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樣,一切都變了。讓我最高興的是,我又有了恣意歌頌春天的權利,歌頌學生學習的權利,歌頌一切美好的東西的權利,總之一句話,一個正常人的權利。
這個權利我無論如何也不能捨棄,我那內心激盪的情緒也不允許我捨棄,我終於寫成了《春歸燕園》。
《春歸燕園》是1978年深秋寫成的。此時,十一屆三中全會還沒有召開,但是全國的氣氛已經有了更大的改變。憑我的直覺,我感到春天真正來臨了。
可是眼前真正的季節卻是深秋。奼紫嫣紅的景象早已絕跡,連“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夏天都已經過去,眼裏看到的是黃葉滿山,身上感到的是西風勁吹,耳朵裏聽到的是長空雁唳。但是我心中卻溢滿了春意。我無論如何也抑製不住自己。我有意再走一遍寫《春滿燕園》時走過的道路。我繞未名湖走了一周,看到男女大孩子們在黃葉林中,湖水岸邊,認真地讀著書,又能聽到了琅琅的讀書聲,在湖光塔影中往復迴蕩。當年連湖光塔影也被貼上了荒謬絕倫的修正主義的標籤,今天也恢復了名譽,顯得更加美麗動人。我想到“四人幫”其性與人殊,凡是人間美好的東西,比如鮮花等等,他們都憎恨,有的簡直令人難解。此時這一群醜類垮台了,人間又恢復了美好的麵目。此時我心曠神怡,不但想到中國,而且想到世界;不但想到今天,而且想到未來,我走呀,走呀,大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之慨。
我眼前的秋天一下子變為春天,“霜葉紅於二月花”,大地春意盎然。我抑製不住,我要歌唱,我要高呼,我要跳躍,我要盡情地歌頌春天了。
我自己感覺到,寫《春歸燕園》時的激情要大大地超過寫《春滿燕園》時。其中道理是非常簡單明了的。寫《春滿燕園》時,雖然已經嚐了一點點苦頭,但是總起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快樂大大超過苦惱。到了寫《春歸燕園》時,我可以說是已經飽經憂患,九死餘生,突然又看到光明,看到陽關大道,其激情之昂揚,不是很自然的嗎?
我在本文開始時,提出來的那幾個問題,現在通過十幾年我的兩篇短文的命運,都完全得到了答覆。我們喜歡寫點東西的人大概都有這樣一個經驗:在醞釀階段,自己大概都覺得文章一定會很好,左思右想,夢寐求之,心裏思潮騰湧,越想越覺得美妙無窮,於是拿起筆來,把心裏醞釀的東西寫在紙上。在寫的過程中,有的順利,有的不順利,有的甚至臨時靈感一來,想到許多以前從沒有想到的東西,所謂神來之筆,大概指的就是這個吧。有的卻正相反,原來想得很好,寫起來卻疙裏疙瘩,文思澀滯。這樣的文章寫完了以後,自己絕不會喜歡。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剛寫完的文章,往往都覺得不錯,有意放上幾天之後,再拿出來一看,有的仍然覺得好,有的就覺得不怎麽樣。以上兩篇文章都是屬於當時自己覺得好的那一類。要問什麽時候知道,我的答覆是,一寫出來就知道。寫文章的人大概也都有這樣的經驗:
自己認為好的,讀者也會認為是好的。換句話說,作者和讀者的評價是完全一致的。古人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根據我的經驗,恐怕不完全是這個樣子。寸心之外,還有廣大的人民之心,他們了解得更深刻、更細緻、更客觀、更可靠。
上麵我雖然寫了這樣多,但我絕不是認為這兩篇東西都是什麽了不起的好文章。不說別人,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心裏有一個文章的標準。我追求了一輩子這個標準,到現在還是沒有達到。比如山色,遠處看著很美妙,到了跟前,卻仍然是平淡無奇。我雖已年過古稀,但追求的心不敢或弛。我希望我將來有朝一日能寫出自己比較滿意的文章。
1986年7月29日於廬山
第30章 我和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想到人民文學出版社,我心頭就湧起一種溫馨甜蜜的感覺。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有根源的,我這種感覺的根源大概就是“文學”二字吧。有作家才能有文學。談到作家,我對“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句舶來品氣味很濃的話,頗不懷好感。我自己的靈魂還沒有治理好,哪裏有本領和閑情逸緻去關心別人的靈魂呢?
我從來不敢承認自己是什麽作家。這樣崇高的名稱,我擔當不起。可是天公偏又作美,或者是偏不作美,讓我在中學時就遇上了幾位極其優秀的國文教員:教文言文寫作的是王崑玉先生,教白話文寫作的是董秋芳(冬芬)先生和胡也頻先生,於是我就同寫作結上了緣。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就寫點短文,搞點翻譯。我一生治學雖多變化,總之是沒有出語言、歷史、宗教的大範圍。可是,不管我變向何方,寫散文、搞翻譯則始終沒變,可謂一以貫之了。
在清華讀書時,我讀的是西洋文學係。可是不知什麽原因,竟同係別不同的林庚、吳組緗、李長之等三人結成了一個小集團,難道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嗎?當時還並沒有什麽“清華四劍客”的名稱,這個名稱是後來形成的。四個人都對文學有興趣,也都在寫點什麽,翻譯點什麽。由於趣味相投,經常聚在一起,談天說地,“糞土當年萬戶侯”,而且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信口雌黃,說話偏激。又由於鄭振鐸先生之吸引力大,我們都被吸引到他的身邊,成為由他和巴金、靳以主編的《文學季刊》的編委或特約撰稿人,名字赫然印在封麵上。那時,我們誰都沒有出過集子。在我赴德國前,鄭振鐸先生曾想出版我一本散文集,可惜文章寫得還不夠多,編不成一本集子,就此了事。
在德國十年,天天同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等拚命,沒有時間,也沒有情趣,寫什麽散文。十年之內,總共寫了兩篇。1946年回國以後,在南京和上海閑住了一個暑假,在打擺子之餘,天天流連於台城和莫愁湖、玄武湖之間,初回到祖國時的溫馨,旖旎的湖光,在胸中激盪,詩情畫意,洋溢洶湧,本來應該寫出點好文章的。然而政治氣候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致。
結果,除了用假名發表了兩篇類似雜文的東西以外,空辜負了金陵勝景。
回到闊別11年的北京以後,不幾年就迎來了建國。當時頗昏天昏地地興奮了一陣。可是好景不長,政治運動就鋪天蓋地而來,知識分子首當其衝。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往復回還,一搞就是幾十年,到了“十年浩劫”,算是登峰造極。中國知識分子的脆弱性,顯露無遺。人家說你是黑,你就自己承認是黑。人家說你是白,你就承認自己是白,完全是心甘情願,毫不勉強。在這樣的情況下,改造思想之不暇,哪有閑情逸緻來寫什麽勞什子文章呢?一直到改革開放,腦袋裏才開始開了點縫。這30年是繼德國十年之後寫東西最少的時期。
跑了半天野馬,現在該輪到人民文學出版社了。同人民文學出版社打交道,當然離不開文學。文學所包含的不外文學創作和文學翻譯,文學史和文藝理論當然也在其中,但所占比例不大。談到文學創作,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天竺心影》好像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生平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曾帶給了我極大的歡樂。至於第一本翻譯德國女作家安娜·西格斯的《短篇小說集》,則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門檻公認是相當高的,大有“一登龍門,聲譽百倍”之勢。這本書帶給我的歡樂就可想而知了。
這個權利我無論如何也不能捨棄,我那內心激盪的情緒也不允許我捨棄,我終於寫成了《春歸燕園》。
《春歸燕園》是1978年深秋寫成的。此時,十一屆三中全會還沒有召開,但是全國的氣氛已經有了更大的改變。憑我的直覺,我感到春天真正來臨了。
可是眼前真正的季節卻是深秋。奼紫嫣紅的景象早已絕跡,連“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夏天都已經過去,眼裏看到的是黃葉滿山,身上感到的是西風勁吹,耳朵裏聽到的是長空雁唳。但是我心中卻溢滿了春意。我無論如何也抑製不住自己。我有意再走一遍寫《春滿燕園》時走過的道路。我繞未名湖走了一周,看到男女大孩子們在黃葉林中,湖水岸邊,認真地讀著書,又能聽到了琅琅的讀書聲,在湖光塔影中往復迴蕩。當年連湖光塔影也被貼上了荒謬絕倫的修正主義的標籤,今天也恢復了名譽,顯得更加美麗動人。我想到“四人幫”其性與人殊,凡是人間美好的東西,比如鮮花等等,他們都憎恨,有的簡直令人難解。此時這一群醜類垮台了,人間又恢復了美好的麵目。此時我心曠神怡,不但想到中國,而且想到世界;不但想到今天,而且想到未來,我走呀,走呀,大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之慨。
我眼前的秋天一下子變為春天,“霜葉紅於二月花”,大地春意盎然。我抑製不住,我要歌唱,我要高呼,我要跳躍,我要盡情地歌頌春天了。
我自己感覺到,寫《春歸燕園》時的激情要大大地超過寫《春滿燕園》時。其中道理是非常簡單明了的。寫《春滿燕園》時,雖然已經嚐了一點點苦頭,但是總起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快樂大大超過苦惱。到了寫《春歸燕園》時,我可以說是已經飽經憂患,九死餘生,突然又看到光明,看到陽關大道,其激情之昂揚,不是很自然的嗎?
我在本文開始時,提出來的那幾個問題,現在通過十幾年我的兩篇短文的命運,都完全得到了答覆。我們喜歡寫點東西的人大概都有這樣一個經驗:在醞釀階段,自己大概都覺得文章一定會很好,左思右想,夢寐求之,心裏思潮騰湧,越想越覺得美妙無窮,於是拿起筆來,把心裏醞釀的東西寫在紙上。在寫的過程中,有的順利,有的不順利,有的甚至臨時靈感一來,想到許多以前從沒有想到的東西,所謂神來之筆,大概指的就是這個吧。有的卻正相反,原來想得很好,寫起來卻疙裏疙瘩,文思澀滯。這樣的文章寫完了以後,自己絕不會喜歡。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剛寫完的文章,往往都覺得不錯,有意放上幾天之後,再拿出來一看,有的仍然覺得好,有的就覺得不怎麽樣。以上兩篇文章都是屬於當時自己覺得好的那一類。要問什麽時候知道,我的答覆是,一寫出來就知道。寫文章的人大概也都有這樣的經驗:
自己認為好的,讀者也會認為是好的。換句話說,作者和讀者的評價是完全一致的。古人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根據我的經驗,恐怕不完全是這個樣子。寸心之外,還有廣大的人民之心,他們了解得更深刻、更細緻、更客觀、更可靠。
上麵我雖然寫了這樣多,但我絕不是認為這兩篇東西都是什麽了不起的好文章。不說別人,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心裏有一個文章的標準。我追求了一輩子這個標準,到現在還是沒有達到。比如山色,遠處看著很美妙,到了跟前,卻仍然是平淡無奇。我雖已年過古稀,但追求的心不敢或弛。我希望我將來有朝一日能寫出自己比較滿意的文章。
1986年7月29日於廬山
第30章 我和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想到人民文學出版社,我心頭就湧起一種溫馨甜蜜的感覺。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有根源的,我這種感覺的根源大概就是“文學”二字吧。有作家才能有文學。談到作家,我對“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句舶來品氣味很濃的話,頗不懷好感。我自己的靈魂還沒有治理好,哪裏有本領和閑情逸緻去關心別人的靈魂呢?
我從來不敢承認自己是什麽作家。這樣崇高的名稱,我擔當不起。可是天公偏又作美,或者是偏不作美,讓我在中學時就遇上了幾位極其優秀的國文教員:教文言文寫作的是王崑玉先生,教白話文寫作的是董秋芳(冬芬)先生和胡也頻先生,於是我就同寫作結上了緣。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就寫點短文,搞點翻譯。我一生治學雖多變化,總之是沒有出語言、歷史、宗教的大範圍。可是,不管我變向何方,寫散文、搞翻譯則始終沒變,可謂一以貫之了。
在清華讀書時,我讀的是西洋文學係。可是不知什麽原因,竟同係別不同的林庚、吳組緗、李長之等三人結成了一個小集團,難道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嗎?當時還並沒有什麽“清華四劍客”的名稱,這個名稱是後來形成的。四個人都對文學有興趣,也都在寫點什麽,翻譯點什麽。由於趣味相投,經常聚在一起,談天說地,“糞土當年萬戶侯”,而且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信口雌黃,說話偏激。又由於鄭振鐸先生之吸引力大,我們都被吸引到他的身邊,成為由他和巴金、靳以主編的《文學季刊》的編委或特約撰稿人,名字赫然印在封麵上。那時,我們誰都沒有出過集子。在我赴德國前,鄭振鐸先生曾想出版我一本散文集,可惜文章寫得還不夠多,編不成一本集子,就此了事。
在德國十年,天天同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等拚命,沒有時間,也沒有情趣,寫什麽散文。十年之內,總共寫了兩篇。1946年回國以後,在南京和上海閑住了一個暑假,在打擺子之餘,天天流連於台城和莫愁湖、玄武湖之間,初回到祖國時的溫馨,旖旎的湖光,在胸中激盪,詩情畫意,洋溢洶湧,本來應該寫出點好文章的。然而政治氣候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致。
結果,除了用假名發表了兩篇類似雜文的東西以外,空辜負了金陵勝景。
回到闊別11年的北京以後,不幾年就迎來了建國。當時頗昏天昏地地興奮了一陣。可是好景不長,政治運動就鋪天蓋地而來,知識分子首當其衝。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往復回還,一搞就是幾十年,到了“十年浩劫”,算是登峰造極。中國知識分子的脆弱性,顯露無遺。人家說你是黑,你就自己承認是黑。人家說你是白,你就承認自己是白,完全是心甘情願,毫不勉強。在這樣的情況下,改造思想之不暇,哪有閑情逸緻來寫什麽勞什子文章呢?一直到改革開放,腦袋裏才開始開了點縫。這30年是繼德國十年之後寫東西最少的時期。
跑了半天野馬,現在該輪到人民文學出版社了。同人民文學出版社打交道,當然離不開文學。文學所包含的不外文學創作和文學翻譯,文學史和文藝理論當然也在其中,但所占比例不大。談到文學創作,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天竺心影》好像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生平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曾帶給了我極大的歡樂。至於第一本翻譯德國女作家安娜·西格斯的《短篇小說集》,則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門檻公認是相當高的,大有“一登龍門,聲譽百倍”之勢。這本書帶給我的歡樂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