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在洞子裏我們好像走進了久已逝去的古代世界,就是在洞子外麵,我們倘稍不留意,就恍惚退回到歷史中去。我們遊覽國內的許多名勝古蹟時,總會在牆壁上或樹幹上看到有人寫上的或刻上的名字和年月之類的字,什麽某某人何年何月到此一遊。這種不良習慣我們真正是已經司空見慣,隻有搖頭苦笑。但要追溯這種行為的歷史那恐怕是古已有之了。《西遊記》上記載著如來佛顯示無比的法力,讓孫悟空在自己的手掌中翻筋鬥,孫悟空翻了不知多少十萬八千裏的筋鬥,最後翻到天地盡頭,看到五根肉紅柱子,撐著一股青氣。為了取信於如來佛,他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叫"變!"變作一管濃墨雙毫筆。在那中間柱子上寫一行大字雲:"齊天大聖,到此一遊。"還順便撒了一泡猴尿。因此,我曾想建議這一些唯恐自己的尊姓大名不被人知、不能流傳的善男信女,倘若組織一個學會時,一定要尊孫悟空為一世祖。可是在敦煌,我的想法有些變了。在這裏,這樣的善男信女當然也不會絕跡。在牆壁上題名刻名到處可見,這些題刻都很清晰,仿佛是昨天才弄的。但一讀其文,卻是康熙某年,雍正某年,幹隆某年,已經是幾百年以前的事了。當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我不禁一愣:難道我又回到康熙年間去了嗎?如此看來,那個國籍有點問題的孫悟空不能專"美"於前了。


    我們就在這樣一個仿佛遠離塵世的瀰漫著古代和異域氣氛的沙漠中的綠洲中生活了六天。天天忙於到洞子裏去觀看。天天腦海裏塞滿了五光十色豐富多彩的印象,塞得是這樣滿,似乎連透氣的空隙都沒有。我雖侷促於鬥室之中,卻神馳於萬裏之外;雖局限於眼前的時刻之內,卻恍若回到千年之前。浮想聯翩,幻影遝來,是我生平思想最活躍的幾天。我曾想到,當年的藝術家們在這樣陰暗的洞子裏畫畫,是要付出多麽大的精力啊!我從前讀過一部什麽書,大概是美術史之類的書,說是有一個義大利畫家,在一個大教堂內圓頂天篷上畫畫,因為眼睛總要往上翻,畫了幾年之後,眼球總往上翻,再也落不下來了。我們敦煌的千佛洞比義大利大教堂一定要黑暗得多,也要狹小得多,今天打著手電,看洞子裏的壁畫,特別是天篷上藻井上的畫,線條纖細,著色繁複,看起來還感到困難,當年藝術家畫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困難要克服。周圍是茫茫的沙磧,夏天酷暑,而冬天嚴寒,除了身邊的一點濃綠之外,放眼百裏慘黃無垠。一直到今天,飲用的水還要從幾十裏路外運來,當年的情況更可想而知。在洞子裏工作,他們大概隻能躺在架在空中的木板上,仰麵手執小蠟燭,一筆一筆地細描細畫。前不見古人,我無法見到那些藝術家了。我不知道他們的眼睛也是否翻上去再也不能下來。我不知道是一種什麽力量在支撐著他們,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給我們留下了這樣優美的傑作,驚人的藝術瑰寶。我們真應該向這些藝術家們致敬啊!


    我曾想到,當年中國境內的各個民族在這一帶共同勞動,共同生活,有的趕著羊群、牛群、馬群,逐水草而居,輾轉於千裏大漠之中;有的在沙漠中一小塊有水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努力勞作。在這裏,水就是生命,水就是幸福,水就是希望,水就是一切,有水斯有土,有土斯有禾,有禾斯有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隻有互相幫助,才能共同生存。在許多洞子裏的壁畫上,隻要有人群的地方,從人們的麵貌和衣著上就可以看到這些人是屬於種種不同的民族的。但是他們卻站在一起,共同從事什麽工作。我認為,連開鑿這些洞的窟主,以及畫壁畫的藝術家都決不會出於一個民族。這些人今天當然都已經不在了。人們的生存是暫時的,民族之間的友愛是長久的。這一個簡明樸素的真理,一部中國歷史就可以提供證明。我們生活在現代,一旦到了敦煌,就又仿佛回到了古代。民族友愛是人心所向,古今之所同。看了這裏的壁畫,內心裏真不禁湧起一股溫暖幸福之感了。


    第120節:神州遊記(11)


    我又曾想到,在這些洞子裏的壁畫上,我們不但可以看到中國境內各個民族的人民,而且可以看到沿絲綢之路的各國的人民,甚至離開絲綢之路很遠的一些國家的人民。比如我在上麵講到如來佛涅槃以後,許多人站在那裏悲悼痛苦,這些人有的是深目高鼻,有的是顴骨高而眼睛小,他們的衣著也完全不同。藝術家可能是有意地表現不同的人民的。當年的新疆、甘肅一帶,從茫昧的遠古起,就是世界各大民族匯合的地方。世界幾大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希臘的文化在這裏匯流了。世界幾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在這裏匯流了。世界的許多語言,不管是屬於印歐語係,還是屬於其他語係也在這裏匯流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文學、藝術、音樂,也在這裏匯流了。至於商品和其他動物植物的匯流更是不在話下。所有這一切都在洞子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遙想當年絲綢之路全盛時代,在綿延數萬裏的路上,一定是行人不斷,駝、馬不絕。宗教信徒、外交使節、逐利商人、求知學子,各有所求,往來奔波,絕大漠,越流沙,輕萬生以涉蔥河,重一言而之奈苑,雖不能達到摩肩接踵的程度,但盛況可以想見。到了今天,情勢改變了,大大地改變了。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流沙漫漫,黃塵滾滾,當年的名城--瓜州、玉門、高昌、交河,早已淪為廢墟,隻留下一些斷壁頹垣,孤立於西風殘照中,給懷古的人增添無數的詩料。但是絲路雖斷,他路代興,佛光雖減,人光有加,還留下像敦煌莫高窟這樣的藝術瑰寶,無數的藝術家用難以想像的辛勤勞動給我們後人留下這麽多的壁畫、雕塑,供我們流連探討,使世界各國人民驚嘆不置。撫今追昔,我真感到無比地幸福與驕傲,我不禁發思古之幽情,覺今是昨亦是,感光榮於既往,望繼承於來者,心潮起伏,感慨萬端了。


    薄暮時分,帶著那些印象,那些幻想,懷著那些感觸,一個人走出了招待所去散步。我走在林陰道上,此時薄靄已降,暮色四垂。朱紅的大柱子,牌樓頂上碧色的琉璃瓦,都在熠熠地閃著微光。遠處沙磧沒入一片迷茫中,少時月出於東山之上,清光灑遍了山頭、樹叢,一片銀灰色。我周圍是一片寂靜。白天裏在古榆的下麵還零零落落地坐著一些遊人,現在卻空無一人。隻有小溪中潺湲的流水間或把這寂靜打破。我的心驀地靜了下來,仿佛宇宙間隻有我一個人。我的幻想又在另一個方麵活躍起來。我想到洞子裏的佛爺,白天在閉著眼睛睡覺,現在大概睜開了眼睛,連涅槃了的如來也會站了起來。那許多商人、官人、菩薩、壯漢,白天一動不動地站在牆壁上,任人指指點點,品頭論足。現在大概也走下牆壁,在洞子裏活動起來了。那許多奏樂的樂工吹奏起樂器,舞蹈者、演雜技者,也都擺開了場地,表演起來。天上的飛天當然更會翩翩起舞,洞子裏樂聲悠揚,花雨繽紛。可惜我此時無法走進洞子,參加他們的大合唱。隻有站在黑暗中望眼欲穿,傾耳聆聽而已。


    在寂靜中,我又忽然想到在敦煌創業的常書鴻同誌和他的愛人李承仙同誌,以及其他幾十位工作人員。他們在這偏僻的沙漠裏,忍饑寒,鬥流沙,艱苦奮鬥,十幾年,幾十年,為祖國,為人民立下了功勳,為世界上愛好藝術的人們創造了條件。敦煌學在世界上不是已經成為一門熱門學科了嗎?我曾到書鴻同誌家裏去過幾趟。那低矮的小房,既是辦公室,工作室,圖書室,又是臥室、廚房兼餐廳。在解放了三十年後的今天,生活條件尚且如此之不夠理想,誰能想像在解放前那樣黑暗的時代,這裏艱難辛苦會達到何等程度呢?門前那院子裏有一棵梨樹。承仙同誌告訴我,他們在將近四十年前初到的時候,這棵梨樹才一點點粗,而今已經長成了一棵粗壯的大樹,枝葉茂密,青翠如碧琉璃,枝上果實纍纍,碩大無比。看來正是青春妙齡,風華正茂。然而看著它長起來的人卻垂垂老矣。四十年的日日夜夜在他們身上不可避免地會留下了痕跡。然而,他們卻老當益壯,並不服老,仍然是日夜辛勤勞動。這樣的人難道不讓我們每個人都油然起敬佩之情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生的遠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羨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羨林並收藏一生的遠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