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是誰呢?白雲千載空悠悠,白雲隻是在幹淨的天空中飄過的一朵雲吧.它在清晨的旭日中,在黃昏的夕陽裏,都會反射出五彩的光澤,但一到了黑夜,再美的雲也沒有人看見了.
我最喜歡辛棄疾的"破陣子",這是辛棄疾為紀念當時一位具有軍事和經濟才華的思想家陳亮,所吟賦出的壯詞:
醉裏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雷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辛棄疾的詞意是美的,在美的背麵卻有一種對時光流逝的哀傷,我覺得最令人動容的是"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從這兩句詞來看看白雲,實在最貼切不過.多少令人懷念的人物,終也免不了白髮生的處境,更糟的是,在輝煌後的寂寞,使一位曾扮演過顧盼自雄的英雄人物,最後在偏遠的旅館仰藥自殺.
前幾天,兩位菲律賓的華裔畫家洪救國、王禮博來台灣,我抽出兩天的時間,陪他們到台中去探望老友席德進的墓園,同行的還有畫家李錫奇、朱為白,以及席德進的生前知已盧聲華.
我們到達大度山花園公墓時,正好是陽光最烈的正午,陽光遍照在墓園上,附近的相思林裏傳來喧譁的鳥聲.席德進的墓園是他生前親手規劃,格局很像中國明朝小小的園林.在墓園裏有一座"望鄉亭",頗能見到畫家最後的心願.我站在"望鄉亭"的圓門,往山下望去,那裏沒有畫家的故鄉,隻有櫛比鱗次的樓房層層相疊,我們的心情在那一刻都沉默了起來.
席德進曾以高超的畫藝,感動過千千萬萬的心靈,他逝世時也是倍極哀榮.可是在他逝世一周年舉行畫展會場裏,觀眾卻是三三兩兩冷冷清清,我曾在畫展會場坐了一個下午,直到畫廊的燈暗了才默默離去,心中浮起的仍是辛棄疾"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兩句.
在席德進的墓園裏,種了兩種他生前最愛的植物,兩株鳳凰樹和三株木棉,經過一年的培植,都已經長得比望鄉亭還高了.鳳凰依舊,木棉無恙,而我們這位曾享大名的藝術家長眠地下,他的名,他的藝,可嘆的在時間沖刷下,成為群眾心裏一個暗淡的記憶.
離開席德迸的墓園,車子往大度山下疾馳,我回頭還看見那一株長得特別高的鳳凰木,我在想著,這一株鳳凰花開的時候,年輕一輩的藝術家心中,席德進還能留下什麽樣的形象呢?
陽光是那樣無私地覆蓋著我們,而太陽的沉落總是那樣無情的不肯為黑夜停留,那些死去的藝術家們躺在陰冷黑暗的地下,他們再也不能享受陽光下的喜悅.
在我的檔案裏,有一幀我為席德進拍的照片.他站在中部大平原怒放的野花群中,鮮明的清晨曝光把他的臉刻成一座明暗分明的塑像,他仰起頭來呼吸著陽光,如今,那種情境再也不能重回了.
我們每天能走過陽光的小徑,是一件多麽幸福的事,能讓陽光或溫柔或狂野的照射,是一件多麽開朗的事,我想說的是,就珍惜陽光照在我們身上的歲月吧,因為陽光不會為我們停留,再偉大的藝術家也留不住它.
——一九八二年十
月六日
一探靜中消息
看過曉雲法師的禪畫,步出展覽室時,台北已是黃昏了,沿著筆直的仁愛路向西邊看去,一輪金澄澄的夕陽正高掛在大廈的頂端.我向著夕陽的方向散步,發現整條仁愛路美麗的木棉花都落盡了,看似枯寂的木棉樹,枝椏間的綠芽正從樹中抽長出來.
我恍然間覺得,金橙一樣色澤的木棉花固然是美的,但那一刻,細嫩的芽之美也毫不遜色.我又想起舊時鄉間的木棉樹,它們不僅會開美麗的花,花後還結成一顆顆的棉果,在初夏來臨的時刻,棉果在空中爆開,聲音隱然可聞,然後一絲絲如絮的木棉就從四空飄散下來,那景致比起光是開放掉落的木棉還美,因為它有果有棉,還能散落在廣大的大地.
可惜台北的人無福看到木棉有果,更看不到果中的棉絮了.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也許是空氣太汙濁了,也許是車聲太嘈雜了,也許是天空太灰黯了,台北的木棉總沒有一株結出真正的木棉,這樣想著,木棉絮在鄉間飄落的姿勢就更美了.
我看過無數藝術家用心血創作的結晶,它們都或多或少有可觀之處,但是我們看畫的時候本來心是空的,看完之後整個被充實起來,有時候心裏被塞得完全沒有空間,總要經過一段寧溢的時間,心裏才平靜下來.
看曉雲法師的禪畫,經驗卻是完全不同.那種感覺仿佛我們在深夜裏讀陶淵明和王維的田園詩,短短幾筆,淡淡著墨,不能激起心靈澎湃的情感,反使我們的澎湃安靜下來.它不是有東西塞進我們心裏,而是把本來充塞在我們心中的俗慮清洗了出去,就像暴雨後的山澗,溪水初是混濁,在雨過天青之時,溪水整個清澈,而山中的泥濘汙穢也被清洗一空.
在生活的奔忙裏,我們的心仿佛被充塞得飽滿了,這種飽滿使我們遇樹不見樹,過林不見林,更不要說能靜下來看路邊的小草小花了.欣賞過曉雲法師的禪畫,它使我們飽滿的心變成虛空,那虛空乃可以涵容,可以讓大地穿梭,可以成為一片廣闊的平野.
曉雲法師有一幅畫,畫中一個細小的漢子挑著黃麻,穿出了一片亂墨飛舞的樹林,空白處寫了這樣幾句:"本有黃麻三擔重,如今隻剩一擔;挑到一處放下來,正是身心自在."正是描寫那樣的感覺.要到身心自在的境界,非得把那最後一擔也放下不可,也就是要做到"世界光如水月,心身皎若琉璃"的境界.
我覺得"禪畫"之可貴處,也是與一般繪畫的不同處,就是它在一幅畫裏也許沒有任何驚人之筆,但是它講究"觸機",與其他藝術比起來,是一支針與一個汽球之比,那支針細小微不可辨,卻能觸中人的心靈之機,這正是曉雲法師所說:"無異是另開闢了一個清湛的源泉,從人的有限中更拓出無限的國度——性靈的國度,禮教是人底範疇的閑邪,性靈是人自然放射的悲智之光."
那麽,禪畫所表現在畫麵上的精神,可以說是"留白’,包括內容的留白和形式的留白,是在畫麵上我們不能完全捕捉到作者的意思,他往往留下一個線索,或許多線索,觀者隻能循線摸索,走到哪裏算哪裏了.
也因於禪畫有這樣的特質,它在中國藝術中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宋朝以還的文人畫可以說多少具有一些禪意,而明代影響後世最大的兩位畫家,一是石濤,一是八大山人,他們的畫非但禪境殊深,本身也皆是出家的和尚.
歷來論石濤者都認為他的藝術"無法",乃是擷取了中國各派之法"獨創我法",曉雲法師談到石濤,曾用了這樣譬喻:"石濤之畫風是如何灑脫不拘,正等於中國之南禪到了一花五葉之後,一切風規律儀都放合了."正是觸到了禪畫之機,禪畫之"畫"是有法度的,但禪畫之"禪"就元跡可循了,完全要看道心的修為.
道心何以修為?曉雲法師有一幅畫,畫的是高士麵壁,三五筆成篇,隻題了幾個字"一探靜中消息",我想這個"靜"字也就是道心修為的起點了.
人總是容易被動著的事物感動,因為人總有個活活潑潑的本質,所謂世上沒有不落的花,沒有不流的水,水流不盡,花落不了,總有一個活潑的世界.但是在靜中追探的人卻能在花落水流之間,覺悟到萬物之無常,悟人性之真常,這就是修為!
我最喜歡辛棄疾的"破陣子",這是辛棄疾為紀念當時一位具有軍事和經濟才華的思想家陳亮,所吟賦出的壯詞:
醉裏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雷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辛棄疾的詞意是美的,在美的背麵卻有一種對時光流逝的哀傷,我覺得最令人動容的是"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從這兩句詞來看看白雲,實在最貼切不過.多少令人懷念的人物,終也免不了白髮生的處境,更糟的是,在輝煌後的寂寞,使一位曾扮演過顧盼自雄的英雄人物,最後在偏遠的旅館仰藥自殺.
前幾天,兩位菲律賓的華裔畫家洪救國、王禮博來台灣,我抽出兩天的時間,陪他們到台中去探望老友席德進的墓園,同行的還有畫家李錫奇、朱為白,以及席德進的生前知已盧聲華.
我們到達大度山花園公墓時,正好是陽光最烈的正午,陽光遍照在墓園上,附近的相思林裏傳來喧譁的鳥聲.席德進的墓園是他生前親手規劃,格局很像中國明朝小小的園林.在墓園裏有一座"望鄉亭",頗能見到畫家最後的心願.我站在"望鄉亭"的圓門,往山下望去,那裏沒有畫家的故鄉,隻有櫛比鱗次的樓房層層相疊,我們的心情在那一刻都沉默了起來.
席德進曾以高超的畫藝,感動過千千萬萬的心靈,他逝世時也是倍極哀榮.可是在他逝世一周年舉行畫展會場裏,觀眾卻是三三兩兩冷冷清清,我曾在畫展會場坐了一個下午,直到畫廊的燈暗了才默默離去,心中浮起的仍是辛棄疾"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兩句.
在席德進的墓園裏,種了兩種他生前最愛的植物,兩株鳳凰樹和三株木棉,經過一年的培植,都已經長得比望鄉亭還高了.鳳凰依舊,木棉無恙,而我們這位曾享大名的藝術家長眠地下,他的名,他的藝,可嘆的在時間沖刷下,成為群眾心裏一個暗淡的記憶.
離開席德迸的墓園,車子往大度山下疾馳,我回頭還看見那一株長得特別高的鳳凰木,我在想著,這一株鳳凰花開的時候,年輕一輩的藝術家心中,席德進還能留下什麽樣的形象呢?
陽光是那樣無私地覆蓋著我們,而太陽的沉落總是那樣無情的不肯為黑夜停留,那些死去的藝術家們躺在陰冷黑暗的地下,他們再也不能享受陽光下的喜悅.
在我的檔案裏,有一幀我為席德進拍的照片.他站在中部大平原怒放的野花群中,鮮明的清晨曝光把他的臉刻成一座明暗分明的塑像,他仰起頭來呼吸著陽光,如今,那種情境再也不能重回了.
我們每天能走過陽光的小徑,是一件多麽幸福的事,能讓陽光或溫柔或狂野的照射,是一件多麽開朗的事,我想說的是,就珍惜陽光照在我們身上的歲月吧,因為陽光不會為我們停留,再偉大的藝術家也留不住它.
——一九八二年十
月六日
一探靜中消息
看過曉雲法師的禪畫,步出展覽室時,台北已是黃昏了,沿著筆直的仁愛路向西邊看去,一輪金澄澄的夕陽正高掛在大廈的頂端.我向著夕陽的方向散步,發現整條仁愛路美麗的木棉花都落盡了,看似枯寂的木棉樹,枝椏間的綠芽正從樹中抽長出來.
我恍然間覺得,金橙一樣色澤的木棉花固然是美的,但那一刻,細嫩的芽之美也毫不遜色.我又想起舊時鄉間的木棉樹,它們不僅會開美麗的花,花後還結成一顆顆的棉果,在初夏來臨的時刻,棉果在空中爆開,聲音隱然可聞,然後一絲絲如絮的木棉就從四空飄散下來,那景致比起光是開放掉落的木棉還美,因為它有果有棉,還能散落在廣大的大地.
可惜台北的人無福看到木棉有果,更看不到果中的棉絮了.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也許是空氣太汙濁了,也許是車聲太嘈雜了,也許是天空太灰黯了,台北的木棉總沒有一株結出真正的木棉,這樣想著,木棉絮在鄉間飄落的姿勢就更美了.
我看過無數藝術家用心血創作的結晶,它們都或多或少有可觀之處,但是我們看畫的時候本來心是空的,看完之後整個被充實起來,有時候心裏被塞得完全沒有空間,總要經過一段寧溢的時間,心裏才平靜下來.
看曉雲法師的禪畫,經驗卻是完全不同.那種感覺仿佛我們在深夜裏讀陶淵明和王維的田園詩,短短幾筆,淡淡著墨,不能激起心靈澎湃的情感,反使我們的澎湃安靜下來.它不是有東西塞進我們心裏,而是把本來充塞在我們心中的俗慮清洗了出去,就像暴雨後的山澗,溪水初是混濁,在雨過天青之時,溪水整個清澈,而山中的泥濘汙穢也被清洗一空.
在生活的奔忙裏,我們的心仿佛被充塞得飽滿了,這種飽滿使我們遇樹不見樹,過林不見林,更不要說能靜下來看路邊的小草小花了.欣賞過曉雲法師的禪畫,它使我們飽滿的心變成虛空,那虛空乃可以涵容,可以讓大地穿梭,可以成為一片廣闊的平野.
曉雲法師有一幅畫,畫中一個細小的漢子挑著黃麻,穿出了一片亂墨飛舞的樹林,空白處寫了這樣幾句:"本有黃麻三擔重,如今隻剩一擔;挑到一處放下來,正是身心自在."正是描寫那樣的感覺.要到身心自在的境界,非得把那最後一擔也放下不可,也就是要做到"世界光如水月,心身皎若琉璃"的境界.
我覺得"禪畫"之可貴處,也是與一般繪畫的不同處,就是它在一幅畫裏也許沒有任何驚人之筆,但是它講究"觸機",與其他藝術比起來,是一支針與一個汽球之比,那支針細小微不可辨,卻能觸中人的心靈之機,這正是曉雲法師所說:"無異是另開闢了一個清湛的源泉,從人的有限中更拓出無限的國度——性靈的國度,禮教是人底範疇的閑邪,性靈是人自然放射的悲智之光."
那麽,禪畫所表現在畫麵上的精神,可以說是"留白’,包括內容的留白和形式的留白,是在畫麵上我們不能完全捕捉到作者的意思,他往往留下一個線索,或許多線索,觀者隻能循線摸索,走到哪裏算哪裏了.
也因於禪畫有這樣的特質,它在中國藝術中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宋朝以還的文人畫可以說多少具有一些禪意,而明代影響後世最大的兩位畫家,一是石濤,一是八大山人,他們的畫非但禪境殊深,本身也皆是出家的和尚.
歷來論石濤者都認為他的藝術"無法",乃是擷取了中國各派之法"獨創我法",曉雲法師談到石濤,曾用了這樣譬喻:"石濤之畫風是如何灑脫不拘,正等於中國之南禪到了一花五葉之後,一切風規律儀都放合了."正是觸到了禪畫之機,禪畫之"畫"是有法度的,但禪畫之"禪"就元跡可循了,完全要看道心的修為.
道心何以修為?曉雲法師有一幅畫,畫的是高士麵壁,三五筆成篇,隻題了幾個字"一探靜中消息",我想這個"靜"字也就是道心修為的起點了.
人總是容易被動著的事物感動,因為人總有個活活潑潑的本質,所謂世上沒有不落的花,沒有不流的水,水流不盡,花落不了,總有一個活潑的世界.但是在靜中追探的人卻能在花落水流之間,覺悟到萬物之無常,悟人性之真常,這就是修為!