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即位時,北宋正處於經濟高度發展、國家富庶繁榮的鼎盛時期。北宋時期的國民生產總值,占了當時世界的80%,是明朝的十倍之多。而北宋每年用來養兵養官的費用,高達國家收入的70%以上,那北宋軍隊的戰鬥力又為什麽會如此低下呢?】


    第三講 宦官掌兵(4)


    童貫是宋軍的最高統帥,每一次出兵打仗的時候,都是先從朝廷領軍費。可他領到軍費就擱自己家了,然後在進軍途中,再讓沿路的州縣給他補齊。這樣一來,老百姓能不恨童貫嗎?補齊的這些錢,童貫也不會真的用來給士兵發餉,可能還有一部分又進自己腰包了。俗話說“皇帝不差飢餓兵”,連士兵的給養都供應不上,就甭說什麽打仗了。如此一來,士兵就開始搶老百姓的糧食,整個是“禦敵無方,擾民有術”。這樣的軍隊,百姓怎麽會支持,又怎麽能有戰鬥力呢?後來嶽飛的軍隊有戰鬥力,因為嶽家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寧肯凍死,不能拆老百姓的房;寧肯餓死,不能搶老百姓的糧。而童貫的部隊則是不餓也去搶,還得把老百 姓轟出去,自己住好房子,所以他們根本得不到百姓的擁護。


    童貫因為贖回幽雲十六州“有功”,被封為廣陽郡王。他要裝修王府,宴請工頭吃飯,就是一頓普通的早點。史書上沒有記載上的是什麽菜,隻說上第一道菜用的是銀盤銀碗,上第二道菜用的是金盤金碗,上第三道菜就是玉盤玉碗了,而且還一邊一個美女伺候著。工頭吃完飯告辭後,童貫的家人追上來說,請留步,我們王爺說了,剛才你用過的所有食器和伺候你的那倆美女都送給你了。這個人把這些餐具一賣,立刻富甲一方,成為當地首富。童貫拿這些東西,就跟我們拿個紙杯似的,說不要就不要了,可見他家裏有多少財富,他指揮的軍隊又怎麽能夠不失敗?


    【童貫身為主管軍政的樞密使,竟然敢明目張膽地貪汙軍費,剋扣軍餉,他就不怕被查出來治罪嗎?按照北宋時期的製度,三衙是直接指揮軍隊的,也是樞密使童貫的上級主管單位。那麽三衙的統帥是誰呢?他為什麽不查辦童貫呢?】


    至於三衙的統帥,這個人大家都非常熟悉,《水滸傳》裏也提到過,他就是高俅。高俅是個奸臣,這點不用多說,《水滸傳》裏把他寫得又奸又壞。可這麽壞的一個人,在宋朝的“六賊”裏還排不上號,可見宋徽宗一朝的壞人有多少。高俅是怎麽被皇上看中的呢?是因為他踢得一腳好球。


    宋徽宗做端王的時候,與駙馬王晉卿關係很好。王晉卿也不是什麽好人,是一個浪蕩公子,跟端王意氣相投。宋徽宗做端王時的種種浪蕩行徑,有些就是王晉卿誘惑他幹的。王晉卿作為神宗皇帝的駙馬,娶了公主不算,還一房一房地娶小妾。神宗皇帝也很優容他,要擱在明清皇帝手裏,早就掉腦袋了。有一次端王想篦頭,沒帶篦刀,就借用王晉卿的。端王發現王晉卿的篦刀款式、做工都非常精美,就說這東西太好了,能不能送給我?王晉卿說我正好新做了一副,一會兒派人給你送去。王晉卿派誰送的呢?就是高俅。


    高俅到了端王府,剛好碰上端王在蹴鞠。鞠就是古代的足球,玩法跟咱們今天踢毽差不多,花樣非常多,得用技巧,不是那種體力衝撞的遊戲。王爺在踢球,當然不能上去打擾,於是高俅就站在邊上看,隻要端王一踢到精彩的地方,他就連連叫好。端王一看,這個人是個行家呀,要不怎麽知道在哪兒叫好呢?於是就問高俅,你也會蹴鞠嗎?高俅回答略知一二。端王說,那你踢給我看看。高俅說不敢獻醜。端王說,沒事沒事,你就踢吧。高俅這一踢,端王就看傻了,這個人不但會,而且踢得非常棒,簡直就是巨星級人物。端王馬上派人給王晉卿傳話,說這人我要了,篦刀和送篦刀的人我都留下了。此外,高俅這個人長得比較帥,是個美貌小生,這點也很得端王喜好。後來端王登基為天子,高俅就做上了節度使,後來官至太尉,是武將的最高一級。看著高俅做了高官,早年跟宋徽宗一起玩的那幫人很不服氣,說我們都是從龍的人,他憑什麽就能當這麽大的官?徽宗皇帝居然說,封你們做官?你們長了那麽好使的一雙腳嗎?所以,高俅就是靠踢得一腳好球而受到皇帝的恩寵,而且二十餘年遍歷三衙,掌握著宋朝軍隊的直接指揮權。


    第三講 宦官掌兵(5)


    【高俅本是市井無賴出身,但卻依仗著宋徽宗的恩寵,手握國家軍事大權長達二十餘年,所以在他手下出現像童貫這樣剋扣軍費的人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北宋軍隊常打敗仗,僅僅是因為上層軍官的腐敗嗎?究竟是什麽根本原因導致了北宋軍隊如此不堪一擊呢?】


    中國在唐朝以前,嚴格意義上講,沒有職業軍人。士兵就是農民,農民當兵打仗是盡義務。特別是在漢朝、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士兵連軍裝武器都得自備。我們看《木蘭辭》,花木蘭替父出軍,先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因為那時沒有職業軍人,什麽都得自備。唐朝以後,中國才開始實行正規的募兵製,才開始有職業軍人,老百姓可以通過當兵掙工資養家餬口。宋朝雖然也實行募兵製,但宋太祖認為,募兵的目的是為了給老百姓一口飯吃,好讓他們不造反,而不是為了抵禦外虜。宋朝哪裏鬧了災荒,皇上就派人去哪裏募兵,所以有句話叫“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那時老百姓當兵的目的是吃上飽飯,並不是為國盡忠。因此宋朝軍隊人數雖眾,但是缺乏戰鬥力,臨陣多敗,逃兵很多。因為長官剋扣軍餉,當了兵還是吃不飽飯。逃跑後被抓的士兵怎麽處置呢?逮回來之後在臉上刺字,叫做“黥麵”,這是古代對犯人和逃兵的一種刑法。北宋名將狄青,從小兵做起,最後官居樞密副使他的臉上就有當兵時被刺的字。皇上後來給他一種藥,讓他把字洗掉,狄青不肯,說這樣可以激勵將士,讓他們明白臉上刺字的人都能當樞密副使。但是,真正靠一刀一槍在戰場上拚功名的武將,最高也隻能到這個位置了。嶽飛後來也是樞密副使,樞密使是童貫把持的,一般真正的大將是當不上的。


    【宋朝募兵的目的不是為了抵禦外侵,而隻是為了平定內亂,所以來當兵的人,無非是為了混口飯吃,難怪宋軍的戰鬥力如此低下。而身為宋軍最高統帥的高俅,又是怎樣利用軍隊為自己謀私利,更加劇了軍隊戰鬥力的減弱的呢?】


    高俅本是市井無賴出身,他不光腳好使,腦子也好使。他招兵專招那種有一技之長的人,要麽會踢球,要麽會做手藝活,實在沒有什麽一技之長,能賣力氣扛大包也行。他跟這些士兵說,你們可以不訓練,可以不當差,但是要把你們的一技之長發揮出來,會做鞋的做鞋,會製陶的製陶。高俅把士兵製作的東西賣出去,錢就歸自己了。於是整個宋軍的軍營,八十萬禁軍就變成了高氏公司的打工仔,而且還不用高太尉支付工資,養兵的錢是國家撥付的。童貫、高俅家用的服務員也全是士兵,有三千多人,他們給樞密使和高太尉從事私人服務,掃廁所、當警衛、採買東西,就幹這些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兩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袁騰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袁騰飛並收藏兩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