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菠蘿蜜,我開車繞過天母東路,開往陽明山的小路,沿路相思樹與鬆林迎風招展,像極了我們童年的山林,腦海中突然浮現這樣的句子:


    五月鬆風


    人間無價


    滿目青山


    菠蘿蜜多


    菠蘿蜜的香氣於是隨著鬆風,環繞了整個山林.


    金剛糖


    路過鄉間小鎮,走過一家雜貨鋪,突然一幅熟悉的影像吸引了我.


    雜貨鋪的玻璃櫃上擺了一個大玻璃瓶,瓶中滿滿的糖果,紅,綠、白相間,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是"金含"!我幾乎跳了起來.


    "金含"是一種我以為早已失傳的糖果,它的形狀如彈珠,大小像桔子或酸李,顏色如同西瓜的皮,有的綠白、有的紅白的間雜著.


    "金含"又稱為"金剛糖",因為它硬如鐵石,如果不咬破,輕輕的含在嘴裏,可以從中午含到日落.


    "金含"幾乎是我們童年的夢,是惟一吃得到,也是惟一吃得起的糖果.一毛錢可以買兩粒,同時放人嘴裏含著,兩頰就會像膨風一樣的鼓起,其他的小朋友就知道你是在吃金含,站在一邊猛吞口水,自己便感覺十分的驕傲和滿足了.


    爸爸媽媽很反對我們吃糖,絕對不會買糖給我們,所以想吃金含往往要大費苦心.


    在野外割牧草時,乘機提一些蟾蜍或四腳蛇去賣給中藥鋪;或者放學的時候到郊外撿破銅舊錫玻璃瓶簿子紙賣給古物商;或者到溪邊摸納仔到市場去賣……由於要賺一毛錢是那麽辛苦,去買金含來吃時就感到特別歡喜,好像把幸福滿滿的含在嘴裏,捨不得一口吃下去.


    賣金剛糖的小店就在我去上學途中的街角,每天清晨路過時,陽光正好穿過亭仔腳,照射在店前的瓶罐上,"金含"通常裝在大玻璃瓶裏,陽光一照,紅的、綠的、白的,交錯成一幅迷人的光影,我有時忍不住站在小店前看那美麗的光影,心神為那種甜美的滋味感動,內心滋滋的響著音樂.


    經過三十幾年了,金含的甜美依然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在那個"殘殘豬肝切五角"的時代,因為物質貧乏,許多微不足道的事物反而給我們深刻的幸福.


    可見幸福並不是一種追求,而是一種對現狀的滿足.


    我花了五塊錢向看雜貨店的阿婆買了兩粒金含,幾乎是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放入口中,就像童年一樣,我的兩頰圓圓的鼓起,金含的滋味依然甜美如昔,鄉下的小店依然淳樸可親,玻璃瓶裏依然有錯落的光影,這使我感到無比的歡喜.


    我踩著輕快的步子,猶如我還是一個孩子,很想大聲的叫出來,告訴每一個人:


    "我在吃金含呢!你們看見了嗎?"


    金剛糖


    路過鄉間小鎮,走過一家雜貨鋪,突然一幅熟悉的影像吸引了我.


    雜貨鋪的玻璃櫃上擺了一個大玻璃瓶,瓶中滿滿的糖果,紅,綠、白相間,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是"金含"!我幾乎跳了起來.


    "金含"是一種我以為早已失傳的糖果,它的形狀如彈珠,大小像桔子或酸李,顏色如同西瓜的皮,有的綠白、有的紅白的間雜著.


    "金含"又稱為"金剛糖",因為它硬如鐵石,如果不咬破,輕輕的含在嘴裏,可以從中午含到日落.


    "金含"幾乎是我們童年的夢,是惟一吃得到,也是惟一吃得起的糖果.一毛錢可以買兩粒,同時放人嘴裏含著,兩頰就會像膨風一樣的鼓起,其他的小朋友就知道你是在吃金含,站在一邊猛吞口水,自己便感覺十分的驕傲和滿足了.


    爸爸媽媽很反對我們吃糖,絕對不會買糖給我們,所以想吃金含往往要大費苦心.


    在野外割牧草時,乘機提一些蟾蜍或四腳蛇去賣給中藥鋪;或者放學的時候到郊外撿破銅舊錫玻璃瓶簿子紙賣給古物商;或者到溪邊摸納仔到市場去賣……由於要賺一毛錢是那麽辛苦,去買金含來吃時就感到特別歡喜,好像把幸福滿滿的含在嘴裏,捨不得一口吃下去.


    賣金剛糖的小店就在我去上學途中的街角,每天清晨路過時,陽光正好穿過亭仔腳,照射在店前的瓶罐上,"金含"通常裝在大玻璃瓶裏,陽光一照,紅的、綠的、白的,交錯成一幅迷人的光影,我有時忍不住站在小店前看那美麗的光影,心神為那種甜美的滋味感動,內心滋滋的響著音樂.


    經過三十幾年了,金含的甜美依然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在那個"殘殘豬肝切五角"的時代,因為物質貧乏,許多微不足道的事物反而給我們深刻的幸福.


    可見幸福並不是一種追求,而是一種對現狀的滿足.


    我花了五塊錢向看雜貨店的阿婆買了兩粒金含,幾乎是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放入口中,就像童年一樣,我的兩頰圓圓的鼓起,金含的滋味依然甜美如昔,鄉下的小店依然淳樸可親,玻璃瓶裏依然有錯落的光影,這使我感到無比的歡喜.


    我踩著輕快的步子,猶如我還是一個孩子,很想大聲的叫出來,告訴每一個人:


    "我在吃金含呢!你們看見了嗎?"


    雞肉絲菇


    帶侄兒到鄉間的遊樂場去玩,無意間在龍眼樹下看到雞肉絲菇的蹤跡.


    我對孩子們說:"這是雞肉絲菇,我們採回去給阿媽,阿媽一定會很高興的."大侄兒說:"叔叔,你不要亂采,我們自然課本裏說,有許多菇類是有毒的.""不會的,叔叔認得雞肉絲菇."我一邊採擷那些線條十分優美的菇,一邊向侄兒傳授爸爸教我分辨菇類有毒的方法.


    從前鄉村生活清苦,春夏的雨後我們常到野外去采菇.大部分菇類是認識的,當然不會有毒,也有許多菇類是從未見過的,又如何未知道有無毒性呢?


    爸爸教我們一個簡單的方法,把水燒開,丟一朵菇進去,滾一滾,如果湯水依然清淨,就是可吃的菇;如果湯水變色,就是有毒的菇;如果湯水墨黑,就是可能致命的菇.


    我們用這個最簡易有效的方法來檢驗菇類,可以說是萬無一失,我在鄉下吃了十幾年的菇,從未中毒.


    侄兒聽了,非常開心,說:"我們自然老師從來沒有教過這個呢!"我說:"是呀!你們自然老師的知識是來自課本,阿公的知識卻是來自土地和真正的自然,叔叔也隻是學到一些皮毛而已."


    我們總共采了兩大袋雞肉絲菇,才踩著夕陽的光彩回家.


    在路上,我想到所有的菇類裏最令人懷念的就是雞肉絲菇的滋味,不論清燉.爆炒、煮湯、油炸,都是鮮美無比,特別是媽媽的廚藝很好,每次看到一大盤雞肉絲菇從灶間端出來,都使我們因為雀躍而心神震動.


    為了形容這種菇的美味,從前難得吃肉的人以雞肉來比擬它,但是真正的雞肉,滋味也比不上雞肉絲菇的萬分之一呀!


    當我們把兩大袋雞肉絲菇放在桌上時,媽媽歡喜得差一點說不出話來,隔了幾秒鍾才莊嚴無比的拈起一朵,放在鼻子深深的嗅聞,說:"很多年沒有吃到雞肉絲菇,自從你爸爸過世之後,再也沒有人上山去採過."


    媽媽隻留下炒一盤的分量,其他的分成幾份,叫我們送給左鄰右舍和親戚朋友,媽媽說:"這麽多年,隻要能吃到一朵雞肉絲菇,也會很感動呀!"侄兒說:"更正,隻要能看見或者聞到,就會很感動了."我們都忍不住大笑,我想到媽媽把自己最珍愛的東西送入的那種心懷,感動得心內一陣溫熱,不愧是我的媽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清玄散文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清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清玄並收藏林清玄散文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