裏曬太陽,或者作為旅遊者去看某處的自然風光。當然,我們不必在中西養老方式之間進行褒貶。老年人害怕孤獨或許是情有可原的,孤獨使他們清醒地麵對死亡的前景,而熱鬧則可使他們獲得暫時的忘卻和逃避。問題在於,死亡終究不可逃避,而有尊嚴地正視死亡是人生最後的一項光榮。所以,我個人比較欣賞西方人那種平靜度過晚年的方式。
生命是殘酷無情的,它本能地厭惡衰老和死亡。當衰老和死亡尚未落到我們自己頭上時,我們對於別人包括親友的衰老和死亡會同情一時,但不會永久哀傷,生命本身催促我們越過它們而前進。因此,當我們自己年老和垂死時,我們理應以宿命的態度忍受孤獨,不要去嫉妒和打攪年輕一代的生命歡樂。
第三編 人性觀察 世態人情2
人情
人之常情是喜歡接近成功的人、走運的人,而避開失敗的人、倒黴的人。這倒未必出於趨炎附勢的算計,毋寧說是出於趨利避害、趨樂避苦的本能。成功者的四周洋溢著一種歡快的氣氛,進入這氛圍似乎便分享了他的歡快。相反,失敗者即使不累及旁人,他的那一種晦氣也夠令人感到壓抑了。情緒是會傳染的。每個人自己的煩惱已經嫌多了,誰又願意再去分擔別人的煩惱呢?當然,我隻說人之常情,不包括超出常情的特殊情形。
青春自有其殘酷的一麵。生命陶醉於自己的蓬勃生長,歡快地攝取營養,無暇顧及他人的痛苦,甚至他人的痛苦也可以化作它的營養。這與天性是否善良無關。所以,年幼者對於年長者的滄桑之痛難免隔膜,而一個柔弱的妙齡女子也會對她不愛的崇拜者的苦惱無動於衷。
失敗者往往會成為成功者的負擔。
失敗者的自尊在於不接受施捨,成功者的自尊在於不以施主自居。
當我們被人誣衊,加以莫須有的罪名時,我們憤怒了。當我們被人擊中要害,指出確實有的汙點時,我們更加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