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已經寫得很長,必須結束了。我再著重說明一下,我不是倫理學家,沒有研究過倫理學史。我隻是習慣於胡思亂想。我常感覺到,中國以及世界上道德教條多如牛毛,如粒粒珍珠,熠熠閃光。可是都有點各自為政,不相貫聯。我現在不揣冒昧提出了一條貫串眾珠的線,把這些珠子穿了起來。是否恰當?自己不敢說。請方家不吝教正。


    第六部分 6.漫談撒謊(1)


    一


    世界上所有的堂堂正正的宗教,以及古往今來的賢人哲士,無不教導人們:要說實話,不要撒謊。籠統來說,這是無可非議的。


    最近讀日本稻盛和夫、梅原猛著,卞立強譯的《回歸哲學》,第四章有梅原和稻盛二人關於不撒謊的議論。梅原說:"不撒謊是最起碼的道德。自己說過的事要實行,如果錯了就說錯了——我希望現在的領導人能做到這樣最普通的事。蘇格拉底可以說是最早的哲學家。在蘇格拉底之前有些人自稱是詭辯家、智者。所謂詭辯家,就是能把白的說成黑的,站在a方或反a方同樣都可以辯論。這樣的詭辯家教授辯論術,曾經博得人們歡迎。原因是政治需要顛倒黑白的辯論術。"


    在這裏,我想先對梅原的話加上一點註解。他所說的"現在領導人",指的是像日本這樣國家的政客。他所說的"政治需要顛倒黑白的辯論術",指的是古代希臘的政治。


    梅原在下麵又說:"蘇格拉底通過對話揭露了掌握這種辯論術的詭辯家的無智。因而他宣稱自己不是詭辯家,不是智者,而是愛智者。這是最初的哲學。我認為哲學家應當回歸其原點,恢復語言的權威。也就是說,道德的原點是不撒謊……不撒謊是道德的基本和核心。"


    梅原把"不撒謊"提高到"道德原點"的高度,可見他對這個問題是多麽重視,我們且看一看他的對話者稻盛是怎樣對待這個問題的。稻盛首先表示同意梅原的意見。可是,隨後他就撒謊問題做了一些具體的分析。他講到自己的經歷。他說,有一個他景仰的頗有點浪漫氣息的人對他說:"稻盛,不能說假話,但也不必說真話。"他聽了這話,簡直高興得要跳起來。接著他就寫了下麵一段話:"我從小父母也是嚴格教導我不準撒謊。我當上了經營的負責人之後,心裏還是這麽想:說謊可不行啊!可是,在經營上有關企業的機密和人事等問題,有時會出現很難說真話的情況。我想我大概是為這些難題苦惱時而跟他商量的。他的這種回答在最低限度上貫徹了不撒謊的態度,但又不把真實情況和盤托出。這樣就可以求得局麵的打開。"


    上麵我引用了兩位日本朋友的話,一位是著名的文學家,一位是著名的企業家,他們倆都在各自的行當內經過了多年的考驗磨鍊,都富於人生經驗。他們的話對我們會有啟發的。我個人覺得,稻盛引用的他那位朋友的話:"不能說假話,但也不必說真話",最值得我們深思。我的意思就是,對撒謊這類社會現象,我們要進行細緻的分析。


    第六部分 7.漫談撒謊(2)


    二


    我們中國的父母,同日本稻盛的父母一樣,也總是教導子女:不要撒謊。可憐天下父母心,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誠實可靠的人。如果子女撒謊成性,就覺得自己臉麵無光。


    不但父母這樣教導,我們從小受教育也接受這樣要誠實、不撒謊的教育。我記得小學教科書上講了一個故事,內容是:一個牧童在村外牧羊。有一天忽然想出了一個壞點子,大聲狂呼:"狼來了!"村裏的人聽到呼聲,都爭先恐後地拿上棍棒,帶上斧刀,跑往村外。到了牧童所在的地方,那牧童卻哈哈大笑,看到別人慌裏慌張,覺得很開心,又很得意。誰料過了不久,果真有狼來了。牧童再狂呼時,村裏的人都毫無動靜,他們上當受騙一次,不想再蹈覆轍。牧童的結果怎樣,就用不著再說了。


    所有這一些教導都是好的,但是也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缺乏分析。


    上麵我說到,稻盛對撒謊問題是進行過一些分析的。同樣,幾百年前的法國大散文家蒙田(1533-1592年),對撒謊問題也是做過分析的。在《蒙田隨筆》上卷,第九章《論撒謊者》,蒙田寫道:"有人說,感到自己記性不好的人,休想成為撒謊者,這樣說不無道理。我知道,語法學家對說假話和撒謊是做區別的。他們說,說假話是指說不真實的,但卻信以為真的事,而撒謊一詞源於拉丁語(我們的法語就源於拉丁語),這個詞的定義包含違背良知的意思,因此隻涉及那些言與心違的人。"


    大家一琢磨就能夠發現,同樣是分析,但日本朋友和蒙田的著眼點和出發點,都是不同的。其間區別是相當明顯,用不著再來囉唆。


    記得魯迅先生有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闊人生子慶祝,賓客盈門,競相獻媚。有人說:此子將來必大富大貴。主人喜上眉梢。又有人說:此子將來必長命百歲。主人樂在心頭。忽然有一個人說:此子將來必死。主人怒不可遏。但是,究竟誰說的是實話呢?


    寫到這裏,我自己想對撒謊問題來進行點分析。我覺得,德國人很聰明,他們有一個詞兒nofluese,意思是"出於禮貌而不得不撒的謊"。一般說來,不撒謊應該算是一種美德,我們應該提倡。但是不能頑固不化。假如你被敵人抓了去,完全說實話是不道德的,而撒謊則是道德的。打仗也一樣。我們古人說"兵不厭詐",你能說這是不道德嗎?我想,舉了這兩個小例子,大家就可以舉一反三了。


    第六部分 8.慈善是道德的積累


    我是搞語言的,要我來講道德,講慈善,實在是有些惶恐。


    什麽是道德?這是一個大問題,可以寫一本書。簡單說來,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是一種不依靠外力的特殊的行為規範。道德以善與惡、美與醜、真與偽等概念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我國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時期,穩定是第一位的,一定要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除了法律、行政手段的進一步強化和完善以外,道德是社會穩定發展必不可少的行為規範和調節手段。


    在中國的傳統道德中,倫理道德有很重要的位置,倫理就是解決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儒家講的三綱六紀就是規定了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間關係的準則。這裏有糟粕的地方,因為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平等的,不應該誰是誰的綱。儒家強調要處理好人的各方麵社會關係,還有許多值得批判吸收的東西。比方對父母的關係,中國人講孝,這個孝字在英文沒有這樣一個詞,要用兩個詞才能表述這個意思。所以西方的老人晚年是十分淒涼的。中西的道德是有區別的。我舉個例子,我在歐洲住的年頭不少,我看小孩子打架,一個十六七歲,一個七八歲,結果小的被打倒了,哭一陣爬起來再打。要在中國就會有人講了,大的怎麽欺侮小的呢。他們那兒沒人管,他們認為力量、拳頭是第一位的,不管你大小,隻要把別人打倒就是正當的。西方道德中也有對我們有用的。我國傳統的倫理道德應批判繼承,精華留下,糟粕去掉。對外國好的,也可以學習,不要排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羨林隨想錄1:不完滿才是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羨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羨林並收藏季羨林隨想錄1:不完滿才是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