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人是金錢的奴隸還是金錢的主人,不能看他有沒有錢,而要看他對金錢的態度。正是當一個人很有錢的時候,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看出這一點來。一個窮人必須為生存而操心,金錢對他意味著活命,我們無權評判他對金錢的態度。


    錢與快樂之間並無多少聯繫,更不存在錢越多快樂越多的正比例關係。花很多錢,也許並不快樂,花很少錢,也許很快樂。得到也是如此。


    一個看重錢的人,掙錢和花錢都是煩惱,他的心被錢占據,沒有給快樂留下多少餘地了。天下真正快樂的人,不管他錢多錢少,都必是超脫金錢的人。


    物質所能帶來的快樂終歸是有限的,隻有精神的快樂才有可能是無限的。


    大量觸目驚心的權錢交易案例業已證明,對於金錢的貪慾會使人不顧一切,甚至不要性命。千萬不要以為,這些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是天生的壞人。事實上,他們與我們中間許多人的區別隻在於,他們恰好處在一個直接麵對巨大誘惑的位置上。任何一個人,倘若渴慕奢華的物質生活而不能自製,一旦麵臨類似的誘惑,都完全可能走上同樣的道路。


    金錢,消費,享受,生活質量??當我把這些相關的詞排列起來時,我忽然發現它們好像有一種遞減關係:金錢與消費的聯繫最為緊密,與享受的聯繫要弱一些,與生活質量的聯繫就更弱。因為至少,享受不限於消費,還包括創造,生活質量不隻看享受,還要看承受苦難的勇氣。在現代社會裏,金錢的力量當然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這種力量肯定沒有大到足以修改我們對生活的基本理解。


    公開謳歌財富,是資本主義造就的新觀念。不過,我們應當仔細分辨,這一新的財富觀究竟新在哪裏。按照韋伯的解釋,資本主義精神的特點就在於,一方麵把獲取財富作為人生的重要成就予以鼓勵,另一方麵又要求節製物質享受的欲望。這裏的關鍵是把財富的獲取和使用加以分離了,獲取不再是為了自己使用,在獲取時要敬業,在使用時則要節製。很顯然,新就新在肯定了財富的獲取,隻要手段正當,發財是光榮的。在財富的使用上,則繼承了歷史上宗教、哲學、道德崇尚節儉的傳統,不管多麽富裕,奢侈和揮霍仍是可恥的。


    奢華不但不能提高生活質量,往往還會降低生活質量,使人耽於物質享受,遠離精神生活。隻有在那些精神素質極好的人身上,才不會發生這種情況,而這又隻因為他們其實並不在乎物質享受,始終把精神生活看得更重要。


    金錢能帶來物質享受,但算不上最高的物質幸福。最高的物質幸福是什麽?我贊成托爾斯泰的見解:對人類社會來說,是和平;對個人來說,是健康。在一個時刻遭受戰爭和恐怖主義的威脅的世界上,經濟再發達又有什麽用?如果一個人的生命機能被徹底毀壞了,錢再多又有什麽用?所以,我在物質上的最高奢望就是,在一個和平的世界上,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過一種小康的日子。在我看來,如果天下絕大多數人都能過上這種日子,那就是一個非常美好的世界了。


    人活世上,主旨應是享受生活樂趣,從這意義上理解“玩物”,則“玩物”也可養誌,且養的是人生之大誌。因它而削弱、沖淡(不必喪失)其餘一切較小的誌向,例如在權力、金錢、名聲方麵的野心,正體現了很高的人生覺悟。


    “玩物”可能會成癖,不過那也沒有什麽不好。一個人能夠長年累月乃至一生一世迷戀於某種大自然的或人類的作品,正說明他有真性情真興趣。癖造不了假。有癖即有個性,哪怕是畸形的個性。有癖的人肯定不會是一個隻知吃飯睡覺的傢夥。可悲的是,如今有癖之人是越來越少了,交換價值吞沒了一切價值,人們無心玩物,而隻想占有物。過於急切的占有欲才真正使人喪誌,喪失的是人生之大誌,即享受生活樂趣的人生本來宗旨。


    我們時代的迷誤之一是把消費當作享受。當然,消費和享受不是絕對互相排斥的,有時兩者會發生重合。但是,它們之間的區別又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純粹洩慾的色情活動隻是性消費,靈肉與共的愛情才是性的真享受;走馬看花式的遊覽景點隻是旅遊消費,陶然於山水之間才是大自然的真享受;用電視、報刊、書籍解悶隻是文化消費,啟迪心智的讀書和藝術欣賞才是文化的真享受。要而言之,真正的享受必是有心靈參與的,其中必定包含了所謂“靈魂的愉悅和升華”的因素。否則,花錢再多,也隻能叫做消費。享受和消費的不同,正相當於創造和生產的不同。創造和享受屬於精神生活的範疇,就象生產和消費屬於物質生活的範疇一樣。


    金錢是衡量生活質量的指標之一。一個起碼的道理是,在這個貨幣社會裏,沒有錢就無法生存,錢太少就要為生存操心。貧窮肯定是不幸,而金錢可以使人免於貧窮。


    在一定限度內,錢的增多還可以提高生活質量,改善衣食住行及醫療、教育、文化、旅遊等各方麵的條件。但是,請注意,是在一定限度內。超出了這個限度,金錢對於生活質量的作用就呈遞減的趨勢。原因就在於,一個人的身體構造決定了他真正需要和能夠享用的物質生活資料終歸是有限的,多出來的部分隻是奢華和擺設。我認為,基本上可以用小康的概念來標示上麵所說的限度。從貧困到小康是物質生活的飛躍,從小康再往上,金錢帶來的物質生活的滿足就逐漸減弱了,直至趨於零。單就個人物質生活來說,一個億萬富翁與一個千萬富翁之間不會有什麽差別,錢超過了一定數量,便隻成了抽象的數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哲思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國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國平並收藏人生哲思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