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你為什麽又說,緣分和命運不可不信呢?


    我也舉一個異常簡單的事實。隻要你把你最親密的人,你的老伴——或者"小伴",這是我創造的一個名詞兒,年輕的夫妻之謂也——同你自己相遇,一直到"有情人終成了眷屬"的經過回想一下,便立即會同意我的意見。你們可能是一個生在天南,一個生在海北,中間經過了不知道多少偶然的機遇,有的機遇簡直是間不容髮,稍縱即逝,可終究沒有錯過,你們到底走到一起來了。即使是青梅竹馬的關係,也同樣有個"機遇"問題。這種"機遇"是報紙上的詞兒,哲學上的術語是"偶然性",老百姓嘴裏就叫做"緣分"或"命運"。這種情況,誰能否認,又誰能解釋呢?沒有辦法,隻好稱之為緣分或命運。


    北京西山深處有一座遼代古廟名叫"大覺寺"。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流泉,有300年的玉蘭樹,200年的藤蘿花,是一個絕妙的地方。將近20年前,我騎自行車去過一次。當時古寺雖已破敗,但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憶念難忘。去年春末,北大中文係的畢業生歐陽旭邀我們到大覺寺去剪彩,原來他下海成了頗有基礎的企業家。他畢竟是書生出身,念念不忘為文化做貢獻。他在大覺寺裏創辦了一個明慧茶院,以弘揚中國的茶文化。我大喜過望,準時到了大覺寺。此時的大覺寺已完全煥然一新,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玉蘭已開過而紫藤尚開,品茗觀茶道表演,心曠神怡,渾然欲忘我矣。


    將近一年以來,我腦海中始終有一個疑團:這個英年岐嶷的小夥子怎麽會到深山裏來搞這麽一個茶院呢?前幾天,歐陽旭又邀我們到大覺寺去吃飯。坐在汽車上,我不禁向他提出了我的問題。他莞爾一笑,輕聲說:"緣分!"原來在這之前他攜夥伴郊遊,黃昏迷路,撞到大覺寺裏來。愛此地之清幽,便租了下來,加以裝修,創辦了明慧茶院。


    此事雖小,可以見大。信緣分與不信緣分,對人的心情影響是不一樣的。信者勝可以做到不驕,敗可以做到不餒,決不至勝則忘乎所以,敗則怨天尤人。中國古話說:"盡人事而聽天命。"首先必須"盡人事",否則餡兒餅決不會自己從天上落到你嘴裏來。但又必須"聽天命"。人世間,波詭雲譎,因果錯綜。隻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第二部分 4.謙虛與虛偽


    在倫理道德的範疇中,謙虛一向被認為是美德,應該揚;而虛偽則一向被認為是惡習,應該抑。


    然而,究其實際,二者間有時並非涇渭分明,其區別間不容髮。謙虛稍一過頭,就會成為虛偽。我想,每個人都會有這種體會的。


    在世界文明古國中,中國是提倡謙虛最早的國家。在中國最古的經典之一的《尚書·大禹謨》中就已經有了"滿招損,謙受益,時(是)乃天道"這樣的教導,把自滿與謙虛提高到"天道"的水平,可謂高矣。從那以後,歷代的聖賢無不張皇謙虛,貶抑自滿。一直到今天,我們常用的詞彙中仍然有一大批與"謙"字有聯繫的詞兒,比如"謙卑"、"謙恭"、"謙和"、"謙謙君子"、"謙讓"、"謙順"、"謙虛"、"謙遜"等等,可見"謙"字之深入人心,久而愈彰。


    我認為,我們應當提倡真誠的謙虛,而避免虛偽的謙虛,後者與虛偽間不容髮矣。


    可是在這裏我們就遇到了一個攔路虎:什麽叫"真誠的謙虛"?什麽又叫"虛偽的謙虛"?兩者之間並非涇渭分明,簡直可以說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掌握一個正確的分寸難於上青天。


    最突出的是因地而異,"地"指的首先是東方和西方。在東方,比如說中國和日本,提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必須說是"拙作"或"拙文"。在西方各國語言中是找不到相當的詞兒的。尤有甚者,甚至可能產生誤會。中國人請客,發請柬必須說"潔治菲酌",不了解東方習慣的西方人就會滿腹疑團:為什麽單單用"不豐盛的宴席"來請客呢?日本人送人禮品,往往寫上"粗品"二字,西方人又會問:為什麽不用"精品"來送人呢?在西方,對老師,對朋友,必須說真話,會多少,就說多少。如果你說,這個隻會一點點兒,那個隻會一星星兒,他們就會信以為真,在東方則不會。這有時會很危險的。至於吹牛之流,則為東西方同樣所不齒,不在話下。


    可是怎樣掌握這個分寸呢?我認為,在這裏,真誠是第一標準。虛懷若穀,如果是真誠的話,它會促你永遠學習,永遠進步。有的人永遠"自我感覺良好",這種人往往不能進步。康有為是一個著名的例子。他自稱,年屆而立,天下學問無不掌握。結果說康有為是一個革新家則可,說他是一個學問家則不可。較之幹嘉諸大師,甚至清末民初諸大師,包括他的弟子梁啓超在內,他在學術上是沒有建樹的。


    總之,謙虛是美德,但必須掌握分寸,注意東西。在東方謙虛涵蓋的範圍廣,不能施之於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然而,不管東方或西方,必須出之以真誠。有意的過分的謙虛就等於虛偽。


    第二部分 5.做人與處世(1)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第二,人與人的關係,包括家庭關係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係。這三個關係,如果能處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


    人本來也是屬於大自然範疇的。但是,人自從變成了"萬物之靈"以後,就同大自然鬧起獨立來,有時竟成了大自然的對立麵。人類的衣食住行所有的資料都取自大自然,我們向大自然索取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怎樣去索取?索取手段不出兩途:一用和平手段,一用強製手段。我個人認為,東西文化之分野,就在這裏。西方對待大自然的基本態度或指導思想是"征服自然",用一句現成的套話來說,就是用處理敵我矛盾的方法來處理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結果呢,從表麵上看上去,西方人是勝利了,大自然真的被他們征服了。自從西方產業革命以後,西方人屢創奇蹟。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大至宇宙飛船,小至原子,無一不出自西方"征服者"之手。


    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能報復的,它是能懲罰的。報復或懲罰的結果,人皆見之,比如環境汙染,生態失衡,臭氧層出洞,物種滅絕,人口爆炸,淡水資源匱乏,新疾病產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弊端中哪一項不解決都能影響人類生存的前途。我並非危言聳聽,現在全世界人民和政府都高呼環保,並採取措施。古人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猶未為晚。


    中國或者東方對待大自然的態度或哲學基礎是"天人合一"。宋人張載說得最簡明扼要:"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與"的意思是夥伴。我們把大自然看做夥伴。可惜我們的行為沒能跟上。在某種程度上,也採取了"征服自然"的辦法,結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前不久南北的大洪水不是很能發人深省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羨林隨想錄1:不完滿才是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羨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羨林並收藏季羨林隨想錄1:不完滿才是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