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季羨林隨想錄1:不完滿才是人生 作者:季羨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是人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人能夠做到,有的人就做不到。像曹操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他怎能做到這一步呢?
說到這裏,就涉及倫理道德問題。我沒有研究過倫理學,不知道怎樣給道德下定義。我認為,能為國家、為人民、為他人著想而遏製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為他人著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是絕無僅有。反之,為自己著想而不為他人著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壞。到了曹操那樣,就算是壞到了頂。毫不利人,專門利己的人,普天之下倒是不老少的。說這話,有點泄氣。無奈這是事實,我有什麽辦法?
第二部分 1. 走運與倒黴
走運與倒黴,表麵上看起來,似乎是絕對對立的兩個概念。世人無不想走運,而決不想倒黴。
其實,這兩件事是有密切聯繫的,互相依存的,互為因果的。說極端了,簡直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這並不是我的發明創造。兩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經發現了,他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老子的"福"就是走運,他的"禍"就是倒黴。
走運有大小之別,倒黴也有大小之別,而二者往往是相通的。走的運越大,則倒的黴也越慘,二者之間成正比。中國有一句俗話說:"爬得越高,跌得越重。"形象生動地說明了這種關係。
吾輩小民,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天天忙著吃、喝、拉、撒、睡;操持著柴、米、油、鹽、醬、醋、茶。有時候難免走點小運,有的是主動爭取來的,有的是時來運轉,好運從天上掉下來的。高興之餘,不過喝上二兩二鍋頭,飄飄然一陣了事。但有時又難免倒點小黴,"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沒有人去爭取倒黴的。倒黴以後,也不過心裏鬱悶幾天,對老婆孩子發點小脾氣,轉瞬就過去了。
但是,歷史上和眼前的那些大人物和大款們,他們一身係天下安危,或者係一個地區、一個行當的安危。他們得意時,比如打了一個大勝仗,或者倒賣房地產、炒股票,發了一筆大財,意氣風發,躊躇滿誌,自以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固一世之雄也",怎二兩二鍋頭了得!然而一旦失敗,不是自刎烏江,就是從摩天高樓跳下,"而今安在哉!"
從歷史上到現在,中國知識分子有一個"特色",這在西方國家是找不到的。中國歷代的詩人、文學家,不倒黴則走不了運。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說:"昔西伯拘羑裏,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算的這個總帳,後來並沒有改變。漢以後所有的文學大家,都是在倒黴之後,才寫出了震古爍今的傑作。像韓愈、蘇軾、李清照、李後主等等一批人,莫不皆然。從來沒有過狀元宰相成為大文學家的。
了解了這一番道理之後,有什麽意義呢?我認為,意義是重大的。它能夠讓我們頭腦清醒,理解禍福的辯證關係:走運時,要想到倒黴,不要得意過了頭;倒黴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也。
第二部分 2.牽就與適應
牽就,也作"遷就"和"適應",是我們說話和行文時常用的兩個詞兒,含義頗有些類似之處;但是,一仔細琢磨,二者間實有差別,而且是原則性的差別。
根據詞典的解釋,《現代漢語詞典》注"牽就"為"遷就"和"牽強附會"。注"遷就"為"將就別人",舉的例是:"堅持原則,不能遷就。"注"將就"為"勉強適應不很滿意的事物或環境"。舉的例是:"衣服稍微小一點,你將就著穿吧!"注"適應"為"適合(客觀條件或需要)"。舉的例子是"適應環境"。"遷就"這個詞兒,古書上也有,《辭源》注為"舍此取彼,委曲求合"。
我說,二者含義有類似之處,《現代漢語詞典》注"將就"一詞時就使用了"適應"一詞。
詞典的解釋,雖然頭緒頗有點亂,但是,歸納起來,"牽就(遷就)"和"適應"這兩個詞兒的含義還是清楚的。"牽就"的賓語往往是不很令人愉快、令人滿意的事情。在平常的情況下,這種事情本來是不能或者不想去做的。極而言之,有些事情甚至是違反原則的,違反做人的道德的,當然完全是不能去做的。但是,迫於自己無法掌握的形勢,或者出於利己的私心,或者由於其他的什麽原因,非做不行,有時候甚至昧著自己的良心,自己也會感到痛苦的。
根據我個人的語感,我覺得,"牽就"的根本含義就是這樣,詞典上並沒有說清楚。
但是,又是根據我個人的語感,我覺得,"適應"同"牽就"是不相同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經常使用"適應"這個詞兒的。不過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都是習而不察。我手邊有一本沈從文先生的《花花朵朵罈罈罐罐》,汪曾祺先生的"代序:沈從文轉業之謎"中有一段話說:"一切終得變,沈先生是竭力想適應這種變的。"這種"變",指的是解放。沈先生寫信給人說:"對於過去種種,得決心放棄,從新起始來學習。這個新的起始,並不一定即能配合當前需要,惟必能把握住一個進步原則來肯定,來完成,來促進。"沈從文先生這個"適應",是以"進步原則"來適應新社會的。這個"適應"是困難的,但是正確的。我們很多人在解放初期都有類似的經驗。
再拿來同"牽就"一比較,兩個詞兒的不同之處立即可見。"適應"的賓語,同"牽就"不一樣,它是好的事物,進步的事物;即使開始時有點困難,也必能心悅誠服地予以克服。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會經常不斷地遇到必須"適應"的事務,"適應"成功,我們就有了"進步"。
簡捷說:我們須"適應",但不能"牽就"。
第二部分 3.緣分與命運
緣分與命運本來是兩個詞兒,都是我們口中常說,文中常寫的。但是,仔細琢磨起來,這兩個詞兒含義極為接近,有時達到了難解難分的程度。
緣分和命運可信不可信呢?
我認為,不能全信,又不可不信。
我絕不是為算卦相麵的"張鐵嘴"、"王半仙"之流的騙子來張目。算八字算命那一套騙人的鬼話,隻要一個異常簡單的事實就能揭穿。試問普天之下——"番邦"暫且不算,因為老外那裏沒有這套玩意兒——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孩子有幾萬,幾十萬,他們一生的經歷難道都能夠絕對一樣嗎?絕對地不一樣,倒近於事實。
說到這裏,就涉及倫理道德問題。我沒有研究過倫理學,不知道怎樣給道德下定義。我認為,能為國家、為人民、為他人著想而遏製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為他人著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是絕無僅有。反之,為自己著想而不為他人著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壞。到了曹操那樣,就算是壞到了頂。毫不利人,專門利己的人,普天之下倒是不老少的。說這話,有點泄氣。無奈這是事實,我有什麽辦法?
第二部分 1. 走運與倒黴
走運與倒黴,表麵上看起來,似乎是絕對對立的兩個概念。世人無不想走運,而決不想倒黴。
其實,這兩件事是有密切聯繫的,互相依存的,互為因果的。說極端了,簡直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這並不是我的發明創造。兩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經發現了,他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老子的"福"就是走運,他的"禍"就是倒黴。
走運有大小之別,倒黴也有大小之別,而二者往往是相通的。走的運越大,則倒的黴也越慘,二者之間成正比。中國有一句俗話說:"爬得越高,跌得越重。"形象生動地說明了這種關係。
吾輩小民,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天天忙著吃、喝、拉、撒、睡;操持著柴、米、油、鹽、醬、醋、茶。有時候難免走點小運,有的是主動爭取來的,有的是時來運轉,好運從天上掉下來的。高興之餘,不過喝上二兩二鍋頭,飄飄然一陣了事。但有時又難免倒點小黴,"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沒有人去爭取倒黴的。倒黴以後,也不過心裏鬱悶幾天,對老婆孩子發點小脾氣,轉瞬就過去了。
但是,歷史上和眼前的那些大人物和大款們,他們一身係天下安危,或者係一個地區、一個行當的安危。他們得意時,比如打了一個大勝仗,或者倒賣房地產、炒股票,發了一筆大財,意氣風發,躊躇滿誌,自以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固一世之雄也",怎二兩二鍋頭了得!然而一旦失敗,不是自刎烏江,就是從摩天高樓跳下,"而今安在哉!"
從歷史上到現在,中國知識分子有一個"特色",這在西方國家是找不到的。中國歷代的詩人、文學家,不倒黴則走不了運。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說:"昔西伯拘羑裏,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算的這個總帳,後來並沒有改變。漢以後所有的文學大家,都是在倒黴之後,才寫出了震古爍今的傑作。像韓愈、蘇軾、李清照、李後主等等一批人,莫不皆然。從來沒有過狀元宰相成為大文學家的。
了解了這一番道理之後,有什麽意義呢?我認為,意義是重大的。它能夠讓我們頭腦清醒,理解禍福的辯證關係:走運時,要想到倒黴,不要得意過了頭;倒黴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也。
第二部分 2.牽就與適應
牽就,也作"遷就"和"適應",是我們說話和行文時常用的兩個詞兒,含義頗有些類似之處;但是,一仔細琢磨,二者間實有差別,而且是原則性的差別。
根據詞典的解釋,《現代漢語詞典》注"牽就"為"遷就"和"牽強附會"。注"遷就"為"將就別人",舉的例是:"堅持原則,不能遷就。"注"將就"為"勉強適應不很滿意的事物或環境"。舉的例是:"衣服稍微小一點,你將就著穿吧!"注"適應"為"適合(客觀條件或需要)"。舉的例子是"適應環境"。"遷就"這個詞兒,古書上也有,《辭源》注為"舍此取彼,委曲求合"。
我說,二者含義有類似之處,《現代漢語詞典》注"將就"一詞時就使用了"適應"一詞。
詞典的解釋,雖然頭緒頗有點亂,但是,歸納起來,"牽就(遷就)"和"適應"這兩個詞兒的含義還是清楚的。"牽就"的賓語往往是不很令人愉快、令人滿意的事情。在平常的情況下,這種事情本來是不能或者不想去做的。極而言之,有些事情甚至是違反原則的,違反做人的道德的,當然完全是不能去做的。但是,迫於自己無法掌握的形勢,或者出於利己的私心,或者由於其他的什麽原因,非做不行,有時候甚至昧著自己的良心,自己也會感到痛苦的。
根據我個人的語感,我覺得,"牽就"的根本含義就是這樣,詞典上並沒有說清楚。
但是,又是根據我個人的語感,我覺得,"適應"同"牽就"是不相同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經常使用"適應"這個詞兒的。不過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都是習而不察。我手邊有一本沈從文先生的《花花朵朵罈罈罐罐》,汪曾祺先生的"代序:沈從文轉業之謎"中有一段話說:"一切終得變,沈先生是竭力想適應這種變的。"這種"變",指的是解放。沈先生寫信給人說:"對於過去種種,得決心放棄,從新起始來學習。這個新的起始,並不一定即能配合當前需要,惟必能把握住一個進步原則來肯定,來完成,來促進。"沈從文先生這個"適應",是以"進步原則"來適應新社會的。這個"適應"是困難的,但是正確的。我們很多人在解放初期都有類似的經驗。
再拿來同"牽就"一比較,兩個詞兒的不同之處立即可見。"適應"的賓語,同"牽就"不一樣,它是好的事物,進步的事物;即使開始時有點困難,也必能心悅誠服地予以克服。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會經常不斷地遇到必須"適應"的事務,"適應"成功,我們就有了"進步"。
簡捷說:我們須"適應",但不能"牽就"。
第二部分 3.緣分與命運
緣分與命運本來是兩個詞兒,都是我們口中常說,文中常寫的。但是,仔細琢磨起來,這兩個詞兒含義極為接近,有時達到了難解難分的程度。
緣分和命運可信不可信呢?
我認為,不能全信,又不可不信。
我絕不是為算卦相麵的"張鐵嘴"、"王半仙"之流的騙子來張目。算八字算命那一套騙人的鬼話,隻要一個異常簡單的事實就能揭穿。試問普天之下——"番邦"暫且不算,因為老外那裏沒有這套玩意兒——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孩子有幾萬,幾十萬,他們一生的經歷難道都能夠絕對一樣嗎?絕對地不一樣,倒近於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