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累月關閉在窄屋裏的人,大地和天空都不屬於他,不可能具有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想像力。對於每天夜晚守在電視機前的現代人來說,頭上的星空根本不存在,星空曾經給予先哲的偉大啟示已經成為失落的遺產。
“上帝創造了鄉村,人類創造了城市。”這是英國詩人庫柏的詩句。我要補充說:在鄉村中,時間保持著上帝創造時的形態,它是歲月和光陰;在城市裏,時間卻被抽象成了日曆和數字。
在城市裏,光陰是停滯的。城市沒有季節,它的春天沒有融雪和歸來的候鳥,秋天沒有落葉和收割的莊稼。隻有敏感到時光流逝的人才有往事,可是,城裏人整年被各種建築物包圍著,他對季節變化和歲月交替會有什麽敏銳的感覺呢?
何況在現代商業社會中,人們活得愈來愈匆忙,哪裏有工夫去注意草木發芽、樹葉飄落這種小事!哪裏有閑心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靈感受!時間就是金錢,生活被簡化為盡快地賺錢和花錢。沉思未免奢侈,回味往事簡直是浪費。一個古怪的矛盾:生活節奏加快了,然而沒有生活。天天爭分奪秒,歲歲年華虛度,到頭來發現一輩子真短。怎麽會不短呢?沒有值得回億的往事,一眼就望到了頭。
人類曾經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對地球為所欲為,結果破壞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並且自食其惡果。於是,人類開始反省自己的行為。
反省的第一個認識是,人不能用奴隸主對待奴隸的方式對待地球,人若肆意奴役和蹂躪地球,實際上是把自己變成了地球的敵人,必將遭到地球的報復,就像奴隸主遭到奴隸的報復一樣。地球是人的家,人應該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管好這個家,做地球的好主人,不要做敗家子。
在這一認識中,主人的地位未變,隻是統治的方式開明了一些。然而,反省的深入正在形成更高的認識:人作為地球主人的地位真的不容置疑嗎?與地球上別的生物相比,人真的擁有特權嗎?一位現代生態學家說:人類是作為綠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若把這個說法加以擴展,我們便可以說,人是地球的客人。作為客人,我們在享受主人的款待時倒也不必羞愧,但同時我們應當懂得尊重和感謝主人。做一個有教養的客人,這可能是人對待自然的最恰當的態度吧。
我們應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學習一個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我們要記住,人是自然之子,在總體上隻能順應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無論人類創造出怎樣偉大的文明,自然永遠比人類偉大。我們還要記住,人誠然可以親近自然,認識自然,但這是有限度的,自然有其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各個虔信的民族都把這秘密稱作神,我們應當尊重這秘密。
一個人的童年,最好是在鄉村度過。一切的生命,包括植物、動物、人,歸根到底來自土地,生於土地,最後又歸於土地。上帝對亞當說:“你是用塵土造的,你還要歸於塵土。”在鄉村,那剛來自土地的生命仍能貼近土地,從土地汲取營養。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長的時期,而鄉村為它提供了充滿同樣蓬勃生長的生命的環境。農村孩子的生命不孤單,它有許多同伴,它與樹、草、野兔、家畜、昆蟲進行著無聲的談話,它本能地感到自己屬於大自然的生命共同體。相比之下,城裏孩子的生命就十分孤單,遠離了土地和土地上豐富的生命,與大自然的生命共同體斷了聯繫。在一定意義上,城裏孩子是沒有童年的。
土地是潔淨的,它接納一切自然的汙物,包括動物的糞便和屍體,使之重歸潔淨。真正骯髒的是它不肯接納的東西??人類的工業廢物。
在燈紅酒綠的都市裏,覓得一粒柳芽,一朵野花,一刻清靜,人會由衷地快樂。在杳無人煙的荒野上,發現一星燈火,一縷炊煙,一點人跡,人也會由衷地快樂。自然和文明,人皆需要,二者不可缺一。
每到重陽,古人就登高樓,望天涯,秋愁滿懷。今人一年四季關在更高的高樓裏,對季節毫無感覺,不知重陽為何物。
秋天到了。可是,哪裏是“紅葉天”,“黃花地”?在我們的世界裏,甚至已經沒有了天和地。我們已經自我放逐於自然和季節。
現代人隻能從一杯新茶中品味春天的田野。
冬天,戀人們依偎在冰涼的長椅上,忍受著風和目光。
(可是,今日的公園裏已經不再有戀人。他們到哪裏去了?是在歌廳和酒吧裏,還是已經成為一個回憶?)
從前,一個“旅”字,一個“遊”字,總是單獨使用,凝聚著離家的悲愁。“山曉旅人去,天高秋氣悲”。“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孑然一身,隱入蒼茫自然,真有說不出的淒涼。
另一方麵,莊子“遊於壕梁之上”,李白“一生好入名山遊”,“遊”字又給人一種逍遙自在的感覺。
也許,這兩種體驗的交織,正是人生羈旅的真實境遇。我們遠離了家、親人、公務和日常所習慣的一切,置身於陌生的事物之中,感到若有所失。這“所失”使我們悵然,但同時使我們獲得一種解脫之感,因為我們發現,原來那失去的一切非我們所必需,過去我們固守著它們,反倒失去了更可貴的東西。在與大自然的交融中,那狹隘的鄉戀被淨化了。寄旅和漫遊深化了我們對人生的體悟:我們無家可歸,但我們有永恆的歸宿。
“上帝創造了鄉村,人類創造了城市。”這是英國詩人庫柏的詩句。我要補充說:在鄉村中,時間保持著上帝創造時的形態,它是歲月和光陰;在城市裏,時間卻被抽象成了日曆和數字。
在城市裏,光陰是停滯的。城市沒有季節,它的春天沒有融雪和歸來的候鳥,秋天沒有落葉和收割的莊稼。隻有敏感到時光流逝的人才有往事,可是,城裏人整年被各種建築物包圍著,他對季節變化和歲月交替會有什麽敏銳的感覺呢?
何況在現代商業社會中,人們活得愈來愈匆忙,哪裏有工夫去注意草木發芽、樹葉飄落這種小事!哪裏有閑心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靈感受!時間就是金錢,生活被簡化為盡快地賺錢和花錢。沉思未免奢侈,回味往事簡直是浪費。一個古怪的矛盾:生活節奏加快了,然而沒有生活。天天爭分奪秒,歲歲年華虛度,到頭來發現一輩子真短。怎麽會不短呢?沒有值得回億的往事,一眼就望到了頭。
人類曾經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對地球為所欲為,結果破壞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並且自食其惡果。於是,人類開始反省自己的行為。
反省的第一個認識是,人不能用奴隸主對待奴隸的方式對待地球,人若肆意奴役和蹂躪地球,實際上是把自己變成了地球的敵人,必將遭到地球的報復,就像奴隸主遭到奴隸的報復一樣。地球是人的家,人應該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管好這個家,做地球的好主人,不要做敗家子。
在這一認識中,主人的地位未變,隻是統治的方式開明了一些。然而,反省的深入正在形成更高的認識:人作為地球主人的地位真的不容置疑嗎?與地球上別的生物相比,人真的擁有特權嗎?一位現代生態學家說:人類是作為綠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若把這個說法加以擴展,我們便可以說,人是地球的客人。作為客人,我們在享受主人的款待時倒也不必羞愧,但同時我們應當懂得尊重和感謝主人。做一個有教養的客人,這可能是人對待自然的最恰當的態度吧。
我們應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學習一個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我們要記住,人是自然之子,在總體上隻能順應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無論人類創造出怎樣偉大的文明,自然永遠比人類偉大。我們還要記住,人誠然可以親近自然,認識自然,但這是有限度的,自然有其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各個虔信的民族都把這秘密稱作神,我們應當尊重這秘密。
一個人的童年,最好是在鄉村度過。一切的生命,包括植物、動物、人,歸根到底來自土地,生於土地,最後又歸於土地。上帝對亞當說:“你是用塵土造的,你還要歸於塵土。”在鄉村,那剛來自土地的生命仍能貼近土地,從土地汲取營養。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長的時期,而鄉村為它提供了充滿同樣蓬勃生長的生命的環境。農村孩子的生命不孤單,它有許多同伴,它與樹、草、野兔、家畜、昆蟲進行著無聲的談話,它本能地感到自己屬於大自然的生命共同體。相比之下,城裏孩子的生命就十分孤單,遠離了土地和土地上豐富的生命,與大自然的生命共同體斷了聯繫。在一定意義上,城裏孩子是沒有童年的。
土地是潔淨的,它接納一切自然的汙物,包括動物的糞便和屍體,使之重歸潔淨。真正骯髒的是它不肯接納的東西??人類的工業廢物。
在燈紅酒綠的都市裏,覓得一粒柳芽,一朵野花,一刻清靜,人會由衷地快樂。在杳無人煙的荒野上,發現一星燈火,一縷炊煙,一點人跡,人也會由衷地快樂。自然和文明,人皆需要,二者不可缺一。
每到重陽,古人就登高樓,望天涯,秋愁滿懷。今人一年四季關在更高的高樓裏,對季節毫無感覺,不知重陽為何物。
秋天到了。可是,哪裏是“紅葉天”,“黃花地”?在我們的世界裏,甚至已經沒有了天和地。我們已經自我放逐於自然和季節。
現代人隻能從一杯新茶中品味春天的田野。
冬天,戀人們依偎在冰涼的長椅上,忍受著風和目光。
(可是,今日的公園裏已經不再有戀人。他們到哪裏去了?是在歌廳和酒吧裏,還是已經成為一個回憶?)
從前,一個“旅”字,一個“遊”字,總是單獨使用,凝聚著離家的悲愁。“山曉旅人去,天高秋氣悲”。“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孑然一身,隱入蒼茫自然,真有說不出的淒涼。
另一方麵,莊子“遊於壕梁之上”,李白“一生好入名山遊”,“遊”字又給人一種逍遙自在的感覺。
也許,這兩種體驗的交織,正是人生羈旅的真實境遇。我們遠離了家、親人、公務和日常所習慣的一切,置身於陌生的事物之中,感到若有所失。這“所失”使我們悵然,但同時使我們獲得一種解脫之感,因為我們發現,原來那失去的一切非我們所必需,過去我們固守著它們,反倒失去了更可貴的東西。在與大自然的交融中,那狹隘的鄉戀被淨化了。寄旅和漫遊深化了我們對人生的體悟:我們無家可歸,但我們有永恆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