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的發生基於一種我們認為不公平的對比。對於我們既有能力也有機會獲得的成功,我們不會嫉妒,因為它唾手可得。對於我們既無能力也無機會獲得的成功,我們也不易嫉妒,因為它高不可攀。當一種成功是我們有能力而無機會獲得的,或有機會而無能力獲得的,我們就最容易感到嫉妒。


    當我們缺少一樣必需的東西時,我們痛苦了。當我們渴求一樣並非必需的東西而不可得時,我們十倍地痛苦了。當我們不可得而別人卻得到了時,我們百倍地痛苦了。


    就所給予我們的折磨而言,嫉妒心最甚,占有欲次之,匱乏反倒是最小的。


    嫉妒是對別人的快樂(幸福、富有、成功等等)所感覺到的一種強烈而陰鬱的不快。


    在人類心理中,也許沒有比嫉妒更奇怪的感情了。一方麵,它極其普遍,幾乎是人所共有的一種本能。另一方麵,它又似乎極不光彩,人人都要把它當作一樁不可告人的罪行隱藏起來。結果,它便轉入潛意識之中,猶如一團暗火灼燙著嫉妒者的心,這種酷烈的折磨真可以使他發瘋、犯罪乃至殺人。


    成功有兩個要素,一是能力和品質,二是環境和機遇;因此,對成功者的嫉妒也相應有兩種情況,一是平庸之輩的嫉賢妒能,另一是懷才不遇者的憤世嫉俗。


    當嫉妒不可遏止時,會爆發為仇恨。當嫉妒可以遏止時,會化身為輕蔑。


    在仇恨時,嫉妒肆無忌憚地瞪視它的目標。在輕蔑時,嫉妒轉過臉去不看它的目標。


    強者和弱者都可能不寬容,但原因不同。強者出於專橫,他容不得挑戰。弱者出於嫉妒,他經不起挑戰。


    真正的精神強者必是寬容的,因為他足夠富裕。


    嫉妒是弱者的品質。


    嫉妒是蔑視個人的道德的心理根源之一。每一個人按其本性都是不願意遭到抹殺的,但是,嫉妒使人寧肯自己被抹殺也不讓更優秀者得到發揚。在一概抹殺之中,他感到一種相對的滿足:與損失更大的人相比,他幾乎可以算是獲利了。


    既然嫉妒人皆難免,也許就不宜把它看作病或者惡,而應該看作中性的東西。隻有當它傷害自己時,它才是病。隻有當它傷害別人時,它才是惡。


    一個精神上自足的人是不會羨慕別人的好運氣的,尤其不羨慕低能兒的好運氣。


    我所厭惡的人,如果不肯下地獄,就讓他們上天堂吧,隻要不在我眼前就行。


    我的嫉妒也有潔癖。我決不會嫉妒我所厭惡的人,哪怕他們在天堂享福。


    鑑於嫉妒是一種很不優雅的感情,我們一般都不願意向人袒露自己的嫉妒之情,但這不妨礙我們優雅地討論這個問題。嫉妒有權作為一個人生話題得到討論,是因為它在人類心理中的普遍性,也是因為也許人生智慧能夠最有效地消解它。我們不妨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角度討論嫉妒的特徵、根源、規律以及克服方法。倫理學可能是最不合適的角度,因為我們隻能對一種行為而不能對一種心理做道德判斷。


    吝嗇


    吝嗇者對於財產的任何支出都會感覺到一種近於生理性質的痛苦,這幾乎是他的一種本能,他再富裕也難以克服這種本能。因此,財產不但不能給他帶來真正的快樂,相反,財產越多,支出的機會也越多,他反而感覺到了更多的痛苦。


    同樣的財產損失,對不同的人的傷害是不同的。在有一些人,隻要不危及正常的生活,他們就很容易輕忘,不會掛在心上。在那些重財的人,卻會念念不忘,不斷在心裏計算自己的損失,於是一遍遍地重複品嚐財產損失的痛苦,把那痛苦擴大了許多倍。


    人的吝嗇之心隻有一把小尺子,它麵對大價錢往往無能為力,卻偏喜歡在小價錢上斤斤計較。因此,即使一個從來大方的人,在菜市場上也難免會討價還價。


    對己節儉、對人吝嗇的人是守財奴,對己揮霍、對人吝嗇的人是利己主義者,對己揮霍、對人慷慨的人是豪俠,對己節儉、對人慷慨的人是聖徒。


    某人買衣服,因為不同尺寸的衣服價格都一樣,他怕吃虧,總是買最大尺寸的,結果收藏了一大堆過大而不能穿的衣服。


    “拿自己用不著的東西做人情,我們是十分慷慨的。”某位智者如是說。??這算好的呢。有些人是這樣的:即使自己用不著,如果你很需要,他也不肯給你。因為,一,如果有一天他用得著了怎麽辦?這是出於吝嗇。二,他嫉妒你由此得到的滿足和快樂。


    自卑


    有兩種自卑。一種是麵對上帝的自卑,這種人心懷對於無限的敬畏和謙卑之情,深知人類一切成就的局限,在任何情況下不會忘乎所以,不會狂妄。另一種是麵對他人的自卑,這種人很在乎在才智、能力、事功或任何他所看重的方麵同別人比較,崇拜強者,相應地也就藐視弱者,因此自卑很容易轉變為自大。


    也許有人會說,前一種自卑者骨子裏其實最驕傲,因為他隻敬畏上帝,而這就意味著看不起一切凡人。


    然而事實是,既然他明白自己也是凡人,他就不會看不起別的凡人。隻是由於他深知人類的局限,他對別人的成就隻會欣賞,不會崇拜,對別人的弱點倒是很容易寬容。總之,他不把人當作神,所以對人不迷信也不苛求,不卑也不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哲思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國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國平並收藏人生哲思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