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建立的遼國,位於今天北京、河北、山西一帶,遼宋兩國曾多年爭戰,最後以“澶淵之盟”達成和解,遼向宋朝稱臣,宋朝則每年給遼歲幣。從此宋遼兩國交好,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但宋徽宗派童貫出使遼國,卻成了一場戰爭的導火索,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第三講 宦官掌兵(2)
遼國一看宋朝派了個沒鬍子的宦官出使,就很輕慢,這讓童貫非常鬱悶。但是,童貫在沿途也看出,由於遼國的天祚帝耶律延禧朝政不修,導致遼國官僚腐敗,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比較激化。每一個王朝的末世皇帝,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遼國的末代皇帝,就是這位天祚帝耶律延禧,他跟宋徽宗倆人是“一文一武”,宋徽宗是職業書法家、職業畫家,而耶律延禧則是職業獵手,但他們都不是職業皇帝。耶律延禧整天打獵,今天獵於南山,明天獵於夾金山,反正整天就是打獵,根本不理朝政。大臣要上奏章,都找不著皇上在哪兒,不知道他又獵於哪座山上去了,所以朝政也很腐敗。
童貫在返回宋朝的途中,行至盧溝(今天北京的盧溝橋附近),遇見一個叫馬植的遼國漢人前來拜訪他。北京曾為遼、金、元、明、清五朝古都,除了明朝是漢族當政,遼、金、元、清都是少數民族當政。如果我們生活在《楊家將》或《嶽飛傳》時代的北京,我們不是宋朝人,而是遼國人和金國人,而且還是遼金的首都公民。馬植一家是燕雲大族,世代在遼國做官。到馬植這一輩做到了光祿勛,相當於遼國皇家食堂經理的官職。馬植也看到了遼國的腐敗,認為遼國必亡,加之他又是漢人,因而希望遼國滅亡之後,宋朝能將幽雲地區收回去,所以特意前來拜訪童貫。
幽雲地區一共有十六個地方,稱為幽雲十六州,大概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北部一帶。後晉時期,兒皇帝石敬瑭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北京基本位於華北大平原的最北方,北邊的延慶、懷柔都是山區,有天然的屏障作用。遼得到這塊地方後,中原王朝天險盡失,長城的阻礙功能也沒有了。這片區域農耕發達,少數民族武力又強盛,在接觸了中原的先進文化之後,經濟、文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遼統治者自己都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意思是我們各方麵的條件,跟你們中原王朝也差不多了,我們也知書達理,文治天下。
公元979年,北宋第二個皇帝宋太宗,在剛剛消滅了五代十國的最後一個政權北漢後,就親統十萬大軍,前來攻打遼國。結果高粱河一戰,就是在今天的北京紫竹院公園附近,十萬宋軍被遼國名將、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的九千鐵騎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太宗皇帝身中三箭,可能戰馬全都死光了,後來坐著驢車一路逃回了南方,最後死於箭傷復發。後來宋朝幾次努力,也都失敗了。所以宋朝的歷代皇帝,都對幽雲十六州在遼國手裏耿耿於懷,卻又苦於沒有武力奪回來。現在遼國東北方向興起了強大的女真族,長期被遼所統治的女真族勢必要起來反抗,因此馬植就建議童貫,可以派人跟女真聯絡,一起夾攻遼國,趁機收復幽雲失地。童貫聽後非常高興,就跟馬植相約,有機會把他引見給天子。
【女真族原來是在遼國的統治之下,公元1114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統一了女真的各部落,率眾向遼國的契丹統治者宣戰。在取得了兩次大捷之後,完顏阿骨打於公元1115年稱帝建國,國號大金。完顏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金太祖一代人傑,雄才偉略,崛起於東北白山黑水之間,起兵後勢如破竹,打得遼國節節敗退。這時馬植逃到宋朝境內,在童貫的引見之下見到了宋徽宗。馬植勸宋徽宗,應趁著遼國衰弱,趕緊出兵,跟金夾攻遼,願陛下“念舊民塗炭之苦,復中國往昔之疆,成祖宗未盡之事業” 。這 句話一說出來,宋徽宗非常高興,因為馬植一下子把他捧到了一個很高的 高度:解救黎民,光復疆土,完成祖宗未盡的事業。因為宋金中間隔著遼國,宋徽宗就派使者渡過渤海,跟金國簽訂了“海上之盟”,約定雙方聯合夾攻遼國,滅遼之後,宋朝收回幽雲十六州,將原來每年給遼的銀絹各二十五萬歲幣轉奉給金國。金當然非常願意,他們連幽雲十六州在哪兒都不知道,因為本來也不是他們的地盤,還給宋朝也沒有什麽損失。而且一年還能白得銀絹各二十五萬,白花花的銀子,亮閃閃的彩絹,再加上能得到中原大國的相助,宋朝富庶廣大,光軍隊就有一百多萬人,多好的一件事兒。
第三講 宦官掌兵(3)
遼國有五個國都,分別為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西京雲中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根據盟約,金軍負責攻打幽雲十六州以外的三個都城,即上京、中京和東京,宋軍負責攻打西京和南京。開戰以後,金軍勢如破竹,很快就把那三座都城攻下了,最後連西京也被金軍占領了。金軍打到燕山就停了下來,因為按照約定,燕山府應該由宋軍攻打。於是宋軍出兵了,指揮官就是童貫。
童貫指揮十五萬宋軍攻打遼國的南京,這個時候,遼國的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已經逃得不知去向了,金軍撒下天羅地網要逮他。留守南京的遼軍已經是驚弓之鳥,但一看宋軍來打就火了,心想,打不過金軍我們認了,可我們好歹也是馬背上長大的,連你們都敢欺負我們?於是遼軍出動了一萬人,把十五萬宋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宋軍大敗虧輸,刀槍甲帳堆積如山,退出去幾百裏。要不是遼不願意跟宋撕破臉,沒有再追下去,宋軍可能就真的全軍覆沒了。
童貫大軍慘敗,回去沒法跟皇上交待,於是搜羅殘兵敗將,又從國內調兵,想再次攻打遼國。遼怕遭到宋金的兩線夾攻,就派使臣去見童貫,說咱們別打了,反正你也打不過我們,我們上回已經給足你們麵子了。女真原來是我們的臣子,他們現在叛亂,叛亂擱在哪國都是應該鎮壓的,擱在你們宋朝能不鎮壓嗎?你們怎麽能援助叛匪呢?所以最好咱們一塊兒打金,要不然你就中立,不要再幹這種助紂為虐的事了。童貫不聽,把遼國使臣轟了出去。遼國使臣就站在院子裏哭,因為他知道,遼是經不住兩線夾攻的,一旦遭到夾攻必亡。遼國使臣邊哭邊指著童貫的帳篷高聲叫喊:“宋遼兩國,百年和好,盟約誓書,字字俱在,爾能欺國,不能欺天。” 說童貫頂多能欺國,卻不能欺天,所以是不會有好下場的。當天夜裏,七千遼軍趁夜劫營,宋軍又退出三百裏,又給人家留下一堆刀槍甲帳。史籍記載說:“宋軍奔走於崖澗,自相踐踏,死者數萬人。”一聽說遼國的軍隊來了,宋軍掉頭就跑,留給遼軍士兵的永遠是後脊樑,光自相踐踏就踩死了好幾萬人。
這樣一來,童貫又失敗了,最後沒轍了,隻能去央告金國人。他說,本來我們想自己打下幽雲十六州,但是我們皇上有好生之德,不忍殺傷性命,所以就麻煩你們給打一下吧。於是金軍出兵了,在攻打遼都南京的時候,遼軍都沒抵抗就開城投降了。打下來之後,宋朝想把幽雲十六州要回來。金國說給錢吧,加上軍糧,總共一百萬,宋朝同意成交。金人把城郭、房屋留下,金帛、子女盡數載回。所以宋朝收回的隻是一座座空城,人口、財物盡被金人擄走。更可怕的是,這麽一來,金國人就看明白了,原來所謂的中原大國也就隻會練一張嘴罷了,第一次十五萬宋軍被一萬人打得落花流水,第二次被七千人追得落荒而逃,可見宋軍的戰鬥力之低下。
第三講 宦官掌兵(2)
遼國一看宋朝派了個沒鬍子的宦官出使,就很輕慢,這讓童貫非常鬱悶。但是,童貫在沿途也看出,由於遼國的天祚帝耶律延禧朝政不修,導致遼國官僚腐敗,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比較激化。每一個王朝的末世皇帝,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遼國的末代皇帝,就是這位天祚帝耶律延禧,他跟宋徽宗倆人是“一文一武”,宋徽宗是職業書法家、職業畫家,而耶律延禧則是職業獵手,但他們都不是職業皇帝。耶律延禧整天打獵,今天獵於南山,明天獵於夾金山,反正整天就是打獵,根本不理朝政。大臣要上奏章,都找不著皇上在哪兒,不知道他又獵於哪座山上去了,所以朝政也很腐敗。
童貫在返回宋朝的途中,行至盧溝(今天北京的盧溝橋附近),遇見一個叫馬植的遼國漢人前來拜訪他。北京曾為遼、金、元、明、清五朝古都,除了明朝是漢族當政,遼、金、元、清都是少數民族當政。如果我們生活在《楊家將》或《嶽飛傳》時代的北京,我們不是宋朝人,而是遼國人和金國人,而且還是遼金的首都公民。馬植一家是燕雲大族,世代在遼國做官。到馬植這一輩做到了光祿勛,相當於遼國皇家食堂經理的官職。馬植也看到了遼國的腐敗,認為遼國必亡,加之他又是漢人,因而希望遼國滅亡之後,宋朝能將幽雲地區收回去,所以特意前來拜訪童貫。
幽雲地區一共有十六個地方,稱為幽雲十六州,大概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北部一帶。後晉時期,兒皇帝石敬瑭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北京基本位於華北大平原的最北方,北邊的延慶、懷柔都是山區,有天然的屏障作用。遼得到這塊地方後,中原王朝天險盡失,長城的阻礙功能也沒有了。這片區域農耕發達,少數民族武力又強盛,在接觸了中原的先進文化之後,經濟、文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遼統治者自己都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意思是我們各方麵的條件,跟你們中原王朝也差不多了,我們也知書達理,文治天下。
公元979年,北宋第二個皇帝宋太宗,在剛剛消滅了五代十國的最後一個政權北漢後,就親統十萬大軍,前來攻打遼國。結果高粱河一戰,就是在今天的北京紫竹院公園附近,十萬宋軍被遼國名將、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的九千鐵騎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太宗皇帝身中三箭,可能戰馬全都死光了,後來坐著驢車一路逃回了南方,最後死於箭傷復發。後來宋朝幾次努力,也都失敗了。所以宋朝的歷代皇帝,都對幽雲十六州在遼國手裏耿耿於懷,卻又苦於沒有武力奪回來。現在遼國東北方向興起了強大的女真族,長期被遼所統治的女真族勢必要起來反抗,因此馬植就建議童貫,可以派人跟女真聯絡,一起夾攻遼國,趁機收復幽雲失地。童貫聽後非常高興,就跟馬植相約,有機會把他引見給天子。
【女真族原來是在遼國的統治之下,公元1114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統一了女真的各部落,率眾向遼國的契丹統治者宣戰。在取得了兩次大捷之後,完顏阿骨打於公元1115年稱帝建國,國號大金。完顏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金太祖一代人傑,雄才偉略,崛起於東北白山黑水之間,起兵後勢如破竹,打得遼國節節敗退。這時馬植逃到宋朝境內,在童貫的引見之下見到了宋徽宗。馬植勸宋徽宗,應趁著遼國衰弱,趕緊出兵,跟金夾攻遼,願陛下“念舊民塗炭之苦,復中國往昔之疆,成祖宗未盡之事業” 。這 句話一說出來,宋徽宗非常高興,因為馬植一下子把他捧到了一個很高的 高度:解救黎民,光復疆土,完成祖宗未盡的事業。因為宋金中間隔著遼國,宋徽宗就派使者渡過渤海,跟金國簽訂了“海上之盟”,約定雙方聯合夾攻遼國,滅遼之後,宋朝收回幽雲十六州,將原來每年給遼的銀絹各二十五萬歲幣轉奉給金國。金當然非常願意,他們連幽雲十六州在哪兒都不知道,因為本來也不是他們的地盤,還給宋朝也沒有什麽損失。而且一年還能白得銀絹各二十五萬,白花花的銀子,亮閃閃的彩絹,再加上能得到中原大國的相助,宋朝富庶廣大,光軍隊就有一百多萬人,多好的一件事兒。
第三講 宦官掌兵(3)
遼國有五個國都,分別為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西京雲中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根據盟約,金軍負責攻打幽雲十六州以外的三個都城,即上京、中京和東京,宋軍負責攻打西京和南京。開戰以後,金軍勢如破竹,很快就把那三座都城攻下了,最後連西京也被金軍占領了。金軍打到燕山就停了下來,因為按照約定,燕山府應該由宋軍攻打。於是宋軍出兵了,指揮官就是童貫。
童貫指揮十五萬宋軍攻打遼國的南京,這個時候,遼國的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已經逃得不知去向了,金軍撒下天羅地網要逮他。留守南京的遼軍已經是驚弓之鳥,但一看宋軍來打就火了,心想,打不過金軍我們認了,可我們好歹也是馬背上長大的,連你們都敢欺負我們?於是遼軍出動了一萬人,把十五萬宋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宋軍大敗虧輸,刀槍甲帳堆積如山,退出去幾百裏。要不是遼不願意跟宋撕破臉,沒有再追下去,宋軍可能就真的全軍覆沒了。
童貫大軍慘敗,回去沒法跟皇上交待,於是搜羅殘兵敗將,又從國內調兵,想再次攻打遼國。遼怕遭到宋金的兩線夾攻,就派使臣去見童貫,說咱們別打了,反正你也打不過我們,我們上回已經給足你們麵子了。女真原來是我們的臣子,他們現在叛亂,叛亂擱在哪國都是應該鎮壓的,擱在你們宋朝能不鎮壓嗎?你們怎麽能援助叛匪呢?所以最好咱們一塊兒打金,要不然你就中立,不要再幹這種助紂為虐的事了。童貫不聽,把遼國使臣轟了出去。遼國使臣就站在院子裏哭,因為他知道,遼是經不住兩線夾攻的,一旦遭到夾攻必亡。遼國使臣邊哭邊指著童貫的帳篷高聲叫喊:“宋遼兩國,百年和好,盟約誓書,字字俱在,爾能欺國,不能欺天。” 說童貫頂多能欺國,卻不能欺天,所以是不會有好下場的。當天夜裏,七千遼軍趁夜劫營,宋軍又退出三百裏,又給人家留下一堆刀槍甲帳。史籍記載說:“宋軍奔走於崖澗,自相踐踏,死者數萬人。”一聽說遼國的軍隊來了,宋軍掉頭就跑,留給遼軍士兵的永遠是後脊樑,光自相踐踏就踩死了好幾萬人。
這樣一來,童貫又失敗了,最後沒轍了,隻能去央告金國人。他說,本來我們想自己打下幽雲十六州,但是我們皇上有好生之德,不忍殺傷性命,所以就麻煩你們給打一下吧。於是金軍出兵了,在攻打遼都南京的時候,遼軍都沒抵抗就開城投降了。打下來之後,宋朝想把幽雲十六州要回來。金國說給錢吧,加上軍糧,總共一百萬,宋朝同意成交。金人把城郭、房屋留下,金帛、子女盡數載回。所以宋朝收回的隻是一座座空城,人口、財物盡被金人擄走。更可怕的是,這麽一來,金國人就看明白了,原來所謂的中原大國也就隻會練一張嘴罷了,第一次十五萬宋軍被一萬人打得落花流水,第二次被七千人追得落荒而逃,可見宋軍的戰鬥力之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