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拜思想家,對哲學家則不敢贊一詞。


    第七部分 7. 真理愈辨愈明嗎?


    學者們常說:"真理愈辨愈明。"我也曾長期虔誠地相信這一句話。


    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徹大悟,覺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辨愈糊塗。


    我在大學時曾專修過一門課"西洋哲學史"。後來又讀過幾本《中國哲學史》和《印度哲學史》。我逐漸發現,世界上沒有哪兩個或多個哲學家的學說完全是一模一樣的。有如大自然中的樹葉,沒有哪幾個是絕對一樣的。有多少樹葉就有多少樣子。在人世間,有多少哲學就有多少學說。每個哲學家都認為自己掌握了真理。有多少哲學家就有多少真理。


    專以中國哲學而論,幾千年來,哲學家們不知創造了多少理論和術語。表麵上看起來,所用的中國字都是一樣的;然而哲學家們賦予這些字的含義卻不相同。比如韓愈的《原道》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文章開頭就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韓愈大概認為,仁、義、道、德就代表了中國的"道"。他的解釋簡單明了,一看就懂。然而,倘一翻《中國哲學史》,則必能發現,諸家對這四個字的解釋多如牛毛,各自自是而非他。


    哲學家們辨(分辨)過沒有呢?他們辯(辯論)過沒有呢?他們既"辨"又"辯"。可是結果怎樣呢?結果是讓讀者如墮入五裏霧中,眼花繚亂,無所適從。我順手舉兩個中國過去辨和辯的例子。一個是《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我覺得,惠施還可以答覆:"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魚之樂?"這樣辯論下去,一萬年也得不到結果。


    還有一個辯論的例子是取自《儒林外史》:"丈人說:你賒了豬頭肉的錢不還,也來問我要,終日吵鬧這事,哪裏來的晦氣!陳和甫的兒子道:老爹,假如這豬頭肉是你老人家自己吃了,你也要還錢?丈人道:胡說!我若吃了,我自然還。這都是你吃的!陳和甫兒子道:設或我這錢已經還過老爹,老爹用了,而今也要還人?丈人道:放屁!你是該人的錢,怎是我用的錢,怎是我用你的?陳和甫兒子道:萬一豬不生這個頭,難道他也來問我要錢?"


    以上兩個辯論的例子,恐怕大家都是知道的。莊子和惠施都是詭辯家。《儒林外史》是諷刺小說。要說這兩個對哲學辯論有普遍的代表性,那是言過其實。但是,倘若你細讀中外哲學家"辨"和"辯"的文章,其背後確實潛藏著與上麵兩個例子類似的東西。這樣的"辨"和"辯"能使真理愈辨愈明嗎?戛戛乎難矣哉!


    哲學家同詩人一樣,都是在作詩。作不作由他們,信不信由你們。這就是我的結論。


    第七部分 8.我害怕"天才"


    人類的智商是不平衡的,這種認識已經屬於常識的範疇,無人會否認的。不但人類如此,連動物也不例外。我在鄉下觀察過豬,我原以為這蠢然一物,智商都一樣,無所謂高低的。然而事實上豬們的智商頗有懸殊。我喜歡養貓,經我多年的觀察,貓們的智商也不平衡,而且連脾氣都不一樣,頗使我感到新奇。


    豬們和貓們有沒有天才,我說不出。專就人類而論,什麽叫做"天才"呢?我曾在一本書裏或一篇文章裏讀到過一個故事。某某數學家,在玄秘深奧的數字和數學符號的大海裏遊泳,如魚得水,圓融無礙。別人看不到的問題,他能看到;別人解答不了的方程式之類的東西,他能解答。於是眾人稱之為"天才"。但是,一遇到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他的智商還比不了一個小學生。比如豬肉三角三分一斤,五斤豬肉共值多少錢呢?他瞠目結舌,無言以對。


    因此,我得出一個結論:"天才"即偏才。


    在中國文學史或藝術史上,常常有幾"絕"的說法。最多的是"三絕",指的是詩、書、畫三絕。所謂"絕",就是超越常人,用一個現成的詞兒,就是"天才"。可是,如果仔細分析起來,這個人在幾絕中隻有一項,或者是兩項是真正的"絕",為常人所不能及,其他幾絕都是為了湊數湊上去的。因此,所謂"三絕"或幾絕的"天才",其實也是偏才。


    可惜古今中外參透這一點的人極少極少,更多的是自命"天才"的人。這樣的人老中青都有。他們仿佛是從菩提樹下金剛台上走下來的如來佛,開口便昭告天下:"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種人最多是在某一方麵稍有成就,便自命不凡起來,看不起所有的人,一副"天才氣",催人慾嘔。這種人在任何團體中都不能團結同仁,有的竟成為害群之馬。從前在某個大學中有一位年輕的歷史教授,自命"天才",瞧不起別人,說這個人是"狗蛋",那個人是"狗蛋"。結果是投桃報李,群眾聯合起來,把"狗蛋"的尊號恭呈給這個人,他自己成了"狗蛋"。


    這樣的人在當今社會上並不少見,他們成為社會上不安定的因素。


    蒙田在一篇名叫《論自命不凡》的隨筆中寫道:


    對榮譽的另一種追求,是我們對自己的長處評價過高。這是我們對自己懷有的本能的愛,這種愛使我們把自己看得和我們的實際情況完全不同。


    我決不反對一個人對自己本能的愛。應該把這種愛引向正確的方向。如果把它引向自命不凡,引向自命"天才",引向傲慢,則會損己而不利人。


    我害怕的就是這樣的"天才"。


    第七部分 9. 用歷史的眼光看待一切問題


    最近幾年,楊武能同誌專門從事中德文化關係的研究,卓有成績。現在又寫成了一部《歌德與中國》,真可以說是更上一層樓了。


    我個人覺得,這樣一本書,無論是對中國讀者,還是對德國讀者,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它都能起到發聾振聵的作用,一個民族、一個人也一樣,了解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中國這樣一個偉大的民族也不例外。在鴉片戰爭以前,我們根本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世界大勢,昏昏然,懵懵然,盲目狂妄自大,以王朝大國自居,夜郎之君、井底之蛙,不過如此。現在讀一讀當時中國皇帝寫給歐洲一些國家的君主的所謂詔書,那種口吻,那種氣派,真令人啼笑皆非又不禁臉上發燒,心裏發抖。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統治者,在殖民主義者麵前,節節敗退,碰得頭破血流,中國人最重視的所謂"麵子",丟得一幹二淨。他們於是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一變而向"洋鬼子"低首下心,奴顏婢膝,甚至搖尾乞憐。上行下效,老百姓也受了影響,流風所及,至今尚餘音裊裊,不絕如縷。魯迅先生發出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慨嘆,良有以也。


    怎樣來改變這種情況呢?端在啟蒙。應該讓中國人民從上到下都能真正了解自己,了解歷史,了解世界大勢,真正了解我們民族的過去和現在,看待一切問題,都要有歷史眼光。中國人民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並不總是像解放前一百來年那個樣子的。我個人認為,鴉片戰爭是一個轉折點,在這之前,西方人看待中國同那以後是根本不同的。在那以前,西方人認為中國是智慧之國,文化之邦,中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令人神往的。從17、18世紀歐洲一些偉大的哲人的著作中,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這一點。從德國偉大的詩人歌德的著作中,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這一點。楊武能同誌在本書中詳盡地介紹了這種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羨林隨想錄1:不完滿才是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羨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羨林並收藏季羨林隨想錄1:不完滿才是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