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季羨林隨想錄1:不完滿才是人生 作者:季羨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印度人是聰明的,他們把時間和死亡視為一物。梵文,既是"時間",又是"死亡或死神"。《羅摩衍那》的主人公羅摩,在活了極長的時間以後,走上門來,這表示他就要死亡了。羅摩泰然處之,既不"飲恨",也不"吞聲"。他知道這是自然規律,人類是無能為力的。我們今天知道,不但人類是這樣,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始有終,無一例外。"順其自然"是最好的辦法。我在這裏順便說一下。在梵文裏,動詞"死"的字根是mn;但是此字不用manati來表示現在時,而是用被動式mniyati(ti),這表示,印度人認為"死"是被動的,主動自殺者究屬少數。
同印度人比較起來,中國人大概希望爭取長生。越是有錢有勢的人越希望活下去,在舊社會裏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小百姓,決不會願意長遠活下去的。而富有天下的天子則熱切希望長生。中國歷史上幾位有名的英主,莫不如此。秦始皇和漢武帝都尋求不死之藥或者仙丹什麽的。連唐太宗都是服用了印度婆羅門的"仙藥"而中毒身亡的。老百姓書呆子中也有尋求肉身升天的,而且連雞犬都帶了上去。我這個木頭腦袋瓜真想也想不通。如果真有那麽一個"天"的話,人數也不會太多。升到那裏去幹些什麽呢?那裏不會有官僚衙門,想走後門靠賄賂來謀求升官,沒有這個可能。那裏也不會有什麽市場,什麽wto,想發財也英雄無用武之地。想打麻將,唱卡拉ok,唱幾天,打幾天,還是會有興趣的,但讓你一月月一年年永遠打下去,你受得了嗎?養雞餵狗,永遠餵下去,你也受不了。"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無涯之生!"無益之事天上沒有。在天上待長了,你一定會自殺的。蘇東坡說"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是有見地之言。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待在人間吧。
要待在人間,就必須受時間的製約。在時間麵前,人人平等。如果想不通我在上麵說的那一些並不深奧的道理,時間就變成了枷鎖,讓你處處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則戴著枷鎖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興趣。我自認是想通了。現在照樣一抬頭就看到書桌上座鍾的秒針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動,但是我的心卻不跳了。我覺得這是時間給我提醒兒,讓我知道時間的價值。"一寸光陰不可輕",朱子這一句詩對我這個年過九十的老頭兒也是適用的。
第五部分 3.老年
人確實是極為奇怪的動物,往往到了老年,還不承認自己老。我也並非例外。過了還歷之年,有人喊自己"季老",還覺得很刺耳,很不舒服。隻是在到了耄耋之年,對這個稱呼,才品出來了一點滋味,覺得有點舒服。我在任何方麵都是後知後覺。天性如此,無可奈何。
我覺得,在人類前進的極長的歷史過程中,每一代人都隻是一條鏈子上的一個環。拿接力賽來作比,每一代人都是從前一代手中接過接力棒,跑完了一棒,再把棒遞給後一代人。這就是人生。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就在於認真負責地完成自己這一棒的任務。做到這一步,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古代印度人有人生四階段的說法,是頗有見地的。
這個道理其實是極為明白易懂的,但是卻極少解人。古代有一些人,主要是皇帝老子,夢想長生不老,結果當然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古代和近代,甚至當代,有一些人,到了老年愁這愁那;一方麵為子孫積財,甚至不擇手段;一方麵又為自己的身後著想,修造墳場,籌建祠堂。這是有錢人的事。沒有錢的老年人心事更多,想為子孫積攢錢財,又力不從心,捉襟見肘。財積不成,又良心難安。等到大限來到之時,還是兩手空空,抱著無限負疚的心情,去見閻羅大王。大概在望鄉台上,還是老淚縱橫哩。
最近翻看明人筆記,在一本名叫《霏雪錄》的書裏談到了一段話,是抄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自警詩,原詩是:
蠶老繭成不庇身,
蜂飢蜜熟屬他人。
須知年老尤家者,
恐似二蟲虛苦辛。
詩句明白易懂,道理淺顯清楚。在中國歷代著名的文人中,白居易活的年齡算是相當老的。他到了老年,有了這樣的想法,通脫耐人尋味。這恐怕同他晚年的信仰有關。他信仰佛教,大概又受到了中國傳統道教的影響。這一首詩可以幫助我們思考一些問題。
第五部分 4. 三思而行
"三思而行",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一句話,是勸人做事不要魯莽,要仔細考慮,然後行動,則成功的可能性會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會小一些。
要數典而不忘祖,也並不難。這個典故就出在《論語·公冶長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這說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對意見的。吾家老祖宗文子(季孫行父)的三思而後行的舉動,二千六七百年以來,歷代都得到了幾乎全天下人的讚揚,包括許多大學者在內。查一查《十三經註疏》,就能一目了然。《論語正義》說:"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審慎也。"許多書上還表揚了季文子,說他是"忠而有賢行者"。甚至有人認為三思還不夠。《三國誌·吳誌·諸葛恪傳注》中說:有人勸恪"每事必十思"。可是我們的孔聖人卻冒天下之大不韙,批評了季文子三思過多,隻思二次(再)就夠了。
這怎麽解釋呢?究竟誰是誰非呢?
我們必須先弄明白,什麽叫"三思"。總起來說,對此有兩個解釋。一個是"言思之多",這在上麵已經引過。一個是"君子之謀也,始衷(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這話雖為文子自己所說,然而孔子以及上萬上億的眾人卻不這樣理解。他們理解,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多思"。
多思有什麽壞處呢?又有什麽好處呢?根據我個人幾十年來的體會,除了下圍棋、象棋等等以外,多思有時候能使人昏昏,容易誤事。平常罵人說是"不肖子孫",意思是與先人的行動不一樣的人。我是季文子的最"肖"子孫。我平常做事不但三思,而且超過三思,是否達到了人們要求諸葛恪做的"十思",沒做統計,不敢亂說。反正是思過來,思過去,越思越糊塗,終而至於頭昏昏然,而仍不見行動,不敢行動。我這樣一個過於細心的人,有時會誤大事的。我覺得,碰到一件事,決不能不思而行,魯莽行動。記得當年在德國時,法西斯統治正如火如荼。一些盲目崇拜希特勒的人,常常使用一個詞兒daraufgalngertum,意思是"說幹就幹,不必思考"。這是法西斯的做法,我們必須堅決揚棄。遇事必須深思熟慮。先考慮可行性,考慮的方麵越廣越好。然後再考慮不可行性,也是考慮的方麵越廣越好。正反兩麵仔細考慮完以後,就必須加以比較,做出決定,立即行動。如果你考慮正麵,又考慮反麵之後,再回頭來考慮正麵,又再考慮反麵,那麽,如此循環往復,終無寧日,最終成為考慮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所以,我贊成孔子的"再,斯可矣"。
同印度人比較起來,中國人大概希望爭取長生。越是有錢有勢的人越希望活下去,在舊社會裏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小百姓,決不會願意長遠活下去的。而富有天下的天子則熱切希望長生。中國歷史上幾位有名的英主,莫不如此。秦始皇和漢武帝都尋求不死之藥或者仙丹什麽的。連唐太宗都是服用了印度婆羅門的"仙藥"而中毒身亡的。老百姓書呆子中也有尋求肉身升天的,而且連雞犬都帶了上去。我這個木頭腦袋瓜真想也想不通。如果真有那麽一個"天"的話,人數也不會太多。升到那裏去幹些什麽呢?那裏不會有官僚衙門,想走後門靠賄賂來謀求升官,沒有這個可能。那裏也不會有什麽市場,什麽wto,想發財也英雄無用武之地。想打麻將,唱卡拉ok,唱幾天,打幾天,還是會有興趣的,但讓你一月月一年年永遠打下去,你受得了嗎?養雞餵狗,永遠餵下去,你也受不了。"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無涯之生!"無益之事天上沒有。在天上待長了,你一定會自殺的。蘇東坡說"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是有見地之言。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待在人間吧。
要待在人間,就必須受時間的製約。在時間麵前,人人平等。如果想不通我在上麵說的那一些並不深奧的道理,時間就變成了枷鎖,讓你處處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則戴著枷鎖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興趣。我自認是想通了。現在照樣一抬頭就看到書桌上座鍾的秒針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動,但是我的心卻不跳了。我覺得這是時間給我提醒兒,讓我知道時間的價值。"一寸光陰不可輕",朱子這一句詩對我這個年過九十的老頭兒也是適用的。
第五部分 3.老年
人確實是極為奇怪的動物,往往到了老年,還不承認自己老。我也並非例外。過了還歷之年,有人喊自己"季老",還覺得很刺耳,很不舒服。隻是在到了耄耋之年,對這個稱呼,才品出來了一點滋味,覺得有點舒服。我在任何方麵都是後知後覺。天性如此,無可奈何。
我覺得,在人類前進的極長的歷史過程中,每一代人都隻是一條鏈子上的一個環。拿接力賽來作比,每一代人都是從前一代手中接過接力棒,跑完了一棒,再把棒遞給後一代人。這就是人生。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就在於認真負責地完成自己這一棒的任務。做到這一步,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古代印度人有人生四階段的說法,是頗有見地的。
這個道理其實是極為明白易懂的,但是卻極少解人。古代有一些人,主要是皇帝老子,夢想長生不老,結果當然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古代和近代,甚至當代,有一些人,到了老年愁這愁那;一方麵為子孫積財,甚至不擇手段;一方麵又為自己的身後著想,修造墳場,籌建祠堂。這是有錢人的事。沒有錢的老年人心事更多,想為子孫積攢錢財,又力不從心,捉襟見肘。財積不成,又良心難安。等到大限來到之時,還是兩手空空,抱著無限負疚的心情,去見閻羅大王。大概在望鄉台上,還是老淚縱橫哩。
最近翻看明人筆記,在一本名叫《霏雪錄》的書裏談到了一段話,是抄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自警詩,原詩是:
蠶老繭成不庇身,
蜂飢蜜熟屬他人。
須知年老尤家者,
恐似二蟲虛苦辛。
詩句明白易懂,道理淺顯清楚。在中國歷代著名的文人中,白居易活的年齡算是相當老的。他到了老年,有了這樣的想法,通脫耐人尋味。這恐怕同他晚年的信仰有關。他信仰佛教,大概又受到了中國傳統道教的影響。這一首詩可以幫助我們思考一些問題。
第五部分 4. 三思而行
"三思而行",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一句話,是勸人做事不要魯莽,要仔細考慮,然後行動,則成功的可能性會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會小一些。
要數典而不忘祖,也並不難。這個典故就出在《論語·公冶長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這說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對意見的。吾家老祖宗文子(季孫行父)的三思而後行的舉動,二千六七百年以來,歷代都得到了幾乎全天下人的讚揚,包括許多大學者在內。查一查《十三經註疏》,就能一目了然。《論語正義》說:"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審慎也。"許多書上還表揚了季文子,說他是"忠而有賢行者"。甚至有人認為三思還不夠。《三國誌·吳誌·諸葛恪傳注》中說:有人勸恪"每事必十思"。可是我們的孔聖人卻冒天下之大不韙,批評了季文子三思過多,隻思二次(再)就夠了。
這怎麽解釋呢?究竟誰是誰非呢?
我們必須先弄明白,什麽叫"三思"。總起來說,對此有兩個解釋。一個是"言思之多",這在上麵已經引過。一個是"君子之謀也,始衷(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這話雖為文子自己所說,然而孔子以及上萬上億的眾人卻不這樣理解。他們理解,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多思"。
多思有什麽壞處呢?又有什麽好處呢?根據我個人幾十年來的體會,除了下圍棋、象棋等等以外,多思有時候能使人昏昏,容易誤事。平常罵人說是"不肖子孫",意思是與先人的行動不一樣的人。我是季文子的最"肖"子孫。我平常做事不但三思,而且超過三思,是否達到了人們要求諸葛恪做的"十思",沒做統計,不敢亂說。反正是思過來,思過去,越思越糊塗,終而至於頭昏昏然,而仍不見行動,不敢行動。我這樣一個過於細心的人,有時會誤大事的。我覺得,碰到一件事,決不能不思而行,魯莽行動。記得當年在德國時,法西斯統治正如火如荼。一些盲目崇拜希特勒的人,常常使用一個詞兒daraufgalngertum,意思是"說幹就幹,不必思考"。這是法西斯的做法,我們必須堅決揚棄。遇事必須深思熟慮。先考慮可行性,考慮的方麵越廣越好。然後再考慮不可行性,也是考慮的方麵越廣越好。正反兩麵仔細考慮完以後,就必須加以比較,做出決定,立即行動。如果你考慮正麵,又考慮反麵之後,再回頭來考慮正麵,又再考慮反麵,那麽,如此循環往復,終無寧日,最終成為考慮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所以,我贊成孔子的"再,斯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