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內心生活的隱秘性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受到尊重的,因為隱秘性是內心生活的真實性的保障,從而也是它的存在的保障,內心生活一旦不真實就不復是內心生活了。
如果我們不把記事本、備忘錄之類和日記混為一談的話,就應該承認,日記是最純粹的私人寫作,是個人精神生活的隱秘領域。在日記中,一個人隻麵對自己的靈魂,隻和自己的上帝說話。這的確是一個神聖的約會,是決不容許有他人在場的。如果寫日記時知道所寫的內容將被另一個人看到,那麽,這個讀者的無形在場便不可避免地會改變寫作者的心態,使他有意無意地用這個讀者的眼光來審視自己寫下的東西。結果,日記不再成其為日記,與上帝的密談蛻變為向他人的傾訴和表白,社會關係無恥地占領了個人的最後一個精神密室。當一個人在任何時間內,包括在寫日記時,麵對的始終是他人,不復能夠麵對自己的靈魂時,不管他在家庭、社會和一切人際關係中是一個多麽誠實的人,他仍然失去了最根本的真實,即麵對自己的真實。
任何一種真實的活法必定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健康的生命本能,二是嚴肅的精神追求。生命本能受到壓製,萎靡不振,是活得不真實。精神上沒有嚴肅的追求,隨波逐流,也是活得不真實。這兩個方麵又是互相依存的,生命本能若無精神的目標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無本能的發動是空洞的。
真實不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個地方,而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一種態度,是我們終於為自己找到的一種生活信念和準則。
真實是最難的,為了它,一個人也許不得不捨棄許多好東西:名譽,地位,財產,家庭。但真實又是最容易的,在世界上,唯有它,一個人隻要願意,總能得到和保持。
人不可能永遠真實,也不可能永遠虛假。許多真實中一點虛假,或許多虛假中一點真實,都是動人的。最令人厭倦的是一半對一半。
純潔做不到,退而求其次??真實。真實做不到,再退而求其次??糊塗。可是鄭板橋說:難得糊塗。還是太純潔了。
真正有獨特個性的人並不竭力顯示自己的獨特,他不怕自己顯得與旁人一樣。那些時時處處想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虛榮心十足的平庸之輩。
質樸最不容易受騙,連成功也騙不了它。
“以真誠換取真誠!”??可是,這麽一換,雙方不是都失去自己的真誠了嗎?
刻意求真實者還是太關注自己的形象,已獲真實者隻是活得自在罷了。
在不能說真話時,寧願不說話,也不要說假話。
必須說假話的場合是極其稀少的。
不能說真話而說真話,蠢。不必說假話而說假話,也蠢。
如果不說話也不能呢?那就說真話吧,因為歸根到底並不存在絕對不能說真話的情況,隻要你敢於承擔其後果。
撒謊是容易的,帶著這謊活下去卻是麻煩事,從此你成了它的奴隸,為了圓這謊,你不得不撤更多的也許違背你的心願且對你有害的謊。
尊嚴
人活世上,第一重要的還是做人,懂得自愛自尊,使自己有一顆坦蕩又充實的靈魂,足以承受得住命運的打擊,也配得上命運的賜予。倘能這樣,也就算得上做命運的主人了。
在看得見的行為之外,還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依我之見,那是比做事和交人更重要的,是人生第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做人。當然,實際上做人並不是做事和交人之外的一個獨立的行為,而是蘊涵在兩者之中的,是透過做事和交人體現出來的一種總體的生活態度。
就做人與做事的關係來說,做人主要並不表現於做的什麽事和做了多少事,例如是做學問還是做生意,學問或者生意做得多大,而是表現在做事的方式和態度上。一個人無論做學問還是做生意,無論做得大還是做得小,他做人都可能做得很好,也都可能做得很壞,關鍵就看他是怎麽做事的。學界有些人很貶薄別人下海經商,而因為自己仍在做學問就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氣勢。其實呢,無論商人還是學者中都有君子,也都有小人,實在不可一概而論。有些所謂的學者,在學術上沒有自己真正的追求和建樹,一味趕時髦,搶風頭,惟利是圖,骨子裏比一般商人更是一個市儈。
從一個人如何與人交往,尤能見出他的做人。這倒不在於人緣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種人際關係是否和睦。人緣好可能是因為性格隨和,也可能是因為做人圓滑,本身不能說明問題。在與人交往上,孔子最強調一個“信”字,我認為是對的。待人是否誠實無欺,最能反映一個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個人哪怕朋友遍天下,隻要他對其中一個朋友有背信棄義的行徑,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他是否真愛朋友,因為一旦他認為必要,他同樣會背叛其他的朋友。“與朋友交而不信”,隻能得逞一時之私慾,卻是做人的大失敗。
做事和交人是否順利,包括地位、財產、名聲方麵的遭際,也包括愛情、婚姻、家庭方麵的遭際,往往受製於外在的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應該成為人生的主要目標。一個人當然不應該把非自己所能支配的東西當作人生的主要目標。一個人真正能支配的唯有對這一切外在遭際的態度,簡言之,就是如何做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論幸福還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嚴。我確實認為,做人比事業和愛情都更重要。不管你在名利場和情場上多麽春風得意,如果你做人失敗了,你的人生就在總體上失敗了。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據什麽位置,和誰一起過日子,而是你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如果我們不把記事本、備忘錄之類和日記混為一談的話,就應該承認,日記是最純粹的私人寫作,是個人精神生活的隱秘領域。在日記中,一個人隻麵對自己的靈魂,隻和自己的上帝說話。這的確是一個神聖的約會,是決不容許有他人在場的。如果寫日記時知道所寫的內容將被另一個人看到,那麽,這個讀者的無形在場便不可避免地會改變寫作者的心態,使他有意無意地用這個讀者的眼光來審視自己寫下的東西。結果,日記不再成其為日記,與上帝的密談蛻變為向他人的傾訴和表白,社會關係無恥地占領了個人的最後一個精神密室。當一個人在任何時間內,包括在寫日記時,麵對的始終是他人,不復能夠麵對自己的靈魂時,不管他在家庭、社會和一切人際關係中是一個多麽誠實的人,他仍然失去了最根本的真實,即麵對自己的真實。
任何一種真實的活法必定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健康的生命本能,二是嚴肅的精神追求。生命本能受到壓製,萎靡不振,是活得不真實。精神上沒有嚴肅的追求,隨波逐流,也是活得不真實。這兩個方麵又是互相依存的,生命本能若無精神的目標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無本能的發動是空洞的。
真實不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個地方,而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一種態度,是我們終於為自己找到的一種生活信念和準則。
真實是最難的,為了它,一個人也許不得不捨棄許多好東西:名譽,地位,財產,家庭。但真實又是最容易的,在世界上,唯有它,一個人隻要願意,總能得到和保持。
人不可能永遠真實,也不可能永遠虛假。許多真實中一點虛假,或許多虛假中一點真實,都是動人的。最令人厭倦的是一半對一半。
純潔做不到,退而求其次??真實。真實做不到,再退而求其次??糊塗。可是鄭板橋說:難得糊塗。還是太純潔了。
真正有獨特個性的人並不竭力顯示自己的獨特,他不怕自己顯得與旁人一樣。那些時時處處想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虛榮心十足的平庸之輩。
質樸最不容易受騙,連成功也騙不了它。
“以真誠換取真誠!”??可是,這麽一換,雙方不是都失去自己的真誠了嗎?
刻意求真實者還是太關注自己的形象,已獲真實者隻是活得自在罷了。
在不能說真話時,寧願不說話,也不要說假話。
必須說假話的場合是極其稀少的。
不能說真話而說真話,蠢。不必說假話而說假話,也蠢。
如果不說話也不能呢?那就說真話吧,因為歸根到底並不存在絕對不能說真話的情況,隻要你敢於承擔其後果。
撒謊是容易的,帶著這謊活下去卻是麻煩事,從此你成了它的奴隸,為了圓這謊,你不得不撤更多的也許違背你的心願且對你有害的謊。
尊嚴
人活世上,第一重要的還是做人,懂得自愛自尊,使自己有一顆坦蕩又充實的靈魂,足以承受得住命運的打擊,也配得上命運的賜予。倘能這樣,也就算得上做命運的主人了。
在看得見的行為之外,還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依我之見,那是比做事和交人更重要的,是人生第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做人。當然,實際上做人並不是做事和交人之外的一個獨立的行為,而是蘊涵在兩者之中的,是透過做事和交人體現出來的一種總體的生活態度。
就做人與做事的關係來說,做人主要並不表現於做的什麽事和做了多少事,例如是做學問還是做生意,學問或者生意做得多大,而是表現在做事的方式和態度上。一個人無論做學問還是做生意,無論做得大還是做得小,他做人都可能做得很好,也都可能做得很壞,關鍵就看他是怎麽做事的。學界有些人很貶薄別人下海經商,而因為自己仍在做學問就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氣勢。其實呢,無論商人還是學者中都有君子,也都有小人,實在不可一概而論。有些所謂的學者,在學術上沒有自己真正的追求和建樹,一味趕時髦,搶風頭,惟利是圖,骨子裏比一般商人更是一個市儈。
從一個人如何與人交往,尤能見出他的做人。這倒不在於人緣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種人際關係是否和睦。人緣好可能是因為性格隨和,也可能是因為做人圓滑,本身不能說明問題。在與人交往上,孔子最強調一個“信”字,我認為是對的。待人是否誠實無欺,最能反映一個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個人哪怕朋友遍天下,隻要他對其中一個朋友有背信棄義的行徑,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他是否真愛朋友,因為一旦他認為必要,他同樣會背叛其他的朋友。“與朋友交而不信”,隻能得逞一時之私慾,卻是做人的大失敗。
做事和交人是否順利,包括地位、財產、名聲方麵的遭際,也包括愛情、婚姻、家庭方麵的遭際,往往受製於外在的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應該成為人生的主要目標。一個人當然不應該把非自己所能支配的東西當作人生的主要目標。一個人真正能支配的唯有對這一切外在遭際的態度,簡言之,就是如何做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論幸福還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嚴。我確實認為,做人比事業和愛情都更重要。不管你在名利場和情場上多麽春風得意,如果你做人失敗了,你的人生就在總體上失敗了。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據什麽位置,和誰一起過日子,而是你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